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 李修仁:三起三落无怨无悔

李修仁:三起三落无怨无悔

樊宝珠2016年春节前夕,一场寒流不期而至,气温骤降,天气预报说今年冬天是近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浓浓的雾霾也乘虚而入,无声无息地从各个方向合拢而来,在这都市的楼宇间飘荡不散,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然而一个令我意想不到的冷酷消息也随着刺骨的寒…

范朱宝

2016年春节前夕,一场寒流不期而至,气温骤降,天气预报说今年冬天是近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浓浓的雾霾也乘虚而入,无声无息地从各个方向合拢而来,在这都市的楼宇间飘荡不散,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然而一个令我意想不到的冷酷消息也随着刺骨的寒流和令人窒息的雾霾一同袭来。

1986年10月李修仁在山西陵川羊种场调研2016年春节前夕,一股寒流不期而至,气温骤降。天气预报说今年冬天将是近年来最冷的。浓浓的雾霾也乘虚而入,从四面八方悄然合拢,在这座城市的建筑间飘过,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然而,一个我没想到的冷消息伴随着刺骨的寒流和令人窒息的雾霾而来。1986年10月,李秀仁在山西灵川考察养羊场。

腊月二十三,俗称过年,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过年,过年的味道越来越浓。山西省政协的同志照例来慰问老干部。他们告诉我,李秀仁同志今天早上去世了。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坏消息时,我很惊讶,我的心随着外面寒冷的天气降到了冰点。我不禁感到悲伤。

匆匆赶到秀仁家,在他的遗像前上香。看着我的眼睛笑,我说不出有多难过。我不禁想起了去年这个时候我们见面时的情景。

多年的习惯,每年春节前我都要去修仁家中看望他。2015年春节前,我同原省长助理郝思恭一道去看望他。那时,他的身体已大不如前,已经步履艰难,只能杖策而行。他指着搭在椅子上的双脚对我说:“你看,我的两只脚都肿了。”我心里一怔。俗话说,男怕穿靴女怕戴帽,说的就是男人最怕腿脚肿胀。我赶紧劝他去医院看看,他却说:“等过了春节再说吧。”哪知就在当天晚上,因病情加重他住进了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因重症监护病房不能去探视,期间我幾次打电话给他的家人,询问其病情。他的家人告诉我病情还算平稳,但整个身体呈现一种下台阶的状况,所谓平稳也就是能在每个“台阶”上争取多停留一段时间罢了。我听了心里暗暗祈祷,盼望他的病情能有所好转,我们还能像往常那样,“把酒话桑麻”。谁知那次见面竟成了我与他最后的相见,不到一年修仁便遽归道山,驾鹤西去。阴阳相隔,逝者已矣。故交旧友,情何以堪。

李修仁与原新华社社长穆青在一起这是我多年的习惯。每年春节前,我都会去秀仁家拜访他。2015年春节前,我去见了原省长助理郝四公。那时候他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已经很挣扎了,只能坚持自己的策略。他指着椅子上的脚对我说:“你看,我的脚肿了。”我很好奇。俗话说男怕穿靴子,女怕戴帽子,也就是说男人最怕腿脚浮肿。我赶紧劝他去医院,他说:“等到春节吧。”当晚,因为病情严重,他住进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因为不能去重症监护室,我给他家人打了几次电话询问他的病情。他的家人告诉我,他的病情还算稳定,但全身都呈现出台阶下降的状态。所谓稳定,就是他可以在每一个“台阶”上多停留一会儿。我听后哑然失笑,暗暗祈祷他的病情能有所好转,我们能像往常一样“杯具谈桑麻”。谁知道那次见面竟然是我和他的最后一次见面。不到一年,秀仁突然回到道山,驾鹤西行。阴阳相隔,逝者已矣。不可能交到老朋友。李秀仁和新华社前社长穆青在一起。

