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 抗美援朝的峥嵘岁月,纪念抗美援朝,不忘峥嵘岁月

抗美援朝的峥嵘岁月,纪念抗美援朝,不忘峥嵘岁月

赵悦1950年10月,我所在的西北野战军第1军7师炮兵团接到了入朝作战的命令。连夜从甘肃省张元县紧急出发,马不停蹄,日夜兼程,紧急步行奔向丹东。出发时,我们每个人一个重重的背包,背扛着三八大盖,大部分机枪、高射炮、炮弹靠牲畜拉着。部队行进的…

赵越

1950年10月,我所在的西北野战军1军7师炮兵团接到入朝命令。从甘肃张远县,我们连夜紧急出发,日夜兼程,紧急徒步到达丹东。出发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背了一个沉甸甸的大盖头的背包。大部分机枪、高射炮、炮弹都是牲畜拉的。部队的行军队伍就像一条土黄色的龙,在蜿蜒的袁野上爬行。千人的脚步,由近及远,变成了几条小溪窃窃私语般的沙沙声。在行进的过程中,因为时间紧迫,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停下来吃饭。炊事班的同志们扛着菜跟在我们后面,边走边递给战士们。我们那时候手里没什么东西可拿,就把帽子摘下来当饭碗。司务长把米舀进我们的帽子里,我们边走边用手抓。就这样,我一个晚上走了180多里。脚上起了无数的水泡和血泡,人也累坏了。行军途中,不时听到战友倒下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在行军过程中太累了,走着走着就打瞌睡,走着走着碰到障碍物就摔倒了。起床后继续走,又摔倒,又爬起来继续走。午夜过后,天气变坏了。突然,下起了大雨。战士们的衣服和背包都湿透了,冻得瑟瑟发抖。路特别泥泞,天也越来越黑。旁边是一个深渊。如果你不注意,你可能会摔倒而死。但战士们不怕苦,但也不怕死,手拉手,肩并肩。

跨过鸭绿江

1950年10月19日(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人民志愿军6个军18个师从安东(丹东)、长甸河口、集安等地渡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前线。

这是一次特殊的探险,没有草裙舞横幅做向导,也没有大声的唱歌。军队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如封锁消息和控制电报通信。每个人都不带任何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东西,包括香烟和写有汉字的碎纸片。

就在我部准备过鸭绿江大桥的时候,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认为鸭绿江大桥是中国军队和物资进入朝鲜的生命线,对联合国军的伤害很大,于是集中90-29轰炸机疯狂轰炸中朝边境和鸭绿江大桥。敌人想用这种手段来阻挡和限制我军的行动,切断我军前后的运输补给线。随着敌机日夜轰炸,鸭绿江大桥终于被炸毁了。

虽然桥被炸毁了,但这并没有阻止我军前进。10月18日,毛泽东主席发出了跨过鸭绿江的进军令。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我军严守秘密。渡河部队每天黄昏开始行动,第二天4点停止。5点前,他们隐蔽起来,埋伏在鸭绿江南岸的山里,等待歼灭敌人。鸭绿江对岸是敌人的高射炮阵地。敌人在山上有观察哨,山后布置了许多远程大口径机动炮群。有40多个掩体,阵地上布满铁丝网和地雷。所有的罐头都绑在铁丝网上,敌人一听到罐头响就会疯狂射击。天空中也有侦察机进行侦察。一旦发现可疑目标,他们会立即指挥炮兵群进行掩护,并进行轰炸或发射炸弹。到了晚上,敌人在河对面山上的探照灯把河面照得如同白昼。敌机还不时投下照明弹、炸弹和扫射,要穿过敌人的封锁线真是九死一生。

我所在的部队,西北野战军第1军第7师炮兵团,最早赴朝作战。10月19日,部队准备渡河。由于没有渡河工具,安东河的乡亲们赶紧跑回家把自己的门全部拆下来,送到鸭绿江边,在那里交给我们,作为我军的渡河船。我们把门板的两边钉在大铁环上,然后用绳子把所有的铁环绑起来。

