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文摘 广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广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何颖 刘倩玲2020年以来,广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有序推动广西文化旅游恢复发展,文化产业呈现出持续性发展态势。进入新阶段,广西文化产业将以建设文…

广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何刘英黔灵

2020年以来,广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有序推进广西文化旅游恢复发展。文化产业呈现持续发展态势。新阶段,广西文化产业将以建设文化旅游强区为目标,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区域、民族、产业优势,深入推进融合发展,大力开展文化产业国际交流合作,激发活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企事业单位转型升级,推动广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以来,广西文化产业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指导,总揽全局,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问题导向,既加强了政策应对,又有序推进了广西文化旅游的恢复和发展,振兴了文化旅游经济,取得了积极进展。

广西文化产业呈现出波动回升的发展态势。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情况,广西文化产业系统一方面注重疫情防控,另一方面注重复产,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重大项目复工建设,加快文化旅游市场恢复运行,呈现出在波动和曲折中不断推进的发展态势。

(一)实施和深化文化旅游领域体制机制改革。

为推动广西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注入发展内在动力,广西不断制定新的政策法规,从体制机制上推进文化旅游体制改革创新。根据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进一步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建议,不断加强文化、文物、出版、广电、电影、旅游等各类市场的综合执法。,围绕整合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任务部署,广西积极推进落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成立了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管办公室,广西文化稽查总队与广西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合署办公,开展综合执法监管。制定新的改革措施,出台《关于深化广西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调研柳州、桂林、来宾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关于加强文化旅游供给侧改革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区的实施意见》,修订完善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若干措施。

(二)文化生产经营全面恢复。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广西文化产业整体持续复苏。2020年三季度因局部疫情反复出现小幅波动,四季度文化市场明显回暖(见图1)。2020年第四季度,广西规模以上文化企业715家,比去年减少50家;全区文化企业从业人员9.08万人,比去年增加7018人;实现营业收入778.09亿元,同比增长13.2%。①单位数量减少,但营业收入增加,表明文化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明显改善,企业盈利能力增强。

(三)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动力。

一是搭建重大项目协调平台。广西组建调整广西大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工程指挥部,实行双总指挥、双副总指挥负责制,加快广西大健康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总部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建立重大项目协调服务机制,总部领导和成员单位直接联系服务72个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完善由相应处室负责具体联系的部门领导推动的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工作机制,加强项目协调调度,出台《广西文化旅游产业重大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加强重大项目清单动态管理。二是推进大健康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在柳州共同举办“2020全区大健康文化旅游产业重大项目签约仪式暨在我市建设中国-东盟(柳州)旅游商品及装备制造产业园签约仪式”,签约项目13个,总投资162.755亿元;印发文化旅游行业2020年“三企进桂”实施方案,发挥厅际联席会议和自治区重大项目的协调作用,创新招商方式,发挥“面对面”洽谈和“线上连线”洽谈相结合,开展线上线下旅游项目招商,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招商工作不中断。三是打造文化产业园。创新机制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工业和信息化厅、柳州市人民政府三方组成。各部门、各城市共建中国-东盟旅游用品及装备制造产业园,整合各自优势,共同打造大健康文化旅游经济新增长点。修订园区创建标准,引导各地申报单位积极开展创建工作,不断丰富文化休闲庭院、艺术街区、特色书店、文化娱乐聚集区等文化产业新产品,扩大文化旅游消费。

(4)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提高文化产业效率,使文化服务业成为主力军。

围绕文化旅游主题,广西深入开展“广西人游广西”系列宣传推广活动,与中石化合作推出加油广西旅游套餐;举办首届广西文博会旅游艺术周等系列活动,发布《上路吧,广西》精品旅游线路,推广“本地人游本地,周边人游周边,广西人游广西”,积极推动市场回暖。组织2020年“三月三壮族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消费品牌活动。充分利用“壮美广西·三月三暖心生活节”平台,开展“壮山河、壮家乡、游广西”专项活动。通过地方政府、旅游企业、销售平台三方让利形式,发放旅游美食券等。,推介广西的景点和特色旅游商品和美食,释放被抑制的消费需求,促进消费补偿,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截至5月底,仅阿里巴巴飞猪平台就有近3亿元针对广西的文化旅游产品销售额。发挥广西旅游协会的凝聚力,联合推出线上“大培训、大培训、大观摩”活动,线下推出优惠措施,组织团队旅游主题活动。组织全区541个旅游景点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及其家属实行免费年票。