往事突然在眼前。

我和修仁相识较晚,但我很早就知道他。1957年5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新华社记者对他的访谈:《〈八千里走马观花记〉——李修仁答新华社记者李峰问》。修仁当时任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副主任、政策研究室主任。这篇文章是1957年2月18日,修仁受全国总工会党组委派,随刘少奇同志,历时57天,沿京广线视察工作对各级工会组织调查研究后的所思所想。文章全面分析了各级工会组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文章一经发表,便引起社会各界很大的反响。我当时在山西日报社工作,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文中所讲到的问题和其独到的见解,以至于几十年过去了,我还时常在想,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或者讨论问题要难。一个人有视界,首先要有提出问题的能力,能看到问题的眼力和敢于讲出问题的胆略。当时我就觉得修仁是个能够发现问题,敢于讲出问题,勇于担当,敢讲真话的领导。

李修仁与劳模申纪兰在一起我和秀仁认识的比较晚,但是认识很久了。1957年5月9日,《人民日报》刊发新华社记者专访:《八千里之行》——李秀仁答新华社记者李·。任时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副主任兼政策研究室主任。这篇文章是1957年2月18日,秀仁受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委派,在刘少奇同志陪同下,用57天时间视察京广线沿线各级工会组织的所思所想。本文全面分析了各级工会组织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文章一经发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巨大反响。我当时在《山西日报》工作,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文中提到的问题及其独到的见解,以至于几十年后,我常常觉得提出问题比解决或讨论问题更难。一个人有远见。首先,他要有提出问题的能力,看问题的眼力和敢于直言的勇气。当时觉得秀仁是一个能发现问题,敢说出来,有担当,敢说真话的领导。李秀仁和劳动模范申纪兰在一起。

然而,名声在外,诽谤也随之而来。没过多久,1958年6月,已调回山西任榆次地委书记的修仁突然接到通知,要参加正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第三次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大跃进、反右、拔白旗、插红旗的政治运动形势下召开的。会议从1958年5月16日到8月5日,历时70天。

会后仅一个月就去世的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赖若愚受到批判,认定他犯有“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和宗派主义”,是“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性质的”。秀仁也因为那篇文章被列为这个“反党集团”的主要成员,也就是所谓的“五虎上将”之一。受到撤销榆次地委书记处分,下放介休县委任工业部长。因此,他一生中的第一次重大考验来到了他面前。但秀仁没有消沉,也没有失去斗志。他凭着对党的忠诚和毅力,继续为党和人民勤奋工作。

凭着这种精神,1963年后,修仁先后担任山西省委工业办主任、工信部政治部秘书长。1966年“文革”开始,秀仁被打成走资派,受到批判,两次住进中央学习班。1970年被下放至壶关县刘寨村插队工作3年。

1973年,邓小平同志恢复工作,大力整顿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局面。在这种形势下,秀仁被调任汾西矿务局党委书记。上任伊始,他就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大刀阔斧地整顿局面,全力以赴抓生产,很快扭转了汾西矿务局生产和工作的混乱局面。生产走上正轨,煤炭产量大幅度提高,干部群众对他赞不绝口。有一年我回老家,一个在汾西矿务局做矿工的邻居给我讲了修仁的事,激动地给我讲了修仁在汾西矿务局敢于反抗极左路线的事。在那个极左路线统治的年代,一切都是为所谓的“政治”服务的,连中国传统节日春节都不是节日。什么是“开门营业”和“保持出勤”?员工意见很大,生产积极性不高。任秀到汾西矿务局后,坚决反对这种做法,做出了“春节假期15天,每人一袋白面,5斤猪肉,职工可以用车运送”的决定。决定一做出,人们就兴奋起来,生产如火如荼。不仅提前完成了当月的任务,连假期的生产任务也提前补上了。假期里所有员工一按时回到矿上工作,没有一个人旷工,超乎想象。实践证明,“只有关心群众生活的小事,群众才能关心国家的大事”,这样才能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但这一套行之有效的修仁管理方法,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却被视为“粗暴违反”,被贴上“物质刺激”和背离“政治命令”的标签,遭到批判。特别是按照邓小平的指示精神,下大力气全面整顿和恢复生产秩序,更是极左路线所不能接受的。很快他第三次被打倒,被关进一个学习班。

一九四五年任和西县委书记时的李修仁1945年,李秀仁任河西县委书记。

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指示:“不管是谁干的,都要平反。”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彻底平反了“赖若愚反党集团案”,蒙受20多年冤屈的秀仁终于彻底洗清了自己的“罪名”。同年10月,任山西省轻工业厅厅长、党组书记。

