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 明清时期的山西商人会馆

明清时期的山西商人会馆

穆雯瑛明清时期,山西商人会馆遍及全国,它是山西商人远方乡愁的慰藉,是山西商人的精神家园。而今,立在斜阳旧影里的山西商人会馆虽显寥落,却也是当年山西商人创造辉煌商业奇迹的缩影,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经济和文化形态,值得研究和借鉴。明清山西商人会馆的…

穆文英

明清时期,晋商会馆遍布全国,是晋商乡愁的慰藉,是晋商的精神家园。如今,矗立在夕阳旧影中的晋商会馆虽然少之又少,但也是当年晋商创造的辉煌商业奇迹的缩影,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经济文化形态,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明清晋商会馆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

会者,聚也;馆者,舍也。所谓会馆,即公所,是中国旧时同省、同府、同县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城或大商埠设立的机构,以馆舍供同乡、同业聚会或暂住。据考,此种机构起源很早,汉代京师已有同郡人的邸舍,南宋杭州已有外郡人为同乡谋公益的类似组织。发展到明清时期,名曰“会馆”。至近现代曰“同业公所”“同业公会”“同乡会”等,都属同类性质的机构。

晋商老照片会,聚也;亭者,宅也。所谓会馆,即CCBA,是旧时中国同省、同府、同县、同行业的人在京、省会或大商埠设立的机构。它被用作老乡的建筑、贸易或临时住所。据考,这种组织起源很早。汉代都城有同郡人的府邸,南宋杭州也有类似的组织,供其他郡人为同乡谋福利。到了明清时期,它才被称为“会馆”。到了近代,都是“贸易处”、“同业公会”、“同乡会”等性质相同的机构。尚老的照片

据考,会馆名称最早见于明人刘侗《帝京景物略》:“尝考会馆设于都中,古未有也,始嘉隆间……用建会馆,士绅是主。凡入出都门者,籍有稽,游有业,困有归也。”有研究认为,刘侗是明崇祯时人,去嘉靖、隆庆未远,这是记载会馆较早的史料,应该是可信的。亦有研究认为“永乐已有之”,即认为最早的会馆是建于永乐年间的北京芜湖会馆。查山西省文化厅戏研室王能长据相关资料检索辑录的《中国晋商会馆名录》558所山西商人会馆中,可考的有13所修建于明代或明末清初。有研究认为最早的山西商人会馆是明中后期山西平遥颜料商建立的颜料会馆。清乾隆六年(1741年)北京平遥会馆《建修戏台罩棚碑记》载:“我行先辈,立业都门,崇祀梅、葛、谢三仙翁,香火悠长,自明代以至国朝,百有余年矣。”按清乾隆六年上溯百有余年,当为明代万历后期天启初年。《山右临襄会馆为油市成立始末缘由专事记载碑记》:“油市之设,创自前明,后于清康熙年间移至临襄会馆,迄今已数百年。”《临襄馆、山右馆、财神庵三公地重修建筑落成记》:“吾乡自前明,即有山右会馆。”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重修临汾东馆记》:“临汾为山右平阳首邑,其立东馆于京师也,自前明始。”重修临汾会馆碑记:“馆之设,创于有明。”“大栅栏吾临汾邑馆之始,据碑载,远自有明。”这些记载虽无明代具体修建时间,却证明了明代已有山西商人会馆。

