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 贺龙中学之今昔

贺龙中学之今昔

魏兴元贺龙中学,坐落于山西省吕梁市北16公里处的方山县大武镇北垣吕梁山脚下,始建于1945年9月2日,是贺龙元帅亲手创办的一所培养军政干部的中等学校。贺龙中学的前身;是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驻晋随营学校。学校先后设有贺中一部、二部、三部、贺中…

魏星元

贺龙中学,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以北16公里的方山县大武镇北坡吕梁山脚下,创建于1945年9月2日。是贺龙元帅亲自创办的培养军政干部的中等学校。何中学的前身;是陕西、甘肃、宁夏、山西、绥远五省在山西的联防陆军学校。学校先后开办了何忠中学一、二、三部,何忠中学附属小学和地方干部培训班。1948年夏,学校迁至临汾。后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步兵学校合并,后扩建为西北军政大学。已经运行了3年多,培训了3000多名学员。

1945年8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贺龙奉毛主席、朱总司令之命,率晋绥军区主力渡黄河至吕梁,向日伪军占领的汾阳、离石、文水等县发起总攻。8月31日,贺龙司令员亲临文水前线指挥作战,冒雨攻城。次日,文水县解放。9月2日,贺司令员身着便衣来到县城。一是来看望和奖励作战有功的部队;第二,他部署部队撤离作战。其间,他召见了文水县县长李奎年、汾阳武装部队副政委李凤年同志,听取了他们的汇报。得知文水市有一所中学,有几百名学生,很多都是受革命影响,有上进倾向的,何司令员激动地说:“这是婴儿疙瘩!年轻人,军队,地方都需要。建设新中国,更需要受过教育的人才。”“我们可以暂时放弃文水城,但要争取知青。”下午,贺龙同志来到文水中学,向师生们作了动员讲话。他从抗战胜利后的时局谈起中国的两种命运和未来。他希望师生投身革命,继续深造,成为建设新中国的栋梁。贺司令员的讲话极大地激发了在场青年的革命热情,一些渴望革命的青年更加坚定了走革命道路的决心。当时听何老师演讲的除了文水中学的师生,还有文水女生和高小和男生高中的同学。

贺司令员离开文水前,召集部队和县委负责同志组成工作组,研究吸收这些知青办学的问题。他提议把这个学校命名为“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省、山西省和绥远省联防陆军学校”,由他自己担任校长,由他的秘书彭德担任副校长。根据贺龙同志的指示,李凤年、、刘、刘振华等同志组成工作组,深入学校进行思想动员。

9月5日,文水中学、男子高级中学、女子高级中学近千名师生参加了在文水县男子高级中学礼堂举行的大会。会议由李凤年同志主持,第八特派员康同志讲了话。正在开会时,工作组的同志冲进会场报告说,敌人先锋部队离文水县城只有二三十公里了。为了保护这些学生,决定立即疏散转移。彭德同志对大家说:“何司令派我们来掩护大家转移。请大家收拾一下,准备出发。”下午5时30分,300多名学生在副校长彭德的带领下,沿着太汾公路向北,来到文水市西门。当他们走了不到3公里时,枪声大作,该旅转向西山...这所由贺龙同志亲自创办的新学校——五省联防军陕甘宁晋绥学校,就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中,以文水中学的这些学生为基础而诞生的。

9月8日,队伍转战汾阳冯壕沟,这里距离文水、汾阳市区较远,活动相对安全。稍作整顿后,学校进行了宣传和招生工作。

9月10日上午,副校长彭德召集干部会议,宣布任命张干臣同志为学校主任,李凤年同志为组织科长,王建国同志为事务主任,刘、李、陈飞志、等四名同学为学生会领导,负责教学工作。刘振华、赵东被任命为王建国同志的助手,负责学生的衣食住行和教学用品。9月23日,学校迁至汾阳桑家沟。来到桑家沟后,为了便于组织学习,学校按文化程度组织了两个小组,由李和陈飞志两位同志负责。

1945年9月9日,离石县解放。城北40里的大武镇,地处交通要道,C师依托晋绥边区老根据地。镇上有张家大院和白家大院,分别有一个、两个、三个大院。这几百间房子,加上正北的水土寺,正好用来办学。

