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艺术 浅谈中原地区金腰带饰起源

浅谈中原地区金腰带饰起源

常军 成昕中国的腰带起源很早,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往往是用一根藤条、草绳或兽皮等来束腰。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财富积累、阶级分化,各个阶层的束腰带饰发生了明显的阶层分化。上层阶级的腰带多以丝绸、布帛、金、银、犀、韦(熟牛皮)、皮…

长郡的程心

中国的腰带起源很早。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常常用一根藤条、草绳或兽皮来扎腰。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财富积累和阶级分化,各个阶级的腰带都发生了明显的阶级分化。上流社会的腰带多由丝、布、金、银、犀牛、苇(熟牛皮)、皮革等制成。他们用各种宝物装饰,绑在腰上,挂着各种饰物。商周时期,中原地区的衣服大多是厚衣宽袍,没有扣子,也没有腰带。它们只是用一条小带子系在内衣的裙子之间,作为现代的钮扣。这种小领带叫“随身带”。《礼记·内则》云:“挟缨而蹑鞋。”郑玄:“哎,还是结婚了。”在深衣服的外面,总有一条大腰带围在腰上。把衣服包好,把你的东西挂在这条带子上。《论语·卫灵公》说,“学者著书。”邢兵注:“君子,是穿腰挂其余,以作装饰之人。”许慎《说文》曰:“取之,士绅也。上图是裴的造型。必须有毛巾,从重毛巾。”也就是士绅和大带。

金腰带即是在束腰的大带上装饰黄金打造的各种装饰物品。说起金腰带,人们最先想到的是西北少数民族部落的首领或酋长,用黄金装饰身体、兵器、马匹以象征权势、地位和权力的风俗习惯。比如2006年至2011年在甘肃马家塬地区发掘了一批战国时期戎狄贵族阶层的墓葬,其中高等级墓葬中出土了许多黄金饰品,尤其是出土了几副黄金腰带(图1、2),这为我们研究黄金腰带饰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金腰带是用黄金制成的各种装饰物品,装饰在腰间的一条大带子上。提到金腰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西北少数民族部落首领或酋长用黄金装饰身体、武器和马匹以象征权力、地位和权力的风俗习惯。例如,2006年至2011年,甘肃省马家园发掘了一批战国时期的戎狄贵族墓葬。其中,许多金饰是在高级墓葬中出土的,尤其是几对金带(图1、图2),为我们研究金带饰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金色的炫彩,铅锡青铜做的青铜都是金色的炫彩,但是金色的稳定性很好。不像青铜器时间久了会生锈失去耀眼的颜色,人们对黄金的喜爱和青睐由来已久。黄金在自然界中可以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可以被人们直接开采,但数量很少,所以黄金的占有权集中在顶级贵族手中。我国发现的早期金器主要集中在甘肃、青海、内蒙古、西辽河流域等地,主要是耳环、手镯等装饰品。商代金器主要集中在安阳殷墟商代贵族墓、四川三星堆祭祀遗址和中国北方贵族墓。此时中原安阳殷墟贵族墓葬出土的金器以薄片为主,对其他器物起辅助装饰作用。西周晚期,由于草原文化的繁荣,王友灭国事件后中原文化开始衰落,晋陕豫交界的黄河流域诸侯墓葬中开始出现金饰,如三门峡郭国国君墓中的十二金带,梁代村墓地、 陕西(M27)这些金器的主要种类有金泡饰、金戒指、金耳环、金手镯、金镝、金肩饰、金剑饰等。 ,标志着西周晚期的周朝贵族开始用黄金装饰身体。虽然这些金器的类型与欧亚草原上流行的金器有很大不同,但与西北地区戎部落首领墓葬中出土的金器非常接近,很可能是中原地区的能工巧匠。

