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 白求恩在灵丘抗日前线

白求恩在灵丘抗日前线

高凤山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北美著名胸外科专家诺尔曼·白求恩,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率加美援华医疗队,到中国帮助抗日战争。白求恩在晋察冀根据地一年半的时间里,在灵丘抗日前线工作了近三个月。创办特种外科医院1937年9月底,白求恩在美国…

高凤山

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北美著名胸外科医生诺尔曼·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派遣,率领加美医疗队来华援助抗日战争。白求恩在晋察冀根据地呆了一年半,在灵丘抗日前线工作了近三个月。

建立专门的外科医院

1937年9月底,白求恩在美国洛杉矶平型关听到中国八路军大获全胜的消息,表示要去中国帮助抗日。1938年1月8日,白求恩率医疗队奔赴中国抗日战场,1938年6月17日到达晋察冀边区。他被聂司令员聘为军区健康顾问。

在军区后方医院,白求恩一边给伤员做手术,一边在五台县松岩口建设标准化的“模范医院”。十天后,医院被日军烧毁。他开始考虑建立一个适应游击战的外科医院。由于雁北战事频繁,伤员越来越多。35旅的准将·王镇要求医疗队去灵丘的抗日前线。11月9日,白求恩和医疗队经阜平前往灵丘,到达杨庄军区后方第一医院。这个研究所原来设在五台县,但在九月底的反扫荡斗争中,经军区卫生部的命令,迁到了杨刚。

杨庄是个小山村,有200多户人家。地处灵丘、富平交界的深山里,自然环境好,群众基础好,更适合部队伤员的救治和疗养。

白求恩进入杨刚,看到村里沿街的墙上贴满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抗日标语,街道拐角处钉着“手术室从这里往北”等指路牌。小河岸边的树上挂着许多刚洗过的纱布绷带和伤病员的衣服。病房设在一个老乡家里,土炕被改造成了病床。房间干净整洁,井井有条。村里有近百个这样的病房。病房内外,许多妇女正在为伤员清洗伤口、洗头、洗衣服,细心地做着护理工作。整个村子就是医院,房子就是病房,群众就是护士。这家医院植根于群众,可以解决很多单纯靠军队医护人员“单打独斗”难以解决的困难。白求恩激动地说:“这才是真正适应抗日游击战争的模范医院。”白求恩计划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杨庄的一所后方医院,将其打造成一所体现前线野战救护和后方重点救治相结合的外科专科医院。晋冀军区很快批准了白求恩建立外科专科医院的计划。

12月15日,晋察冀军区特种外科医院在杨庄正式成立。医院里有70多名医生、护士、后勤人员、20名农民工和300多名病人。医院在河东村北侧的一个院子里。北三间是医院办公室和病人接待室,东三间是手术室,西三间是外科学(更衣室)。白求恩亲自指挥医务人员做具体安排。村子山坡上的一栋两层小楼,是白求恩的办公室和卧室。病房分散在私人住宅中,根据病人类型分为四个区域。

医院的管理机构是医院委员会。白求恩任医院委员会主任,院长、政委、村长任副主任,成员包括医生、护士、伤病员代表,以及村军事委员会主任、妇女救护协会主任。每周召开一次会议,讨论研究医院的重要问题,实行民主管理,是医院管理制度的创新。

白求恩在杨庄创建了外科专科医院。一年来,在雁北、冀西战场救治了大批八路军重伤员,培养了数百名医务人员,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39年10月中旬,日军对灵丘南山根据地进行了第一次“扫荡”。根据军区决定,特外科医院转移到河北省唐县花盆村。

带头参加志愿输血队。

白求恩和医疗队在外科专科医院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血源问题。是杨刚的老乡们想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一天深夜,前线送来一名伤员,股动脉出血,生命垂危。白求恩立即安排手术。由于失血过多,手术前需要输血。根据医生的检测,是“B”血型。在场的所有医生和护士的血型都与伤者不同。医院政委建议把其他几个同志也拉进来。白求恩说:“太晚了。把血给我。我是O型万能输血。”说完,白求恩走到另一张手术台上,让医生开始输血。输血后,白求恩不顾疲劳给伤员做了手术。

手术后,白求恩走出手术室,被几十个人围着。一位60多岁的老人抓着白求恩的手说:“白大夫从国外来给八路军的村民治病,还要献血。我们非常抱歉。我年纪大了,不能参军去前线打鬼子了,但我还是有血有肉的。将来白大夫做手术,要从我身上抽血,要从我身上割皮,我也要为抗日出力!”