在离石县四区区委和大武镇人民的大力支持下,358旅的同志们很快完成了随营建校的任务。10月下旬,学校正式迁至大武镇。经过必要的整顿,学校于11月7日正式开学。这一天,全体师生聚集在水土寺前的操场上,彭德副校长做了重要讲话,宣布了教学计划。学校体制调整后,何司令员仍兼任校长、副校长各一名,教育总负责人一名,学校下设组织部、教育处、管理处。根据学生的教育水平,他们被分成五个小组。每个队有一个队长,一个教官,有的队有副队长或者军官。课程以改变学生的世界观为核心,进行革命理论和文化教育。学生生活条件和部队一样,享受供应制度。

抗战胜利后,毛主席到重庆谈判;与国民党签订了《双十协定》,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建立独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贺龙再次来到学校,为师生做情况汇报。全校师生建议:一是更改学校名称,将“陪读学校”改为“贺龙中学”;第二,扩大招生,调整学习内容,增加文化课比重,培养更多人才;第三,充实师资力量;四是办图书馆,办校刊。这些都是贺司令员同意的。

1948年,学校奉贺龙司令员之命,从大武镇迁至临汾市,与陕甘宁步兵学校合并,成立西北人民军政大学。贺龙中学在大武镇办学3年,培养了3000多名学生。据初步统计,其中担任军级以上职务的有7人,师级以上职务的有74人,县团级以上职务的有100多人。

建国后,方山县在原贺龙中学的基础上创办了大武中学,后更名为方山县第二中学。1985年9月,在原方山县委书记刘泽民和贺龙中学部分老校友的倡议下,来自全国各地的370多名老校友代表齐聚贺龙中学旧址,召开贺龙中学40周年纪念大会,恢复了贺龙中学的校名。

扩建后的贺龙中学占地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其中教学楼3000平方米,办公楼560平方米,学生宿舍、厨房等附属设施500平方米,操场约500平方米。

最引人注目的是教学楼前的贺龙元帅雕像。这座雕塑是广大老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为永远缅怀贺龙元帅的促学育人丰功伟绩而举起的。1990年6月,方山县委聘请山西美院的新田、龙等艺术专家,设计并承担了贺龙元帅铜像的塑造任务。先是多次用泥料坯塑造铜像,后由方山县委、政府领导、和龙中学领导及其校友会同志多次审阅修改。最后两次派人进京,将陶土坯形照片呈送廖汉生副主席、原装甲兵司令员黄新亭、和龙薛明夫人审阅批准,再由山西机床铸造厂铸造。铜像设计为1.4米高的半身像,搭配元帅服装(花呢外套),重130公斤。1991年8月30日,铜像被安放在石台上。石基座高1.6米。讲台四周的大理石面上,正面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汉生的题词:“办好贺龙中学,培养四有人才”;左边是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于的题词:“学习贺龙同志尊重知识、爱才育人的远见卓识”;右边是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和龙中学名誉校长罗桂波的题词:“继承和发扬优良革命传统”;背面是贺龙中学原副校长彭德、李长路亲笔题字,彭德本人亲笔书写。整个铜像正对着校门,背靠新建的教学楼,更加宏伟壮观。1991年9月2日,贺龙中学举行贺龙元帅铜像揭幕仪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山西省委副书记鲁为铜像揭幕,并向铜像敬献花篮。李、甘廷栋、吴达才、陈德贵、张发、彭德、聂占新、孙树阳、王等省党政军负责同志和特邀嘉宾出席了揭牌仪式。王镇同志题写了贺龙中学的校名。

在校园的东面,原何忠二队居住的道观楼上没有革命传统纪念馆。它的创立是为了继承和发扬贺龙元帅提倡学而时习之,重视人才,重视教学的不朽业绩。贺龙生平事迹、贺龙中学历史、中国名人字画三个展厅。博物馆里有172幅画,100多幅名人字画。

1991年,贺龙中学、革命传统纪念馆被方山县委、县政府命名为“青少年德育基地”;1995年被吕梁地委、行署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山西省教委命名为“山西省德育基地”,还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基地成立以来,国家、省、市领导,各新闻单位,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晓明同志等。先后参观了基地,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指导意见。广大新老校友、本县和我校学生纷纷来基地参观、学习、接受教育。每年接收32人以上,使基地真正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摇篮。

(编辑支青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9883.html
上一篇大盛魁与祁县
下一篇 孙中山与山西早期钢铁工业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