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亲子 他为什么总是和爸爸对着干?

他为什么总是和爸爸对着干?

大鹏他专门做爸爸明令禁止的事,即使受到惩罚也不退缩。讽刺的是,爸爸没有限制他做的事,他反倒没兴趣去做……许多家长表示,他们懂得“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但在实践中总是徒劳无功,勉强立起来的规矩总是被孩子轻易废除,不知何故。以下五个案例,分别…

大鹏

他专门做父亲明令禁止的事情,即使被罚也不会退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爸爸并没有限制他能做什么,但他对做这件事不感兴趣...

很多家长说,他们知道“没有规则,就没有方圆”的道理,但在实践中,他们总是徒劳无功,勉强建立的规则总是很容易被孩子废除,不知何故。

以下五种情况,分别对应五种心理作用或规律,也是立规失败的五大症结。

“爬楼梯效应”告诉我们,给孩子定规矩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

[案例]琳琳受了委屈

我妈妈,4岁的琳琳,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她把玩具收拾好,按类别放在墙边的5个塑料筐里,积木、娃娃、拼图、串珠、球类等,这样第二天就方便找玩具了。琳琳很乐意按照妈妈说的去做,但是因为不知道品类,总是被妈妈批评。琳琳觉得很委屈,故意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

【解析】制定规则不要操之过急。

1966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弗里斯进行了一项名为“无压力的服从——爬楼梯技巧”的现场实验。他们派人随机走访了一群家庭主妇,让她们在自家窗户上挂个小招牌。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我又去拜访这群家庭主妇,要求在她们家院子里放一块不仅大而且不太漂亮的牌子。结果,超过一半的家庭主妇同意了。同时,他们又派人随机走访了另一批家庭主妇,直接提出要在自家院子里放上不仅大而且不美观的招牌。结果只有不到20%的家庭主妇表示赞同。

弗里德曼和弗里斯的结论是,一般来说,人们不愿意接受难以实现的要求,因为这需要时间和努力,而且难以成功。相反,人们愿意接受更容易实现的要求,在实现了更容易实现的要求后,人们逐渐接受更难实现的要求。这种现象就像一步一步的爬楼梯,更容易爬上高处,所以他们把这个规律命名为“爬楼梯效应”。

实际上,“爬楼梯效应”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步步为营”、“得寸进尺”、“步步为营”等成语都可以看作是爬楼梯效应的别名。

一个年轻人被吸引去找一个想要学习优秀武术的老骑士。老侠客说,要想学武,必须等到一年后。这一年之内,小伙子必须帮老侠客放羊,算是学费。老侠客家门前有一条河。他必须过河去放羊,而且没有船。年轻人必须在早上一只接一只地把羊背过河,并在日落前把它们带回来。一年过去了,小伙子的臂力和气功不知不觉有了很大的进步。原来羊在一天天长大,小伙子臂力也越来越强,终于有了学习优秀武术的基础。这就是“爬楼梯效应”的神奇效果。

【策略】大目标,小步骤。

“爬楼梯效应”告诉我们,给孩子定规矩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

安安也是一个喜欢乱扔玩具的女生。客厅,阳台,卧室,厨房,卫生间都有她的玩具。如果找不到他们,她就很焦虑,大喊大叫,让妈妈帮她找。我妈教她怎么收拾玩具,她买了四五个分类箱,上面贴着分类方法,就像小区里垃圾分类的海报一样,可安安就是做不出来。

得知“爬楼梯效应”后,妈妈按照处方开始练习。她不再让安安把所有的玩具都打包,而是说:“你只需要把厨房里的玩具打包,其他妈妈会做的。”安安很少去厨房玩,散落的玩具也很少,所以她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得意洋洋地接受了妈妈的表扬,高高兴兴地去玩了。

过了几天,妈妈对安安说:“今天你负责收拾厨房和客厅的玩具,剩下的交给妈妈。”安安没有拒绝,顺利完成任务,不再需要提醒。她每天晚上都主动收拾厨房和客厅的玩具。

就这样,半年后,安安在妈妈的指导下,可以很轻松地收拾好所有的玩具。后来她采纳了妈妈的建议,每次玩完玩具就放回原处,这样晚上就不用花时间收拾了。

《守望法》告诉我们,要给孩子立规矩,家长要建立统一战线。

[案例]奇奇的见风使舵

奇奇上幼儿园前,爸爸给他定了个规矩:晚上八点半睡觉,早上六点半起床,周末也是。一开始,我妈很赞同这个规定,并督促奇奇执行。但是没过多久规则就强制执行了,因为我妈总是拖拖拉拉:“再等5分钟!这一集(电视)马上就完了,广告播完我给你讲个睡前故事。”“今天是周末,睡一次觉也没什么。”等一下。祁见风使舵,有关睡觉起床的事情只缠着母亲,拒绝父亲的干预,原来定下的规矩就成了一张废纸。

【解析】规则只能有一个标准。

有这样一个寓言——

森林里住着一群猴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平淡而快乐的生活。一位游客穿过森林,把手表留在了树下的一块石头上,被一只名叫蒙克的猴子捡了起来。聪明的蒙克很快就想通了这块手表的用途,所以它成了猴子中的明星。每只猴子都向蒙克询问准确的时间,猴子们的工作和休息由蒙克安排。但是他的声望提高了,他成了孙悟空。

我想是手表给我带来了好运,所以它每天都在森林里寻找,希望能找到更多的手表。好事多磨,但是蒙克有第二块和第三块手表。但麻烦随之而来:每块表显示的时间都不一样,所以不可能确定哪块表的时间最准确。猴子们发现,每当他们问时间时,蒙克总是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孟威信锐减,猴群套路一塌糊涂。