2020年,全区规范文化企业从业人数比2019年下降7.6%,但营业收入增长34.8%,表明文化产业整体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由于服务于文化市场和文化消费,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从产业类型来看,文化服务业正在成为规范文化产业的主力军。2020年,全区规范文化服务企业354家,占全部731家规范文化企业的48%,占比最重;文化企业186家,占总数的25%;文化零售企业191家,占总数的26%;从营业收入来看,文化服务业收入373.59亿元,占比41%,略低于文化制造业收入414.47亿元和45.5%,但差异不显著;批发和零售业收入122.71亿元,占比13.47%。

(5)优势区域带动全区文化产业发展。

2020年,广西大部分城市规范文化企业数量和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但发展优势城市实现增长。南宁、柳州、北海的规范文化企业数量有所增加,其中柳州同比增加32家,北海增加7家,南宁增加1家。从营业收入来看,北海市的表现尤为亮眼。2020年第四季度,只有本市企业数量和营业收入出现增长,营业收入和增速均居全区第一。说明北海的文化产业恢复力很强,疫情过后逆势上扬。文化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正逐渐成长为广西文化产业的重要龙头城市。北海监管文化企业营业收入331.1亿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102%。广西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北海的贡献;第四季度北海、贺州同比增长。贺州营业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51.6%。南宁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量在14个城市中排名第一,为191个,其次是柳州市115个,玉林市79个。贺州企业数量同比下降13.6%,但营业收入却增长了51.6%,说明经过疫情筛查,留守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南宁市企业数量与上年基本持平,营业收入微降12.9%。柳州市企业数量增长38.6%,但营业收入下降5.9%。百色市企业数量在广西排名第6,但营业收入排名第12。两市商业收入有待提高。

(6)文化教育娱乐消费需求旺盛,稳步增长。

2020年受疫情影响,几类消费下降,广西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价格仍上涨0.5%。回顾过去几年,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增速相对稳定,2017年增长2.1%,2018年增长2.5%,2019年增长2.1%。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广西文化旅游产业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是疫情反复发生,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发展基础、资金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制约。,对其发展形成障碍。

(1)企业小、散、弱,市场机制不够灵活。

与过去相比,广西文化产业结构有了很大进步,但与全国相比,仍存在总体规模小、增长速度慢、文化企业普遍小、散、弱等问题。以上规模的文化企业不多,大部分还是实力不足的小微企业。企业之间缺乏足够的合作,文化产业没有高效发挥联动作用,与其他产业也没有有效的协调机制,难以形成规模优势。

广西文化产业对市场变化不够敏感,缺乏敢于担当、大胆创新的灵活机制,导致管理者被束缚在背后,缺乏进取的企业家精神。面对最新的发展趋势和市场机会,只能处于被动的局面。

(2)发展不平衡,地区和城乡差距较大。

从广西文化企业数量和业务收入可以看出,广西文化产业的格局仍然是经济格局,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的问题没有太大改变。在广西14个地市中,受规范的文化企业大多集中在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玉林等地。崇左、来宾、贺州、防城港四市受规范的文化企业数量特别少,业务收入分布基本一致,地区差距仍然较大。同时,城乡差距一直存在,城乡居民享受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消费水平相差甚远。这两个差距也是当今中国文化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反映。

(三)高端人才缺乏,创造性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广西部分文化产品的创意有了较大提升,但仍有不少文化产品缺乏独特的创意设计,产品形式、内容、渠道存在同质化现象。产品的文化创新不足,大多走模仿、抄袭的老路。龙头企业虽少,但缺乏知名品牌,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不高。这个问题很大一部分是高端文化产业人才短缺造成的。广西尚未形成完善、系统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选拔机制,特别是缺乏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端技术人才和从事文化及市场策划、运营、管理的一流人才。人才培养难、吸引难、留住难的问题依然突出。