安徽亳州山陕会馆据考,会馆的名称最早见于明代刘东的《帝都风光略》:“品酒会馆设在京城,古代未曾有。它建于第一个嘉隆时期...以士绅为主宰。凡进出京师者,皆有纪录,行而有事业,困而有家。”有研究认为,刘东生于明朝崇祯年间,距离嘉靖和隆庆不远,是会馆的早期史料记载,应该是可信的。也有研究认为“永乐已有”,即最早的会馆是永乐年间修建的北京芜湖会馆。山西省文化厅戏剧研究室王能昌根据有关资料,检索整理了《中国晋商会馆名录》。在558家晋商会馆中,有13家建于明朝或明末清初。认为最早的晋商会馆是明代中后期山西平遥颜料商建立的颜料会馆。清乾隆六年(1741年)北京平遥会馆《戏台盖建修碑》载:“我们的祖上,立业之人,拜梅、葛、谢仙翁,香火悠长,自明至郭,历时百余年。”按照清朝乾隆六年,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应该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天启初年。“山右侧临湘会馆碑文,专门记载油市建立的原因”:“油市建立于前明,后于清朝康熙年间迁至临湘会馆,至今已有数百年。”《临湘阁、善游阁、财神庙复建建筑竣工》:“我的家乡从明朝就有善游会馆了。”龙三十二年(1767年)《重修临汾东阁记》云:“临汾为平阳第一城,右山,其东阁设在都城,自明初起。”重建临汾会馆碑文:“会馆的设立始建于明代。”“我大栅栏临猗阁之始,据碑而言,远非自明。”这些记载虽然没有具体的明代修建时间,但证明晋商会馆在明代就存在。安徽亳州杉杉俱乐部

明清会馆是明清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们的发展与科举制度的发展、商业经济的繁荣和人口的迁移密切相关。对应的会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书生会馆、商人会馆、移民会馆。1968年明朝建立,中国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成祖迁都后,永乐十三年(1415年)恢复科举,直至清末。为了名利,每年都有数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考生来北京参加考试。随后,由北京官员和士绅修建的会馆应运而生,用以接收来京应试的同姓学生。所以这样的会馆也叫“审判厅”。比如山西在泽郡有审判厅,北京华师四条胡同,崇文门外有三晋会馆。崇文门外的三晋会馆是山西曲沃人贾汉夫所建,是北京晋朝士人的聚集地。贾汉府(1605-1677),名焦侯,靖安人,汉军都督蓝旗人。因治水有功,官至右副为御史、兵部尚书、陕西巡抚。陈泽洲(陈廷敬)撰《三晋会馆实录》曰:“尚书家公,治崇文门外东,为曲沃招待所,名乔杉书院,截屋南为三晋会馆。且京师前有颜老殿,慈仁寺有送别亭,公二公二以节待四方,以善乡。”《三晋东亭记》云:“国富民文,晋士考约,抵日纷纷来国...考虑到旧馆的不足,我们讨论了建一个新馆的好处……”之后,北京作为明清之际的首都,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由富商建立,为同民族商人服务。因为这些行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行业的制约,甚至形成行业垄断,所以也被称为“行馆”。比如北京的小江湖和山西的布商建立的锦衣会馆,广内街的烟商建立的河东会馆等。明清时期,统治者为了治愈战乱,恢复和发展生产,采取了许多措施来缓解人力不足的状况,如开荒、屯田等。山西、湖广、江苏、浙江一带的农民,大量迁移到河北、安徽、河南、陕西、四川。为了珍惜对乡村的怀念和当地的民间信仰,以各省村民出资为主的移民会馆也应运而生并得到发展。他们以共同的神灵为精神纽带,联系老乡,支持老乡,处理纠纷,共同抵御陌生人的侵扰。比如重庆、四川的湖广移民行会,江西行会等。

