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 国防科工委成立前后

国防科工委成立前后

姬文波1963年4月,周恩来和专委会成员贺龙、聂荣臻、张爱萍等在中南海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建设和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的过程中,我国从自己的国情和国防科技的特点出发,初步形成了以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简称“国防工办”)为龙头的、统一的国防科技…

纪·

1963年4月,周恩来和专委会成员贺龙、聂荣臻、张爱萍等在中南海1963年4月,周恩来和专委会委员贺龙、聂、张爱萍在中南海。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在建设和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的过程中,立足本国国情和特点,初步形成了以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为领导的统一的国防科技工业领导体制。这一体系有利于动员全国各方面力量,大力协调、联合攻关,使我国迅速突破和掌握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卫星等先进国防技术,在较短时间内建成独立完整、规模可观、门类齐全的国防工业体系,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文革”期间,国防科技工业领导体制受到极大冲击,几经变革,却难以实现决策者最初的预期。

特殊时期的军事管制

文革开始后,国防工业的生产、科研、教育和基本建设受到很大冲击,出现了停顿或半停顿,产生了许多“重灾区”和“重灾区户”。为了迅速扭转这种混乱局面,聂向请示,并于1967年3月给中共中央写了《关于军事接管和国防科研机构调整改组的请示报告》。《报告》指出,目前,承担国防科研任务的国防工业部和中科院大部分科研院所处于瘫痪状态,科研工作停滞不前,三线建设存在诸多问题。这种情况非常不利,必须迅速改变。报告建议国防科工委组织对服务于国防科研任务的吉尔核武器研究所、吉尔飞机研究所、吉尔电子设备研究所、吉尔兵器研究所、吉尔船舶研究所和中科院新技术局研究所进行军事接管、调整和重组,以尽快恢复科研生产。

周恩来同意这个报告,并对国防工业部提出了六点戒严建议。3月20日,毛泽东作出指示:“退休总理来做。”

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立即发布了对各国防工业部门戒严的决定。不久,决定成立国防工业军事管理小组,在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领导下,统一领导各国防工业工作。粟裕为组长,王树声、向忠华为副组长。1967年3月27日,周恩来召集粟裕、王树声开会,告知军事科学院负责国防工业,对国防工业局和二、三、四、五、六、七机部实行军管;粟裕任国家国防工业办公室军事代表组组长、国家国防工业办公室军事代表组组长、国家国防工业办公室军事管理组组长,以成员身份参加国务院业务组(相当于此前由国务院副总理组成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成员),主持国家国防工业办公室工作。不久,粟裕被增补为中央军委常委。

毛泽东十分关心国防科研体制的调整和改组。一九六七年六月,他向聂询问这方面的进展情况。为了进一步集中力量,形成发展国防科技的拳头,聂决定由国防科委副主任刘华清组成工作小组,与有关方面反复酝酿研究,提出了把中央批准的国防科研单位和国防科技力量改组为十八个研究所的方案。经中央军委和国务院业务组批准,聂于9月向提交了《关于国防科研体制调整改组方案的报告》。10月25日,毛泽东指示:“很好,去做吧。”国防系统的调整和重组随即开始。

聂主张按照科研生产联合体的模式,每个研究所设立一个主试制厂,试制飞机、舰船、坦克、火炮、电子等。12月17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从1968年1月1日起,将二机部第九所、三机部第六所、四机部第十所、五机部机械所、六机部第七所纳入军队系统,划归国防科委领导。12月18日,国家计委召开会议,决定将一批承担国防科研任务的工厂移交给国防科委领导。1968年2月8日,中央军委决定,将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其17个研究所和1个设计院分别授予军职称号。

