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财经 农民城市化的困境与出路,农民城市化的困境与出路,城中村居住成本低廉,成为许多进城务工人员

农民城市化的困境与出路,农民城市化的困境与出路,城中村居住成本低廉,成为许多进城务工人员

卓贤 杨修娜由于大城市和县域的物价差异,回流农民工的个体福利短期内未必降低,但由此带来的宏观层面收入和消费的增长压力仍不容小觑。图/视觉中国疫情使不少农民工从发达地区回流到家乡就业。农民工回流并非原流入地就业需求不足所致,县域经济发展和“举…

卓洋秀娜

由于大城市和县域的物价差异,回流农民工的个体福利短期内未必降低,但由此带来的宏观层面收入和消费的增长压力仍不容小觑。图/视觉中国由于大城市和县城的价格差异,返乡农民工的个体福利短期内可能不会降低,但由此带来的宏观层面的收入和消费增长压力不可低估。图/视觉中国

疫情导致很多农民工从发达地区返乡就业。农民工回流并非原流入地就业需求不足所致,县域经济发展和“家庭城市化”的高成本才是主要原因。这种趋势有利于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但也要注意本地农民工比重增加带来的劳动力市场不匹配、就业不饱和、不稳定、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一是农民工跨省回流的新趋势和本地就业半径的扩大

农民工总规模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2010年以来,农民工总规模扩张放缓,同比增速从2010年的5.4%降至2019年的0.8%。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农民工总规模首次下降。当年有517万人退出就业市场,农民工总数下降到2.86亿人。但总体来看,由于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时间较早,农民工就业并未受到太大冲击。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显示,到2021年二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人数比上年同期增长2.7%,规模仅比2019年同期略有减少15万人;农业外来人口失业率为4.7%,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比同期城镇失业率总体水平低0.3个百分点。

农民工从外省回流的趋势有所加强。超过40%的农民工在自己的城镇就业,近四分之三的农民工在本省就业。十年来,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增速一直低于本地农民工,农民工占比从2010年的峰值63.3%下降到59.4%。其中,农民工跨省回流尤为明显,其占比从2010年的31.9%下降到2020年的24.7%。目前,近四分之三的农民工在该省就业。跨省农民工的绝对数量在2015年开始下降,2015年至2019年下降了359万人。疫情加速了农民工跨省返乡。2020年,跨省就业的农民工比上年减少456万人,超过前五年的总和。相比之下,2020年本地农民工在户籍所在地城镇就业人数仅微降51万人,规模为1.16亿人,占比40.6%,成为稳定农民工就业的重要力量。

主要劳务输出地农民工回流趋势明显。2020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输出的跨省农民工分别比2019年减少102万人、209万人、134万人和11万人。从返乡目的地看,中部地区农民工主要返回县城,西部地区农民工主要返回省内中心城市,如成都、Xi、桂阳等。以已经公布农民工结构数据的安徽省为例。2020年,安徽省外外出务工人员下降100万。安徽省89.9万新增农民工中,在乡镇就业、在农村以外县域就业、在县域和外省就业的比例分别为52∶36∶12。安徽省外农民工回县趋势明显。

本地农民工的就业半径从“乡”延伸到“县”。虽然农民工的就业半径在全国范围内一直在缩小,但本地农民工的就业范围却在扩大。根据今年上半年对20多个行政村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农村公路和县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农民工“离家”的范围有所扩大。与大城市周边的卫星城类似,许多农村地区也存在“睡村”和“两栖农民工”现象:即许多农民工白天跨乡镇就业,晚上却回到农村老家,或者工作日在县城工作,周末却回到村里。电动车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工最重要的通勤工具。通过观察样本村的昼夜用电户数,以及工作日和周末用电量的变化,也体现了实地访谈获得的直观印象。图1:历年农民工总规模变化及增长率

資料来源:统计局历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和笔者计算。制图:于宗文资料来源:统计局关于农民工的调查报告和作者的计算。制图:于

按照现有的统计标准,本地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地乡镇工作的农民工”。按照原来的统计,跨乡镇打工但又回到本村的农民工,属于所在乡镇以外的“外出打工农民工”。但他们的就业范围和生活圈子仍以农村住房为中心,本质上是“本地农民工”。因此,现实中仍有很多本地农民工游离于现有统计之外。以安徽省为例。2020年,安徽省农民工1967.4万人,其中625.2万人在乡镇就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队的数据,该省农村以外的县有248.5万就业人员。如果以县为单位重新定义本地农民工,新口径本地农民工已达873.7万人,比2019年增长10%。第二,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家庭城市化”的高成本构成了回流的引力和推力。

