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文摘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金蓉2020年以来,在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在政策、资金支持下快速回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素日趋增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实效,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初具规模,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文化旅游业已成为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的首位产…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金正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在政策和资金支持下迅速恢复。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素日益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实效。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初具规模,乡村旅游发展良好。文化旅游已成为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之首,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十四五”期间,甘肃需要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园一区”和“新基础设施”建设等机遇,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激发乡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不断推进“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旅游品牌推广,进一步释放文化旅游消费潜力。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积极打造文化制高点,有序推进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兰州老街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深化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不断放大文化旅游综合效应,完善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广取得丰硕成果,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成效显著,有效提升“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影响力,呈现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态势。

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旅游业加快复苏。

为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2019年12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的意见》和《甘肃融入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文化制高点实施方案》相继印发实施。2020年1月26日,全国旅行社团队游全部按下暂停键,甘肃文化旅游受损严重。2020年2月24日,部分省区允许景区有序开放。为减少疫情对文化旅游的冲击和影响,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策划了“全国医务工作者游甘肃”、“甘肃人游甘肃”、“陇上花开,乡约甘肃——甘肃省乡村旅游美丽之旅”等系列活动。2020年4月底,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前下达旅游专项资金1.3亿元,用于促进文化旅游扶贫和市场恢复。随着一系列提振文化旅游行业复工复产信心、加快文化旅游市场繁荣发展活动的举办,2020年,甘肃接待国内游客2.13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454.4亿元,入境游客接待2.54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96万美元,人均旅游支出683元。[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表1),2020年甘肃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旅游人均支出三项数据与2019年相比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2020年甘肃文化旅游产业的复苏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因素在增加。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甘肃省已建成大景区18个,A级景区358个,其中5A级景区6个,4A级景区107个;星级旅游饭店390家,四星级以上96家;旅行社784家;世界文化遗产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56处。全国重点乡村旅游村32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3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9个。全省现有导游9080人,其中初级导游8566人,中级导游445人,高级导游68人,特级导游1人。[2]甘肃现有各类博物馆227座,其中一级博物馆25座。兰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20年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命名名单。[3]敦煌入选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兰州、张掖入选首批国家文化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文化旅游产业要素日益增多,为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实效。

2018年,甘肃完成了全省首次可移动文物普查。2019年7月1日,《甘肃省长城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长城保护的省级专项法规。2020年6月,《龙商飞易》栏目正式入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显著成绩。3项入选联合国名录,68项入选国家名录,493项入选省级名录,市县名录极为丰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五级保护名录。《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词典》即将出版。[4]2021年5月,甘肃省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兰州-西宁城市群建设和黄河文化遗产体系保护。2019年,《甘肃省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推广计划》和《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与推广计划》启动,黄河文化考古和黄河文化主题遗址公园勘察设计进入实质性阶段。实施了“百里黄河风景线”、“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等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初步构建了系统化的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传承、推广新格局。

(4)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初具规模。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多样,内涵丰富。红色文化旅游精品景区逐渐增多,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不断升级,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初具规模。截至2021年5月,全国共有革命遗址682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483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35个。[5]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白银市会宁县红军会师旧址、武威市古浪战役纪念馆、庆阳市华池南梁红色旅游景区、通渭市邦洛镇革命遗址景区、两当兵变红色旅游景区、宕昌县哈达铺红色旅游景区等7个4A级景区。培育“红色沃土”、“长征纪念碑”、“血染河西”三大红色文化核心景区。有10个系列16个景点列入全国经典红色旅游景点名录,3条红色旅游线路列入全国百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6]“红军会师,征途在前”“刚强勇猛,初心不改”“治沙典范,生态甘肃”入选建党一百周年红色旅游百条优秀线路,建成全国首个“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实践创新基地。2018年,甘肃红色旅游共接待游客314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6.2亿元;红色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5447人,间接从业人员57286人。[7]2019年,甘肃红色旅游接待游客4125万人次,同比增长31.3%;旅游收入达到118亿元,同比增长22.7%。[8]过去的“革命之路”、“长征之路”,变成了今天的“富强之路”、“振兴之路”。

(5)乡村旅游发展良好。

2020年,甘肃在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大力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切实加强乡村旅游市场监管,努力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乡村旅游率先引导全省文化旅游产业全面复苏。截至2020年底,甘肃省已建成全国重点乡村旅游村32个,在西北五省中仅次于陕西(34个)和新疆(33个)(见图1)。“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建设了310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2个国家级重点乡村旅游村、46个省级优秀乡村旅游示范村,推出了“花开陇上、乡会陇原”、“丰收游甘肃”等系列乡村旅游品牌活动和60余条精品线路,共发展乡村旅游专业村1270个、合作社301个、农家乐3500余家。2020年12月,“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在甘肃省康县成功举办,“康县模式”受到广泛关注。2020年,甘肃省乡村旅游人数达到8013万人,乡村旅游收入约238亿元,平均支出297元/人。