与其他省份的行会相比,山西行会呈现出四个特点。第一,分布广泛。从王能昌的《中国晋商会馆名录》可以看出,山西会馆遍布全国,从大城市到小商业城镇,有晋商的地方就有晋商会馆,遍布全国各地。现有资料显示,仅在北京注册的山西工商行会就多达43家,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河南、河北、安徽、四川、福建、广东、广西、辽宁、吉林、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都建有山西行会。,而且几乎所有的省区都有大都市、主要商埠和重要商业城镇的码头。在许多省份,山西会馆延伸到中小城市,甚至商业发达的城镇。以河南为例,山西或鄯善有84个会馆,不仅在当时的省会开封,在古都洛阳也有。社旗和周口是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分布在许多州府、县、镇。如南阳城关、社旗镇、石桥、瓦店镇、禹王店五个山陕会馆;唐河县、淅川县、邓州城关、集滩镇都有;内乡县城关、桐柏县石平镇都有;镇平县城关镇、嘉寿镇、石佛镇、集、后集五个行会;新野县有两个行会;玉州西峡县西峡镇,如玉。鲁山县城关、郎庙、张亮三地,郏县、舞阳、商城、上蔡、正阳、商丘、永城、渑池、永宁县三地,临城县南关、河间、齐林镇、姚村四地。用“星罗棋布”二字来形容山西会馆的分布毫不为过。第二,大部分是商人行会。明清和民国时期,晋商从省内的东、西、南、北走出山西,走向全国,一步步占领和瓜分全国商业市场,甚至在海外经商,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人集团。在晋商集中的城市、商埠和集镇,建立了自己的商业行会。在《中国晋商会馆名录》所编纂的558个山西会馆中,除北京31个、省县市和芜湖县52个、台湾省会86个和两个梨园会馆外,其余472个会馆均为商人所建,占所编纂的山西会馆总数的84%。第三,与陕商共建。在《中国晋商会馆名录》编纂的558个山西会馆中,与晋商共建的会馆有214个,占编纂的山西会馆总数的38.35%。《汉口鄯善会馆序》解释了鄯善商人合建会馆的原因:“鄯善,古秦晋良缘之国,近地而近人,友远国。百里自在者,乐见故乡人;适者千里,乐见全国人民;适合国外的,也乐见和中国差不多的人。秦晋人到汉代的秦晋怡园开会、设馆也是应该的。”“近水楼台先得月”是晋陕商人合建会馆的原因之一。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两省的文化背景、经营项目、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相同且相似,更容易合作和做大做强。第四是关帝崇拜。晋商会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关帝庙为主要建筑,以关羽为主要祭祀神。一般山门上的称谓表示关帝庙和山西会馆,当地人则称之为关帝庙、山西庙、山陕寺。除了按时祭祀关帝的仪式之外,会馆举行的主要会议和审议都是在庙里举行的,也就是在关公的雕像前。乐楼举行娱神娱人的表演;会馆的日常事务在关帝庙的附属建筑如廊室、侧院等进行。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会馆,即关庙,而关庙是会馆的一种特殊形态,在信仰中是独一无二的。

山西会馆的关帝庙山西会馆中的关帝庙

明清晋商会馆的建筑形式与信仰崇拜

明清时期,晋商达到顶峰,位列全国十大商贾之首。这一时期正是朝廷大力倡导和推动关公崇拜达到顶峰的时期。关羽是山西人,晋商崇拜关公是理所当然的。于是,伴随着晋商的足迹,一种特殊形式的晋商会馆应运而生。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商业城市、商业港口码头、商业集镇,晋商会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令人眼花缭乱,引人注目。

无论对现存的山西会馆进行实地考察,还是对现已无存但尚有碑记文献资料可查的会馆进行研究,都可以发现,山西商人会馆以关帝庙为主体建筑,中轴线上是直接尊奉关公的大殿、拜殿、春秋楼、寝宫、牌坊以至戏楼歌台,会馆的主要活动除祭拜关帝外,其他有关重大事项的集会、议决、调解也都在“关圣帝君”面前由神明监督进行,连戏楼歌台上的演艺活动,也是娱神娱人兼而有之。会馆的附属建筑如厢房、偏院,在建筑布局和形制上同主体建筑融为一体,在建筑功能上既是筹办祭拜、酬神之处,又是同乡商会和行帮日常办事、接待之所。山西商人会馆山门门额题名中,往往也是把“大关帝庙”“关帝庙”和“山西会馆”同时并举,巧妙结合。因此可以说,山西商人所建的关帝庙就是会馆,或者说山西商人会馆就是山西或山陕商人、行帮捐款集资修建的关帝庙。它是用作“祭神明而联乡梓”的神庙与会馆相结合的建筑,是兼具精神领域里的信仰、教化功能与世俗生活中的商业会馆功能的处所。