1969年3月,中苏在珍宝岛地区爆发武装冲突,国防工业紧急动员战备生产。4月,中共中央决定国防工业由军委办公厅组领导。6月8日和9日,周恩来约有关人员谈国防工业,并对国防工业和科研体制改革作了指示。6月9日,周恩来在国务院会议上宣布,国务院各部委承担的国防工业由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海军、空军兵种管理,并成立相关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国防和国防科研是国有经济的组成部分,这种划分本来就不应该进行。因为局势混乱,所以采取了这种不得已的政策。7月12日,中央军委批准从8月1日起,将国防科工委第六和第七研究所、海军试验基地、第十一和第十二研究所、常规武器试验基地划归空陆军、海军、总后勤部组织领导。8月3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成立航空空、造船科研、常规武器、电信(电讯)工业领导小组,分别由空陆军、海军、总后勤部领导任组长。11月2日,中共中央决定,第二、七飞机部的军事管理和业务工作由国防科委管理。12月18日,鉴于第3、第4、第5、第6飞机部已分别移交给两个部(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和两个军(海军、空陆军),第2、第7飞机部已移交给国防科委,国防工业局已分别划归军委办公厅和国家计委, 粟裕向周恩来和军委办公室提出,不需要国防工业的军管班子。 12月22日,经中央批准,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成立国防工业领导小组的通知,决定成立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其办公室设在军委办公厅。中央军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军委办公室”)的任务是组织、领导和协调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机械工业部的生产、建设和科研工作。李如虹、冯永顺兼任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同时,国务院国家防办被撤销。经过周恩来的批准,国防工业的军事管理集团宣告结束。再次实行“部院合并”。

1970年1月2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国防工业军管组停止工作,委托国防科委、海军、空军和总后勤部领导“文革”和有关工业部门干部。5月15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国防科工委关于体制调整意见的报告,决定从6月15日起将2、7机部划归国防科工委管理。常规武器科研生产单位交由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海军和空陆军领导;综合理论研究单位归中国科学院;西北综合导弹试验基地空空和地面空导弹试验部门归空军领导,十七院机关和六院七所合并组建导弹与飞机风洞建设指挥部,归空军领导。7月1日,国防工业部军事管理委员会结束工作,陆续撤离。国防工业部成立革命委员会或党的核心小组。1971年4月12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了《中央军委国防工业管理体制报告》。国防工业实行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由大军区和省、市、自治区组成国防工业领导小组,统一管理国防工业,下设国防工业办公室。这时,全军国防工业科研管理随之而来。

1971年底,航空空行业被曝出产品质量问题,尤其是歼6飞机。周恩来得知此事后非常焦虑。他委托叶剑英召开航空空产品质量座谈会,亲自到会听取汇报并作重要讲话。12月26日,在杭航空产品质量座谈会上,周恩来再次指示:研究所要给工厂。如果不能脱产,先做个实验,把沈阳发动机设计院分成两部分,一半给株洲航空空发动机厂,一半给沈阳发动机厂。周恩来说,我不相信工厂里什么也做不了。如果这个方法失败了,我们再换一个。我想试试,我想现场练习!这次要做,就做好。据此,12月30日,航空空研究所提出了上述三厂合并的要求。第二天,周恩来指示试行这一计划。经过一年的试验,经周恩来批准,叶剑英主持召开了航空空研讨会,专门解决了航空空工业生产和科研的体制问题,提出了部所结合、厂所挂钩的基本原则。会后,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航空空研究所划归航空空工业部建制,实行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

