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文摘 靖西壮族民间剪纸

靖西壮族民间剪纸

彭丽荣剪纸是一种古老的创造艺术,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靖西是我国壮族人口聚居最密集的区域,当地壮族剪纸艺术历史悠久,且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面对当地剪纸艺术生存发展困境,应以政府为主导,通过人才培养、优化环境、非遗立项、…

靖西壮族民间剪纸

剪纸是一门古老的创作艺术,是中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靖西是中国壮族最密集的地区。壮族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面对本土剪纸艺术的生存与发展困境,应以政府为主导,扭转局面,通过人才培养、环境优化、非遗项目和技术创新等手段,促进剪纸艺术的有效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剪纸,又称纸刻、窗花或画剪,根据许多历史记载和考古研究论证,中国民间剪纸的产生有四个根本原因:一是巫术事件和活动的盛行;二是民间崇拜和图腾信仰;第三,民俗礼仪活动;第四,是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剪纸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它不是简单地再现客观事物,而是剪纸艺术家以简单的形式呈现他们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对万物的理解。

国内学术界对民间剪纸艺术及其传承发展的关注由来已久。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的知识产权》一文中,王中兴提出了保护中国剪纸艺术知识产权的对策,王婷婷的《剪纸艺术形式与现代延伸研究》则涉及寻找传统剪纸与现代剪纸艺术的碰撞点,探索一条本土的现代剪纸艺术延伸之路。民间艺术学者王树村还撰写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史》,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原始风格、流派和发展进行了梳理。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陈静撰写的《中国民间剪纸史》以中国历史为时间线,探索和研究民间剪纸艺术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并对与民间剪纸相关的其他民间艺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王树村主编的《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一书中,也对民间剪纸的传承与保护进行了论述。中南民族大学何女士在《中国南方民间剪纸研究》一书中也提出,要积极发展剪纸文化产业,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各种需求。整体来看,目前学术界对民间剪纸艺术及其传承发展的探讨,多以国家为研究对象范畴,注重宏观的探讨,对本土剪纸艺术仍有较大空的关注和思考。

靖西剪纸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生动地反映了当地壮族人民的传统思想和古老文化,以及众多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是靖西民间剪纸的最佳创作题材。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靖西民间剪纸的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及传承发展对策进行探讨。

靖西民间剪纸的艺术特征

史静市位于桂西南边陲,南与越南接壤,总面积3322平方公里,辖8镇11乡,总人口62.97万。有壮、汉、苗、瑶等11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99.4%,是壮族聚居人口较多的边境县。靖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部落就逐渐形成了。夏商周为百越之地,到秦时为项峻之地。改土为流后,改属直隶州。1912年,广西巡抚卢荣廷与县内士绅商议。因久称“荆州”,地处边陲,故名“靖西”。[1]在靖西这片充满壮族风情的热土上,演绎了民间剪纸文化代代相传的过程,让这个民族的奇葩永远开放。京西较早的剪纸,通常是做成一些不同形状的图像和人像,应用于葬礼。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在京西随处可见。此外,剪纸还作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装饰品,是对祖先的记忆和纪念。基于特殊的功能需求,靖西民间剪纸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一)颜色的选择

刘东,余明仪征人,《京师风光:春田》:“十月一日,纸裁五色,作男女衣,足长,衣寒,印薄,知其姓、代,如寄书。家家有夜饮,门被烧。这叫送寒衣。新丧,为之白纸,说新鬼不敢衣冠。”[2]潘荣弼《景帝老时,吉盛发寒衣》:“十月十日...士族祭奠祖先,如钟等。到了晚上,把书封好,把五色绸缎做成冠服,烧在门外。那叫送寒衣。【3】可见剪纸艺术对色彩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在靖西剪纸的色彩选择上,以黑、红、黄、紫、蓝为主。比如束腰的颜色选择。人分为老年期、青年期和儿童期,所以在surplices的颜色选择上也有差异。老男人往往选择黑色,女人可以是紫色,也可以是红色;中年女性可以是红色或粉色,男性只能是蓝色或黑色。