河南社旗山陕会馆关公塑像无论是对山西现存会馆的实地考察,还是对没有碑刻但仍可利用的会馆的研究,都可以发现晋商会馆以关帝庙为主要建筑,中轴线是直接祭祀关帝的正殿、祀殿、春秋楼、寝宫、牌坊乃至歌剧院、歌厅。会馆的主要活动除了祭拜关帝之外,还有其他重大事务的集会、决议和调解。会馆的附属建筑,如厢房、侧院等,在建筑布局和造型上都与主体建筑融为一体。就建筑功能而言,它们不仅是组织祭祀和奖励神灵的场所,也是同乡商会和行会成员处理日常事务和接待的场所。在晋商会馆大门的称谓中,往往是“大观帝庙”、“关帝庙”、“山西会馆”同时进行的巧妙组合。因此,可以说晋商修建的关帝庙就是会馆,或者说晋商会馆就是山西或晋商、银行用捐款修建的关帝庙。它是一座寺庙和一座会馆的结合体,用来“祭神接故乡梓”。是精神领域具有信仰和教化功能的场所,是世俗生活中的商业会馆。河南社旗山陕会馆关公雕像

山西商人会馆关帝崇拜的原因,从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考察,有以下三点:其一,是为了提高商人和商业的社会地位。《新置盂县氆氇行六字号公局碑记》:“京师为四方士民辐辏之地,凡公车北上与谒选者,类皆建会馆以资憩息;而商贾之业同术,设公局以会酌事谊者,亦所在多有。”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取的重农抑商政策,士、农、工、商四民之中,商人地位最低,同官府和社会各界打交道时处于极不平等的地位。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皇帝、朝廷、官府把关公崇到“帝”“圣”“神”的极高地位,山西商人顺应时势潮流,通过崇奉关帝,从政治态度上、社会影响上、自身心理上和日常公共关系上,都使自己的社会形象得到提升,社会地位得到改善,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特别是通过关公所体现的忠义诚信精神,使山西商人所推崇的“以义制利”“诚信经商”和儒、商“异求而同心”的理念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在某种程度上把“商”与“士”摆到了平等的地位上。其二,以关公是“山西老乡”的特殊身份作号召,凝聚本籍商人的人心和力量,联络和团结邻省如陕、甘的商人,壮大山西商人的实力,并以关公的“神明灵验”和忠义诚信精神,提升同乡、同业的商业道德水准,强化同乡、同业的自律规范。其三,显示山西商人的经济实力和势力,达到提高商业知名度、信誉度和扩展业务的效果。当时商人的社会地位虽有改善,但在建筑规制上仍然受到律例的严格限制。包括商人在内的普通百姓甚至下级官员建房,面阔不得超过三间,大门只能建一间,装修不得采用琉璃、鎏金、彩绘,不得使用龙、凤等图案。总之,规定很严,限制很多,违制即予严办。按这种规制建设住宅,与山西商人的经济实力和欲望显然是极不相称的。于是,山西商人以“商贾之业”与“公车北上与遏选”同术为由,通过捐官取得虚衔,合法地突破这些规制在老家建筑宅院。在商人会馆建设上,他们又采取建关帝庙的方式,不但可以突破规制,而且因为关帝是“帝”、是“圣”、是“神”,可以采用最高等级、最高标准建房,甚至与皇宫媲美也不违制。因此,山西商人会馆建筑极其宏伟,装饰极其华贵,可以说极尽豪华富丽之能事。其木雕、砖雕、石雕艺术之精湛,在皇家宫室园林和所有文庙、佛寺、道观中都极为罕见,令人叹为观止。一向勤俭节约的山西商人,建设如此宏大豪华的建筑,固然有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但也是山西商人显示实力、塑造形象、提高信誉度的需要,而绝非单纯追求奢华、滥用资财。