甘肃文化旅游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十四五”时期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实施,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新时代文化制高点的深入实践,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的深入推进,甘肃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文化旅游综合效益快速释放。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文化资源优势正在加速向经济优势转化。文化旅游成为全省十大生态产业第一产业,增幅/[/k。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精品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沿黄文化旅游产业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黄河流经甘肃4个市(州)、15个县(区),2018年成立的沿黄4市(州)旅游发展联盟有效促进了全省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和区域的协调发展。在黄河913公里的河段上,有玛曲黄河第一湾、永靖黄河三峡、黄河石林等高水平的黄河文化旅游景点。同时,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发展黄河文化旅游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

“三园一区”(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随着甘肃长城、长征、黄河文化公园、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稳步推进,文物古迹保护利用受到重视,主题文化公园、文化旅游小镇等一大批新项目即将铺开,甘肃文化旅游综合效应将全面释放。

“新基础设施”赋能智能文化旅游发展。5G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赋能智慧旅游。甘肃“一部手机游甘肃”和“一中心三系统三云一平台”智慧旅游,促进了全省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2021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旅游信息融合处理与数据权属保护重点实验室在兰州大学揭牌,为推动甘肃乃至全国文化旅游研究搭建了重要平台。[10]“新基础设施”将赋予甘肃文化旅游新的理念和智慧。

各项区域发展战略和“十四五”规划的共同努力,为文化旅游产业注入了强大动力。甘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将开启持续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助力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兰西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也将为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十四五”时期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文化旅游产业对外部环境非常敏感。在新阶段,甘肃文化旅游从恢复到全面繁荣将面临以下新挑战。

后疫情时代,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振兴面临巨大压力。后疫情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直播+云游”、“直播+文创产品”等智慧旅游将在一定时期内取代传统景区旅游,这将对文化旅游点的创新和运营提出新的要求。甘肃受文化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文化旅游创新能力不足、文化与旅游融合度低等因素制约。,文化旅游行业短时间内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压力很大。

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有限。一段时期以来,忽视了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和推广,甘肃“交响丝绸之路如意甘肃”旅游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不足。另外,营销时间短,营销范围有限,宣传手段相对单一,营销的合力尚未形成。国内外游客对甘肃的关注度、感知度、亲近度不够。

文化旅游的人均消费水平在慢慢上升。甘肃过境游客比例大,游客停留时间短。2019年,甘肃国内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为1.45天,其中过夜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为2.23天。[11]游客人均消费717元,排名全国最低。从过境游客的消费构成来看(图2),住宿、餐饮、购物位居前三,而游客的观光娱乐消费水平较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旅游的人均消费水平。

促进甘肃文化旅游振兴发展的对策建议

回望2020年,甘肃文化旅游产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有效措施,以乡村旅游为杠杆,撬动全省文化旅游产业全面复苏。但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文化旅游融合机制尚未完全畅通,“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影响力有限。要实现全面振兴,文化旅游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推进。

(1)丰富红色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做大做强红色文化旅游产业。

抓住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大力打造和提升红色旅游景区,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将红色南梁景区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丰富红色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壮大甘肃红色旅游产业。结合线上线下媒体,形成甘肃红色旅游的矩阵宣传推广,不断推出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红色旅游产品,提升甘肃红色文化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高标准建设长征民族文化公园(甘肃),构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一园”“两区”“多基线”总体格局,促进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融合发展。大力挖掘甘肃红色文化的旅游教育功能,建设一批国内一流的下一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中学生国防教育基地、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青少年研学旅游基地、工业遗产综合保护展示基地和企业精神传承弘扬基地。加大对南梁、会宁、哈达铺、两当、高泰、铁人王进喜干部学院等干部学院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筹建的支持力度,形成“培训+参观+体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争取列入省(部)委(党组)批准的干部党性教育基地。

(二)做好乡村旅游,激发乡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

增消费惠民,积极促消费惠民。鼓励A级景区和乡村旅游区联合发放年票,对本省居民实行套餐优惠。鼓励金融机构和文化旅游企业发行“文化旅游消费惠民卡”,覆盖吃、住、行、购、娱等领域,激活文化旅游市场。鼓励全省各级工会组织按照规定组织会员和职工开展职工休息和春游、冬游活动,促进全省旅游淡季发展。完善景区门票价格机制,推进景区门票按供求关系降价、打折或免费开放,规范“园中园”门票价格,拓宽降价空间空。大力开展“甘肃人游甘肃”活动,支持各市州举办文化旅游消费节(季、月)等活动。

调整乡村旅游产品结构,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鼓励各地根据自身文化底蕴打造主题化、特色化的文化旅游演艺产品,推动演艺、创意设计和文化创意产品发展。积极培育新型乡村旅游业态,支持发展健康旅游、田园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等主题旅游。依托乡村农耕文化、地形地貌、田园景观、森林温泉等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中医养生、spa养生等特色业态,建设一批中医健康养生旅游综合体,扩大多层次、多样化的乡村旅游消费空。加快培育一批独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乡村旅游精品休闲旅游线路和旅游专业合作社、民宿产品,努力提高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乡村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水平。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品质。紧扣乡村振兴主题,优化乡村交通网络,结合3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0个乡村综合体、17个特色小镇、60余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启动通往乡村旅游示范点、扶贫示范村的公路分级工程。完善房车自驾营地、交通路线、休息站、观景台、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引进国内外知名BB品牌和战略投资者,提高创意设计水平,开发特色精品BBs,合理布局,建设一批高端乡村旅游目的地,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3)提高产业要素,扩大文化旅游消费水平。