(2)剪纸工艺

1.切割工具和雕刻方法

剪刀、刻刀和针是靖西剪纸的主要工具。工具虽然是极其简单和普通的物品,但却非常讲究细节。比如对斗篷里剪刀的要求。剪晨衣对剪刀的锋利度是有要求的,就是只在剪刀口上剪纸,左手的剪刀要用右手转动,左手的剪刀不用上下开合就能把纸弄断,能达到要求的锋利度。否则,不锋利的剪刀剪下的晨衣会起皱,不仅影响美观,还会被视为“打补丁”的破布,无法“发放”。中国民间剪纸的雕刻方法有三种:一种是正刻,即以线条为主,保留雕刻的线条,舍弃其他,用线条连接线条,为保留型;一种是女雕,与男雕相反。切掉图形,切掉线条,切掉形状。最后一种是阴阳刻结合。京西剪纸中,割裹尸布的方法是阳刻法,往往把除了形意以外的其他部分都切掉。切割过程要不间断,要一气呵成。

2.切割顺序

地方剪纸很讲究剪的顺序。例如,束腰外衣的裁剪。听老一辈人说,万事始于足下,这和老子第六十四章提到的“折子树”是一样的。九层台,累土起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京西的中山装是从脚跟开始裁剪的。还有一种说法是纸的折叠方式决定了裁剪顺序。纸张规格是一米长一米宽的正方形,然后对折。最后,裁剪束腰外衣的领口。领口就是把纸打开,翻过来,再折一次,和原来的记号重叠。领口一定要圆,这也符合靖西人圆的心理。我们将尽最大努力追求每一件事的完美。[4]

靖西民间剪纸的文化内涵

靖西剪纸艺术除了注重色彩的选择、工具的选择、剪序和剪法之外,还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这些作品着眼于具体的审美意象,寄托了创作者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追求,锚定了具体的审美意义和趣味。[5]本文试图以两个有代表性的形象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1.“花桥”

“花桥”等剪纸表示为孕妇求子或进行堕胎,以及与分娩有关的剪纸。靖西的“花桥”剪纸是当地孕妇在农历七月所要的,祈求孩子顺利出生,让孩子以后过上平安顺利的生活。孩子满月时,人们会把花桥贴在宝座的左边。生儿育女是延续家族家风香火的重中之重。在京西,已婚夫妇只有在作为父母生下第一个孩子后,才能真正成长,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靖西花桥的剪纸为长方形,分为上、中、下、左、右五部分。分别有三个葫芦。葫芦里装的是酒,孩子也在葫芦里,没有出生。下面是两个灯笼,预示着孩子的未来和灯笼一样光明。灯笼下面有三个手举到头上的小人;对称,有饭、花、酒等。,两边的剪纸图案预示着孩子开花结果,长大后会寻找食物,有饭吃,有酒喝。两颗心说明长大后找到的另一半也有同样的心。这种花桥的剪裁讲究左右对称,所以在剪裁前要仔细对齐纸张的折叠,这样可以节省一般的力气,达到省时省力的双重效果。这也是靖西剪纸的艺术特色。

2.“老虎”

“虎”是十二生肖的神兽之一,十二生肖的剪纸千姿百态,引人入胜。剪纸中经常表现“老虎”。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老虎个性很强,体格健壮,外形丰满漂亮。尤其是虎额正中的“王”字自然生成,让人感觉虎有一种霸气和帝王的风范,深受人们喜爱。人们对老虎寄予了很多希望,希望得到它的祝福,因为它的存在孕育了勇气。靖西的民间剪纸也无一例外地运用到了这一题材的作品中。京西人用他们天才的想象力,用夸张的变形,剪出了各种神和虎。有的老虎嘴里衔着一根草,表示老虎给家里带来财富,有的老虎身上有金钱图案,表示人有福气...由于人们对老虎的崇拜,靖西人在节假日会剪老虎形状的剪纸。贴在儿子住的房间门上,希望儿子大有作为,有王者风范。剪纸中老虎图案的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迁移,早已超越了早期的守镇宅、辟邪、保平安的含义。现在有了越来越多的含义,不仅意味着多才多福,也意味着阴阳调和,万物转化。

靖西民间剪纸的传承与发展对策

进入80年代后,经济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外来文化的涌入,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冲击着靖西当地的传统文化。由于其创作和传承的特殊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形势更加严峻。靖西民间剪纸艺术就是其中之一,剪纸技艺中“青黄不接”的情况尤为突出。因此,保护和传承的路径选择是本土剪纸艺术面临的一个发展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剪纸艺术进行改进。

(一)政府加大保护力度。

政府要加强对剪纸市场的规划,让剪纸有一个“落脚地”和固定的交易市场,加大对剪纸艺术项目的投入,让剪纸艺术在发展中有足够的资本维持,让剪纸工具和设备得到更新。文化馆对外开放,图书馆增加剪纸方面的书籍,馆员做好图书分类和书目整理;对剪纸艺术家创作的优秀作品进行评选,颁发相关荣誉证书进行鼓励。政府发动群众集资,成立了剪纸文化展览馆,展示历年评选出的优秀作品,有作者姓名、创作日期、政府领导评语、创作思路、寓意等。