聊城山陕会馆山门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来看,关帝在晋商会馆受到崇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为了提高商人和商家的社会地位。《新建蔚县六字公局题词》:“京师是四方人汇聚之地。凡是坐车北上的,都会建一个会馆休息;但有许多商人也有同样的本事,设公局好享福。”几千年来,中国一直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四民中,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在与政府和各行各业打交道时,处于极其不平等的地位。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皇帝、朝廷和政府将关公尊为“帝”、“圣”、“神”的极高地位。晋商顺应时代潮流,通过崇拜关帝,都从政治态度、社会影响、心理、日常公关等方面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有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尤其是通过关公所体现的忠信精神,晋商所倡导的“以义制利”、“诚信经商”以及儒商的“求异共进”等观念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在某种程度上把“商”和“士”放在了同等的地位。其次,关公“山西老乡”的特殊身份,要求凝聚本土商人的心和力量,联系和团结陕甘等周边省份的商人,壮大晋商的实力。以关公的“精神功效”和忠诚诚信的精神,提高老乡和同行的商业道德水准,加强老乡和同行的自律规范。再次,显示了晋商的经济实力和势力,达到了增加商业知名度、信誉度、扩大生意的效果。虽然当时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建筑条例仍然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限制。普通百姓,包括商人,甚至下层官员,建造的房屋,宽度不超过三室,只有一个门,装修也不能使用琉璃、贴金、彩绘、龙凤等图案。总之规定很严格,限制很多,违反了会从严处理。按照这个规定,盖房子显然与晋商的经济实力和欲望不相称。于是,晋商以“商人之事”和“公车北上,镇压选举”是一个技巧为由,通过捐官合法突破这些规定在家乡建房。在商帮会馆的建设上,他们采用了修建关帝庙的方法,不仅可以突破条条框框,而且因为关帝是“帝”、“圣”、“神”,所以可以采用最高的档次和标准来建房,哪怕堪比皇宫。所以晋商会馆的建筑极其宏伟,装修也极其豪华。可以说是极尽奢华富贵。其木雕、砖雕、石雕的精湛艺术,在皇家宫廷园林和所有的孔庙、佛寺、道观中极为罕见,令人叹为观止。一向勤俭节约的晋商,建造如此宏大豪华的建筑,虽然有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但也是晋商展示实力、塑造形象、提高信誉的需要,而不是单纯的追求奢华、滥用财富。聊城杉杉俱乐部山门

明清晋商行会的社会历史功能

明清晋商会馆的社会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聚会、祭祀、酬神、联络乡情情谊。晋商分布在全国各大商埠,异地生活,难免产生对亲人的眷恋之情,而“会馆的设立,是应天意,与家乡为友”。晋商会馆的很多碑刻中都记载了这一功能。山东聊城《山陕会馆重修戏台建瞭望塔碑文》载:“山陕会馆始建于八年前,内祀关帝、盛骏。寺庙在顶上,舞台立在它的前面,建筑群立在它的周围...老了,我是个商人,或者我割了祭品去报神,或者我喝了胆去奖励胜利,该说话了。在嘉庆的两篇碑文中,更是明确:“建会馆祭神,接故乡梓。”“所以建鄯善会馆,是为了祭拜关皇帝和国君,以此祭拜至诚,连接桑梓之谊。“由此可见,晋商会馆的建立是”.....所以,对于聚集在一个地方,长生不老的人,就要靠会馆的建立了。“二是团结老乡,维护行业利益。”余伟会馆的建立最初是为了人们的商业旅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竞争日益激烈。如果没有地方支撑,同道商人就会失去竞争力。因此,要以地域为基础建立会馆,以这种合法的形式团结同民族的商人,与其他商业集团竞争,抵御各种侵扰。据史料记载,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洛阳税务部门擅自提高鲁泽索布商人税收,引起晋商不满。路泽会馆以商业团体的名义起诉政府。历时一年,几经波折,终于胜诉,既减免了税收,维护了权益,又使晋商在洛阳的声势大增,生意兴隆,逐渐影响了洛阳市场。第三,聚在一起商议,共谋发展。它是晋商的中心协会,也是晋商社会活动的重要阵地。所有的“贸易事宜都在会馆讨论”,同行的执事们开会讨论,定期“为了商业的公益而坐在一起”,比如制定公共价格、约定规章制度、了解商业状况、沟通信息等。他们忠诚,合作,表达自己的意见,集思广益,寻求共同的业务发展。四是购买坟地,做好事。山西出国经商的人多,规模大,时间长。有很多人在外国度过一生,在其他地方死去。当时交通落后,邮政不方便,甚至有些地方自然环境恶劣。于是,会馆承担了购买葬地、做好事的义务。会馆“专门送老乡、同路人,不拿钱。一旦购买了坟地,就可以代葬,这样才算好”。很多帮会,都是买义地,专门埋葬同民族的商人。会馆还经常办理扶贫济困等慈善行为。后期还办了一所慈善学校,供同国籍商人的子女上学。