农民工就业正经历着从发达地区向家乡的地域再分配。这一过程因疫情的爆发而加速,但并未因疫情的稳定而减缓。农民工的持续回流,并不是发达地区就业需求下降造成的,而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引力”和全家高城镇化成本的“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农民工回流不是发达地区就业需求下降造成的。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疫情推动制造业订单回流中国,中国低端劳动力市场用工缺口明显。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缺口从2020年第四季度的92.9万上升到2021年第一季度的105.5万,历史上首次突破100万大关。目前,最紧缺的前100个职位是农民工,其中42个是制造业职位,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6个。招不到人的企业就会加班加点应对缺工。根据对200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就业时长的分析,重点园区劳动者日平均工作时间比2019年同期延长0.25小时。其中,来自其他省份的农民工人数下降最多的广东,其工人的平均工作时间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0.44小时。

一方面,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农民工回流的“引力”。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区域间产业转移和扶贫项目的实施,促进了传统劳务输出地县域产业的发展,吸引了许多农民工主动返乡就业。此外,一些在国外积累了资金、技术和市场渠道的农民工回到家乡创业,通过邻里关系召回了自己的农民工同胞。受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市辖区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比2019年下降4.7%,而县域(含乡镇)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比2019年增长13.2%,为返乡农民工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拓宽了农民工就业选择。

同时,平台经济的下沉,为小城镇创造了大市场。2020年,中国约75%的新增网民来自农村,当年农村网民增量是此前五年农村网民增量总和的近两倍。此外,农产品整体价格呈上涨趋势。2020年,中国淘宝村和淘宝镇的数量将分别增长26%和57%。根据我们对头部招聘网站的调研,2020年以来,县域经济和农村行业对农业无人机操作、短视频制作、电商线下销售、农产品品控等新形式的岗位需求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家庭城市化”的高成本是农民工回流当地的主要原因。虽然大部分城市放宽了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门槛,但农民工仍然面临着住房、教育、养老等方面的高成本,难以实现“家庭城市化”。基于对农民工年龄结构的分析,我们发现农民工回流的拐点出现在30岁和55岁。

第一个年龄转折点是农民工婚育高峰。根据我们在河北、山东的调研,由于青年男女比例失调,农村男青年需要准备价值100万-120万元的房、车、彩礼“三新件”,其中住房价值在80万-100万元之间。在县城买房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已经勉为其难,而在一二线城市买房成家对于大部分农民工来说更是高不可攀。30岁至34岁处于婚育高峰期的农民工跨县外出务工的比例,比30岁以下农民工纵向下降了18.3个百分点。对于30岁以上的女性农民工来说,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比例比30岁以前下降了25.4个百分点。这背后的逻辑是返乡生育和照看孩子的家庭分工。图2:本地、省内和省际农民工比例变化

资料来源:统计局历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和笔者计算资料来源:统计局关于农民工的调查报告和作者的计算。

第二个年龄转折点发生在农民工父母年老残疾的时候。大规模快速城市化导致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异化,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和照护方式面临挑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比例(23.8%)远高于城市(15.8%)。我们发现,55岁以上的农民工只有43%在县外就业,与30 -54岁的农民工相比,显著下降了8.7个百分点。根据我们的采访,农村年迈的父母失能,农民工收入较低的那一方,往往会回到老家,在县城就近就业,照顾老人。58同城数据显示,2020年疫情后计划调整工作状态的劳动者中,有36.5%的人选择在家乡发展,主要是为了照顾父母。此外,农民工子女还面临着在流入地上高中难的问题。一些特大城市仅对农民工子女开放中等职业学校,而一些城市的重点高中不对农民工子女开放。中老年农民工返乡,除了照顾失能老人,很多还承担着照顾留在家乡的第三代的责任。第三,农民工回乡的近忧和隐忧。

农民工的不断回流,造成了劳动力市场上空的错配。据实地调查,很多疫情后返乡的农民工从事的是建筑、装修、运输等“零工”。他们的工作时间没有满,收入不稳定,劳动保护差。劳务输出地难以发挥持续分流就业的作用,部分农村劳动力闲置。与此同时,发达地区农民工总量大幅下降。2020年,东部地区农民工就业人数比2019年减少568万人,下降3.6%。其中,京津冀、江浙沪、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农民工就业人数分别比上年减少132万人、212万人和195万人。即使今年实行“就地过年”政策,重点城市尤其是制造业重镇珠三角地区用工荒依然明显,普工用工成本快速上升。劳动力市场空的错配削弱了中国吸收制造业订单回归的能力,限制了今年经济增长的潜力。这是农民工不断返乡的近忧。

