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 袁世凯与两个邵阳人的恩怨

袁世凯与两个邵阳人的恩怨

陈扬桂袁世凯的伯乐:刘坤一如果说袁世凯是一匹千里马,那么发现他的伯乐,便是湖南邵阳人刘坤一。刘坤一本是湘军统帅,袁世凯是淮军部将。然而,刘坤一却能摒弃门户之见,先后两次保荐出身淮系的袁世凯。第一次是在甲午战争中淮军一败涂地、日寇长驱直入的危…

袁世凯的伯乐:刘坤一

如果说袁世凯是千里马,湖南邵阳人刘坤一找到了他的伯乐。这是刘坤一里的湘军总司令,袁世凯是淮军部将。而刘坤一却能抛弃门户之见,两次赞助怀系出身的袁世凯。

第一次是在1894年甲午战争,淮军战败,侵华日军长驱直入的关键时刻。刘坤一于2010年12月2日(1894年12月28日)被光绪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刘出关视察时,发现在关外原敌营做转运工作的袁世凯干练稳重,十分喜欢,感叹人才难得。《马关条约》签订后,刘坤一立即请求朝廷严惩其下属和领导的渎职行为。同时向朝廷推荐袁世凯接任:“袁世凯,名士之子,愿关注军务,及时事。在前朝多年,他的功绩早在朝廷有识之士。我到了关津之后,和这条路有了频繁的接触。我看到他勇敢,忠诚,有条不紊,各方面都是优秀的一员。......像袁世凯这样的军人和文官很少。”

刘坤一用了这么多的话来肯定袁世凯,可见他对袁世凯的热爱之深。刘坤一的赞助,直接促成了袁世凯“马上进京,由吏部引荐”,得到了慈禧太后的赏识。

第二次是刘坤一作为两江总督主持清廷防务工作时。当时,在该站训练的两名教练胡专和汉纳根辞职。在刘坤一的极力推荐下,光绪正式召见袁世凯,并把练兵的重任交给他,这给了他培养亲信的大好机会。

与袁世凯发迹有关的三长老刘坤一,曾多次支持、推荐袁世凯,其功最大;张之洞与袁恩怨相连,关系密疏;就连被视为同“山”的李鸿章也不看好袁世凯。而刘坤一,原本对李鸿章的北洋系颇为不满,只偏向与他没有关系的袁世凯。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他对人才的热爱。在陆海大败,湘淮军都深受打击士气低落的时候,刘坤一“国难当头思良人”,从勇猛善战的袁世凯身上看到了新的希望。在给翁同龢的信中,他表达了不拘一格求贤若渴的心情。因其对人才的渴求,对粮食的渴求,刘坤一提出了“只许其能,不问其状”的主张,为袁世凯这个一无所有的“人物”进入政治核心奠定了基础。

刘坤一袁世凯不仅被“扶上马”,还不断被“捎一程”。他交给袁世凯一支由张之洞联合创建的配备洋枪洋炮的“自强军”;袁世凯带头参加反王、坚决等人的战斗时,刘坤一带头签字支持。

刘坤一是个怎样的人物,他的推荐对袁世凯有如此重大的意义?只要看看张建志送给刘坤一的挽联,就可以想象了。联曰:

吕端不惑,东南半,五年,太保幸;诸葛一生谨小慎微,生活在同一个两朝。毕竟先贤,新宁前程似锦。

刘坤一在晚清举足轻重,正是刘坤一的两次举荐,才使袁世凯日后大获成功。

袁世凯与蔡锷:从朋友到政敌

邵阳人刘坤一,助袁世凯上马,终于攀上权力巅峰;而其他邵阳人把袁皇帝拉下了台,使他声名狼藉。

这个人就是蔡锷,他寻求保护国家,重建共和国。

蔡锷和袁世凯的关系比较微妙。他要去日本东京找他的老师梁启超。离开长沙时,他只借了两毛钱。到了汉口,他向亲戚借了六块钱,袁世凯给了他一千元。蔡锷留学日本的成功,离不开袁世凯的大力支持。

蔡锷以“三好士官”的荣誉回国后,在广西、云南参军,与袁世凯交往不多。但是袁世凯一直把他当心腹领导,蔡锷也一直记得袁世凯的帮助。1912年1月12日,已经是云南巡抚的蔡锷致电李,说袁世凯是“近代的大人物,就是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民国大总统要推项城”。只是因为政见不同,蔡锷主张推翻帝制,而袁世凯对清朝死心塌地,蔡锷逐渐改变了对袁世凯的态度。

但是,一旦清帝退位,南北媾和,蔡锷对袁世凯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他多次发表通电,坚决支持建都北京;他祝贺袁世凯就任大总统,说袁“才华横溢,才华横溢,众望所归”;他在给上海各报的辟谣信中说:“匡是一个伟大的人,海内外都钦佩他”。

袁世凯任总统期间,有内战,也有争取袁话语权的争论。蔡锷总是第一个站出来调停,主张用法律程序解决争端,敦促不要动兵。

1913年6月,“二次革命”前夕,黄兴派前保靖邀请谭信秀到云南,请蔡锷起兵。蔡锷答道:“不要轻举妄动。”谭新秀道:“再等下去,元贼必称帝。”蔡锷郑重其事地说:“国家是共和国,这是盟约中规定的。谁要是敢犯法,中国人民一起打,我第一个饶了他。现在,袁贼踪未明,其师不明。所以我主张暂时忍耐,时机未到。我建议公众不要轻举妄动。”谭的心失望地回来了。

但自重的袁世凯早就把整个国家当成囊中之物,一心要当皇帝,成家立业。蔡锷与他交情不错,但政见截然相反。袁世凯深知这一点,所以他视蔡锷为心腹大患。如果拉拢不成,就想囚禁蔡锷,1913年10月,袁世凯下令云南巡抚蔡锷来京养病。蔡锷到了北京后,袁世凯表面上给了他一封礼节性的书信,授予他一系列官衔,如参政会委员、参议院议员、办公厅将军、陆海军司令部书记官、国家经济贸易局监察官等。,而且几乎天天召见他,名义上是向政治家请教,实际上是要提防他。

蔡锷摸清了袁世凯的本性,也就顺着他的计划玩了起来。李明“终日耽于屈原以示败亡”,没有发表任何政见,对大家说:“我们的先生(梁启超)是个书呆子,不懂时事。”与梁启超、黄兴等人秘密商议,准备找机会回西南打袁。他甚至欣然在赞成帝制的签名簿上签名,以迷惑袁世凯。

虽然袁世凯对蔡锷紧盯不放,但蔡锷最终还是设法脱身,取道日本去了云南。当初,袁世凯曾对财政总长周说,蔡锷“锐如黄兴、民主党,即宋不及”。

1915年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宣布独立,召集老参谋,举起请袁护国的大旗。

袁世凯至死都无法理解蔡锷反对他称帝。原来是“为四亿人的人格而战”。在蔡锷看来,他之所以反叛袁,公开场合是为了捍卫民国,私下里是出于个人感情,不忍心看到袁世凯开历史倒车,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50490.html
上一篇卫立煌的夫人(卫卫立煌生平)
下一篇 诺贝尔本人的事迹(诺贝尔的自传)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