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新闻 从我国制发第一张身份证说起

从我国制发第一张身份证说起

董凡超 张雪泓 杨佳艺居民身份证制度缘起何时?历经了哪些变迁?未来又将迎来怎样的创新升级?长85.6mm,宽54mm,厚0.9mm。一张小小的居民身份证,于方寸之间承载着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的重要使命,早已融进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董市区

居民身份证制度起源于何时?你经历过哪些变化?未来会迎来怎样的创新升级?

长85.6毫米,宽54毫米,厚0.9毫米。

一张小小的居民身份证,承载着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的重要使命,早已融入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感觉方便的同时,居民身份证制度是什么时候起源的?你经历过哪些变化?未来会迎来怎样的创新升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走进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与基层工作总队,探寻方寸之间背后的光影流转,以及公安机关不变的为民情怀。

系统:手工完成第一代身份证。

时针拨回到1984年8月30日晚上。

位于北京朝阳门内大街的文化部宿舍大院,灯火辉煌。中国首批居民身份证发放仪式在这里举行,380名居民有幸成为中国首批居民身份证持有者。

在此之前,中国公民长期没有身份证,用户口簿和介绍信证明身份。

“外出住宿需要介绍信,接收汇款需要介绍信,甚至坐火车买软卧票也需要介绍信。”作为中国第一个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公民,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单秀荣回忆说,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证明“身份”都很困难、很繁琐。

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与基层工作总队办公室副主任陈一新从工作之初就扎根在人口管理工作中。他的职业经历了身份证从无到有,从一代到二代的全过程。

他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上世纪80年代,用于证明中国公民身份的文件包括工作许可证、介绍信、户口本等。但是工作许可证和介绍信的种类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格式,只能在特定的地区使用。它们不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一般法律效力,而且容易伪造和替换,被犯罪分子所利用。至于户口本,一户一个,携带不方便,也没有照片,无法实现人证统一认证。

当时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社会经济越来越活跃,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在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充分借鉴国外经验、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公安部将统一身份认定问题提上日程。

1984年4月6日,国务院批准并转发了《公安部关于签发居民身份证若干问题的请示的通知》,同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自此,我国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拉开了居民户口证件化管理的序幕。

1984年、1994年、1996年、1999年……在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与基层工作总队办公楼的文化长廊里,记者看到了不同年份制作的第一代居民身份证。都是聚脂膜密封,单页卡式,15位代码,大量原本发放的身份证都是手工填写的。登记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国籍、出生日期、住址和有效期。

“别看第一代身份证只是一张小卡片,但制作过程繁琐,都需要手工完成。要经过灌装、检验、过模等16道复杂工序,平均生产周期需要60天。”陈一新指着当年制作身份证的活字打印机和翻模机的老照片说,随着打印机的出现,活字印刷取代了手工填写,后来发展到使用286、386电脑...科技的进步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换证:二代身份证内置芯片。

第一代身份证虽然比以前的介绍信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制作流程繁琐、制作周期长、信息识别效率低、防伪措施薄弱等问题。为此,公安部治安管理局从全国抽调一线业务骨干牵头成立了全国发放二代身份证领导小组,陈一新作为业务专家成为其中一员。

经过一年多的论证和研究,生产工艺先进、制作精良、内置芯片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正式走进大众生活。

2004年5月16日上午,北京市第二代身份证换领启动仪式在东城区第六十五中学礼堂举行。当天,东城区1300名居民拿到了北京市第一批二代身份证,其中年龄最小的是一名7岁男孩。

“坐飞机和住酒店用身份证比带户口本方便多了。”这时候,小男孩自豪地说。他的母亲耿女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儿子办理身份证的目的是让他从小树立公民意识,“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记住自己是中国公民”。

"新一代身份证在技术上有了质的飞跃."陈一新说,二代身份证采用非接触式IC卡技术,具有视觉读取和机器读取两种功能。证件表面采用防伪膜和印刷防伪技术,证件内置智能芯片。“就算有人伪造,就算能造出‘样子’,也很难复制‘心’”。

