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

熊坤静2005年6月22日上午,新疆霍城县境内兵团农四师第六十四团的“草原之夜风情园”内,伴随着缓缓响起在风情园上空的《草原之夜》的歌声,原中国八一电影制片厂纪录片导演张加毅的长子张江舟手捧着骨灰盒深情地说:“爸爸,按照您的遗愿,我们把您托…

熊坤静

2005年6月22日上午,原中国八一电影制片厂纪录片导演张嘉译的长子张江洲,在新疆霍城县农四师64团的“草原夜风情园”,手里捧着一个骨灰盒,深情地说:“爸爸,按照您的遗愿,我们把您托付给可可达拉”。你生前特别喜欢和人聊天。以后所有和你擦肩而过的朋友都会和你说话。相信你在科克达拉不会感到孤独。安息吧,爸爸!"

随后,在当晚举行的“草原之夜——张嘉译音乐演唱会”上,张嘉译生前好友、著名歌手李双江演唱了《草原之夜》,现场沸腾了。台上台下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激情合唱:

美丽的夜是多么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我想给远方的女孩写封信,可惜没有邮递员来表达我的爱。

等到万里雪融,春风从草原来。但是克达拉已经改头换面了,姑娘会来给我钢琴伴奏。

解放前出生在山西省汾城县的张嘉译同志,为什么要把骨灰葬在塞外新疆?我们必须从头开始。

1957年,应时任司令员、铁道兵政委兼国家农垦部部长王振智的邀请,年仅33岁的张嘉译拍摄了大型纪录片《移山填海》。影片上映后反响巨大,被文化部选中参加在捷克斯洛伐克举办的国际电影节。王镇将军还热情地向张嘉译介绍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情况,并殷切希望有机会在那里拍摄一部反映兵团战士屯垦戍边、艰苦奋斗的影片。

于是,1958年,当张嘉译奉命拍摄大型彩色纪录片作为建国十周年献礼片时,他自然把目光投向了新疆兵团。他几经辗转,经过周密的考察,于次年春天带领摄制组来到新疆伊犁霍城县科克达拉草原一个正在开发的小农场。这就是后来的兵团农四师六十四团,由十多个民族组成,其生活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民族团结的壮丽画卷。

离开前,张嘉译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在谈到即将上映的影片时,周总理作了三点指示:一是要歌颂兵团战士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二是要体现新疆多民族的紧密团结;第三,要体现中苏友谊。

在当地,首先映入张嘉译眼帘的是这样一幅壮美的景象:每天清晨,兵团的战士们手举八一军旗,唱着革命歌曲,或骑马,或乘马拉的雪橇,或开着汽车、拖拉机进入科克达拉草原。拖拉机和马拉犁不停地翻耕,翻出大面积的沃土,机器马达的轰鸣声响彻天空。远处,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有成群的牛羊在吃草。

“大跃进”时代,兵团战士对社会主义劳动的热情不可避免地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他们的口号上,如“努力工作至死,一天等于20年”、“15年超越英国,赶上美国”。张嘉译出手时,自然对农民战士的革命激情和热情给予了充分的表达和热情的歌颂,但对极左分子却感到不解和厌恶。

一天,共青团政委突然跑来邀请张嘉译说:“张导,我们在这里放了一颗卫星。快来拍吧。”张嘉译立即带摄影师去了现场。但在一大片芦苇丛中,一群战士脱了鞋,光着脚,正站在还没有完全融化的冰水中,割着芦苇。政委以命令的口吻催促道:“看,我们发射了一颗卫星。看看我们的士兵多有活力。请快拍!”"看到士兵们冻得嘴唇发紫,牙齿咯咯直打颤,张嘉译感到极其难受,于是他强有力地回应道:"这太残忍了!"他愤怒地和摄影师一起离开了。

基于上述情况,张嘉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即兵团战士艰苦奋斗的生活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如何才能从内在本质上得到真正的体现。一天晚饭后,他带同为剧组成员的新疆军区文工团青年作曲家田歌出去玩。他们一个个骑着马溜出了住处,转眼间就踏上了辽阔的原野。漫无目的地走了十几里地,他们眼前突然呈现出这样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一抹晚霞斜倚在天边,一丛丛芦苇在夕阳下熠熠生辉,炊烟袅袅由远及近;一群年轻人正在篝火上烧烤他们的猎物。旁边有些小伙子在轻声唱歌,有些战士躺在架子车上休息...

张嘉译和田歌被这一幕深深吸引住了,立即走近他们,深情地问:“小伙子,你唱的是什么歌?”

"今天和明天,我们歌唱劳动、爱和幸福."男孩们心满意足地大声回答。

张毅大受触动,心想:这种来自各族人民内心的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不就是影片的基调吗?因此,他有些激动地对田歌说:“这是人们内心情感的表达。为什么我们天天在那里强调‘努力一天等于20年,死一天’呢?为什么不表达人的真实感受?"