出发前,师政委许下令,给每个战士发半壶白酒,每个人都得站着喝。我们每人喝了两口后,脱下棉裤,把剩下的酒擦在腿上和手上。当时天气很冷,零下三十多度。天气很冷。我们换上单裤过河吧。因为穿的是棉裤,怕淋湿冻腿。如果我冻住了腿,我就跑不动了,我会死的。所以部队吸取了二战的经验,让所有士兵都穿着单裤过河。所有的士兵都脱下棉裤,系在脖子上,就像玛拉一样。天太冷了,士兵们在原地不停地移动,害怕停下来会被冻死。河对岸,敌人的机枪和高射炮像暴雨一样来回扫射,头顶上是美军轰炸机的狂轰滥炸。

晚上7点左右,渡河开始了。当信号弹在我部前沿阵地升起空时,师政委许李文大喊:“一、二、三,开船!”我们绝望地跳进河里,突然刺骨的寒冷让我们喘不过气来。炮弹雨点般落在江面上,溅到我们的头发上,瞬间凝结成冰珠。我们迅速把一块门板推进了河里。每五个人爬上一块门板,把门板边上大铁环上的绳子绑在手腕上,防止过河时被汹涌的河水冲走。我们在门板左侧攀爬的战士用左手当桨,在门板右侧攀爬的战士用右手当桨。当时河里水流很快,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把冲锋枪,一支长矛和几个手榴弹。我们爬上门板,拼命用手划向河对岸,不敢有任何停顿。伴随着门板汹涌的海浪,被巨大的子弹和炮弹海浪包围,门板剧烈的摆动着。在岸上,我们的轻重武器同时向对岸开火,掩护我们渡江。高射炮和迫击炮击中了对岸敌人的碉堡。我左后方的一个战士是离我们村不远的小柴闸村的老乡。当我们划到河中心时,一颗炮弹突然落在他身旁,炮弹爆炸了。他的腰被刷子全部砍断,上半身还在门板上,下半身瞬间被河水冲走。这个门板上的其他四个士兵也被炸成碎片,没有一个完整的尸体。鲜血染红了门板和鸭绿江的河水。另一个老乡是上马峪村的。他还在河中心被炮弹击中头部。当时他脑浆迸裂,血流不止,死在门板上。我想转过身去,紧紧地握住他们的手,抱住他们残缺不全的身体,可是我做不到。如果我们多耽搁一分钟,部队就会遭受更多的伤亡。我们含着眼泪,只能尽力冲破激流和巨浪,划向对岸。

我们快到岸边时,对岸的敌人突然摸黑从山上冲下来,情况十分危急。冲在最前面的士兵迅速拿起冲锋枪向敌人猛烈开火。一排排手榴弹同时投向敌群,引起敌人嚎叫,扔下大量尸体,仓惶逃窜。终于,我们冲过了巨浪,接近了对岸。战士们飞身下了船(门板),迅速占领了敌人的阵地,为志愿军后续渡河部队获得了立足之地。

过河后,我们迅速穿上棉裤,来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边境城市新义州。到10月底,第一批赴朝作战部队已全部渡过鸭绿江。

在这次渡鸭绿江的过程中,我军1000多名战士死在了鸭绿江上,留在了这条江上,永远与这条山河融为一体。我们的军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什么是信仰,什么是忠诚!

参加第一次朝鲜战争

1950年10月25日,我第7炮兵师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入朝部队,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朝鲜)军发起进攻,歼灭敌军1.5万余人,将其从鸭绿江驱赶至清川江以南。这是运动中的一次敌我遭遇战,彭司令员称之为“遭遇战和反突击战役”。我志愿军以战略上的先发制人和战略上的突然性,向正在向鸭绿江挺进的敌人迎头痛击。这一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批入朝部队在朝鲜云山的第一仗。后来,毛泽东主席把朝鲜战争作为抗美援朝战争的纪念日。1950年10月25日将永远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册。

上甘岭

1952年10月14日,我所在部队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凌晨三点半,战斗打响。美军调集了6万多兵力、320多门大炮、170多辆坦克、3000多架次飞机,向我志愿军两个连所在的597.9和537.7北山高地发起了进攻。战斗异常激烈,尤其是火炮火力密度,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高水平。我们阵地的山头被砍了两米,高地的土石方被炸松了一两米,成了一片焦土,很多坑道被缩短了五六米。

27辆敌坦克以每秒6发的火力密度向这两座山头倾泻炮弹。8个小时,我边防部队未能得到强大的炮兵支援,导致每天伤亡550多人,通往前线阵地的电话线全部中断。

这一天,敌人向上甘岭发射了30多万发炮弹和500多枚航空炸弹,上甘岭主峰被砍倒了两米。

即便如此,直到4天后(10月18日),我边防军才因为伤亡太多退入坑道,第一次失去了所有的水面阵地。我们师先后投入的15个步兵连全部残废,最多30人,少的都编不了一个班。