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任三起三落,几经磨难,命运惨绝人寰。但无论在什么样的逆境中,他都保持了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高尚品格。后来,在《二十一年冤假错案彻底平反》一文中,修写道:“我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历史是人民写的,被颠倒的是非,终有一天会再被颠倒过来……所以,我从不绝望。免职,下放煤矿,下放铁矿石,我乐此不疲;我喜欢在农村插队,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我有时间看《资本论》之类的书,乐在其中。”“在过去的21年里,我被分散到工厂和农村,...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我乐在其中,无怨无悔。“字里行间,有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人们可以看到他所保持和坚持的东西,他是坚定的。他致力于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他代表的是一个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这一切都与他从小接受党的教育分不开。

1921年12月,修仁出生于左权县五里垢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他在县城高级小学读书时,他的一位老师是共产党员,这位老师看他勤奋好学,便给他讲了许多革命道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早早就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贫苦的生活经历让他很快就接受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1937年12月,由那位老师介绍,刚满16岁的修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投身革命事业。青少年时期的磨练,共产主义信仰的培养,以及对光明自由的追求,为他日后坚定的信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他不论是在什么环境中,不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都能坚守信仰,坚持真理,敢讲真话,开拓创新,表现出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而对他这种高尚品格的了解和认识,我也是后来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中逐渐加深的。

1995年李修仁和夫人在学习电脑1921年12月,秀仁出生在左权县五里沟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他在县高级小学读书时,他的一位老师是共产党员。这位老师看他勤奋好学,给他讲了许多革命道理,早早就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革命的火种。贫穷的生活经历使他很快接受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1937年12月,经那位老师介绍,刚满16岁的修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投身革命事业。他少年时代的磨砺,共产主义信仰的养成,对光明和自由的追求,为他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他无论在什么环境、什么工作岗位上,都能坚持信仰、坚持真理、敢于讲真话、开拓创新,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而我对他高尚品格的认识,也是在他直接领导下的工作中逐渐加深的。1995年,李秀仁和妻子在学计算机。

人的记忆就像一条河。走得越远,失去的越多。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很多记忆已经遗失,但我和秀仁几十年的交往和友谊,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

1980年,我还在太原日报社工作。有一天,太原市委书记王秀金给我打电话,让我去他办公室。据说他和几个领导正在研究太原市的工作,让我去听听,以便在宣传上把握。我到了他的办公室,看到了时任省长罗桂波,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郝思功,还有一个我不认识的人。我坐在那里,认真听他们的研究和讨论,尤其是那个我不认识的人对问题的独特看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走后,我问王秀金那个人是谁,秀金告诉我,他是省经委副主任李秀仁。哦,我听说过很多关于你的事。今天见到你真的很不平凡。

1982年修仁调任太原市委第一书记,我就开始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一天,我给他打电话说要向他汇报报社的工作,他很干脆地说:“你晚上11点来我办公室。”我听了心里不禁一惊,这么晚了还工作。晚上11点,我准时赶到他的办公室。整个市委大楼都已人去楼空,唯独他的办公室灯火通明。听完我的汇报后,他勉励我说:“省委和市委都认为《太原日报》办得很好,你们要继续努力。”修仁非常重视报纸的宣传工作,通过不同渠道对报社的工作给予了具体的指导。特别是几乎每个星期天他都叫我随他一同去工矿、农村等检查工作,调查研究问题。时间一长,连我都有些吃不消了,他那时已年过花甲。一次我问他:“你这样没明没黑地工作就不觉得累?”他说:“‘文革浪费了我们那么多时间,我们现在只能拼命工作,才能把浪费的时间补回来。”

