首页资讯文摘 高校就业创业服务

高校就业创业服务

顾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紧扣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两个关键点,构建“全面教育、全链条科研、全要素评价、全程服务”的“双创”“四全模式”机制,形成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和新制度,树立了中国高校“双创”学院建设和“双创”育人的…

高校就业创业服务

顾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紧扣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两大重点,构建“全方位育人、全方位科研、全方位要素评价、全方位服务”的“双创”和“四全模式”机制,形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新体系,为中国高校“双创”学院建设和“双创”教育树立了“西电样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是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第二批92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之一。是电子信息领域唯一入选的高校,也是西北地区唯一入选的高校。办公室设在创新创业学院。在学校创新创业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协调科研院所、研究生院、本科所等单位,负责本科生、研究生创新创业、教师科技成果转化、校友创业等工作。

打造“双创”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新生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紧扣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两大重点,构建“全方位教育、全方位科研、全方位要素评价、全方位服务”的“双创”和“四全模式”机制,形成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和新体系。在双创组织、双创思政融合、双创课程建设、双创实验班培训、双创信息平台、双创项目孵化、众创空运营、双创活动组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组织以及互联网加创新创业大赛等方面,

搭建教学3.0模式的“双创”教育平台,将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探索建立教学3.0的课堂标准体系、资助体系和评价方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实施“自学导入、启发式教学、互动交流、探究讨论”的“双创”教育方式,结合“第二成绩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的“双创”能力。基于互联网+的环境,积极建设智能教室、智能实验室、智能图书馆、智能资源平台,与图灵机器人、华为公司、远望谷集团合作建设智能教室,建设“双创”教育资源平台,同步推出PC端“教育资源共享及在线教学服务平台”和移动端“西电学习”APP。优化创业教师结构,培养智能时代的综合型创业导师。聘任校外知名企业家、成功创业者、投资人担任学校创新创业导师,承担“双创”学院的课程教育和项目指导。学院每年对教师和创业导师进行两次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并将专业课和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年度教学考核体系。

建设创新创业学院,开设创新创业实验班,深化校企合作。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构建“以资本管产学研”的创新创业生态。创新创业学院与Xi市人民政府、碑林环高校创新产业带、九章纪昀共建,与Xi科技局、碑林环高校创新产业带、Xi高新创业园等80余家国内外创新创业机构以及联想之星、阿里云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开设创新实验班和创业种子班,构建“1+3+10”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体系,先后联合英雄互娱公司、腾讯微信事业群、九章纪昀、摩拜单车、通达专利公司等公司,开启“专业+X”小班特色培养模式。在校园内建设三级众创空室。以“创业苗圃”为大学生活动中心主阵地,形成“1+N”创新创业共同体。创新人才和项目不断涌现。学校在前五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11项金奖、8项银奖、4项铜奖,在中国高校中排名第五。已孵化的潜力独角兽企业Nova Technology,大蒜科技、小满仓、鲲鹏一飞无人机等50余个硬科技创业团队,累计获得风险投资超过3亿元。

整合创新发展机制,为创新创意等科技成果提供全方位助力和孵化。搭建技术转移转化平台,以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任务,按照“一院一模式”建设异地科研院所,推进技术中介团队建设,帮助优质技术转移人才,加快科技成果与市场对接,快速有效转移转化。设立科研成果专项孵化基金,用于资助和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争取社会资本支持,专项投入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秦致资本设立10亿元西电科技产业基金,帮助师生开展创新创业。创造创新、转移和孵化科技成果。成立虚拟运营公司,孵化科研创业项目。提供企业注册、物资采购、生产管理、市场营销、人事分配、财务监管等具体企业运营环节的模拟实践,打造“资本+科研+产业”的创新转型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汇聚和整合各协作单位的人力、财力、物力,推进创新体系建设。

构建创新创业支持服务网络体系,提高创新创业服务水平。创新创业资源共享,完善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立“创新创业智能管理平台”,面向全体师生开放共享校址资源、财务资源、导师资源、社会资源。通过“创意-创新-预孵化-孵化-创业”的全链条指导服务体系,对有创业意向和正在创业的师生给予全方位的帮助和指导,搭建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涵盖工商、税务、金融、法务、知识产权等基础服务和创业培训、营销、导师辅导等专业服务。依托全资工程研究院公司,为校内科研成果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提供专业的知识、技术、设备、资金、团队管理和服务,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努力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服务”。

疫情下高校“双创”平台服务的在线升级

推进“人工智能+教育”、“互联网+教育”等信息化网络教学改革。疫情期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响应教育部“停课学习”的号召,设计了“在线实验平台”。该平台整合了示范中心负责的所有在线实验系统,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电子技术等四大类,百余项实验内容。可为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密码学与网络安全、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十余门课程提供7*24小时一站式在线实验支持。同时,示范中心开展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建设,推出了机器学习、大数据、模拟电子技术等课程的虚拟仿真平台,保证了在线实践教学的质量,促进了实验实践教学的跨越式发展。在学术指导上,教师采取就业指导和科研指导双管齐下的模式。在学习过程中,设计了“在线自学、课程直播、实时互动、辅导答疑”四位一体的在线教学模式:在线课程搭建在“西电学习”平台上,不断完善教材;根据课表直播课程,重点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实时交互,如签到、候选人选择、测试等。在课程直播过程中使用“西电学习”手机客户端实现;课后利用课程群、QQ消息、电子邮件等方式回答问题。满足全校师生特殊时期的个性化教学需求。