晋侯墓地I11M8号墓出土金腰带饰15件一组(图3),位于墓主腰间。由铸造成形的垂叶形饰1件、虎头形饰1件、弧面扁环5件、扭丝状环6件、弧面扁框1件、扭丝状框1件组成,总重459.3克。垂叶形饰位于墓主左侧腰下,出土时背面朝上。其正面凸起,饰对称的近于镂空的点线纹,中央凸起虎头,背面有穿带鼻梁3道。高6.9厘米、宽4.1厘米、重60.4克。虎头形饰出土时位于垂叶形饰之上,正面造型与垂叶形饰上的小虎头相似,背面正中2横向穿带鼻梁1道。高1.5厘米,宽1.5厘米,重7.6克。弧面扁环位于墓主腰际两侧,右二左三,右侧倒置,左侧正置,形如小璧,但肉面呈弧面凸起,肉背则相应凹入。外径5.4厘米,内径2.9厘米。扭丝状框大多同弧面扁环一样位于墓主腰间,但在墓主背下还有1环,环形如金丝扭成,实为铸造。外径3.3厘米,内径2.4厘米,重24.8克。弧面扁框压于墓主身下,平面呈扁弧面的圆角长方形,外廓高2.7厘米,宽2.1厘米,重10.6克。扭丝状框也压在墓主身下,形如金丝扭曲而成的圆角长方形,外廓高1.8厘米,宽1.3厘米,重7.7克。I11M8号墓年代相当于西周宣王时期,据有关专家推测有可能是晋献侯。侯墓园I11M8号墓出土金腰带饰品15件(图3),位于墓主人腰部。由1个铸立刃饰、1个虎头饰、5个曲扁环、6个绞丝环、1个曲扁框、1个绞丝框组成,总重量459.3克。吊坠位于墓主人的左腰,出土时背面朝上。它的正面是凸起的,用接近[/k0/]的对称虚线装饰,中间有一个虎头凸起,背面有三个鼻梁。高6.9cm,宽4.1cm,重60.4g。出土时虎头饰品位于挂件上,正面造型与挂件上的小虎头相似,背面中间2,侧面鼻梁1。高1.5cm,宽1.5cm,重7.6g。曲扁环位于墓主人腰部两侧,右二左三,右侧倒置,左侧直立。它们的形状像一堵小墙,但肉的表面是弯曲的,肉的背面也相应地凹进去。外径5.4厘米,内径2.9厘米。扭曲的金属丝框大多像弯扁环一样位于墓主人的腰部,但墓主人的背下有一个环,像金丝一样扭曲,实际上是铸的。外径3.3cm,内径2.4cm,重量24.8g。平面框压在墓体下面,其平面为圆角矩形,平面呈弧形。其轮廓高2.7厘米,宽2.1厘米,重10.6克,墓体下还压有绞线框,形似金线绞成的圆角长方形,轮廓高1.8厘米,宽1.3厘米,重7.7克。I11M8号墓的年代可以追溯到西周宣王时期,根据一些专家的推测,它可能是金代皇帝后弦。

侯墓地M91号墓共出土6件金腰带饰品,其中圆形4件,长方形2件,分别位于墓主人腰部两侧。M91号墓的年代可以追溯到西周厉王时期,根据专家的推测,它可能是晋景公。

2005年8月至2006年10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山西省曲沃县石村镇杨舍村南部发掘了一处墓地,专家认为墓的主人应该是晋两周时期的明太祖。由于墓地的发掘,从左边的埋葬平面图可以看出,金文公爵的腰部有一条金腰带(图4,5)。

据专家推测,三门峡虢国国君的墓可能是春秋初期郭公的父亲。可以断定具体时间应该在公元前715年到公元前707年之间。墓中出土金器16件(图6),按用途可分为带饰和盾饰两种。

1.腰带饰品

第一组,12件。出土时位于墓主人腰部,应为主人腰带上的饰品,包括三角龙形腰带饰品、兽头形扣、圆环形、方环形等。

(1)一个三角龙形状的腰带饰品(图7)。它是等腰三角形,正面中部向上凸起,呈三棱锥状,背面相应凹陷。底部四周有外折边,有8个小方穿孔和1个拉长的穿孔。器物表面为两组单头双体龙,顶部有浮雕,头部有螺旋角,口旁有一对獠牙,鼻子卷曲,舌头和两个身体。图案间隙是雕刻的孔。圆锥体高1.65厘米,三角形底长4.7厘米,高8.3厘米,体厚0.2厘米..

(2)三个动物头扣(图8)。形状和图案与上述青铜兽首小扣相同。正面略鼓,饰有兽头,背面相应凹陷,中间有一根小横梁。宽度为2厘米,厚度为0.3厘米..

(3)圆形环7件。器身为扁平体,正面均有两周凸弦纹,背面或凹或平。可分为大环与小环两种。其中6件大环的大小、形状、厚薄均相同,小环只有1件。(3)七个圆环。作为扁平体,正面有两周凸弦,背面凹或扁。可分为大环和小环。其中,六个大环大小、形状、厚度相同,只有一个小环。

大圆环(图9),背面有凹槽形状。外径为4.2厘米,孔径为2.6米..

