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绿色 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并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其改革方向、重点任务。这与林业密切相关,需要我们准确把握以下问题:一、关于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改革方向和重点任务。这与林业密切相关,需要我们准确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关于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主体是自然生态系统。只有从源头上保护好自然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成为活水、精树。这项改革的核心是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和自然资源监管制度。林业部门要主动适应改革趋势,深入研究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要认真研究森林、湿地、荒漠、野生动植物的权属、产权、所有权登记,尽快完善用途管制措施,强化监管力量。

第二,关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主要是为了保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空载体。第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为维护土地、人居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安全划定生态用地和物种数量的底线,是建立土地空之间的开发保护体系,构建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核心。第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要内容。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核心是严格落实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国土空之间开发的“高压线”。第三,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林业部门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根据法定职责,国家林业局划定了森林、湿地、沙生植被、物种四条生态保护红线,工作走在了前面。下一步,要把划定的红线放到地图和地块上,尽快制定最严格的控制原则和管理措施。法律法规已经保障的生态红线,必须依法保护和管理。生态红线没有法律保护,应尽快推动立法。

第三,关于建立国家公园制度。国家公园是当今国际社会保护自然资源的主要方式之一。其目的是保护自然资源、自然和人文景观、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功能。国际实践证明,这是提升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重要制度和载体。中国的国家公园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地质公园、矿山公园、风景名胜区、考古遗址公园和海洋公园。目前,林业系统共有自然保护区2150个,总面积1.25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3%。还有2800多个森林公园和300多个国际重要湿地和湿地公园。这些资源在面积和数量上都是第一位的,是建立国家公园的重要支撑。2006年,云南省林业厅建立了迪庆藏族自治州第一个国家公园——普达措国家公园。2008年,国家林业局将云南省列为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省份,并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林业部门必须抓紧研究国家公园的体制和机制,以及适合国家公园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和区域,全力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四、关于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实质上是运用价格、税收、金融等经济手段,鼓励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强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将为林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但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要研究森林、湿地、沙区植被、野生动植物等林业资源的有偿使用和资产管理。特别是要研究解决当前占用林业资源成本低的对策。二是要研究开征资源税对林业发展的影响。三是要加强森林资源生态服务价值和差别补偿政策研究,努力不断提高补偿标准。四是要研究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努力扩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禁止开发区转移支付试点范围,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比例。五是抓紧建立湿地和荒漠生态系统生态补偿机制,探索森林碳汇交易等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

五、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在当前“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机构设置最为薄弱。中央已经明确“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我们应该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一是深入研究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林业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有利于保护和发展自然生态系统、野生动物和生物多样性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林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正能量。二是研究建立破坏森林、湿地、沙地植被和野生动物资源的举报制度,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第三,研究建立生态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研究生态损害鉴定评估方法,科学认定生态损害范围、程度和价值。探索林地、湿地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问责制度。

不及物动词关于完善国有林区管理体制的思考。完善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核心是理顺三个体系。一是理顺国有林所有权和产权管理体制。中国的国有林包括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国有林场的所有权属于全民所有,需要尽快明确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对国有林场的管理体制。国有林区所有权属于全民所有,产权属于中央,经营权和监督权属于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使用权属于地方政府。有必要尽快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二是理顺政府管理林社的体制,理顺职能和经费渠道。第三,改革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构建有利于生态建设和保护的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系。改革后,建立了国有林区发展新体制,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和民生,增强经营活力,权责统一,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七、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前,我国已确权集体林地1.8亿公顷,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97.7%;发证面积1.73亿公顷,占林地的96.4%,1亿农户取得了林权证。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主要改革任务基本完成。近5亿农户拥有真正的产权,每户获得10万元左右的林木资产,使广大农户成为林木资产的法人,为他们订立合同、积累资本创造了条件。可以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率先培育了农民市场主体,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有许多方面有待完善。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首先要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赋予林权生产要素抵押、担保、流转等功能,实现资产向资本的转化。集体森林承包经营权属于农民。按照建立权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要求,林业部门的职责主要是监管,确保森林资源总量不减少。二是继续深化林业行政审批项目改革,把该管的事管好,把不该管或管不好的事交给市场。要改革森林资源采伐管理等监管机制和方式,加强林地管理,清理取消不符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各种规章制度。三是稳定和完善农民林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林地流转。4.完善财政、金融、森林保险、林权交易等政策。,引导农民通过用好林权要素,积极发展林业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专业大户、家庭林场、农民林业合作社、林业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促进林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使农民从林业经营中获得更多的收入,真正实现生态保护和农民受益。

八、关于完善生态修复制度。《决定》提出,完善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我们应该理解它的深刻含义。首先,完善生态修复体系对中国具有特殊意义。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修复起来非常困难,有的需要几百年甚至几个世纪的努力。生态修复必须有制度保障。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生态最脆弱的国家之一。中国存在十大全球性生态危机,生态修复任务极其艰巨,必须通过制度来强化。其次,完善生态修复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生态修复体系是生态修复的根本保证。完善生态修复制度有利于生态修复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为生态修复提供指南和依据,使生态修复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更加合理和完善,并能起到约束和监督的作用。第三,完善生态修复体系的重点是加强生态修复工程的制度建设。《国家林业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实施十大生态修复工程,构筑十大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格局。要研究完善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制度保障,从规划、法律法规、绩效评价、监督考核等方面完善各项制度和机制。

九。论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范围。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截至2012年底,全国累计退耕还林42940公顷,其中退耕还林926.7万公顷。经过15年的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决定提出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范围,为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定下了基调。林业部门必须抓住这一重要历史机遇,组织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一是要稳定退耕还林原有成果,确保“能退、稳、富、不反弹”。二是要扩大退耕还林的实施范围。在新一轮退耕还林中,要以25度以上陡坡耕地、重点地区严重沙化耕地、重要水源地坡耕地和西部地区生态移民腾出的耕地为重点,稳步有序推进。第三,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对退耕生态林和经济林的比例没有限制,对农民退耕还林的机会成本和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补偿,让农民获得更好的收益,既改善了生态,又改善了民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37424.html
上一篇依托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下一篇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