大力提高对甘肃主要旅游客源地的运输能力。加大“航空空+旅游”融合力度,在打造天妃、如意两张空金名片的基础上,继续挖掘文化内涵,拓展合作领域,与更多航空空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尽快推出交响乐主题航线。拓展“客运+旅游”品牌,在现有“环西列车游”、“三区三州红色文旅列车”的基础上,继续增加重点景区、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列车。加快完善通往周边省(区)、重点旅游城市和热门旅游景点的旅游直通车,下大力气疏通跨区域旅游交通的拥堵和痛点。

完善省内交通接驳体系。依托现有交通枢纽,合理延伸线路,科学优化方向,扩大覆盖范围,有效串联城郊景区。规范以共享公交、自行车共享为基础的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和管理,打通旅游集散点出行通道。在西部和南部旅游环线上建设2至3个具有文化内涵和综合服务功能的全国知名服务区,推动其他现有服务区转型升级。完善沿线房车自驾营地服务要素,提升管理水平,支持大型景区、景点相邻服务区的共建共享。

提高城市群公共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实现全要素、全行业、全流程、全方位、全时段空、全社会、各部门、全体游客的协同。以“新基础设施”为契机,推动VR、AR、3D成像、安防技术在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领域的应用,为演艺、文化创作、宣传推广、信息推送提供数字化支撑,满足游客休闲娱乐、沉浸式体验、智能导游、停车场搜索、路线推荐、精准定位、投诉求助等文化旅游需求。

(4)加大宣传力度,打造“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文化旅游品牌

全方位多角度强化旅游品牌形象,深入挖掘“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文化内涵,加强与央视、搜狐、新华网、新浪、网易、人民日报、腾讯、凤凰、中国日报等国内主流新闻媒体合作。,并积极与携程、同程、蜂巢、驴妈妈、去哪儿等在线旅游平台合作。,推陈出新,共同“使”推动甘肃文明城市建设和甘肃文化形象建设,整体提升“交响丝路如意甘肃”话语表达。借助“一会一节”品牌影响力,推动“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走出国门,参与“一带一路”文化旅游交流。

利用网络新媒体提高品牌传播效果,加快建设和完善“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文化旅游微信官方账号,注重内容的服务性和实用性,增强微信官方账号的吸引力,体现微信传播特色,增加受众接触微信官方账号信息的频率,鼓励甘肃旅游品牌的各类自媒体宣传,利用Tik Tok、Aauto Quicker等网络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电商等全媒体宣传甘肃旅游品牌通过“旅游+直播”、“网络名人+景区”的网络组合模式,讲好“交响丝路如意甘肃”的品牌故事,构建多层次、全链条、立体化的宣传体系。

给…作注解

[1]甘肃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华网甘肃频道(2021年3月30日)http://www.gs.xinhuanet.com/news/2021-03/30/c _ 1127271489.htm,2021年7月14日查询。

[2]根据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的资料及网站信息。

[3]《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拟命名名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2020年11月27日),http://www.ce.cn/culture/gd/202011/27/t20201127 _ 36055833 . shtml

[4]兰州新闻网:《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第二次理事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2021年5月23日),https://img.guanliwo.com/upload/2022/05/29/3o5r1iun2qp _ 123753?SPM = smpc . content . share . 1.1628045235539 bwlrpvi # comment _ area,2021年8月4日查询。

[6]中新。com:《甘肃文化旅游逐渐复苏,红色旅游升温,“圈粉”年轻一代的创新融合》(2021年5月15日),http://www.chinanews.com/CJ/2021/05-15/9478193.shtml,查询2021年8月10日。

[7]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旅游报]发展红色旅游传承长征精神红色文化赋能甘肃旅游发展”(2019 . 8 . 20),http://wlt.gansu.gov.cn/wlt/c108563/201908/d7c3a440a 0524 a 36 ABC cf

[8]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http://wlt.gansu.gov.cn/gswlyw/34214.jhtml.

[9]中国甘肃网:《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解密甘肃文旅赋能美丽乡村的奥秘》(2020年12月24日),http://gansu.gscn.com.cn/system/2020/12/23/012518098.shtml, 2021年8月。

[10]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搭建了推动甘肃乃至全国文化旅游科研的重要平台”,2021年7月31日。Http://wlt.gansu.gov.cn/wlt/c108541/202107/1755866.shtml,于2021年8月4日提出质疑。

[11]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2019年全省旅游统计分析报告。

作者简介

容,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丝绸之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研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60225.html
上一篇宁夏红色旅游资源
下一篇 青海生态文化是在西北高原这片地域上形成的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