平背小环(图10)。外径3.7cm,孔径2cm,厚度0.3cm。

(4)一个方形环(图11)。平身,平背。正面有两周凸弦。外2cm× 1.75cm,内0.95cm× 0.7cm,厚0.3cm。

2.盾形装饰

4件。出土时位于郭室东北角的盾下,饰以兽形、兽头形、玉形玉器,有小环、陪衬两种。

(1)两个小环(图12)。同样的大小和形状。它是用三股绳子拧成的。外径为1.3厘米,横截面直径为0.23厘米。

(2)箔片2件(图13)。形状基本相同,长短略有差异。形状为卷成扁简形的宽条带状薄片。展开时的长度为6.9厘米,宽1.8厘米,厚0.02厘米。(2)两片箔片(图13)。形状基本一致,只是长度略有不同。形状是卷成扁平简单形状的宽条状薄片。展开后长6.9厘米,宽1.8厘米,厚0.02厘米。

2005年至2007年,陕西省韩城市梁代村发掘了一批郭蕊墓,其中M27号墓是梁代村遗址中发现的唯一一座南北向有坡道的长方形竖坑墓。据考古学家推测,这是春秋早期晚期的郭蕊君墓,而且M27的随葬品非常丰富,遍布棺椁和棺椁。树干和棺墓旁埋有大量精美的玉器和金器(图14)。有150多件玉器,如玉饰,七黄连珠饰,梯形卡饰,以及玉,琮,琮,戈,剑,兽面,柄状物体,剑等。,金器是

1鞘(图15),墓主人腰部左侧出土。整个结构是雕空,正面是三角形。正面纹饰分为3组,每组雕刻4个变体龙纹,背面装饰方形和三角形空。刀鞘两边有圆弧,一边中间有穿孔,尾端背面有带状穿孔。长18.7厘米,宽4厘米,厚1.5厘米。

墓主人右手出土了两枚镝(图16)。它是一种短而斜的管子,正面有鼻状突起,横截面呈椭圆形,中间有一个脊,纵向向下向后倾斜,脊的上部有一个穿孔,侧面有一个近方形的扳手,背面有一个浮雕鹰头,喙尖,眼圆,用于穿孔。长5厘米,高2.3厘米。

在墓主人的腰间发现了13枚龙形雕刻空戒指。根据其形状和纹饰,可分为三种。

a型6件(图17),环体扁薄,正面为联体双龙背弯,背面平齐。装饰性戒指变体具有珠状戒指图案。直径6.9厘米,厚0.25厘米。

B型6件(图18),环体扁薄,正面亦呈连体双龙相背向盘曲。环身素面,微弧。背面平齐。直径5.4厘米,厚0.15厘米。B-6件(图18),环体扁薄,正面还盘绕有面向后的连体双龙。体表微电弧。背面是平齐的。直径5.4厘米,厚0.15厘米。

c 1型(图19),环体扁薄,正面为连体双龙形,龙身盘绕成环状,两条龙均有丫形角,用“臣”字,眼外凸,长鼻蜷曲,舌弯曲,獠牙下弯向前倾斜,体饰变体有珍珠环纹。背面是平齐的。长4.7厘米,宽4.2厘米。

墓主人腰部右侧出土两件三角饰品(图20)。平面呈三角形,中部凸起,为三棱锥,背面相应凹陷,沿底边有外折框边,其两长边上有8个彼此相对的小穿孔。桌子是一套单头两身的龙形,[/k0/],图案的缝隙都是雕出来的洞。底边长5厘米,高8.7厘米,厚1.2厘米。

墓主人的胸腹部出土了四张动物脸(图21)。身体前部呈兽头状,向上凸起,背部凹陷,有横梁。长2.2厘米,宽2.2厘米,厚0.6厘米。

M27墓葬形制巨大,随葬青铜礼器七鼎六簋,还有48件金器和成套的乐器,并且M27墓位于整个墓地的东南区,东南区出土的墓葬都比较大,随葬器物多,因此考古工作者认为M27必为芮国一代国君。《左传·桓公三年》记载:“芮伯万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人也,故逐之,出居于魏。”据有关专家考证,M27墓应为春秋早期的芮伯万之墓。M27号墓形制巨大,有7件青铜礼器和6个篮子,以及48件黄金和成套乐器。而且M27号墓位于整个墓地的东南区域,东南区域出土的墓葬比较大,随葬品比较多。因此,考古学家认为M27一定是第一代郭蕊的君主。《左传·桓公三年》记载:“睿之母睿江,恨睿伯,所以多人宠她,所以被赶走,住在魏国。”据有关专家考证,M27号墓应为春秋初期的瑞波湾墓。