只有手表能报时;拥有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手表并不能显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人失去信心。这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

齐见风使舵说明他感受到了来自不同方向的风,也就是他父母的双重标准。当然,他会选择最适合他执行的标准。

【策略】家长要建立统一战线。

在给孩子定规则的时候,如果父母中有一方唱反调,孩子就不知道该听谁的,最后,什么规则都定不下来。只有家长的教育战线一致,规则才能有效建立。

“潘多拉效应”的启示:单纯的禁止,其实是在诱惑违反。

【案例】不听话的人

军人于先生为他5岁的儿子敏敏制定了许多规则,但敏敏并没有成为一个循规蹈矩的孩子。他好像故意和父亲作对,专精于他所禁止的事情,即使被惩罚也不会退缩。讽刺的是,爸爸并没有限制他能做什么,但他并没有兴趣去做。于先生不解:“这孩子5岁就进入叛逆期了?”

【解析】不要小看孩子的好奇心。

这种“忍不住去做”和“越做越禁”的心理现象被称为潘多拉效应或禁果效应。

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的美丽女子。她带着宙斯给她的盒子来到地球。宙斯警告她不要打开盒子。潘多拉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有一天,她忍不住好奇,打开了盒子。随后,疾病、战争、灾难和其他灾难降临人间,人类的黄金时代宣告结束。

当她把盒子给潘多拉的时候,宙斯并没有告诉她里面到底有什么,只是简单的禁止了它,这无异于唤醒了潘多拉的好奇心。众所周知,孩子是最好奇的,所以于先生的禁令不仅不利于规则的建立,反而在诱惑人们去打破规则。

【策略】告诉孩子制定规则的理由。

心理学研究表明,探索未知是人类普遍的行为反应,是人类在长期的生物进化中形成的具有生物学意义的稳定需要。有些事情,父母越是不肯做,孩子越是忍不住想做。所以在制定规则的时候,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制定规则的原因,让孩子明白是非,真正理解规则。

“破窗理论”揭示了一个道理:破例会让规则化为乌有。

【案例】稀罕谁得寸进尺。

给家长制定了“一天只能看一集动画片”的规定,严格执行了两个月。有一天,稀罕求妈妈再看一集,因为那天他生病了,在家休息。妈妈答应破例一次。然而,稀有推动了他的运气。从那以后,他经常要求破例。如果他的母亲不同意,稀有哭了,“上次,为什么这次不呢?”母亲错了,不得不同意。不到一周,这些规定就烟消云散了。

【解析】异常无效。

1982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威尔逊(james wilson)和乔治·凯·林恩(george kay Linn)通过实验提出了“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破了一栋建筑的窗户,而窗户没有得到及时修复,就会有人打破更多的窗户,甚至闯入建筑并放火焚烧。

“破窗理论”的启示是,父母做出的任何例外,都相当于打碎了一扇窗户的玻璃,给孩子树立了一个非常坏的榜样,最终导致规则失效。

【策略】规则是底线,不容谈判。

正所谓“国有法,家有家规”,家规必须具有国家法律的地位,并严格执行,否则形同虚设。更可怕的是,当孩子把规则当儿戏的时候,长大了就不会惧怕法律了。

“热灶效应”提醒我们,没有惩罚,规则就不会被孩子当回事。

[案例]无法无天的阿健

阿建是一个5岁的男孩,幼儿园的“小霸王”,小区的“捣蛋鬼”。为了约束他,父亲给他制定了多达30条家规,白纸黑字贴在客厅的墙上,提醒他不要乱来。阿健知道父亲的拳头很厉害,不敢轻易犯规,但他真的是一不小心犯了错,也有办法全身而退。他的王牌是爷爷。只要爸爸想惩罚他,他就会马上给爷爷打电话。他知道爸爸最怕爷爷。没过多久,贴在墙上的家法就被揭下来扔进了垃圾桶。

【解析】“做事没办法,但做事没办法”

管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热炉效应”,意思是在一个组织中,规章制度只像一个烧红的铁炉,谁碰了都会被烫伤,这样的规章制度才会受到尊重和约束。爸爸可以制定规则,但不能惩罚。当然,规则是没有用的。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曾语重心长地说:“教育必然有痛苦,这是不言而喻的。毕竟孩子不是大人。孩子们必须被管教和约束,他们必须知道教育不仅仅是快乐。”

老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惩罚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可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策略】建立规则不可或缺的四个原则

《热炉效应》形象地阐述了惩罚的四大原则,为家长制定规则和执行规则提供了路线图:

首先是一个警示:铁火是热的,不碰就知道炉子是热的,一碰就会烫伤人。所以家长要经常对孩子进行规则教育,时刻提醒孩子,防止孩子忘记或轻视惩罚的严厉程度。

其次,一致性:只要你敢碰热灶,就一定会被烫到。家长要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规则是严肃的,只要违反了就会受到惩罚。承认错误,乞求原谅,或者搬救兵都是没有用的。

还是那句话,即时性:一碰热灶,马上就被烫到,不可能再拖。家长对犯错孩子的惩罚,必须在孩子犯错或家长发现的第一时间进行。不要拖泥带水,以免孩子产生侥幸心理。

最后,公平:谁碰了热炉子,谁就要被烧死。家里的规矩不仅要针对孩子,也要受到父母的约束。如果父母违反了规则,他们也应该受到惩罚。这样孩子才会服气。

总之,家长既不能给孩子定规矩,也不能忽视惩罚的必要性。没有惩罚,就没有进步。

[责任编辑:陈彤]

2163501705273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15414.html
上一篇离婚后不抚养子女的一方是否有资格成为孩子的法定代理人?
下一篇 一位妈妈的痛悟:悔不该当年拉女儿做“婚姻同盟”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