19日晚,彭下令我师发动全面反攻。通信兵向天空空发射了三枚信号弹,只听到我们的炮齐发。炮弹落在敌人阵地上爆炸后,敌人的阵地被撼动了。浓烈的火药味让敌人睁不开眼睛,流眼泪,咳嗽,无路可跑,甚至窒息而死。经过一天一夜的鏖战,彭决定诱敌出洞,命令我师边战斗边撤退,故意让敌人追到野外,然后消灭他们。突然,敌人飞来30架轰炸机,猛烈轰炸我军。炮弹落在我们炮兵团的指挥所。爆炸后,炮弹击中了我炮兵团参谋李的腹部。我命令士兵把他抬下来进行紧急抢救和包扎,但他坚决拒绝。他喘着气对我说:“团长请放心,我还能坚持指挥。”他又继续指挥拍摄了20分钟,然后倒地不省人事,最后光荣牺牲。士兵们异口同声地对我说:“团长要为李参谋的死报仇!”于是,我下令开火20分钟,击毙敌人300多人,击伤520多人,投降1000多人。剩下的敌人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都退到了原来的位置。

彭还命令我师向敌人发起总攻,命令全师发射大小炮,持续30分钟,打死敌人500余人,打伤800余人。然而,敌人不甘心失败,向我师发起了反攻。这时天空出现三架飞机,从高空俯冲下来,投下炸弹。躲起来已经太晚了。炮弹的速度太快,人们无法逃脱。我们团的女医生张秀珍见势不妙,大喊:“趴下,趴下!”这时,炮弹落在我炮兵团指挥所前沿阵地附近。炸弹离得很近,非常危险。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张秀珍不顾自身安危,把我扑倒在地。随着爆炸声响起,周围一片狼藉。敌机飞过后,我们赶紧把她接走。张秀珍已经晕过去了。炮弹击中了她的头部,她的军装被鲜血染红。我急切地叫着她的名字“秀珍”,经过医生的紧急救治,她终于慢慢睁开了眼睛,嘴角微微动了动,脸色苍白,冒着虚汗问了我第一句话,“上校,你受伤了吗?”我说:“不,我很好。”我赶紧让医护人员抢救她,她却挥挥手说:“上校,我做不到。你继续打,不要浪费药。”此时,她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我和医护人员赶紧给她包扎伤口,安慰她说:“没关系,你会好的,没关系,你坚持住。”但她受伤太重,眼睛渐渐失去了光泽。她盯着我,吃力地说:“我做不到,上校。我没什么好担心的,但我不能和战友一起战斗。”

她很累,很难说话。休息了一会儿,她说:“我走后,请告诉我父母,我不能孝敬他们。他们在南京。”我紧紧地拥抱着她,点点头。她的声音越来越低,听不清楚。最后,她拼尽全力,一个一个吐出四个字:“我爱我的祖国。”然后他就倒在我怀里,壮烈牺牲了。所有人都拼命想叫她,但她再也没有睁开眼睛。她的同志们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都哭了起来。

张秀珍为了保护我,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当时她才23岁。我们轻轻地给她盖上战友的毯子,把她埋在阵地旁边的山坡上。我们向她的坟前鞠了三个躬,用铲子拍了拍她坟前的很多泥。张秀珍的死也坚定了我们必胜的决心,但是这个亲密战友再也不会回到我们身边了。

与此同时,副团长双耳受伤,医生跑上前给他包扎伤口。我命令士兵立即将他送往总部医院治疗,但副团长拒绝接受治疗。得知此事后,师长下令将副团长送往师部救治。副团长在电话里大声说:“谢谢师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党给我的任务还没完成,我还能坚持。别管我。”说完,他马上站起来继续指挥拍摄。全师集中兵力和火力,同心协力。我军在各种火力掩护下,迅速冲向敌人阵地,轻重机枪向敌人扫射,将炸药包、手榴弹、火箭筒塞入敌人掩体,使敌人无处藏身,无路可逃。战斗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不睡觉。最终,我们与邪恶的敌人进行了决定性的战斗,只有你和我。敌人在嚎叫,18000人很有礼貌地缴了枪。战斗的第三天,我也光荣负伤,因为炮弹皮溅到了我的背上。至今在我背上留下了几个比巴掌还大的贝壳皮疤痕。