金文中常记载“王”经常对有功之臣赐予铜,记为“赐金”。赐金就是指赐给铜料,大臣受赏赐之后,将所赐之铜铸成青铜礼器,铸铭以记事,并歌颂王的功德,是很普遍的。如“利簋”铭,就记录了王赐“利”金,后用作宝尊彝的事实。用青铜原料做的铜器在颜色上与用金做出来的器物都是金黄色,因此有的诸侯王也用青铜器来代替黄金作腰带饰,达到君王对黄金的需求。比如虢国墓地国君虢仲墓就出土了用6件绿松石环、1件绿松石兽面和1件青铜三角龙纹带饰(图22)做成的腰带,三角龙纹带饰出土时尖部略残。锥体高1.6厘米,三角形底边长4.1厘米,高7.3厘米。器身底部呈等腰三角形,正面中部向上隆起,呈矮三棱锥体,背面微凹,沿底部一周有外折框边,其上分布有5组10个小穿孔。器表饰镂孔龙形纹,因锈蚀较甚,纹样不很清晰。据有关专家考证,虢仲是两周之交时扶植周携王的虢公翰。另据作者考察,虢季墓里也出土了一件青铜制作的三角龙形带饰(图23),形状、纹样与金三角龙形带饰(图7)大致相同。文中常记载“王”常赠铜给有功官员,记载为“赠金”。给金就是给铜材。大臣领赏后,用铜铸为青铜礼器,铸铭文记事,歌颂国王功德,这是很常见的。比如“李鬼”的碑文,记载了齐王给“李”金子的事,后来就把金子当作宝物来孝敬易。用青铜原料制成的青铜器颜色为金黄色,用黄金制成的器物也是如此。因此,一些王子也用青铜代替黄金作为腰带饰品,以满足国王对黄金的需求。如虢国国君墓出土了一条由六个绿松石环、一个绿松石兽面和一个青铜三角龙带饰物组成的腰带(图22)。出土时三角龙带饰物尖端有轻微破损。圆锥体的高度为1.6厘米,三角形的底边长4.1厘米,高7.3厘米。本体底部为等腰三角形,正面中间向上凸起,背面略凹,沿底部有外折框边,其上有5组10个小穿孔。表面装饰的龙形图案因为腐蚀严重,看不太清楚。据有关专家考证,郭忠就是周之交支持周谢王的郭公翰。据笔者调查,吉果墓出土了一条青铜三角龙形丝带(图23),其形状和花纹与金三角龙形丝带(图7)大致相同。

几乎所有的金腰带饰品都是在中原诸侯王墓中出土的,而从考古发掘来看,最早的金腰带饰品出现在西周厉王时期的金侯景墓中。虽然金的金腰带饰品有些简单,但很明显,周人在这个时期就开始用黄金装饰腰带,西时期墓葬中出土的金腰带饰品华丽而丰富。两周前,金和郭公翰的墓中也有类似的金带。但由于社会动荡,此时的社会财富被狗戎洗劫一空,一些诸侯不得不用与黄金同色的青铜器取而代之。两周之际,二王并立,权荣、周谢王、周平王三股势力在周朝故土互相攻讦。草原民族势力崛起,占领关中大部分地区,草原的优越文化慢慢渗透到周人的上层贵族中。此时晋侯帮助建立正统,攻灭周谢王,退守桃林塞以东,经营洛邑。在这一历史阶段,郭公的妒父和睿在他们为王的时候达到了顶峰。郭公妒父墓出土16件金器,瑞墓出土48件金器,都显示了中原与草原民族的文化交流。中原地区的金腰带饰品基本趋于统一,一般有戒指、方戒、兽面扣、金三角龙腰带饰品等。从黄金制作工艺来看,这些装饰精美的金饰采用了多种黄金制作工艺。龙三角金饰(图3、5、7、20)被有关专家研究为黄金模型,说明当时已经掌握了铸金技术。瑞波湾墓出土的刻空龙金环(图17)通过雕刻,采用浮雕和刻空的技法,使卷云尖角、龙嘴獠牙、龙鼻的造型极为夸张。瑞波湾墓出土的金镶玉饰(图24)在脊上有一个金鹰头,在玉饰壁的一侧有一个方孔,可以用来镶嵌金扳手,说明当时已经掌握了金镶玉的榫卯技术,俗称金镶玉技术。三门峡郭国纪宫之父墓出土的金箔,经专家鉴定为锤刻而成。