“是的,以后会从我们身上抽血!”白求恩身边的人群和医护人员异口同声地说。白求恩被群众的热情感动了。

第二天,委员会决定由老村长发动群众。动员会前,所有要求献血的人都让医护人员检查了血型,动员会成了“志愿输血队”的成立大会。参与者多达150人。白求恩率先报名。每个志愿输血队员胸前都戴着一块写有黑色字样的红布。每天都有十几个人在医院等着献血。

战时血液供应的棘手问题就这样解决了。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第一支“义务输血队”。白求恩动情地说:“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血库。我钦佩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钦佩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组织和动员。”

夜以继日地拯救生命。

白求恩大夫是一个视医治伤员为第一生命的人。

11月19日,白求恩率医疗队到359旅后方医院检查伤病员,黄昏时分到达359旅后方医院。每个人都建议白求恩先休息一下。他说:“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然后去了病房,检查了30多个伤员,给7个伤员做了手术,一直忙到晚上12点。第二天凌晨4点,他们再次赶到曲辉寺,连续检查了100多名伤员,为20多名重伤员做了手术。

22日下午,医疗队前往359旅卫生部所在地下石畈村,检查了20多名伤员。然后,他们去了川岭峪临时休养所检查了27名伤员,然后回到了大队的卫生部。

23日下午,359旅719团从涞源北线送来35名伤员。白求恩连夜给伤员做了手术。他怒不可遏,认为伤员在路上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严厉批评了护送的医护人员,并向旅长建议从根本上改善战场救护工作。

26日,白求恩率领医疗队回到杨庄,对60名伤员进行了检查,并对部分伤员进行了手术。

27日上午,359旅转移了100多名伤员。白求恩立即进行了检查,并给其中的20多个做了手术。他一直忙到晚上12点才回房间休息。白求恩走后不久,359旅从前线送来9名伤员。正在医院值班的董兴普和王道健医生,为了让白医生休息一会儿,他们先严格按照白医生平时的要求处理伤员,打算天亮后向他报到。

第二天一早,白求恩严厉批评了董和王没有及时向他报告。他说:“在医院抢救重伤员,时间就是生命!八路军战士在前线英勇杀敌。我们在后方三天五天不休息又有什么关系?以后不要这样照顾我。能够救助一个伤病员,为伤病员减轻一点痛苦,是我最大的幸福。”说完,白求恩重新检查了九名伤员,然后立即给两名重伤员做了手术。

在战斗黑庙救护站

28日凌晨一点,医疗队接到了来自前线的准将·王镇。

一封急电,通知部队将在灵丘以北的灵光公路上打伏击,要求白求恩大夫和医疗队于29日紧急赶赴前线黑丝救护站。

白求恩和医疗队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先后翻越了俄麦岭、大岭、二岭、佛爷岭、黄愚岭等五座大山,到达蔡家峪。在村民家里喝了些水,吃了些干粮,就上路了,第二天下午就到了黑四寺临时救护站。

救护站设在灵丘北部黑寺村东头的一座小庙里,离战场12华里。下午5点开始接收第一批伤员。白求恩全神贯注于手术,以至于忘了吃饭。

手术正在不间断地进行。这时,四架敌机从小庙东北方向飞来,在黑丝村附近投下炸弹。尤副部长劝白求恩暂时隐蔽,他坚决拒绝:“我们的战斗阵地就是手术台,离开手术台就是离开阵地。”这时,一颗炸弹在庙后40多米处爆炸,小庙后墙倒塌。第九旅政治部的同志担心白求恩的安全,劝他暂停手术。白求恩在接受手术时说:“与法西斯主义作战是不安全的。如果是为了人身安全,我是不会来中国的。只有消灭法西斯主义才是最安全的。”

下午6点左右,准将·王镇从前线来到黑庙看望白求恩大夫,给他带来了香烟、罐头等战利品,以及200多名敌军的胜利消息。

直到12月1日上午10点,白求恩以惊人的毅力,两天两夜没合眼,连续40个小时为71例病人做手术,其中包括3名日军伤兵。

12月3日,白求恩回到曲辉寺,检查从黑寺转移来的伤员手术后的恢复情况。5日,又进行了一次复查。术后复查结果,1/3的伤员无感染、轻度感染、一般感染。由于救护站靠近战场,伤员运送及时,治疗效果大大超过了在西班牙战场上的治疗水平,也大大超过了在延安向毛泽东主席作出的抢救率将达到75%的保证。

跳一百英里去救伤员

几天没有休息后,白求恩累得胸口发闷,全身疼痛。从黑寺堡前线回到樊氏大队卫生所后,他刚想休息一下,却接到了新的手术任务。据豫浙后方医院派来送信的战士说,719团1营教导员彭青云在黄台庙、新河峪伏击时,被敌人刺伤右臂。由于失血过多,他一度昏迷。当民兵们用担架把他抬到黑庙时,白求恩已经走了,他们又把他抬到庙,才知道白大夫去了石矾。医院立即对伤口进行了紧急处理,但是右臂动脉出血,几次结扎都没有成功,情况十分危急。指示后方医院请白大夫立即抢救。

白求恩很快骑到了近百里的长江和浙江,在那里他已经汗流浃背。看到彭青云的右臂肿得发亮,伤口溃烂得厉害,他心情沉重地说:“彭同志很危险。不先输血,手术很难承受。听我的!”在场的同志都知道,年近半百的白医生已经几天没休息了。在他来这里之前,他已经给一个严重受伤的人输过血,所以他不能再抽血了!大家争相献血,白求恩坚定地说:“现在验血来不及了。我是O型,赶紧抽吧。战士们流血牺牲在战场上,我就多献点血!”当他说话时,他的血管里插着一根针,