战斗结束后,在全师总结大会上,师领导特别表扬了我团英勇战斗的英雄李参谋。特别向舍身救人的战斗英雄张秀珍博士致敬;给我炮兵团副团长(尽管他受了伤,但仍指挥战斗,压制了敌人的火力,有力地支援了步兵,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反攻,使我师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一等功。最后师首长给我们这个不怕苦不怕死的炮兵团记集体二等功。

这场战斗持续了43天。我军击退了敌人的九千多次进攻。在上甘岭一战中,发挥了国家和军队的作用。据志愿军统计,我军伤亡11500人,估计歼灭敌军25000人,创造了我军成功防御的范例。

抗美援朝战争是现代战争史上指挥作战水平最高的一场战争,而上甘岭战役是这场战争中攻防变化最多、较量最惨烈的一场。

祖国慰问鼓舞士气。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政府曾三次向朝鲜派出慰问团。第二个吊唁团赴朝时,正是抗美援朝战争最紧张、最艰苦的时候。

1952年10月8日,祖国派出的第二支西南慰问团从丹东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西南慰问团经过两夜的夜间行军,于10月10日深夜抵达朝鲜江源路第3兵团驻地。得知吊唁团的到来,志愿军和朝鲜政府在第三兵团的代表,以及朝鲜人民军在第三兵团的政治文化联络部的人员冒雨在五英里外互相迎接。一见面,双方喜出望外,热烈的气氛驱散了寒冷的夜雨。

战士们在家乡迎接亲人,他们非常激动。他们期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当时,上甘岭战役正在激烈进行。慰问团先后在各军事机关、后方医院、前方阵地、坑道等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慰问活动,不仅带来了西南各族人民的深情厚谊,也带来了许多慰问品。吊唁团所到之处,都受到志愿军的热烈欢迎。城墙和大炮上,挂着欢迎横幅——“欢迎祖国亲人,感谢祖国人民的同情”。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残酷、最血腥的一场抗战消耗战。在这场殊死的战斗中,志愿军涌现出50多位战斗英雄,包括特级英雄黄继光、一级英雄孙占元等。志愿军的坑道里没有灯光,粪便无法清理,烈士的尸体无法及时掩埋。烟味混合着血腥味令人窒息。吊唁团去不了上甘岭隧道,隔着猛烈的炮火十分焦虑。但当坚守在坑道里的志愿军战士得知吊唁团来了,他们冲破敌人的封锁,发出了三封信,其中一封写着:“你们代表祖国人民和毛主席的爱来看我们……谢谢你们。我们完全有决心、有力量消灭我阵地之敌,确保五圣门入口,为597.9阵地战斗到底。”

除了分发礼物,慰问组还轮流在各个隧道里进行慰问演出,不分昼夜。有杂技、民族舞蹈等。成都著名民间艺人周四新演唱的《冷枪战》和《大红马与Siria》深受志愿者喜爱。

一天晚上,在隧道里,重庆市劳模易意外地遇到了当兵的儿子。父子俩喜出望外。易鼓励儿子多杀敌人,为国为家争光。西南学联副主席刘文泉在隧道里用蜡烛拍了一张父子合影,后来刊登在《解放军画报》上。

经过40天的忙碌,吊唁团圆满完成任务,于1952年11月11日启程回国。途中,上甘岭战役仍在激烈进行。

1953年10月初,朝鲜停战后,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协会派出的第三批中国人民吊唁团抵达朝鲜慰问英烈。著名演员常翔宇山西分公司来我军驻地进行慰问演出。

那时候各组之间距离很远,大概五六十里。我们接到电话通知,第二天将有一个来自祖国的吊唁团在这里演出,其中包括著名演员常香玉。每个人都非常兴奋和期待。那时候,常香玉在国内很有名气。报纸报道她为抗美援朝部队捐过飞机。每个人都被她的爱国热情所感染。吊唁团来了,大家列队欢迎,不停地喊着“祖国,祖国”……常香玉谢幕时,全场掌声一波接着一波,大家都舍不得让她下台。演出结束后,政委让大家再次感谢常翔宇和慰问组。