从中长期来看,农民工的持续回流还可能造成机器更替、劳动力退化和收入增长停滞。农民工回流和“机器换人”相互强化,劳动密集型岗位面临永久性下降。这样一来,普工和初级技师的差距拉大了,迫使企业投入大量自动化设备代替手工生产。长期以来,由于人力成本上升、季节性用工荒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内在需求,企业一直在推动手工生产向机械臂、真空空吸口、机器视觉系统等自动化场景的转变,以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笔者在江苏、安徽等地的调研,一个中型机械臂的成本大约是3个工人的年薪,但可以代替6个工人的工作量。高资金投入的“机器换人”原本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但疫情的影响大大加速了这一换人过程: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超过23.7万台,同比增长19.1%,大幅超过往年增速。同时,2020年,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比上年减少170.2万人,比上年增加92.1万人,为连续第五年下降。从事制造业的低技能农民工多为中老年。一旦家乡就业机会减少,再次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将面临原来的工作岗位被机器永久取代的局面。图3:制造业和建筑业农民工就业规模变化

资料来源:统计局历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和笔者计算资料来源:统计局关于农民工的调查报告和作者的计算。

有一种可能是农民工回来后劳动技能会相对退化。农民工在发达地区就业,不仅获得了有形的物质收入,还通过“干中学”积累了先进设备的操作技能,获得了无形的人力资本增值。疫情加速了发达地区制造业、建筑业乃至生活服务业的自动化进程,降低了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企业需要更多会操作数字化设备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农民工退出发达地区就业市场,回到家乡从事技能要求不高的零散工作,技能提升过程中断。随着疫情期间数字技术的渗透,企业对普工和低技能工人的需求减少,对掌握自动化设备操作、维护甚至编程的高技能工人的需求增加,回国的农民工人力资本面临贬值压力。当地农民工以中老年人为主,文化程度较低,技能学习能力较弱。而且目前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仍然主要分布在发达地区。农民工在家乡获得中高技能的学习机会并不容易。一旦家乡就业形势发生变化,通过技能提升升级后很难适应发达地区的就业需求。

农民工的绝对收入会因为回流而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个农民工月薪4543元,比本地农民工高出26%。一个农民工回本地务工,年收入会减少10373元(考虑到春节返乡的因素,我们把农民工的工作时间定为一年11个月)。以2019年农民工结构为参考,2021年农民工收入将因回流减少535.1亿元,农民工整体收入增速将损失0.7个百分点。同时,由于短期内县域经济中大量农民工的增加,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进一步挤压当地农民工的收入。由于大城市和大县的价格差异,返乡农民工的个体福利短期内可能不会降低,但由此带来的宏观层面的收入和消费增长压力不可低估。第四,要从“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升级到“以家庭为中心的城市化”

农民工返乡给家乡带来了劳动力、资金和技术,对激活县域经济、促进乡村振兴具有积极意义。当然,也要正视农民工返乡带来的近忧和隐忧,实现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短期内要消除信息不对称,解决劳动力市场上空之间的错配。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就业中的匹配作用,鼓励互联网中介建立农民工就业“淘宝”平台,吸引各类就业企业、职业中介和各级地方政府入驻,提供实时有效的就业信息,疏通农民工外出流动渠道。通过“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方式,提高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普及率和针对性。特别是要为农村初中毕业生和高中辍学者设置职业培训课程,让更多的年轻农民工拥有数字技能,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

中期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协调共振。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县一级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要着力提高县域产业内生增长能力,发展绿色食品、服装加工、旅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让就近就业的农民工留得住,稳得住,买得起。同时,要以提高农村产业附加值为导向,继续深挖农业的多重功能,提高农产品加工深度和附加值,弥补技术、品牌、物流、营销等农业产业链短板,促进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医疗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农业农村资源发展的二三产业尽可能留在县城,让返乡农民工分享更多的产业增值收益。

从长远来看,必须推进“以家庭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实现企业的用工需求和农民工就业的稳定,仅仅推进农民工个体市民化是不够的。新型城镇化要从“人的城镇化”进一步升级为“家庭的城镇化”。一是建立住房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与农民工家庭数量挂钩的机制,将进城农民工家庭平等纳入住房保障体系。二是推进农民工子女同城入学待遇城镇化。可以考虑按照“在当地连续受教育年限”扩大农民工子女高中阶段入学比例,推进异地高考制度改革。三是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业和农村养老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工从照顾老人的重任中解放出来,根据农村劳动力季节性闲置的特点,探索“农村养老银行”互助模式。还要完善不同地区、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最大限度地将退休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福利体系,让留在城市的老年农民工也能享受到应有的养老保障。

(编辑:苏琪)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46077.html
上一篇高山宪之:建言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
下一篇 新春走基层返乡青年,返乡创业青年,新春走基层返乡青年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