血淋淋的田歌盯着张嘉译问:“张导,你敢拍,敢写这样的场景?”

面对搭档的“将军”,张嘉译也背过身去:“小田歌,我要写它。你敢分吗?”

“只要你写出来,我就敢打分!”

“好了,走吧,我们回去吧。”回来的路上,刚刚看到的美丽景象不时浮现在张嘉译的脑海里,他心中有一股强烈的创作冲动。回到住处后,他赶紧把自己锁在宿舍里,只用了半个小时就写了一首歌词。

田歌拿到歌词后,默默地背诵了一遍又一遍,但他没有回复。张毅有点不安,认为他的歌词写得不好,所以他担心地问:“田歌,你必须发表声明。歌词可以吗?”

“好!好吧!词作家们,你们走吧,让我试一试。”

大约40分钟后,田歌走出门外喊道:“张导,过来听。”于是在张嘉译面前,他拉起小提琴,非常抒情地唱道:“美丽的夜如此安静,草原上只剩下我的琴声……”

听着,听着,张嘉译突然变得忧心忡忡。他心想:“我的话有点软,当然不符合现在的政治气候。”但是给田歌的歌配乐稍微用力一点不是更容易吗?谁知道你的歌比我的歌词还柔和,但真的很好听。在张嘉译的要求下,田歌一遍又一遍地唱了四五遍。

这让田歌有点担心:“张导,该你做陈述了。到底行不行?如果没有,就算了。”

这时,窗外突然传来“亚克西!雅克西!”叫好声中,张嘉译和田歌走出宿舍,原来是几个维吾尔兵团的士兵在窗外偷听。他们一看到作者,都热情地鼓掌。

受此鼓舞,张嘉译改变了犹豫和动摇,激动地对田歌说:“人民已经承认了!人民认可了!”他很快在田歌的乐谱上写下了“同意录制张嘉译”的字样。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一部以科克达拉命名的纪录片《绿色原野》于1959年6月下旬圆满完成。因为在哈萨克语中,克克达拉的意思是“绿色的原野”,“草原上的夜”成了影片的主题曲。

10月,在国庆十周年的庆典上,“绿色

《原野》在北京首演后,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国庆节后,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盛大宴会,庆祝相关文艺创作者的成就。席间,周总理手拿酒杯来到面前,亲切地对他说:“祝贺你,张嘉译同志,你以《移山填海》在两年前的国际电影节上露脸了。国庆十周年,《绿原野》又成功了,尤其是《草原之夜》,很好听。”

随着电影的上映,《草原之夜》迅速风靡海内外。几年后,它不仅入选了民族音乐十大民歌,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名曲小夜曲”,成为中国第一首被列为世界名曲的艺术经典。而克克达拉这个以前在地图上很难找到的边境小农场,一夜成名,家喻户晓。

然而,在随后的反右运动中,《绿色原野》及其主题曲《草原之夜》却被视为“一大修正主义毒药”、“腐蚀青年腐朽之声”等。作为创始人,张嘉译也成了被批判的右派。被八一电影制片厂解除导演职务,直到1962年才重返工作岗位。岂料“文革”伊始,他又一次被打倒为军队的“文艺黑线”人物,历经磨难,九死一生。

转眼间,到了2003年9月。在新疆伊犁从事旅游的彭博有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在词作家著名纪录片导演张嘉译当年创作歌曲《草原之夜》的地方,规划一个“草原之夜风情园”,在园内建一个“草原之夜纪念馆”,里面陈列着关于纪录片《绿原野》及其主题曲《草原之夜》的资料和图片。

2004年4月的一天,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特别节目《草原之夜》,张嘉译的二儿子张海超出现在荧屏上。在这个节目中,他表达了父亲的遗愿,那就是张嘉译想把自己的骨灰安放在科克达拉,一个他曾经创造过辉煌、享有崇高声誉的地方。得到这一信息的很快与的家人取得了联系,希望这位大导演的骨灰今后能安放在可可达拉的“草原夜风情园”,得到了张家人的同意。

6月的一天,彭波带着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的重托和霍城县人民的问候,来到北京301医院。拜访因脑瘤住院的张嘉译。

此时,由于病情严重,张嘉译意识模糊,无法交流。他的家人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彭博在张嘉译的耳边大声说:“我是伊犁科克达拉的,草原之夜的地方。”感人的一幕终于出现了。昏迷了很久的张嘉译奇迹般地睁开了眼睛,持续了十多分钟。

9月3日,张嘉译病逝,结束了他80年不平凡的一生。

编辑李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9422.html
上一篇山西古镇静升镇惊现朱明皇室后裔
下一篇 风雨茅庐:悲情文人郁达夫与王映霞的伤心地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