当晚,吊唁团向志愿军战士赠送了光荣香烟、军邮明信片、和平鸽勋章、赴朝吊唁团纪念册等。

发东西的时候大家都好开心啊!那盒烟是祖国和人民专门为抗美援朝志愿军特制的。

战后重建

1953年7月27日,在中朝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三八线”附近的板门店与中朝两军签署了《朝鲜军事停战协定》。在朝鲜战场燃烧了三年的战争终于熄灭了。

朝鲜的一切战斗行动完全停止,全世界人民渴望已久的朝鲜停战终于告一段落。历时3年32天的朝鲜战争,历时2年9个月的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停战后,我随部队在“三八线”沿线和东海岸执行警备任务。他在朝鲜驻扎了五年,直到1958年,所有的志愿者都撤回了家乡。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毛主席决定对朝鲜的战后重建给予大力援助。比如1953年,首先宣布在整个战争期间,中国对朝鲜援助的7.29亿元人民币(新人民币)全部无偿捐赠给朝鲜政府,然后拨出8亿元人民币给朝鲜作为战后重建费用。

中国下令志愿军全面参与朝鲜战后重建。比如盖房子,我军20多天帮助当地群众盖了1400多间房子,7天帮助长岛县水台里的群众盖了300多间房子,用省下来的粮食帮助当地缺粮的群众。

经过55天的紧张劳动,驻淮阳志愿军帮助当地群众修建了一座容纳1200多人的大礼堂,比战前淮阳县城原有的大礼堂还要大。截至1957年底,所有志愿军部队已帮助朝鲜人民建造了27,394所房屋、283所学校、432座公共建筑和其他小型工厂和砖厂。1954年,志愿军官兵向朝鲜人民节约了350万公斤粮食,捐赠了10万件衣物和物品,帮助朝鲜人民度过了当年的饥荒。1955年,志愿军官兵自动集资购买了500台当时中国生产的双轮双铧犁,捐赠给朝鲜农业合作社。到1957年底,它已帮助了53,000多亩农田劳动,运送了320万吨肥料,种植了550多万棵树。停战后,志愿军驻朝鲜铁道兵10个师修复、改善和新建桥梁282座,延伸15000余米,修复线路191条,延伸6000余米,车站34个,延伸15000余米,供水设施37处,隧道21条,完成土方21.9万余立方米。为了保证志愿军能顺利完成援建,部队还专门规定连队要有70%的人员,机关要有20%-40%的人员。全年帮助朝鲜人民工作的时间要达到7个工作日。

自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志愿军陆续分批回国,留下部分部队在韩国协助重建和警戒。

1958年2月19日,中朝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提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8年底前主动全部撤出朝鲜。根据这份声明,志愿军总部发布了撤退命令。3月15日至10月26日,志愿军全部撤出朝鲜,分三批回国。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的八年,完成了祖国赋予的光荣使命。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和朝鲜人民团结一致,荣辱与共,生死与共,抗击美军的侵略,为维护朝鲜人民的革命成果、保卫中国的安全、支援朝鲜人民的和平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最后一批回国的志愿军,我们一直驻扎在板门店,继续承担监督《朝鲜停战协定》执行情况的任务。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干涉朝鲜内政和吞并朝鲜的企图,从而捍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

1958年10月21日,我志愿军全体官兵来到志愿军烈士陵园,对烈士陵园进行整修,对阵亡的战友进行最后的悼念和告别。我们所有的官兵在墓地周围走了一圈,在烈士墓前献上了花束,种下了常青松。陪同我们的是朝鲜当地党政领导和向志愿军告别的群众。按照朝鲜最虔诚的民族祭奠仪式,在烈士墓前祭酒。

25日中午12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官兵乘坐最后一班撤离列车离开平壤,返回祖国。等待金日成党政军领导人和平壤30万民众到车站送行。善歌善舞的朝鲜人民和志愿军伴随着欢快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感人的离别场面让里面的每个人都热泪盈眶,就连摄影师也感动得热泪盈眶,以至于拍不出这感人的一幕。

火车跑过鸭绿江大桥时,河堤上传来锣鼓声、鞭炮声和祖国亲人的欢呼声。鲜花环绕的凯旋门欢迎成功归来的志愿者。终于,我们回到了中国的边境城市丹东,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51204.html
上一篇僧人抗日自卫队,僧侣救护队抗日
下一篇 人教社三本书与建国初期的扫盲运动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