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新闻 寻访一张20年前汇款单背后的西藏情缘

寻访一张20年前汇款单背后的西藏情缘

黄臻 刘金海 普布扎西1979年,孩子才4个月的他主动报名,前往西藏工作。从海河之滨到藏东小城,近三千公里的路程,他走了七八天,颠簸与头痛为伴。2001年,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即将开工建设的消息传遍全国。当时每月工资不过两千多元的他挤出了111…

刘臻金海普布扎西

1979年,在孩子只有4个月大的时候,他志愿去西藏工作。从海河沿岸到西藏东部的一个小镇有将近3000公里。他走了七八天,磕磕碰碰,头疼。

2001年,青藏铁路二期即将开工的消息传遍了全国。当时他每月工资只有2000多元,于是他挤出1118元,在汇款单上写下“祝铁路早日修到西藏”。这张没有名字的汇款单,也是当年青藏铁路建设指挥部收到的第一笔汇款。

2021年,七十岁的他第20次进藏,手里拿着药瓶,却为当地的孩子如何使用热水发愁...

寻找(下落不明的某人)

中国北京图片档案馆。

在浩如烟海的藏品中,有这样一张普通的照片。那是一张20年前从天津取来的汇款单,汇款人签的是“1979年援藏干部”。

这张金额为1118元的汇款单,与规划建设的总长度(1118公里)完全一致。

“1979年援藏干部”是谁?他为什么要汇这么一张汇款单?

1979年是援藏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3000多名干部从五湖四海奔赴雪域高原,走上新的工作岗位。现在,这些干部已经过了退休年龄,他们分散在全国各地。这个“1979年援藏干部”现在在哪里?

翻查当年援藏天津干部的历史档案,一位知情人士说:“你可以找航天管理局的李书记捐款援藏。他是1979年的‘旧西藏’。”

秘书李,全名,退休前在天津航道局(简称“天航局”)工作。这个名叫“梦回藏东”的70后微信看到汇款单的照片时,笑了:“这是我的笔迹。我每年都给青藏铁路建设指挥部捐款,直到2006年建成通车。我以前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

2001年,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即将开工的消息让李春敏兴奋不已。他省下1118元,捐给了青海格尔木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从2001年第一张汇款单汇出到2006年青藏铁路竣工,李春敏每年都向青藏铁路建设指挥部捐款。金额根据计划施工到实际施工的长度进行调整。每次都有问候,而且每次都没有留下真名。

鲁乌旗,藏语“大山”,位于西藏东北部,平均海拔约4500米。

1979年,李春敏响应国家支援西藏的号召,到离津近3000公里的西藏昌都鲁乌旗县工作。

“那时候要走五年,户口要迁到西藏。好在有父母爱人的支持,特别是我父亲这个老党员,觉得祖国需要我们就去哪里。”

当时,李春敏的孩子才出生4个月,妻子崔伟民知道鲁乌旗海拔太高对他的健康不利,但经过再三思考,她还是选择了支持他:“我们航天局很多女职工以前都是机组成员家属,习惯了丈夫不在家,都是女汉子。你帮我买个菜,我看一会儿孩子,日子就过去了。"

第一次进藏,李春敏一行从北京坐火车到成都,然后转乘汽车。他们在土路上跑了六天,下了车,已经成了“土生土长”的人。

“川藏路车行,尘飞如烟;盘山路险,峡谷险空。车内气味难闻,噪音大;一天一百里,颠簸又饿。哮喘,心跳加速;我头痛欲裂,咬牙切齿,想吐。长途跋涉,漫漫西游记,没有尽头;声音问群山,昌都在哪里?”李春敏仍然记得他当时写下的所有悲欢离合。

