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科技 市值蒸发3000亿元,美的还是不是一家好公司?

市值蒸发3000亿元,美的还是不是一家好公司?

陈邓新基金与股东,纷纷用脚投票美的,美不起来了。近日,美的集团的股价持续疲软,市值一度仅剩4320亿元,而2021年2月18日创下7615.08亿元的历史高点,这意味着市值蒸发超过3000亿元。溃败之下,美的集团还是不是一家好公司,成为外界…

陈欣

和基金股东一起,用脚投票。

漂亮,不漂亮。

近期美的集团股价持续疲软,市值一度只有4320亿元。2021年2月18日达到7615.08亿元的历史新高,也就是说市值蒸发了3000多亿元。

败下阵来,美的集团依然不是一家好公司,成为外界讨论的焦点。

被称为中国核心资产的美的集团为何被基金抛弃?财务报告数据是可以接受的。为什么资本市场如此悲观?医疗真的能让美的集团“出圈”吗?

市场似乎对美的集团有偏见。

据天相投顾统计,2021年二季度基金减持市值最大的中国平安达到217.89亿元,其次是美的集团,减持市值210.92亿元。

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持有美的集团的基金数量为507只,较上季末减少300多只。

基金对美的集团的态度肉眼可见。

其中,头部基金易方达的减持最为引人注目。毕竟旗下40多只基金都持有过美的集团的股份,抱团趋势相当明显。

如易方达消费精选2020年四季度持有美的集团996.08万股,为第三大重仓股;到2021年一季度,减少到749.06万股,成为第六大重仓股;到2021年第二季度,将减少到547.34万股,成为第九大仓。

对此,有“消费之王”之称的易方达顶级基金经理肖楠坦言:“去年我们布局的一些低估值标的表现一般,原因除了市场风格,还有公司自身摆脱现有困境的努力尚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第二季度,我们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将这些公司替换为估值同样便宜但增长势头更新的公司。”

事实上,撤退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美的集团的股东。

公开资料显示,前十大股东中,有黄健、李建伟、袁立群、美林等。轮番减持,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在这种背景下,美的坐不住了,试图通过大额回购来自救。

2021年2月24日,140亿元上限的回购方案公布,创下a股回购历史最高纪录;5月9日公布了上限为50亿元的回购方案。

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不袖手旁观,拿出8亿元增持107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5%。

尽管如此,美的集团在资本市场的颓势并未改变。

对此,一位私募人士对《计算机新闻》表示:“倒下的不只是美的集团,其曾经的核心资产也在逐渐被抛弃。当前市场更青睐高增长而非高确定性,而在货币稳定的前提下,增量资金不足,存量资金的迁移会形成跷跷板效应。”受原材料价格影响,主营业务利润承压。

基金悲观的背后,是对美的集团业绩的预期越来越微妙。

其实单看财报,美的集团似乎也没那么差。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857.1亿元,同比增长2.27%;净利润272.23亿元,同比增长12.44%。

更重要的是空的业务收入是1212亿元,而同期格力电器的空的业务收入是1179亿元。

这意味着美的空调将在2020年登上“一哥”的宝座。

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25.04亿元,同比增长42.26%;净利润64.69亿元,同比增长34.45%,业绩相当稳定。

问题是财务报告滞后于实际情况,与实际情况不同步。先知先觉的基金嗅到了其中的反差,从而做出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决定。

一方面,家电行业利润承压。

2021年,堪称大宗商品的“大年”,包括铜、铁等家电原材料在内的大宗商品纷纷开启了上涨模式,譬如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铜价创下每吨10724.50美元的历史新高,整体涨幅高达7%。

2021年堪称大宗商品“大年”,包括铜、铁等家电原材料在内的大宗商品都开启了上涨模式。比如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铜价创下每吨10724.50美元的历史新高,整体涨幅达7%。

易方达消费精选在不断减持美的集团易方达消费精选正在持续减持美的集团。

单看财报,业绩并未跨单看财报,业绩没有交叉

在此背景下,美的集团的打法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5年前,美的集团放弃了基于市场预测和库存目标的生产模式,改为基于订单的交付模式,即整个流程分为客户下单、备料、成品制造、物流交付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用时3天,总共12天完成交付。

迭代之后,效果立竿见影。美的集团成功降低了物料、库存、物流的周转成本,提高了资金利用率,被外界津津乐道。

一位家电从业者告诉《计算机报》:“订单生产策略在原材料价格较低或稳定时优势明显,但当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时,优势可能会转化为劣势,成本方缺乏相应的缓冲带。因此,价格传导是否顺畅成为维持毛利率的关键。”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1年4-5月,美的空线上均价上涨13.4%至2739元,线下均价上涨1.8%至3364元。

事实上,美的集团2021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2%,第二季度可能更不乐观,从而冲击盈利能力。

另一方面,多样化很弱。

美的集团早期多元化,涉足电梯、半导体、跨境电商、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多个赛道。

其中,工业机器人最被寄予厚望。

美的集团2017年斥资292亿元收购全球四大工业机器人巨头之一的库卡,却不想后者陷入失速的窘境。

wind资讯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库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连续三年同比下滑。2020年净利润由盈转亏,变为-8.27亿元,降幅肉眼可见。

除了机器人产业,其他投资乏善可陈,这意味着美的集团还没有撕掉“家电”的标签,还没有找到第二条业绩增长曲线。靠医疗“脱圈”靠谱吗?

尽管如此,美的集团并没有放弃多元化。

对此,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在2021年初解释说:“美的没什么好辩解的,要敢于试错。我们不确定年龄,不犯错误不知道未来的方向。投资美国的未来,我们必须敢于进行颠覆性的投资。”

此番言论后,美的集团进入医疗轨道。

2021年2月,美的集团以22.97亿元的价格收购万东医疗29.09%的股份,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7月计划独家参与万东医疗的定增,之后最低持股比例将升至40.91%。

万医疗是医学影像领域的老牌企业。其业绩多年稳定增长,与美的集团追求的高端制造有相通之处。所以可以理解。

不过,对于美的集团的卡位,还是有争议的。

一种声音认为,医疗健康是万亿级别的赛道,格力电器和海尔的智家早已走到尽头。自然,美是不能落下的。有助于国产医疗器械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也能进一步促进医疗资源下沉。

另一种声音认为,万东医疗虽然在医用x光机上浸淫多年,但低端市场已经成为红海,竞争激烈。有过去国外高端品牌那样的标兵,也有用人工智能破局的追赶者。万东医疗优势不明显。

那么,美的集团作为医疗新兵,能否掌控局面,还不得而知。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曾公开表示:“美的最大的风险在于,你能否搞清楚这些行业的游戏规则和玩法。为什么很多公司收购后后期亏损?因为你现有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并不了解这个新领域。”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的集团切入医疗领域考虑的是战略远见和长远布局,并不在乎短期业绩。美的集团的“出圈”梦还在继续。

至于美的集团市值何时见底反转,还需要耐心观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25560.html
上一篇生鲜电商大逃杀:一场注定亏损的尝试
下一篇 火山翻译:打造AI地基之上的巴别塔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