九·一三事变后,1972年3月,叶剑英主持召开中央军委办公会议。他认为,现行的管理体制对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必须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逐步调整。鉴于二机部和七机部承担的国防科研任务大,问题多,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于1973年4月发布了《关于加强二机部和北京以外的国防科委直属研究所领导的决定》, 规定二机部工厂、研究所和京外研究所实行大军区、省军区、省市自治区和二机部研究所双重领导。 7月至8月,第五院、国防科工委第九院、原第七飞机部领导的空陆军第六院先后划归第七飞机部、第二飞机部、第三飞机部组织领导。9月10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关于成立国务院国家国防工业办公室的通知》。《通知》指出,为加强对国防工业的统一领导,决定撤销中央军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设立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在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领导下,以国务院为主体。这个机构的主要任务是统筹规划、统筹安排和组织实施国防工业的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9月1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调整国防工业管理体制的决定(草案)》。经过试行和征求各方面意见,1974年5月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发文调整国防工业管理体制。决定撤销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及其航空空、电子、常规武器(1975年6月18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再次成立发展常规装备领导小组,陈锡联任组长,张才千继任)和四个造船集团,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机械工业部由国务院直接领导;国防工业部直属企业和国防工业高等院校,在地方和部级部门的双重领导下,优先安排到地方;在有关省、市、自治区设立国防工业办公室或相应机构,各大军区不设立管理国防工业的机构。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国防科技工业再次实行“部院合并”。按照部院结合、厂院挂钩的原则,将核武器、航天技术、航空空、海军舰艇、军事通信、电子设备、电子元器件、兵器等科研院所划归国防工业部组织领导。国防科委主管尖端武器,仍然领导二机部和七机部的工作。国防办公室负责常规武器的开发和生产。

实践证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前后几次实行的部院结合,由于“思想混乱,领导不力,工作在思想认识、组织建设和科研发展上不到位”,未能充分发挥科研生产结合的优越性。这是因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各个工业部所属的工厂都不是真正的企业。期望他们能像市场竞争体制下的现代企业一样,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主客观条件都不具备。因此,无论是“部院合并”,还是“厂院合并”,都很难实现决策者最初的预期。邓小平建议成立军委科委,探索建立集中统一的国防科研生产领导和管理体制。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的领导管理体制由国防科委、国家国防工业办公室、总参谋部装备规划部、总后勤部装备部和各军兵种分权。这种管理体制导致关系复杂,分工不明确,协调困难。迫切需要一个组织对新时期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做出统一规划,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1977年7月,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恢复邓小平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参谋长职务,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为解决国防科技工业领导体制存在的问题,邓小平决定进行调整和改革。9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国家防办纳入军队编制。在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领导下,以中央军委为主,仍称国务院国防办公室。同年10月,邓小平在军事装备研究和国防科研专题研讨会上提出,成立国防科学装备委员会,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实施。11月1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中央军委科学技术装备委员会(以下简称科委),作为中央军委的“分支机构”,对国防科技工业实行统一领导。张爱平任主任,办公室设在国防科委。张振环是办公室主任。

1978年1月6日,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由张爱萍主持。讨论了会议委员会的性质、职责、分工和办公室工作,确定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刘华清兼任国防科工委办公室(以下简称“国防科工委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以国防科工委一局专职机构为主,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和国防工业指定1至2名兼职人员参加。

3月2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了《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纪要》(以下简称《纪要》)。《纪要》明确,军委科委的性质是“国务院、中央军委统一领导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和国防工业生产的业务处室”。主要任务是:“从战略高度,提出我军各时期装备要求,制定装备体系;组织国防科学技术研究的规划和实施;组织武器装备的科研、设计、试制、试验、定型和生产,适时向军委提出建议,经批准后实施。有责任检查和监督执行。同时,要协调好科研、生产和使用的关系。配合国家计委协调军工部门和负责军工产品的民用工业部门;并统一管理国防口岸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采购设备的计划和方案。”纪要还明确,刘华清兼任分部办公室主任,主持军委分部办公室日常工作。同时,撤销国务院、中央军委常规装备发展领导小组。