充分利用“云”服务,减少疫情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疫情期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建设完善了“调查统计、网络招聘、指导咨询”三大平台,推进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精准对接、网络招聘、网络就业指导服务、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援助等四项重点工作,在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能力、意愿、进度、结果的同时,提供就业“云”指导。依托就业系统,为毕业生提供各类就业手续的网上办理和就业指导的咨询,实现连续就业服务。同时,为弱势群体制定“一生一策”帮扶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实现弱势群体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积极开展“云上双创”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推进“双创”工程。创业导师走进云课堂,助力创业项目的RD和实践,开展创业项目“云路演”。创新院共建AI“双创”实践平台,为西电师生项目开发建模各环节提供自动化、便捷化、高效化的操作,提升团队建模协作能力。为实现创新创业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创新创业学院搭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智能管理系统”。学生可以在线完成需求发布、项目组组建、项目申请、导师遴选、专家评审等流程。疫情期间,共有1623名本科生通过该系统注册,组建了402个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创新创业学院通过“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以“云教学+项目线上协作+云路演”打造“云创学院”,让更多的创业者、投资人、创业校友参与到学校的创新创业指导和服务中来。既节省了路演组织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又解决了企业导师和校外创业导师的异地指导问题,提高了项目执行效率。

疫情凸显高校“双创”平台建设的短板。

在疫情冲击下,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持续加大。在疫情冲击下,劳动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许多企业特别是服务业、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受到较大冲击,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些领域开发就业潜力的后劲。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对常规招聘培训活动的影响,给应届毕业生就业带来困难,就业渠道受阻,人才市场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随着校招活动规模的扩大和推广,校园招聘前期宣传、后续网签、服务跟踪等一系列服务的资金。,变得日益紧张,难以满足工作需要。

“双创”教育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有待完善。如何建立完整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双创”教育体系,仍在进一步探索中;如何构建高效协同的创新创业组织和工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基于创新创业学院工作架构的实体管理服务机构和相关部门专职行政人员的岗位未完全落实。“双创”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的工作及相关协调职能尚未完全明确,“纵横”创新创业网络仍在建设中。

创新创业导师的持续作用需要进一步探索。学生创新创业不仅需要校内老师的指导,也需要校外企业导师、工程师、投资人的指导。高校聘请的导师大多是来讲课,担任评审专家,来学校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属于“游击战”。尤其是在流行期,很难起到持续的引导作用。要出台明确的专兼职教师待遇和聘任管理办法。同时,通过搭建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平台,实现导师和学生项目的结对,日常线上项目打磨交流,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

高校“双创”平台应该如何突破困境?

加大创新创业补贴力度。加强对高校创新创业的担保信贷支持,提高大专以上学历个人创业贷款最高额度;对具有博士学位、专业技术职称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创办小微企业,申请额度在100万元以下的创业担保贷款,原则上免收担保和反担保手续费用。同时,社会资本要降低融资门槛,尤其是引入大量天使投资,帮助创业团队度过艰难的创业期。加大对创业项目初创空的补贴和奖励力度,加大创新创业孵化基金的投入,加大扶持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帮助创业团队寻求更好的融资机会,促进项目成长。

明确校园招聘的市场定位。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便捷、优质、规模大等特点,深化“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巩固校园就业市场地位,加大对校园就业市场的支持力度。让校园招聘力量合理下沉,让高校成为以高校毕业生为主要求职者的招聘会主要组织者。加大校园招聘会补贴力度。按照属地原则,由高校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部门以直接拨款方式将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高校提供的银行账户,同时确保资金安全。此外,应进一步加强对大学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的补贴。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根据培训类型、技术等级和培训项目给予不同程度的财政补贴,全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开展创新创业研究。为全面提升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科学化水平,将创业创新相关理论问题纳入社科联项目、软科学或省社科基金等专项指南,旨在推动创新创业理论研究,探索新经济环境下创新创业发展的路径升级和模式创新, 更好地支持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全面开展创新创业研究专题立项。

打造高校创业创新专业指导智库。联动各领域专家,聚焦高校创新创业、创造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打造高校教育改革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协同发展的专业高端智库。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咨询、评价和服务为核心,充分发挥“参谋团”、“顾问团”、“指导团”、“推进团”的作用,提升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能力,促进创业人才培养范式的转变。

作者简介

顾靖,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60449.html
上一篇金融支持妇女创业就业的建议
下一篇 科技创新高地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