天津与江苏会馆为邻的山西会馆匾天津江苏会馆旁的山西会馆牌匾

明清晋商会馆在历史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它直接将关公的忠诚和诚信精神引入商界,作为做生意的核心思想,使中国传统商业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其次,背靠巨大的经济实力,精心设计和建造了园林绿化、砖雕、书法石雕、诗词楹联等建筑布局、造型和装饰艺术。,使其成为古代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推向了一个高度,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第三,它把举行戏剧表演(俗称“庙会”)作为娱乐神灵和人民的重要活动。以其经济实力和商业需求,有力地促进了秦腔、晋剧、豫剧、昆曲、华强戏等诸多剧种的成熟和繁荣,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第四,拓展了关公文化的领域,丰富了关公文化的内涵,对关公文化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封建王朝对关公的崇拜和信仰,主要集中在对关公的“忠诚”和对皇权统一的维护上;士大夫阶层的主要着眼点是“义”,即以“武圣”来关主,体现了文圣孔子的儒道思想;一般民间的重点是“泰”,是祝福国家和人民平安,保持风调雨顺,避灾避祸。晋商通过会馆的作用,将关公的诚信精神引入商业文化和经济领域,使其成为商业文化的主流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力。诚信是关公文化的精髓,对于现代的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廉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商遍布全国,民间有句话叫“哪里有麻雀,哪里就有晋商”。无论他们在哪里发展,他们都会建造会馆,传播关公文化。当时全国各地的商帮一般都建有地方行会,地方行会往往供奉地方神灵或地方名人,如徽帮的斋藤优子、浙帮的王禹、川帮之主、闽粤的天后等行会等。,但只有晋商行会崇拜的关帝是国家崇拜的神。除了当地的神或当地的名人,当地的商业团体普遍认为关公是商业和文化的保护神。据旧方志记载:“有粤东会馆,在城东门外,盖粤东商贾,以黄金为根基,以凝聚乡情友情,内祀关帝。”上海朝晖会馆是“第二堂,前堂供奉天妃,后堂是供奉关帝的建筑”(朝晖会馆创建碑文)。苏州潮州会馆“拜灵佑关盛迪君,天后圣母,观音女神……不拜昌黎韩夫子”(潮州会馆碑文)。再如重庆的湖广会馆,财神和附在渝厅西翼,云贵会馆正厅供奉“忠义福主”“福禄财神”“关帝”“镇口”等。福建人在京修建的龙岩会馆,“内设大型精美神龛,历代祖先达其神位,供奉关胜、温昶、城隍之神……”(闽中李景明会馆)。关公崇拜在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越南、南韩、新加波和日本已经出现。此后,移居海外谋生经商的华侨,尤其是闽粤华侨,把崇拜关公的习俗带到了东南亚和欧美国家。追根溯源,晋商将关公崇拜引入中国商界,通过中国商人,关公崇拜传播到世界各国。时至今日,世界五大洲的华商普遍对顶礼膜拜,华商集中的地方大多建有关庙。这对关公廉政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在建筑艺术、园林营造、书法石雕、诗词楹联等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明清时期,全国各地的晋商行会有数百个或近千个,已经显示出明清晋商的辉煌。然而经过历史的沧桑,如今大多已经不存在了。现存的如江苏苏州金泉会馆、徐州山西会馆、安徽亳州山西会馆、山东聊城山陕会馆、开封山陕会馆、周口、洛阳鹿泽会馆、南阳社旗山陕会馆、湖北襄阳山陕会馆、内蒙古多伦山西会馆等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这些古建筑被开发成当地的旅游景点,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进一步的贡献。我们感谢祖先留下了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将在中国历史、明清商业文化与习俗、古代戏曲艺术乃至经济发展等研究领域显示出更加重要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8881.html
上一篇古村落承载的历史之重
下一篇 掀开古黎国的神秘面纱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