初到昌都,事情比较复杂,但内地干部首先要面对的是如何适应当地的工作生活环境。大家总结为“过三关”——“骑马、语言、人生”。

李春敏的主要工作是宣传下乡政策,进行生产生活调研。几十年前,下乡的路很难走。有些地方骑马要花三四天。没有马是不可能的。

怕骑马被摔,成了春丽市民进藏打工的第一课。

“瞎拉”是一匹独眼马,下乡时与李春敏朝夕相处。“马是一等好马,因为他一只眼睛瞎了,性格暴躁,但我们是好朋友”。

最近几年,李春敏回到了陆武旗,他不再需要在农村骑马了。县里的人说,大部分村都通了路,但李春敏还是忘不了“瞎拉”,忘不了那些骑马下乡的日子。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李春敏特意准备了一个小本子,用汉语拼音标注藏语发音,有空就背几句。现在,这本泛黄的笔记本充满了李春敏的回忆。

"尊重少数民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尊重他们的语言."他说。

掌握语言就像掌握了西藏的钥匙。李春敏在农村工作的次数和时间逐渐增加。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帮他们除草,养肥背,防霜,去山上放土火箭驱雹,给他们普及科学知识...他会说藏语,被藏族村民当作亲人。

在农村工作时,李春敏最不舒服的是他不能吃绿色蔬菜,这导致他经常便秘。最严重的时候,我6天都无法排便。

“还好当地人给我煮了很贵的酥油茶,房东阿姨给我炖了根,缓解了我的症状。”李春敏说。

“还有一次冬天下乡,他们把房间让给我,带着孩子安静地住在院子里的草堆里……”当往事再次被提起时,李春敏的眼里充满了泪水。与那些藏族乡亲积累的友谊,成为他未来援藏的情感源泉。

“乡愁”

我在梦里见过你多少次,

我忘不了你美丽的脸庞,

你是漂浮在九天的彩云,

你是藏东璀璨的明珠。

这首诗来自李春敏。

1983年底,由于过度劳累,李春敏突然患上自发性气胸,病情十分危急。县里想办法把他送回天津治疗,终于保住了他的命。

五年来,生活在西藏,像吴起这样的山山水水,淳朴的藏族村民,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93年,李春敏第一次回到吴起。路过一个教学点,发现教室窗户没有玻璃,只有塑料布贴在上面。风吹进来,上课的孩子冻得瑟瑟发抖。这一幕让李春敏感到苦恼。他留下钱,让学校给教室装玻璃。

从此,改善吴起的教学条件成了李春敏的“乡愁”。

2006年,李春敏再次回到吴起,三多镇恩达村教学点低矮的校舍和破旧的教具成了他的“心结”。李春敏和他的朋友们一起投资35万元扩建了恩达村的教学点。

2007年,恩达村教学点新教室顺利竣工,升格为恩达小学(现三多镇第二小学)。

自2007年起,李春敏发起设立“启星”奖学金奖励基金,每年对吴起县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优秀师生进行奖励和资助。这也是他改善当地教学设施的主要资金来源。截至目前,该基金已募集捐款900多万元,其中李春敏个人捐款100多万元。

“扶贫先扶智。‘启行奖学基金’的设立,意味着大家将共同努力,振兴西藏教育。”李春敏说。

而那些因为而改善了生活和学习条件的孩子们,也没有见过这位心地善良的“李爷爷”。

“读完大三,我终于有机会当面对李爷爷说谢谢了!”21岁的藏族大学生扎西康得到了“七星”奖学金奖励基金的资助。他目前在天津大学学习工商管理。从大一开始,她每年领4800元生活费。直到最近,她才得以在天津见到她的“李爷爷”。

30岁的郎加桑姆是从李春敏获得个人经济资助的藏族学生之一。毕业后,她选择回到家乡传播知识。目前是鲁乌旗县第二小学数学教研组组长。在业余时间,她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开展助学活动。

“要不是李爷爷,我也不可能站在主席台上。这笔助学金帮助我减轻了生活中的许多负担,也让我有机会像其他人一样追求自己的梦想。”郎加桑姆说。

奔波

这些年来,李春敏几乎每天都在为西藏奔走。

为了开阔藏族孩子的视野,他带他们去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去天津看海。他为当地村民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为残疾儿童定制专用鞋;他提议给坚持使用农户沼气设备的农牧民颁发奖牌和奖励,以此带动其他农户,推广沼气的使用。他每天的工作笔记都记录在他手机的屏幕上...

