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 介休洪山乔氏的家风

介休洪山乔氏的家风

冯鑫磊2018年10月7日,著名人类学家、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讲座教授,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乔健先生平静、安祥地在台北过世。乔健先生一生致力于人类学与中国社会实践融合和发展,推动海峡两岸和香港人类学教学与研究机构的创建,促成中国人…

辛雷

2018年10月7日,著名人类学家、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教授、中国人类学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乔健先生在台北安详、安详地辞世。乔健一生致力于人类学与中国社会实践的融合发展,推动海峡两岸及香港人类学教学和研究机构的建立,促进中国人类学与国际人类学界的交流,成绩卓著,贡献巨大。晚年关心家乡发展,积极组织高端论坛,推动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等数十位学者对介休文化进行数年研究,形成专著。他还多次到家乡,亲自指导,为介休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般大家都有这个习惯。在谈到自己所崇拜的人物或领域时,难免喋喋不休,房间、书桌的陈设都与此息息相关。对明星和偶像的崇拜永远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有一天,我和我的朋友聊天,谈到了他的偶像,乔健先生,一位来自介休的著名人类学家。我忍不住又换了茶,我也愿意听。当谈到乔健的家庭风格时,他的朋友们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感情和兴奋。

可能是见我听得认真,朋友顺手捧出1994年乔建就任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讲座教授一本素雅质朴布面精装的诗集让我欣赏。并不无骄傲地告诉我:这便是乔健先生的父亲乔鹏书的诗集。

1994年乔建就任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讲座教授也许是因为我听得很认真,当乔健在1994年成为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讲座教授时,我的朋友顺手给了我一本素雅、平纹、精装的诗集,让我欣赏。自豪地告诉我,这是先生的父亲乔的诗集。1994年,乔健成为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讲座教授。

翻阅诗集,可以看到丁先生写的序言和先生写的介休乔朋先生书的简述,可见此书之重。

我认识方先生,他经常署名:五个方闻。我在大学的时候,读过他的《傅山年谱》。方先生历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艺术考古系主任、普林斯顿艺术博物馆主席。《诗集》署名丁,民国时期任江苏省政府主席、江苏绥靖总司令。1949年赴台湾,任“总统府”国策顾问。龚澍,并担任台湾省书法协会会长,直至去世。

我还没来得及欣赏乔先生的文学涵养,却先被他的诗集里那些昔日大腕写的大文章所折服,可见乔先生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而每一个人,每一种成就的取得,正如一位朋友所说:既植根于自己养育的乡土,也离不开良好家风的恩惠。

红山,古称狐狸山,位于介休市东南十二公里处。《国语·周渔上》记载:周之行也,鹧鸪在岐山鸣。有学者认为岐山是狐岐山的简称。在红山脚下的法源寺里,现存一尊清代介休县令卢公子的《狐狸岐山石雕》。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红山尤其以“泉水”、“陶瓷”、“制香”闻名于世。乔的家人住在这里。

外地人喜欢叫山西人“九十九”,用来形容老爷们儿聪明勤快的持家。当然,有些玩笑很重要。的祖父、乔的父亲乔世杰是杰出的晋商。他忠义豪迈,在平遥创办了“宝丰隆”银行,成为清末平遥银行兴盛时期最典型的官商联合银行。而乔世杰行善、造福桑子的爱心形象可能更为人所知。山西会馆修,平遥村桥,介休石屯村,孤村路修,再到助人支教,都有他的钱和爱。

的父亲乔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小康之家,扶贫济困,尊师重教,有着良好的文化基因。

乔,字云尘。说到“彭”,我不禁想起庄子对他心中鲲鹏形象极其奢华的描述:“彭背上不知其千里;愤怒的苍蝇,它的翅膀就像天上挂着的云。如果是鸟,就由海路迁徙到南明,——南明,天池。”而“书”则充满了深厚的文化信息。

的父亲乔,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生于成都。六岁时,父亲病逝,随母亲、兄弟姐妹回到红山。十二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她由姑姑和哥哥姐姐抚养。早年去北大学政治,期间语文是班上最高的。大学四年级担任学生会主席,深受蒋梦麟校长赏识。

年轻时,乔健先生几乎和他的父亲有过类似的经历。他在大陆长大,1949年随父亲到台湾,就读于呈贡中学。1954年入台湾省立大学历史系,1961年获人类学硕士学位。同年,他去美国留学。1969年获得康奈尔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学位。1973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创办香港人类学学会并任会长。

