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 家乡人的抗战,抗战精神新闻

家乡人的抗战,抗战精神新闻

李补安我出生于1941年,正是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最残酷的阶段。当我四五岁时已能记得日本侵华时百姓逃难、日军扫荡、民兵抗战壮烈牺牲等场景。长大后,家人们又给我讲了日军扫荡家乡时家庭的悲惨遭遇。如今,我已年近八旬,想把这些片段写出来,让儿女们…

利安

我出生在1941年,那时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难最残酷的阶段。在我四五岁的时候,我就已经能记得日本侵华的场景了,比如民众逃难,日军扫荡,抗战中民兵英勇牺牲等等。长大后,家里人给我讲了日军扫荡家乡时我家的悲惨遭遇。现在,我已年近八旬,我想写下这些片段,让我的子孙后代和其他少年明白,老一辈人是如何历经磨难,熬过来的,先辈们是如何不畏流血牺牲,奋力摆脱日本侵略者,给他们带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忘过去,珍惜现在,努力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在沁县和武乡的交界处,有一座著名的山叫柯蓝山。曲珊村位于柯蓝西部,聂河东部,地理位置独特。这是我出生的地方。自古以来,在这个美丽的小村庄里,村民们就一直务农织布,过着宁静幸福的生活。然而,即使在这个偏僻的山庄,侵华日军也不肯放过。日军不断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日本扫尾工作遭受损失。

姐姐告诉我,1942年,我才一岁,蹒跚学步,家乡遭遇大旱。在红日旷野,家家缺衣少食。没想到日军又突袭了,把我家剩下的口粮都抢走了,把东楼上下两层的门窗都拆了当柴火。

七十多岁的李荣爷爷眼看着全家多年积攒的辛苦钱化为乌有,唯一的房子也毁了。他气得连病都起不起。临终前,爷爷指着我小小的年纪,对比我大十四岁的妹妹说:“艾香,你是长女,你要帮你爸爸把这个孩子养大!”

爷爷去世三天后,日伪军又扫荡了一遍,撬开了爷爷还没出殡的棺材盖,甚至还拿走了一张藏在身上的外币。

没有食物,全家人只好挖野菜、光树叶、剥树皮充饥。

小时候缺奶,瘦得跟猴子似的。我饿的时候哭的很大声,我妹妹都睡不着。她不得不用棉花塞住耳朵。我就这样过了三年。你记得黎巴嫩人民太草率了。

我能记得我大一点的时候,日本人的突袭已经是家常便饭了。父亲准备了两个篮子,放在东门前。每当有日伪军扫荡的枪炮声,我都会乖乖地坐在筐的那一头。另一头有锅碗,供全家人在野外躲避和做饭。我父亲用杆子挑起来就走了。小脚妈妈紧跟着比我小三岁的妹妹向梅。有一次,我跑到村外掀开被子,才知道我抱着妹妹头朝下。幸好离村道不远,救了妹妹一命。那时候我姐虽然结婚了,但她姐夫在左权县(当时叫辽县)革命大学训练,我姐一直住在她家,跟我们一起逃亡。一天晚上,逃亡的时候,我和父亲先到南沟沙棘林的木板上坐了下来。然后姐姐和妈妈去了深沟找不到我们。我们不敢喊也不敢点灯(那时候没有手电筒),急得我姐都抽泣起来。

在日军频繁进村扫荡抢食的间歇,父亲花了几天时间,在主人地名的土崖上建了两个土洞。虽然不算宽敞,但能让全家人都难以停留和躲藏。但是我父亲仍然担心他在村子里的家。他偷偷回家看了看,家里被洗劫一空[/k0/],连炕沿都被砍了。回来跟你妈说只能掩面而泣。

西瓜种在我父亲挖的洞里。一天早上,日伪在回来的路上,正在地里摘西瓜吃。我看到他们就大声吼道:“谁让你们吃我的西瓜的?”伪军一听,就用西瓜当石头往我们头上砸过来,把我们都扔过去。我年幼无知,从地上捡西瓜皮吃。我妈赶紧抱起我躲了起来。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后怕。

我还记得那时候我得了夜盲症,晚上出去逃避的时候,我姐紧紧的握着我的手。由于看不到眼睛,我走进了村边的麻田,仿佛掉进了一个无底洞。我吓得不敢往前走,姐姐只好背着我跟着爸妈。

由于不断逃亡,经常在潮湿的田地里睡觉和生活,几乎所有的村民都患了疥疮。父亲疥疮严重,全身发痒,疥疮上还流着黄水,很痛苦。没钱买药,我和父亲在公寓的黑窑洞里点起了干谷草,脱光了衣服,前后两面取暖。我们用这种土著的方法治好了疥疮,我的皮肤上至今还能看到当年疥疮留下的疤痕。难忘英雄埋忠骨