(4)文化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仍然不足。

2020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8514亿元,其中文化新业态特征明显的16个行业实现营业收入31425亿元,增长22.1%。新业态衍生的文化产品成为国内文化消费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②相比之下,广西文化企业收入增长13.2%,低于全国8.9个百分点,虽然成绩不错。从上表可以看出,文化产业新业态只有一家企业,广西文化企业还缺乏信息和智力,尤其是新业态的龙头企业。

(5)文化产业的出海之路还不够顺畅。

广西文化产品目前状况良好,但由于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仍将面临诸多挑战。文化企业会遇到国际关系和形势变化、贸易政策变化、知识产权保护差异、其他出海地区当地法律政策等问题。由于周边国家修订出入境管理法,游客游览范围缩小,影响了文化旅游项目的正常开展。受国外文化贸易政策影响,中国公司开发的手机应用被封杀,文化产品和游戏软件受到限制和打压。

广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

进入新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广西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及一系列规划、支持广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和《广西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发挥优势,补齐短板,选择自己的道路,不断推进发展。

(1)借力文化旅游强区建设,推动广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十四五”规划,文化旅游相关规划纷至沓来。广西文化产业发展要与国家“十四五”规划、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及一系列规划相衔接,做好上下衔接;同时,要整合自治区、文化和旅游部门的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使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

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要按照广西“十四五”规划的系统目标来进行。规划纲要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建设广西文化旅游强区的目标。包括建设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家级、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提升现有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治区级旅游景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品质。打造“广西礼”特色旅游商品品牌,培育特色文化创造、非遗传承和旅游商品生产龙头企业。构建多元化旅游住宿体系,加快建设和引进一批国际品牌酒店、高端度假酒店、山水主题酒店和特色精品旅游民宿。大力培育文化旅游娱乐业态,打造一批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旅游演艺精品,挖掘和发展广西特色美食,提升民族节庆品牌影响力。优先引进世界、国内大型文化旅游企业集团,培育壮大文化旅游市场主体等。,都需要并包含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容支撑和产业支撑。

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强区的目标,广西要加强文化挖掘,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把广西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全国先进省份、国际健康旅游目的地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做出支撑性贡献。

(二)全面建设广西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新时期,必须系统推进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构建广西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在《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中,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包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要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有创意,有竞争力。系统要素的组合是系统的。

在广西“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中,将广西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分解或整合为广西文化旅游现代产业体系、广西文化旅游优质服务体系、广西文化旅游现代管理体系三大体系,共同成为建设文化旅游强区的支撑体系,并由一系列项目推进。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推广项目、文艺作品“攀高原、攀高峰”项目、文化大师培养项目、国家级和世界级文化遗产创建项目、国家级和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建设项目、高端度假酒店、山水主题酒店、精品民宿建设项目、国家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乡村旅游走廊建设项目、以红色文化为主的研学旅游项目、 大健康与我们将培育“环广西国家旅游风景道”、“秀天下,壮美广西”的文化旅游知名品牌,以及“一键游广西”、“广西长寿之省”、“广西有礼”、“广西有秀”等一系列品牌。

这个计划和安排有丰富的要素和内容。在此基础上,要明确广西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建设目标、内容构成和实施方案,制定和推进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措施可行的现代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3)充分发挥广西的区域、民族、产业优势。

无论是建设文化旅游强区,还是建设广西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都需要根据发展形势的要求,结合广西实际,统筹安排。从区域、民族、产业特色等角度,系统梳理和落实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特色和优势,打造广西有影响力、代表性的文化品牌,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一是广西要发挥“老、幼、边、山、海、寿”的特色优势,做大、做优、做强文化旅游产业;二是要坚持“以文塑造旅游”和“以文发展旅游”的方针,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化旅游消费的提升和扩大;第三,要注意丰富文化旅游现代产业体系的要素。积极发展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注重打造广西特色文化品牌,进一步打造文学桂军、漓江画派、八桂书风、广西出版、刘三姐等广西文化品牌和“壮族三月三”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消费品牌。打造“广西礼”特色旅游商品品牌,培育特色文化创意、非遗传承和旅游商品生产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旅游演艺产品,挖掘和开发广西特色美食,提升民族节庆品牌影响力。