“摆脱贫困、振兴教育和民族团结是党的号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曾经支援西藏的干部,做好这些事情只是尽自己的一份力。”

去年冬天之前,李春敏计划在当地12所乡镇小学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因为“小孩子都用刺骨的冷水洗头洗脚,对女孩子身体特别不好”。但是他低估了这个项目的难度。因为太阳能热水器需要接通供水供电才能正常工作,所以这些学校的水电设施都有自己的条件:有的需要架设两三百米的新电力线;有的需要新铺设数百米管道;有些人不得不挖一条很深的管沟来防止结冰。尤其是高海拔的岗色乡小学,冬季用水一直得不到正常保障。

李春敏带着太阳能热水设备公司的负责人和施工人员,逐一为每所学校设计安装方案,足迹从吴起县城到海拔4000多米最偏远的学校。目前,除岗色乡小学外,11所学校有热水。

彩色乡小学300多名孩子的冷暖,一直让李春敏牵挂。

2021年4月底,李春敏再次赶到陆武旗,专门找专家反复研究论证,希望能找到一种提高井水扬程的方法,保证太阳能热水器的供水。

这是李春敏第20次去西藏,去年他在那里做了心脏支架手术,他的药没有被拿走。

记者跟随李春敏在鲁乌旗县采访的这几天,走访了几个地区的几所学校,他带着施工人员在学校落实热水设施和一体化教学机。

他和几乎每个学校的校长都是兄弟。每到一个乡镇小学,他都会听到孩子们亲切地叫着“李爷爷”。

“一人援藏,全家援藏;援藏一次,援藏终身。”这是李春敏经常谈到的一句话。

20多年来,这位一直努力援藏、刻苦学习的老人,赢得了当地藏族乡亲发自内心的尊敬。他说,“生命不仅在于长度,还在于宽度”。

“他一直是我们援藏干部的前辈和榜样。这些年,他不求名利,不求回报,为西藏办实事。40多年来,援藏的初心从未改变。”来自上海的80后援藏干部董建华被李春敏精神感染,也在积极联系解决岗色乡小学太阳能热水器的供水问题。

接下来,李春敏的计划是让吴起镇的学生喝上热水,洗个热水澡。想到这,有时他深夜醒来,很难再入睡。

原始愿望

《春里民生》创刊于1951年,恰逢西藏和平解放。“结缘西藏,三生有幸。”对于这个70岁的老人来说,鲁乌旗早已是他的故乡。

从青黄不接之时起向农村紧急运送救济粮,使农牧民丰衣足食;从骑马、运牦牛、放牧到骑摩托车,牧场里有了汽车,村村通上了公路;县城只有一条路没有路灯,最高的建筑是县政府的两层办公楼。如今,道路纵横交错,建筑鳞次栉比;从送巴赞上学,到包吃包住、包学费的三包政策...

渐渐地,李春敏看到了吴琪的变化。

2009年,青藏铁路开通第三年。他即将退休。他第一次坐青藏线火车。火车以100多公里的速度疾驰。平稳、安静、舒适、快速的旅程让人忘记了那是多么的颠簸和危险!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我刚好70岁。我见证了青藏铁路的开通,我希望我也能见证川藏铁路的开通。这条铁路会经过我们昌都市,连接到拉萨,和青藏铁路汇合。以后学生可以坐火车去拉萨了。”李春敏兴奋地向西藏昌都市鲁乌旗县伊日乡小学的孩子们介绍。

李春敏七十岁时的愿望是在有生之年游遍西藏。

“这个方案是墨脱的,也是我唯一没去过的路线。但是到了这里,计划已经一再推迟。孩子是未来,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去做。”

这位看似瘦弱却精神矍铄的退休老人,一直在乡镇的校舍里忙碌着,就像当年他发匿名汇款单一样,带着责任,复杂,感恩,不变的初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6134.html
上一篇能量饮料好比“水炸弹”
下一篇 蒋胜男:生活和创作,是一体两面的事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