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艺术 桐柏渔鼓道情

桐柏渔鼓道情

渔鼓道情是中国传统曲艺品种的一个类别,历史悠久,曲韵悠长。自唐代至今,经过1400余年的流传演化,形成了各地渔鼓道情特色鲜明的传统曲艺表演形式。桐柏渔鼓道情于2011年被省政府批准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美丽的桐柏县位于豫、鄂两省…

渔鼓道情是中国传统曲艺的一个门类,历史悠久,音韵悠长。从唐代至今,经过1400多年的流传和演变,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渔鼓特色和道家情怀的传统民间艺术表演形式。通榆鼓道情于2011年被省政府批准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美丽的桐柏县位于豫鄂交界的桐柏山腹地,南阳盆地东缘。是中国盘古故里,河南佛教道教圣地,淮河发源地。这是一个鱼米之乡,风景优美。桐柏渔鼓是流传已久的地方传统民间艺术,它融入了山歌、山歌、道歌等元素,使其成为一种旋律流畅、风格淳朴、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音乐。近百年来,桐柏渔鼓在桐柏山区广为流传,在群众中有一定影响。

据记载,渔鼓的道教情怀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中所唱的古典韵文,属于道教曲调艺术。原始道教情怀,又称道歌,是传道者宣传教义、筹钱布施的工具。在唐代的民间故事《神仙传》中曾记载:“兰采和持拍板,在市集上唱歌乞讨。”而这就是道情的最初形态。中唐时期,唐玄宗李隆基非常信奉道教,并将其定为国教,使道教得到了广泛传播。传教道士走遍天下,在全国各地传教时都唱道情。道情的影响和范围达到了顶峰。宋代以后,吸收了词、曲牌,演变为民间布道所唱的一种新的古典韵文,又称道歌。伴随着渔鼓和简易木板,类似于鼓歌词。之后道情中的赞诗体主要流行于南方,是道情配白歌的说唱。曲体一种体裁流行于北方,在河南、陕西、山西、山东等地发展为戏剧道情,并逐渐在各地形成道情剧。渔鼓有的地方叫竹琴。南宋时配以渔鼓和简易木板,故又称道情渔鼓。到了清代,道情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了各种同源异流的形式,并开始了它的分支,包括桐柏渔鼓、太康道情、湖北渔鼓、湖南渔鼓等。恋爱多以唱为主,说为辅。有坐唱、站唱、单口相声、对唱等多种表演形式。

桐柏渔鼓道情也有其历史渊源。据桐柏县志记载,桐柏渔鼓于清末传入桐柏古县镇西街。它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桐柏民歌、佛道音乐和丧葬音乐融入其中,成为一种独特而高雅的音乐。正是渔鼓艺人田桂文带了一个盲人徒弟王志富,很快就在桐柏县城东的积善堂(群众称之为“盲人堂”)传开了。到1931年,县城东部的几个镇已有40多名渔鼓艺人,大部分都在街头卖唱谋生。1959年,桐柏县曲艺队将其作为剧目搬上舞台。1996年,桐柏渔鼓参加南阳市春节联欢晚会,获二等奖。

通榆鼓的道情基本内容也很丰富。其主要演唱内容是群众百听不厌的传统节目和自己创作的部分节目。大部分主要是劝人善良,讲故事。传统节目有《祥子传》、《王堂下地狱》、《孟姜女寒衣》、《八仙过海》、《鹊桥会》等。现代剧目有学雷锋、雷锋参军、古贤姐姐、一只鸡等。在长期的演唱和传播过程中,它们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例如,桐柏渔鼓的代表曲目道情曲:

道情本为竹,生于深山。

不怕君子白天借,不怕小人晚上偷。

你可以买一百个铜钱,但你不能失去八百个银。

没东西吃,就要;如果你没衣服穿,就去要。

遇到光棍,吃喝穿衣都不用愁。

当你遇到一个住在高楼里的总理,你就交到了全世界的朋友。

又如流行的鱼鼓节目《八仙过海》:

渔鼓一打乱吵,八仙就在会上喊英雄。

吕洞宾执剑降妖灭道,汉钟断鹊桥离八角扇。

何仙姑肩上扛着如意鲍照,张骑在驴上哈哈大笑。

铁拐李油葫芦放火烧它,曹国酒云阳调南调北调,

韩湘子带来一篮鲜花,献上一个蟠桃,八仙在东海展示了他们的秘密。

看看谁的魔法技能高。

还有经典的《四季花开》:

三月的桃花特别红,

六月荷花满池香,

九月的菊花颜色鲜嫩,

梅花送冬。

在长期的演唱和流传过程中,桐柏渔鼓道情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

1.古玉的传统剧目主要由修德的劝善组成,而现代剧目是一种公共道德教育形式,主要由赞美好人好事组成。

2.歌词和口语多为地方方言,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

3.唱腔流畅,优美动听,具有地方特色。

4.表演形式简单,多为单人表演,便于走街串巷演唱,或在民乐伴奏下表演演唱,以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5.鱼鼓乐为五声调(5、6、1、2、3),音调简洁,声音悦耳。

6.这位歌手有全面的技巧。艺术家把一根长二英尺八英寸、口三英寸的竹筒放在左臂的弯曲处。竹筒的一端包着猪心皮。他左手拿着一块手板,左手拿着一只包着红布的铜钹。唱的时候左手板和钹同时敲击,右手四指滑下打鼓面的节奏。

7.开头背诵四行诗,然后变成“五板头”式的七行长抒情诗来叙述和表达爱情。

8.通过旋律和节奏的发展变化来表达喜、怒、哀、乐,生动感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为了舞台表演的效果,渔鼓会更新换代,做得越来越漂亮。原来表演用的渔鼓,既没有上色,也没有点缀。后来在创作新的渔鼓时,考虑到舞蹈、表演和手中轻便的需要,又稍作改进,但都是两尺八寸长,三寸宽,也就是说渔鼓的长度约为93厘米,口径为10厘米。这是桐柏渔民一代代都要遵循的,因为每个地区的渔鼓大小都不一样,桐柏渔鼓的原始形态必须保留和传承。

通榆鼓道情,民间艺术项目,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1.桐柏渔鼓的剧本、歌词、倒白夹杂着农家谚语和俚语等。民间文学具有很高的价值。

2.桐柏渔鼓调韵是怀远民间音乐元素的融合,音色温婉委婉,适合劝导劝导,独具特色。

3.桐柏渔鼓传递了桐柏山的文化历史信息,演出效果良好。

4.桐柏渔鼓唱腔和伴奏风格独特,令人耳目一新,深受基层群众喜爱。

通榆鼓道情工程的传承谱系;

第一代:田桂文

第二代:王志富(出自田桂文)

第三代:岳、李老七和(下)

第四代:熊发友、常(李老七手下)、邓云友、刘玉敏(手下)。

第五代:涂树军、(师从岳)

第六代:刘碧歌、刘玉玲、丁德龄、孙一玮、罗静、李秀英等。,都掌握了桐柏渔鼓的唱功。

既有继承,也有发展。近年来,桐柏县人民文化馆在渔鼓传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定期培训民间艺术爱好者,选派优秀表演者进行表演,外出学习交流。先后创作了新编著的古玉剧目《盛世繁华小康歌》《中国梦·美丽编织》,多次在各城市演出交流,让桐柏古玉的情怀走出去,其他各种血液流入。而最终的目的就是让这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柏渔鼓发扬它的道德情操。

通榆鼓道情是集文艺表演、音乐、歌唱为一体的综合形式。它是一种古老而稀有的民间艺术,剧目丰富,音韵独特。抢救和保护渔鼓的道德情操,对弘扬河南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22710.html
上一篇基于提高国际化水平的杭城博物馆志愿者外语服务探析
下一篇 桐柏民间舞蹈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