(四)顺应新的技术环境,加强现代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

为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事业和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强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中宣部、广电总局等印发《关于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体系,实现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也提出:顺应数字产业化、行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环节的应用,推进“以数育人”,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衔接。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发展数字创意、数字娱乐、在线视听、在线播放、数字艺术展示、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丰富个性化、定制化、精品化数字文化产品供给。

沿着这一发展方向,《支持广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加大“文化+科技”融合力度,推动广西文化产业优化升级。要重点支持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AI(人工智能)、4K/8K超高清视频、智慧广电、“互联网加中华文明”等一批应用场景建设项目的发展。推动动漫、创意设计、网络文化、工艺美术等产业创新发展,鼓励电子竞技等新业态发展,支持举办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电子竞技比赛。

(五)深入推进融合发展,大力开展文化产业国际交流合作。

为促进文化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广西不仅要改善消费设施和消费环境,还要促进文化与信息、体育、健康、农业、工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多种业态的消费聚集地。鼓励发展特色文化创意产品,拓宽文化创意产品展示和销售渠道,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主题业态发展,提高文化创意与实体经济、现代生产生活、消费需求的对接程度,提高相关产业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提升演艺娱乐、工艺美术等传统文化业态,大力发展夜间经济, 推进夜文化和旅游消费集群建设,将文化消费嵌入各类消费场所,培育新型消费、信息消费、定制消费等。 引进大型文化旅游企业集团,培育壮大文化旅游市场主体。

广西“十四五”规划重点打造红色文化旅游产业。要深入挖掘湘江战役、百色起义、龙州起义、桂林抗战等红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湘江战役”和“百色起义”红色旅游品牌;推进长征民族文化园(广西段)等重大红色文化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全国红色党性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研究基地。

继续发展以面向东盟的“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交流为重点的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开拓海外文化市场。我们将继续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文化旅游展、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等主题展会的平台和渠道作用,继续办好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完善和拓展与各国的文化产业政策沟通对话机制,进一步完善海外宣传推广体系,推动建立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建设区域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 抓好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参与国际文化产业活动和展览,提升广西在东盟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六)激发活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企事业单位转型升级。

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广西需要加大对自治区直属文化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和国家文化产业基金的支持,搭建广西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平台和文化旅游产业信息平台。积极统筹中央和自治区专项资金,将国有文艺院团设施设备建设、维护和购置纳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演出补贴、以奖代补、政策补贴等方式,加大对国有文艺院团的支持力度,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提升文化企业资本市场融资能力,支持设立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推动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整合资源加快上市,支持广西广电网络公司利用上市平台再融资,吸引战略投资者,依法合规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

推进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推动自治区文化企事业单位转型升级。推进商业性文化机构集团化经营,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支持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与民营企业合作开发文化产品,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大对企业转制为文化机构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促进其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支持自治区直属文化企业聚焦主业发展。支持广西文化产业集团推动电影集团转型升级,建立广西剧院演艺剧场,创新剧场管理运营模式;牵头广西广电网络公司加快5G技术应用和网络建设。强化互联网思维,推动广西云与广电云融合发展,打造覆盖全区、互联互通的综合媒体云平台。

给…作注解

①资料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②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参考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桂〔2021〕11号),2021年4月19日。

[2]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2021年4月29日。

[3]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支持广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2020年5月31日。

[4]《广西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广西文化和旅游厅。

[5]广西文化和旅游厅、广西广电局等相关部门工作总结材料。

作者简介

何英,广西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是文化产业和国际文化交流。

刘倩玲,广西民族文化艺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传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60232.html
上一篇网红经济对重庆旅游业的影响
下一篇 贵州创建旅游品牌化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