1987年11月,刘华清(右)看望曾主管国防工业的聂荣臻1987年11月,刘华清(右)看望负责国防工业的聂。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张爱萍觉得设在国防科工委科技部一局,不方便协调全军的科研和装备工作。因此,1979年3月24日,在中央军委科学装备委员会会议上,他提出了军委科学装备办公室应设在哪里的问题,建议将办公室迁至总参谋部装备部。6月8日,中央军委正式批准,军委科学技术办公室改为总参装备部。与此相适应,军区、军兵种总部的装备或科技部门也作为军区、军兵种科技装备领导小组的办公室。6月1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1979〕149号文件,对委员会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增补刘华清、杜平、姜文、、王、、何金年、、钱敏、、柴舒凡、郑天祥、邹家华为委员会委员。刘华清担任服装装配委员会副主任,至今仍担任服装装配办公室主任。系办公室承担系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组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初步实现对国防科研生产的集中统一领导。

军委成立后,虽然可以统筹国防科研生产领域,但经费仍由国防科工委、国防工业办公室、总参谋部和总后勤部“三驾马车”分别管理,统筹有限。军委武装力量委员会只是一个协调机构,这就决定了它只能是一个过渡机构。成立军委科技委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1979年3月,鉴于实际工作中仍然难以有效协调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的工作,张爱萍在向邓小平汇报时建议将国防科委和国防工业局合并。邓小平不同意。他说,科学和武装力量委员会的成立是为了统一军事装备的方向和规划,但该委员会未能很好地把握。国防科工委和国防工业办公室暂时不合并,分开走。“委员不好抓”,还有编制制度的问题。

1979年下半年,总参谋长助理、军委科技办主任刘华清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加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集中统一领导的建议》。12月,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向中央提交了《关于加强国防科技装备统一集中领导的请示报告》。请示报告指出,我国现行的国防科技装备管理体制,由国防科委、国家国防工业办公室、总参谋部、总后勤部空陆军、海军等部门负责,存在诸多弊端,不利于集中统一领导。为了实行调整、改革、整顿和提高的方针,最迫切的是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同时,科技装备办公室的同志也直接给邓小平写信,建议成立总科技装备部。邓小平表示,国防工业局必须撤销,不考虑与国防科委合并。

1980年2月,在讨论军队精简整编问题时,有领导建议将国防科委与二炮领导机构合并。聂荣臻特别指示秘书转告军委秘书长耿飚,两个机构的任务和性质不同,不要合并。同年3月,聂再次明确表示,二炮和国防科委不能合并,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机构。

5月,刘华清率军事技术代表团访美,对美国统一高效的军事科技管理留下深刻印象。刘华清军事技术访美代表团回国后,向中央军委和国务院提交了《美国军事科技管理考察及改进我国国防科技管理的建议》报告。

参照美国的情况,刘华清总结了我们自己的经验,提出要完善我国现行的国防科技工业领导体制,建立集中统一的领导。刘华清说,在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军事技术装备的领导权都是高度集中统一的。到美国访问后,这种印象更深了。“文革”前,我们的国防科研统一在国防科委。现在尖端武器的科研生产属于国防科委;常规武器的研究和生产属于国防工业办公室;军队内部的装备和科研属于总参谋部;经过对物流科学研究的总结。全军有四个部门负责科学研究。科技装备委员会虽然协调,但只是军委的咨询机构。它每年开100多次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随着国家工业体系向专业化公司的过渡,国防科技装备的最高领导权必须集中。刘华清提出了四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是恢复“文革”前的国防科委,将国防工业局管理的常规武器研究、总参装备部管理的军事研究、总后总部管理的后勤装备研究,以及海军、[/k0/]陆军、总后装备部所属的常规武器靶场统一归国防科委领导。

方案二:国防工业办公室职能和机构并入国防科工委。现阶段科研和生产都有人管。随着专业化公司的成立,军队和公司通过合同安排试制和生产,领导的主要精力可以转移到国防科研上。即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第一种方案将会实现。

方案三:成立总参科技装备部,合并总参装备部、国防科工委、国防工业办公室的部分职能和机构,根据国家拨付的科研经费和装备费用,统筹考虑科研项目和装备计划。国防工业部组建了几个专业化公司后,总科技装备部通过合同与这些公司联系。