手术中,白求恩小心翼翼地剥离腐烂的肌肉,尽可能地保留彭青云的右臂。当他发现受伤男子右臂的血管坏死时,他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手术持续了6个小时。期间大家都劝白医生休息一段时间。他幽默地说:“我是连续机枪,我的任务就是不停地战斗。”

实习周语音教学

原来的杨庄后方医院只有三四个正式医生,护理人员都是从各个单位抽调的,没有接受过医疗专业培训。军区所有卫生机构也是如此。白求恩认为,他和加拿大-美国医疗队对中国抗日战争提供的帮助,在战场救援中是重要的,但主要任务是培养医疗骨干,留下永不离开的医疗队,所以他决定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

特种外科医院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后,他向军区提出,以特种外科医院为基地,举办实习周,集中培训团以下卫生干部和医疗骨干。军区领导同意白求恩的提议,决定由三军一师和三五九旅卫生部门的领导和外科医生参加第一次实习周,任命游胜华为实习周书记,刘小康为秘书长。

1939年1月3日上午8点,特种外科实习周如期开幕。开幕式后,参加研究的23名代表聚集在医院办公室。白求恩对大家说:“在这实习的一周里,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学生被分成三组:引座员、护士和医生。每个人,无论级别和职位,都要从迎宾员做起,然后成为护士和外科医生,熟悉医院各个岗位的工作。”

三天前,每个学生按照抽签的顺序做自己的工作。白求恩进行了检查和指导。接下来的几天,白求恩早上带着学生们去检查病房,处理各种伤情,讲解诊疗方法。下午做一个操作演示,晚上专心听课。主要手术有截肢、腐肉清除和疝手术等。白求恩要求每个学生每天做一到两次手术。手术后,每个学生被要求开10张处方,他仔细修改并评论这些处方。他还开了10个示范处方,供学生学习。

在学习周期间,白求恩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在传授技术知识时非常细心。同学们也很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争分夺秒努力学习,进步很快。大家都觉得“空空来了,满载而归”。

1月13日,专项外科实践周圆满落幕。白求恩给每个学生发了实习证,打印出实习一周的总结,让学生拿回去培训各自单位的医务人员。

白求恩精神闪耀千年。

1939年1月底,白求恩离开杨庄,到一、三区巡回医疗。2月19日,率领新组建的东征医疗队奔赴冀中抗战前线,开展野战救护工作。11月12日,白求恩因手术中手指感染中毒,在河北唐县黄石口村去世,享年49岁。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白求恩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走了,但他那种伟大的认真工作的精神留在了所有中国人的心中,特别是灵丘人民。

白求恩在灵丘抗战前线,日夜奔波于樊氏、川岭峪、赫哲族、浙江等八路军后方医院的休养所和救护站,曲辉庙、黑寺堡、杨庄等地。,先后救治伤病员数千人,手术700余次。

在白求恩工作过的村子里,他关心群众、热心为人民解除病痛的感人故事,至今仍在传诵。

一天,一个左胸挂着2斤重肿瘤的农民来到杨庄做生意。完了正要回村,白求恩来接。白求恩一只手抓住他,另一只手指着那个大肿瘤。被他老乡吓了一跳,不知道老外拉他干什么,就拼命挣脱。旁边的医生告诉他:“这是名医白,要给你切除这个肿瘤。一定要做到。去吧!”老乡半信半疑地跟着白求恩进了手术室,迅速把肿瘤切了下来,让他在医院住了两天。半个多月后,老乡带着一大堆柿饼、核桃、鸡蛋来到医院,感谢白大夫解除了他的病情。白求恩再三感谢他,但他拒绝接受这些东西。老乡说:“你不收我就不回去。”白求恩只好同意留下一部分,等村民走后,分发给伤员。

这位外国医生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良好的态度,在方圆的群众中迅速传播了几十年。很多患有疑难病症的老乡来他们家求医。白求恩对他们一个个精心治疗,没有收病人一分钱。在外科专科医院院委会第一次会议上,白求恩特别提出要免费给老百姓看病。他说,“富人能照顾好自己。谁来照顾穷人?最需要医疗的是那些负担不起的人。

白求恩逝世后,延安和晋察冀军区分别召开了追悼会。12月21日,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发表著名文章《纪念白求恩》,号召全党全军每个共产党员学习白求恩的伟大精神。

虽然白求恩同志已经离开我们66年了,但他用汗水、鲜血和生命书写的“白求恩精神”并没有被历史的尘埃所遗忘。他无私奉献、对工作极其负责、对人民极其热情的崇高品质,在中国人民和广大医务工作者中形成了一种风格、一种模式、一种标准、一种传统,成为我们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白求恩精神鼓舞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它仍然是激励我们高歌猛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编辑舒冬)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9959.html
上一篇黄樵松在台儿庄战场的日日夜夜
下一篇 再忆皖南事变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