1993年李修仁(左二)在新绛县农贸市场调研1982年,秀仁调任太原市委第一书记,我开始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有一天,我给他打电话,向他汇报报社的工作。他只是简单地说:“晚上11点来我办公室。”我不禁感到惊讶,这么晚了我还在工作。晚上11点,我准时到了他的办公室。整个市委大楼都上楼了空,他的办公室却灯火通明。听完我的汇报,他鼓励我说:“省委和市委都认为太原日报社做得不错,你要继续努力。”任十分重视报纸的宣传工作,并通过不同的渠道对报纸的宣传工作进行了具体的指导。特别是几乎每个星期天,他都要我和他一起去工矿区、农村等地视察工作,调查研究问题。时间久了,连我都受不了了。他六十多岁了。有一次我问他:“你这样工作不觉得累吗?”他说:“‘文革’浪费了我们那么多时间。现在我们必须努力工作来弥补浪费的时间。“1993年,李秀仁(左二)在新疆农贸市场调研。

大事小事,任都管。印象最深的是太原市委召开县处级以上干部大会,邀请时任省委书记的霍世连讲话。秀事先跟我说:“霍书记一般不按事先给他准备的稿子说话。你应该做好记录,确保准确无误地传达他的讲话。”于是我安排报社的记者做了录音和文字记录。会后,根据记录和录音,我们连夜整理了霍书记的讲话。第二天早上,一篇一万多字的演讲稿写完了。我马上把演讲稿送到秀仁家,请他审阅。他正在吃早饭,就在饭桌上。他边吃边检查。他看完后说:“我现在就给霍书记送去。如果他同意,你可以发表全文。”上午11点,我接到省委书记张昌臻的电话,说霍书记审阅后认为讲话组织得很好,可以发表了。

1983年,修仁出任山西省委常务副书记。不久后,我被调到山西省委统战部任副部长,继续在他的领导下工作。

1988年,我调任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当时,修仁已担任山西省政协主席兼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1989年,为适应政府地方志编纂体制,时任省长王森浩任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修仁任副主任)。任十分重视地方志编纂工作,经常到编辑部指导工作。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会亲自过问,亲自解决。省地方志办公室成立以来,一直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八年,五次搬家。每个地方只有一个办公室,五六个人挤在一起。单位没有宿舍,大家居住分散,给工作带来很大不便。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向省政府提交了关于修建省地方志办公室办公楼和宿舍楼的报告。经省政府批准后,省计委将立项。秀听说省府在平阳路上有块地空,马上让我去看看。当天,秀仁把负责此事的省政府机关负责同志请到了他家,并商定了土地,让办公楼和宿舍楼能很快顺利完工。住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和宿舍,看着新出版的一卷卷地方志,大家感到无比欣慰。同时也由衷的佩服秀仁雷厉风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1991年,我被调到CPPCC担任秘书长。对秀仁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大半辈子都在从事报纸和地方志的编辑工作。我每天都很忙,不能闲着空。当我第一次加入CPPCC时,我认为CPPCC是一个相对悠闲的地方,我可以喘口气,放松一下。然而事与愿违。现在人们说,过有质量的生活。生活质量如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质量是能量的一种表现。质量取决于能量的多少。”我觉得,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尽职尽责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才是你精力最重要的标志。秀就是这样的人。在他的领导下,CPPCC的工作蓬勃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85年5月,在CPPCC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修仁当选为CPPCC主席,当时恰逢CPPCC“文革”后的恢复阶段。如何改变CPPCC“自吹自擂、闭门击鼓”的局面,打开CPPCC工作的新局面?经过CPPCC省委会议和主席会议反复研究,从思想上大力宣传了新时期CPPCC工作的重要性,克服了人们轻视CPPCC工作的错误观念,团结和联系了更多的有识之士,充分发挥了CPPCC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把CPPCC工作推向了社会舞台。1986年创办山西CPPCC报,确立自己的舆论阵地,宣传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反映CPPCC委员的呼声和建议,交流CPPCC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理顺机构,加强以CPPCC委员为核心和各界有识之士组成的专门委员会的工作。围绕山西省各行各业经济建设的重大问题,深入调研,群策群力,积极建言献策,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在加强思想宣传和理顺机构的同时,秀仁强调CPPCC要思考和把握大事。作为CPPCC主席,他提议并经省CPPCC党组会议和主席会议研究,决定于1985年12月召开山西省各界人士为四化建设服务交流会,以充分发挥CPPCC的人才优势,为山西四化建设贡献力量。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各界人士的第一次聚会,会议要准备的材料很多。他把我调到大会做材料准备(当时我还在省委统战部工作)。在大家的精心准备下,会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会议典型经验的介绍,极大地开拓了代表们的思路,也为全省各级CPPCC委员服务四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任主席的八年间,任不顾年事已高,走访了全省数百家企业和农村。他认真、不知疲倦的工作作风感动了我,也感动了身边的同志。他的工作也得到了CPPCC全国委员会的认可。1988年,秀仁当选为全国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在此期间,他在全国政协会议上作了三次发言,并作了两次书面发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引起了CPPCC全国委员会的高度重视,《人民日报》多次介绍了山西CPPCC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经验。