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中原地区“春秋五霸”还未出现之前,中原文化区域周边地区发生持续性的干旱,并逐步导致旱灾,致使北方、西北及东北草原的荒漠化,草原地区的游牧民族戎狄东迁南进于中原,压迫周王朝以及中原地区的华夏各国。另一边南方楚国逐渐强大,此族为九黎之后裔,虽然与华夏族在早期有过接触,但是并不属于中原民族,且被中原之国视为南方蛮夷。北方戎狄与南方蛮夷在同一时期共同压迫中原诸国,形成南北夹击中原地区各国的局势,把中原各国的生存空间压缩到了极限,他们的入侵让连年混战的中原各国无力抵抗,所以战乱越加严重并持续向周边扩散。在这种严峻的外部形势下,管仲辅佐齐桓公首霸中原,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借周天子号令联合统领华夏列国来抵御周边蛮族及夷狄的入侵。此时,中原地区各国礼崩乐坏,草原强势文化渗透进中原各诸侯国的贵族阶层,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组织率领华夏族联盟,存卫救邢,伐戎拒楚,打退了进逼威胁中原的夷狄蛮戎,使中原华夏族各国免于被夷狄游牧民族所蹂躏。因此孔子高度评价齐桓公、管仲的“尊王攘夷”政策:“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在中原出现“春秋五霸”之前,中原文化区周边地区发生了持续干旱,逐渐导致华北、西北、东北草原荒漠化。草原游牧民族戎狄东移至中原,压迫周朝及中原其他华夏国。另一方面,南方楚国越来越强大,这个宗族是九黎的后裔。虽然前期与华夏氏族有过接触,但不属于中原,被中原视为南方蛮族。同时,北方的戎狄和南方的蛮夷联合压迫中原各国,形成了中原各国南北夹击的局面,将中原各国的生存空压缩到了极限。他们的入侵使得中原各国在连年混战后无力抵抗,于是战争愈演愈烈,并不断向周边蔓延。在这种严峻的外部形势下,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中原,打出了“尊王熙熙”的旗号,并奉周王之命,共同带领中华民族抵御周边蛮夷的入侵。此时中原各国都有礼乐不正之风,浓厚的草原文化渗透到中原诸侯国的贵族阶层中。在管仲的协助下,组织并领导了华夏联盟救邢灭楚,打退了威胁中原的蛮夷,使中原的华夏国免受蛮夷的蹂躏。因此,孔子对齐桓公和管仲的“尊王反夷”政策评价很高:“管仲与桓公相合,称王称霸,整顿天下,百姓由他赐之,直到现在。钟伟,我被派到左翼去了。”

中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认为,如果不是管仲,我们现在都穿上了蛮夷的衣服。孔子及时总结了周人的尚玉精神和人文思想,赋予玉十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从而彻底改变了人们用玉的内涵,使之完全笼罩在人文主义的光芒下,洋溢着高尚的道德感和丰富的伦理精神。在孔子看来,美玉,由于天赐,自然凝结了十一种符合君子之德的美德。这些美德是一个君子毕生追求、攀比、学习的最高境界。

君子胜于玉,玉既是地位的象征,王权的代表,也是节操的体现。君子皆应佩戴玉佩,以保持清净睿智,玉佩不会无缘无故离去。君子梳妆玉之风也盛行。

春秋中后期,古代中原地区相继进入五国霸天下的文明复兴、百家争鸣、思想家集中出现的璀璨时期。孔子学说“君子比德于玉”的文化盛行,人们又开始了“德玉”文化的禮制时代。那些身佩玉饰的君子,行动时姿势更为恭谨,即使是连走路的步幅都会有所限制。举手投足间,让玉器碰撞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声音,净化人的灵魂,传达出最高的礼的内涵,并让整个社会规范在有节奏的声音中走向和谐与有序。人们对于玉器,已由一种盲目的崇拜演变成了理性的崇敬,并使其文化内涵显得愈加丰富和厚重。从此,中原地区用黄金装饰腰带的历史在周代逐渐湮灭了。春秋中后期,古代中原地区相继进入文明复兴、百家争鸣、五国为主的思想家集中涌现的辉煌时期。孔子说“君子胜于玉”的文化盛行,人们开始了“贤玉”文化的礼制时代。而那些佩戴玉饰的君子,在行动时更是毕恭毕敬,甚至步幅也会受到限制。举起手来,就能让玉片碰撞出清脆有节奏的声音,净化人的灵魂,传递最高的仪式内涵,让整个社会规范在有节奏的声音中走向和谐有序。对于玉,人们已经从盲目的崇拜变成了理性的崇敬,其文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厚重。从此,中原地区用黄金装饰腰带的历史在周朝逐渐消失。

(责任编辑: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22650.html
上一篇传统元素在展览图录编纂中的应用
下一篇 凝固在历史长河中的微笑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