(2)注重剪纸艺术家的培养。

加大剪纸艺术文化的宣传力度,加深剪纸艺术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从乡镇选拔优秀剪纸艺术家,帮助政府开设培训班。由优秀的剪纸艺术家担任指导和监督,手把手地教,组织剪纸队伍进行宣传,不断壮大剪纸人才队伍,让这一国花能够长久地绽放在世人面前。

(三)举办相关竞赛活动。

学者认为,壮族村落普遍具有“文化浓郁、民风淳朴、景色宜人”的特点,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为政府在当地举办相关文化活动提供了优越的条件。【6】相关竞技活动要在合适的时间举行,避开农忙季节,选择合适的时间节点作为活动日期。由于现在的剪纸艺人大多来自民间农村,剪纸艺人及其相关人士只能在非农的农忙季节才能走出来一睹剪纸艺术的风采。比赛的场地,场地的布置,所需的器材都要由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准备。评委由权威人物担任,增加了剪纸大赛的权威性和高贵性,同时也凸显了政府对剪纸艺术的重视,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剪纸民俗文化的阵营。比赛结果将于当天公布。对优秀作品给予物质补贴和经济奖励,并将作品放在展厅供参观者和热爱剪纸艺术的人们欣赏。

(4)启动非遗项目保护。

从2004年开始,以中国民间剪纸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影像文本和申请报告为标志,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逐渐走向世界。2009年,剪纸正式成为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员。如今,包括民间剪纸艺术在内的各种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虽然受到了很多关注,但客观现实也不容忽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场面。随着京西老一辈剪纸艺人的不断去世,这些民间剪纸艺人不仅没有可持续发展,甚至将面临更加严重的生存危机。因此,需要在国家项目的保护下,不断完善和强化剪纸艺人的传承机制。

(五)注重剪纸技艺的创新。

靖西民间剪纸的主题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婚丧嫁娶、节日风俗等...一些品种已经在市场上消失,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创新传统剪纸,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增强其实际应用。【7】将京西传统剪纸应用于服装、饰品、箱包、日用品等领域的创意设计,是将剪纸行业与其他行业有机结合,创作出新作品、时尚产品等的途径。,开发市场,把剪纸艺术商业化。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一场从艺术理论到艺术实践的大变革正在酝酿之中。靖西民间剪纸也需要在自己的领域创造出自己在这个时代的巅峰成就。[8]

在传统剪纸艺人的观念中,剪纸只能在上述传统习俗中应用,但殊不知,剪纸有其实用性和收藏价值。剪纸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很大的收藏价值。它不仅有着美丽的外表,更有着深刻的内涵。但大部分都是自娱自乐,只是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另外,现在的剪纸艺人大多处于中年阶段。他们与外界联系不多,信息闭塞。他们无法理解外界的需求,也缺乏将作品变成商品的中间环节。剪纸艺术只有进一步市场化,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剪纸行业,这项艺术才能得到延续和发展。我们需要帮助外界的人们认识到剪纸本身的价值和魅力,通过商业购买为剪纸艺术家带来经济效益,从而鼓励更多的人对剪纸艺术投入更多的热情,凝聚文化认同,促进艺术技艺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

[1]《京西年鉴》编纂委员会。京西年鉴2004[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P5。

[2](明)刘东,(明)俞懿正;崔晓的笔记。帝都风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P114。

[3](清)潘荣弼,(清)傅查敦朱崇;(清)查,(清)让廉。帝景姬生于[M]岁。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P16。

[4]罗小凤。从“诗歌创作”到“媒介生产”——论新媒体语境下新诗发展的媒介转型[J]。社会科学,2020 (5): 180-191。

[5]见。中国审美现象学与“意象”概念的现代阐释——从杨、教授关于意象的论述谈起[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0 (2): 193-205。

[6]李萍。城市化背景下壮族村落传统工艺的保护性发展模式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3 (2): 165。

[7]张瑞祥。中美高校民间艺术课程应用性教学的比较研究——从手工扎染印花课程谈起[J]。美与时代(上),2019 (6): 115-118。

[8]见。新时代语境下其他现代理论参与全球理论对话的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9 (6): 91-99。

作者简介

彭是中共靖西市委党校的一名教师。他的研究方向是地方文化及其传承发展、档案管理和公文写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60695.html
上一篇陕西省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
下一篇 中华民族优秀法律文化传统是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