1993年,71岁的修仁离休了。离休前,看到他的书很多,办公室的同志想给他做几个书架。修仁知道后坚决不同意,他把自己的书装了几麻袋,全部捐赠给家乡左权县的图书馆。当时省政协新盖了一幢宿舍楼,大家都眼巴巴地等着分,还有些干部也想在他离休前动一动。修仁很干脆地说,干部一个不动,房子一间不分,让新任领导解决,这样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工作。修仁这种清正质朴的高风亮节,受到大家交口称赞。

李修仁(左)与作者在一起1993年,71岁的秀仁退休了。退休前,我看到他有很多书,办公室的同志想给他做几个书架。秀仁知道后,坚决不同意。他把自己的书装了几麻袋,全部捐给了家乡左权县的图书馆。当时,CPPCC新建了一栋宿舍楼,大家都在翘首以待。一些干部也想在他退休前搬走。任只是说,干部不动,房子不分,让新领导解决,对自己以后工作有利。仁秀正直淳朴的节操得到了大家的称赞。李秀仁(左)与作者在一起。

退休后的生活本该是陪孙子孙女们玩耍享受天伦之乐;饭后茶后,祖孙俩异口同声,其乐融融。然而,秀仁并没有“从影中歇一歇,赏一赏晚景”。而是担任山西省引黄工程总指挥部顾问、山西省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会长,继续为山西省的经济文化发展贡献力量。特别是在73岁的时候,他和小孙子一起学习计算机,用了三年时间掌握了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文件管理、文件编辑、网络应用、信息收集、电子邮件等。这为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网络世界,也让他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敏捷。他把自己过去散落在报纸和档案中的手稿收集整理,逐字逐句输入电脑,打印成书面形式,出版了30多万字的《破壁》一书。

在此期间,他给我写了许多信,交流和讨论他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每当他在电脑上看到观点新颖、有价值的文章,都会下载打印发给我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我被他孜孜不倦、勤于思考、与时俱进、永不老去的学习精神深深打动,我为自己感到惋惜。

2013年12月,秀仁连续两天把我叫到他家,对我说:“我们来回顾总结一下地方志和CPPCC的工作,看看我们有哪些不足。”冬天,窗明几净。两天的时间,我们喝着好茶,说着浓浓的话,窃窃私语着黄昏。回顾自己过去的工作,他不无遗憾地说:“经过多次反思,总觉得我们编纂的地方志对山西的特色和文化特色说得不够。比如山西面食,民谣等。特别是抗日战争这一段,山西,山西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是三大抗战根据地,当年我省流传的抗战歌曲也不少。”说到这里,他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黄河大合唱》中的一段,“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我家在山西,隔江三百里……”他的歌很有思想,他的感情很深情。我再一次被他的激情感染,更被他的感情感动。

透过秀仁家客厅宽敞明亮的窗户,我看到院子里的落叶被一阵西风吹起,悄然落下。几只西部寒鸦正把夕阳带走,一派冬日景象。窗外,黄叶在阳光下落下;窗户里面,白发苍苍的老人。他已经90多岁了,我也是八旬老人,不禁感慨万千。一般来说,人一老,眼睛突然转到黄昏,就会不由自主地犹豫。目前这位90岁的老人桑玉,已经很晚了,放不下自己的工作,总是怀念自己未竟的事业。

泪水打湿记忆,旧事化为尘土。完美的一年,我失去了导师,我的老朋友消失了,我永生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8920.html
上一篇李士淳与翔山书院
下一篇 甘棠:能文能武女红军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