晋中常说“三岁比七岁大”。童年生活的变故和父亲面对重重困难的坚忍不拔,奠定了乔健先生坚定的性格和严谨的治学精神。乔健先生在许多民族和文化中进行了长期的实地工作,撰写、编辑和合著了30多种作品,其中包括100多篇重要的学术论文。人类学的学术研究可以分为三步:一是研究台湾省的南岛语族人;第二,研究印第安纳州、香港和中国大陆少数民族的民俗;第三,研究到目前为止的汉族社会。

深入不同族群,融入土著生活,进行实地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写书,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面对一切突如其来的困难时的冷静和清醒,这关系到一个人的综合实力。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父亲的言传身教,没有父亲坚韧不拔的性格熏陶,没有乔家忠厚博学的家风,今天国内的人类学研究可能还是空白茫茫的一片茫然。

台湾省的生活很艰难。为了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乔健的父亲毅然卖掉了他收藏的二十四史、四辑等。他在多事之秋日夜从大陆带到台湾省,带到台湾省地方立法图书馆和台湾省师范大学图书馆。乔老师都感叹“买书如娶妻,卖书如瓶饼”。但是,我们可以用这笔收入培养孩子的学习成绩。虽然卖书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真正的成就,但我们很乐意这样做。“乔健的父亲除了喜欢藏书之外,还热衷于写诗写文章,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台湾省商务印书馆为乔出版了《韵陈散文集》和《韵陈诗集》。然而,乔健的母亲从小在诗书画世家中长大,并学会了礼仪。并在当地接受新式教育,最高读到山西大学预科。

20世纪90年代初,农村生活仍然贫困。为了更好地收取“教育附加费”,我们校长经常会编一些顺口溜,希望能起到监督作用。直到现在,我还记得一句话:再穷也不能穷在教育上,再苦也不能苦在孩子身上。而教育和文化的力量是克制的、永恒的,乔健的父亲为了孩子的学业可以做任何事情。与此同时,他写诗并全部出版。这些诗词和文章,不仅仅是一个人一生的游历和学术活动的记录,我觉得这些文字被收藏成书,更像是一种力量的凝聚和精神的集结。就像和一个朋友聊天,拿着一本素雅布面精装的诗集,你可以对诗歌的格律一无所知,但你绝不会因为无知而低估诗歌背后的人文关怀。这不仅是一本诗集,更是一个老人对文化和知识的守望,也是他对子女和后代的希望。

几十年后,这个希望从乔健的儿子李峤那里得到了最响亮的回答。乔小时候经常跟着父亲马上出去调查,在父亲的指导下读了很多书。本科就读于台湾省立大学,赴美留学并获得硕士学位,后在台湾省清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活跃于香港金融界,不断关注人类学的研究和考察。

乔健先生曾说:“自觉发展是文化自觉的必然后续步骤,两者不可分割。一个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即他自觉后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这样他才能积极自觉地推动自己的文化或其中的一些项目向他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并获得预期的结果,这样他的文化自觉才能顺利实现。”

人必须能够时常反省自己。这样才能理解发展的必要性,分析发展的步骤。乔先生的理论不仅适用于人类学的学科建设,也是社会构成的个体应该经常思考的重大课题。介休有这样一位“崇高”的人类学家。难怪朋友们在描述他心目中的伟人时难掩内心的骄傲,也不难理解他感情的激荡和言语的激动。

古代中国人多民族杂居,人口众多,非常重视家风。“风化上半部,风咬下半部”,家风是一颗无言的种子,润物细无声,影响孩子的心灵。

在父亲的诗集《云尘诗》的后记中,乔健先生提到了这样一句话:中国古典文学,如同中世纪黑暗时代之后的希腊罗马文明的复兴一样,终将被后人重新肯定。所以,这部作品的出版不仅仅是对生者的暂时纪念?它是中国古典文明复兴之前埋下的一颗种子,几千年后会发芽生长。

“一颗埋下的种子,千百年后还会发芽成长,”真诚地说。这颗种子是血脉中的骄傲,是祖祖辈辈总结出来的家风。诗词代代相传,把这样一颗骄傲的种子埋在每个人的心里,期待他的发芽和成长。很期待,里面全是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8548.html
上一篇享誉国际的华裔歌唱家田浩江
下一篇 黄河忆旧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