第四方案:国防科委维持现状,只有尖端武器;将国家国防工业办公室和总参装备部的部分职能和机构合并,组建常规武器科技装备部或第二国防科工委,集中统一常规武器科研和装备规划。

根据刘华清的访美报告,第三个方案是把尖端和常规科研装备规划统一起来,便于从全军科技、武器装备的大局出发,统一管理。很理想,但是影响很大。第四个方案的好处是常规武器科研集中了,但是尖端和常规武器分两组。如果要协调,科委很难解决问题。而且目前制导武器是战略战术武器的中坚力量,两家公司分管,肯定有很多重复和浪费。第一个和第二个方案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恢复旧的国防科委,但是从步骤上来说,第一个方案是立即恢复,第二个方案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恢复。总的来说,第二个方案更现实可行。

6月29日,邓小平对上述两个报告一并作出批示:“现将军委科技装备委员会去年12月的报告和刘华清同志访美后的报告两份,发给政治局、书记处和军委常委的同志们阅读。这个问题很大,充分酝酿后再讨论决定。”

经过进一步调查研究,1981年10月23日,在张爱萍、王镇主持下,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工业办公室联合向国务院、中央军委提交了《关于调整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管理体制的请示》。拟定了两个方案:方案一是以国防科工委现有机构为基础,由国防科工委、国家国防工业办公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办公室合并而成,隶属于军委组织架构,受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双重领导。主要任务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有关方针政策,组织开展我军武器装备发展方向研究、战术技术论证、武器改进和新型武器装备的研究、设计、试制、定型和批量生产工作。除了组织结构和隶属关系之外,第二种方案与第一种方案相同。不同的是,国防科工委只负责武器装备的研究、设计、试制、定型和生产,而武器的发展方向和长远规划则由总参谋部和总后勤部负责。

1982年国务院部委机构改革,第二机械部更名为核工业部,第三机械部更名为航空空工业部,第五机械部更名为兵器工业部,第七机械部更名为航天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将由电子机械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国家计算机工业局合并而成。撤销第六机械部,成立中国船舶工业公司。

为了精简机构,减少层级,避免重复工作,更有利于实行统一领导和统筹规划,1982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工业办公室、中央军委科学技术装备委员会办公室合并,组建国防科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工业委员会(又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简称“国防科工委”)。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属于中央军委建制,工作受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双重领导。是中央军委主管全军国防科技工作的领导机关,也是国务院主管所属国防工业(核工业、航空工业、[/k0/]、兵器工业、航天工业)国防科技工业的领导机关。中央军委任命陈彬为主任,刘有光为政治委员,邹家华、马杰、、吴绍祖、聂丽为副主任,周一平为副政治委员。同时成立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由张振环任主任,钱学森、朱光亚、宋健、叶任副主任。随后,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电子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设立军工部门或办公室,组织承担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管理相关业务。两个部门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由国防科工委归口管理。

1983年4月18日,刘华清给杨写信,建议把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列为军委总部。这一建议未被采纳。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的成立,初步实现了国防科研生产集中统一领导和管理的目标。邓小平亲自决策,国防工业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划归国务院直接领导。

8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日趋稳定和缓和。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从战争状态转向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提出要改革和调整军队体制,实行军民结合。国防科技工业贯彻军民结合的方针,实施战略转型。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央军委作出了国防建设要服从经济建设大局的决策。在这些重大决策的指导下,国防科技工业的调整和改革逐步深化。

1984年11月,邓小平在军委座谈会上指出,军工体制改革,现在应提到日程上来了。随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继电子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之后,将核工业、航空工业、兵器工业和航天工业四个工业部由国防科工委转交给国务院直接领导。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一样,纳入整个国家规划,由国务院统一组织和管理。国防科工委不再归口管理上述4个工业部的全面业务工作。这打破了自成系统的国防工业体系,意味着延续了30年的独立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将不复存在,是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上一次深刻变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9984.html
上一篇粟裕与杜聿明在淮海战役中的较量
下一篇 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