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人物 磨不平的棱角啥意思

磨不平的棱角啥意思

邓郁1979年,袁运生参加改革开放之初的国内第一次大规模壁画创作——首都机场壁画绘制,他极为自然地选择自己熟悉的泼水节故事,借助神话传说与傣族人的真实生活面貌,呈现人性自由的美妙境界。据说壁画出现后一个多月,首都机场门前的广场上停满了大巴,…

磨不平的棱角啥意思

邓禹

1979年,袁运生参与了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第一幅大型壁画——首都机场壁画。他很自然地选择了自己熟悉的泼水节故事,借助神话传说和傣族人民的现实生活,呈现了人类自由的奇妙境界。据说壁画出现后的一个多月,首都机场前的广场上就挤满了大巴,其中有远道而来的艺术生,不仅是为了欣赏壁画本身,也是为了看一看被传的画中的裸女。

“泼水节”让袁运生在前半生达到了名声的巅峰,也成为了他一生都无法摆脱的标签。但他的艺术背景、人格魅力、复杂程度早已超越了这部作品。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意识形态来看,袁运生的出现和命运既特殊又典型。他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敏感、固执、充满激情,却在很多节点上与主流发生激烈碰撞:要么在所有人都回避“西方XX主义”的时候,他大胆呈现自己的营养;要么是全国开放后,他开始倡导传统艺术造型的重要性。无论是油画还是水墨画,抽象还是写实,或者是晚年一心推动的教育话题,任何时候都不动的是袁运生。

采访老年人,总会遇到类似的困难:年纪大了,记忆力下降,叙述容易重复。如果试图带着疑问还原一个个场景,很难得到一个详细准确的“拼图”。所以要通过大量的周边采访来做。从袁运生在中美洲、东北、云南,到1996年回到中国,每个阶段都不难找到目击者。一轮面试下来,一个高度自信自觉的形象逐渐清晰。

只有14年的美国旅居生涯,有些遗憾。我想知道他是如何面对创作语言的突破,文化的冲突,他与西方艺术圈可能存在的“隔阂”,他的人生困境,他能否顺利回国的纠结。远离了钱山,袁运生的心境和艺术思维很难有顺畅的出口,外界对他的期待和想象与他自己大相径庭。

在对的两次采访中,他最感激也最愿意谈的话题是:董老师,以及他提出的“中国传统雕塑的再现与当代中国艺术教育体系的重建”的话题。两者得到了延续,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承和延续。

他说,60年代以后,很多人去研究中国古代和民间艺术,发现并希望那里有一座桥,可以名正言顺地通向现代艺术之路。敦煌艺术被人们广为传颂,很少有人像董先生这样用实践追求这条崎岖而有魅力的道路。

1996年回国后,他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西方化的观念、方法和审美趣味长期“统治”,中国人很难意识到和欣赏到自己的艺术根源。他希望沿着董的道路继续成长,改变以中美洲为首的传统高等教育体系,但这更像是“一个人的战斗”。有很多人不喜欢他挑战现有框架,或者认同他的观点,但认为他缺乏沟通和执行。尽管他已经向国家申请了专项资金,而且他也很有名气,但是很难调动足够的资源来推动这项他认为最迫切、最有意义的工作。

“画得好不是更好吗?袁先生在艺术上肯定会有更高的成就,为什么非要陷入这种泥潭呢?”有很多人这样说。

这可能是袁运生·袁运生最珍贵的特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64679.html
上一篇变革世界中的政府
下一篇 东北话这人特性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