在我家东面约200米的一片平地上,是一座寺庙群,旁边有一条便道通往主干道。我从小就记得寺庙里有一尊高大的佛像。父亲告诉我,佛像所在的寺庙是第二佛堂。原来北面有大佛殿,被日军烧毁,二佛殿倒了一半,可以看到佛像裸露的上半身。二佛殿下殿西侧为关帝庙,为大师塑像,东侧为土地庙。上世纪40年代初,为了抗日战争的需要,我们村暂时划归巫溪县管辖。在区大队和村里的地下党支部的组织领导下,曲珊村的民兵们白天在村西柯蓝山上的山寺里种下了“新闻树”。一发现日伪要走,站岗的民兵就把“新闻树”放下,聂河西岸十几个村的群众看到后就能及时转移,减少损失;到了晚上,民兵们利用夜战的机会,出去切断敌人的电话线,攻击扰乱敌人的伪军,破坏通讯线路,引起日军的恐慌和注意,甚至企图报复。一天,民兵们因夜间活动而疲惫不堪。早上,当寺庙安静而荒芜时,他们在那里休息。不知道是敌人的侦察还是汉奸的举报。敌人突然包围了寺庙,用刺刀将剩下的民兵活活刺死。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们村最大的悲剧。民兵们拒绝投降,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当你走进曲珊村的洞头路,你可以看到烈士亭的碑文。这件事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四岁那年,姐姐背着我到村东头的戏台上,参加了一百多位村民为区委干部、烈士李举行的悼念和葬礼,饭后。这是我们村子里一个特殊的葬礼。村里的民兵抬着李同志的灵柩,区委书记同志是穿白大褂的孝子,区锡盟会助理员牛同志在前面抬着扁担。到了晚上,人们神情肃穆,提着防风的麻油灯笼慢慢行走。从远处看,它们像一条移动的龙。人们将烈士安葬在李家老墓地,烈士的功绩和不朽精神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我记得烈士独生女的名字叫“猫儿”,比我大几岁。回家的路上,她一直在哭“哒哒”(哒哒是爸爸的另一个名字),让我也跟着哭。后来听说她爸爸的战友把她带走了,我们就再也没见过面。

后来,锡盟会的助手牛金荣同志娶了我姐姐,成了我姐夫。太原解放后,姐姐和姐夫因为是老党员、老革命家,被组织到省城工作。姐姐没有忘记爷爷最后的嘱托,把我接到太原上学,直到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地下党委书记任海生同志在我参加工作后成了领导。几十年后,当我们面对面地谈起烈士李和他的葬礼情景时,不禁感慨万千。军民鱼水小米香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从建军初期就有“人民子弟兵”之称。爱民拥军的作风一直延续至今。

在我打谷场外面,有一排我爷爷种的枣树。西边隔壁的李永莲阿姨是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员。她经常站在那排枣树下收集八路军的军鞋。村里每个女人出一双。一双白底黑布鞋,用麻绳系好,用底绳绑在一起,一次次递到她手里。为了支援八路军,妇女们起早贪黑,从不迟到,从不劳累。我们村是个大村,一次收几百双鞋。

我爸说我家院子里住的是八路军,东屋有军官。军官也识字,看三国演义。父亲看到了,父亲也是“三国迷”。他还在互相交谈时送给父亲一个白骨烟嘴。这个烟嘴是他父亲一直用到20世纪50年代的。父亲说,他问军官,几年前日军扫荡的时候,你为什么开枪,晚上就走了?答:当时敌强我弱,敌人留守,我们鸣枪打扰,让他睡不着安稳觉。这也是人民军的一种战术。我父亲当时不懂这些道理。他老的时候告诉我,他看过毛主席的书,才知道那是毛主席的游击战十六字战术——“敌进我退,敌逼我,敌逼我打,敌逼我追”。我父亲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为人老实正派,有一定文化,会算账记账,给村里当保管员。他和村里的李拿了一个长方形的木刻,印在装谷子和黍的袋子表面,粮食就放在洞头土尔家两个窑洞的炕上。这批粮食是群众收集的,准备交给八路军。虽然我的父亲现在死了,但我为他感到骄傲。他也为八路军的抗日战争做出了一点贡献。

记忆中还有一次,大概是早饭后,部队的人进来,向我妈借了一个大铁锅和一个大盆。我有点怕军人,但我妈知道,他们是老百姓的军队,是一支很好的抗日队伍。午饭时,战士们拿了一盆干小米送到我的炕上,表示感谢。我妈妈拒绝接受。我跑出去一看,战士们吃完饭后,大铁锅里还有小米锅巴。吃了一块锅巴皮,很香,很甜,很好吃。我还记得那块锅巴皮的味道。后来据说那时候生活的军队是一个决死队,一个抗日队。

我想把这份文件送给曲珊村的乡亲们和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民兵英雄们!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51146.html
上一篇文物守护人具体内容,文物守护人具体内容,最美文物守望者
下一篇 奏响辛亥革命前奏曲的温朝钟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