在二代身份证的生产车间,从电脑自动排版到胶片打印机、覆膜模切机、电刻字机,身份证“出炉”几乎全自动化。“出柜”后还有专门的分拣机,自动读取身份证芯片中的信息,按照设定的受理点分拣身份证。

陈一新兴奋地说,现在一套流水线设备一天能生产上万张身份证,大大提高了效率,办理时间从过去的60个工作日缩短到现在的10个工作日。

“警察同志,我父亲今年快90岁了,行动不便。真不知道怎么补办他的身份证。”2020年9月的一天,一个电话打进了北京公安局。原来,89岁的童大爷在医院就医期间不慎丢失身份证,导致无法办理医保等手续。童灿叔叔不能轻易移动,所以他不能去警察局拍照和补办身份证,这真让他的儿子担心。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北太平庄派出所民警得知情况后,专程上门为老人补办身份证。“我们让老人坐在床上,帮他整理衣服,梳头,摆正姿势,拍照,采集指纹等信息。”警方表示,仅用了几分钟就完成了信息收集和登记。民警告诉老人,证件一准备好就送过去,老人激动地拉着民警的手,连连道谢。

对于注册警察来说,类似这样的故事几乎每个月都会发生。近年来,北京市公安局陆续推出多项便民措施,如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或残疾人办理身份证;每年中考、高考季,24小时加急服务考生补办身份证;每年开学季,我都会去各大高校为大学生办理身份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自身权利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其证件照的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公安机关为人们办理居民身份证提供了“多照多选”的服务,受到了广泛欢迎。自2018年底这项服务实施以来,如果人们对办理居民身份证时拍摄的照片不满意,可以申请重新拍摄照片3次,满意的照片优先。同时,对于已申领居民身份证的群众,两年内再次申领居民身份证时,可以使用原照片信息,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居民身份证照片的满意度。

优化:电子身份的App自助应用程序

近日,记者走进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东风派出所。窗明几净的户政大厅里,身份证自助申请、自助办证终端前人流不断。

在这里,群众可以通过智能语音提示,输入信息、拍照、采集指纹,独立完成一整套申办流程。陈一新说,目前北京有92台身份证自助申请终端24小时“开放”。

正如陈一新所说,近年来,公安机关着眼人民群众对居民身份证服务管理的新期待、新要求,紧密结合深化公安“简政放权、加强规范、改善服务”改革,陆续推出创新服务举措,不断优化居民身份证服务体验,让人民群众申领身份证更便捷、使用身份证更安全。

按照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决定,2017年,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机关在已建立覆盖全国的人口相关资源数据库基础上,拓展应用,建设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信息系统。各地户籍派出所、户籍所直接接入系统,为长期工作、学习、生活的群众就近申请补领居民身份证提供便利。

各地公安机关根据当地流动人口的实际情况,设立了2.6万个居民身份证跨省受理点,设立了3.8万个挂失和领取遗失身份证窗口,方便群众在居住地办理居民身份证业务。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积极探索推出户籍业务App、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等在线服务,为群众提供居民身份证业务咨询、预约办理、证件到期提醒等服务,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少跑路快、网上跑”需求。

“科技为新时代人口管理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陈一新拿出手机,点开“京通”App,向记者展示了北京公安机关对身份证管理的新探索——电子身份。

他说,目前,人们可以在“北京通”app中自行申请电子身份。你可以用这张卡在北京市政务大厅的所有服务窗口办理业务。随着这项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和社会认可度的不断提高,在不久的将来,群众可以通过电子身份享受到更加便捷的“一网通办”。

30多年来,陈一新办理了无数张身份证。他说,薄薄的身份证记录了我们社会精细化管理、便捷化服务的巨大提升,见证了祖国的发展变化,将伴随我们踏上新的征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5927.html
上一篇姑苏老宅新生记
下一篇 皮影戏:灯影里的艺术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