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亲子 孩子的小危机,父母的大问题

孩子的小危机,父母的大问题

田国秀4岁半的圆圆,6岁的元宝和7岁的小涛是一个冰球训练班的小朋友。上周的一次训练中,孩子们发生了一场冲突。事情是这样的:教练安排3个孩子练习抢球和射门。圆圆年纪小、力量也弱,一直也抢不到球,这时候教练安排站位就给了4岁半的圆圆一点小便利,…

田国秀

4岁半的袁媛、6岁的袁宝和7岁的小陶是曲棍球培训班的孩子。在上周的一次训练中,孩子们发生了冲突。

事情是这样的:教练安排了三个孩子练习抢拍和投篮。袁媛又年轻又虚弱,他不能一直抢到球。这时,教练安排了他的位置,给4岁半的袁媛一点方便。7岁的小陶觉得自己是哥哥,应该让着弟弟,所以很平和。但是6岁的元宝感到不舒服。虽然他有最好的技术,但他无法接受教练的“偏心”。虽然嘴里没说什么,但孩子已经很不开心了。于是,哨声一响,元宝好像在发泄不满,动作很大。他没两下就把袁媛打倒了,但由于用力过猛,他自己也摔倒了,结果小陶得分成功。元宝生气地责怪元元摔倒把他绊倒了,还不服气小涛进球,要求和小涛单独打一局。但小陶是大哥哥,觉得他在欺负弟弟,就没打。所以元宝妈妈对小桃妈妈说:“元宝就是要竞争,接受挑战就是公平竞争。”小陶妈妈说:“我觉得这是孩子的日常训练,没必要太认真。再说我儿子大概就是不想打他。”我们母亲之间的交流氛围变得有些微妙。

接下来,元宝把攻击的目标放在了刚刚没有“打起来”的小涛哥哥身上。一个接一个,球在球门前滑到袁媛脚下,袁媛直接得分。下翼彻底垮了,在球场上哭,对妈妈说“我再也不想打冰球了!大家欺负我,教练欺负我,没给我好位置,还有刚才这个球,明明应该是我的进球,应该是我的!”他妈也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对着孩子吼:“谁叫你不要投篮,你传球也没用。谁开枪谁算数!你哭什么?如果你想让别人觉得你厉害,那你就不能给任何人一个机会,让大家看清楚,这个球是你自己打进的!”

圆圆的思考

说实话,听到元宝妈妈的这个回答,我很困惑。如果我是元宝,我可能会很难过。丢球没人安慰我,还得被我妈当众训斥。更何况冰球是集体项目,强调团队合作。为什么孩子一定要自己拍?给队友强有力的助攻也很棒!元宝妈妈可能太渴望孩子的成功了。一旦孩子的表现让她不满意,她的反应甚至比孩子还大。我也担心这样的教育会让元宝以后无法面对挫折。

洞察:儿童危机是“雪上加霜”

该案中的元宝遭遇了四次“危机”。他第一次觉得教练偏心,照顾年纪小的不公平,导致自己绊倒。第二次,他向哥哥挑战,没想到别人不打,导致他颜面尽失。第三次,只在乎发泄情绪的元宝弄巧成拙,错失良机,让弟弟趁机得分。第四次,他伤心委屈的时候,当众被妈妈骂了一顿,自尊心严重受损,心情更差。

整个过程中,元宝妈妈的说话方式和内容让人印象深刻。首先,给孩子写一份“战书”。如果说元宝只是表达了对自己行为和举动的不满,那么元宝妈妈则是直白地表达了对小桃妈妈的不满。虽然所谓的冰球规则和体育精神都包了起来,但很明显,号召打架是假的,发泄情绪是真的。其次,这位母亲当众责骂孩子,每句话都戳到孩子的痛点,最后因为之前几次元宝的不开心和无聊而泪流满面。元宝妈妈当着大家的面指责元宝傻,给别人做嫁衣。其实她是在指责别人欺负元宝,没有原则。本来一个以锻炼身体,培养孩子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为目的的体育活动,演变成了自我恐惧,相互伤害的消费。

观点: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家长,可以陪伴孩子走出危机。

通过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元宝的妈妈是最不稳定的,甚至比她的孩子还要激动。她渴望维护自己的孩子。她忍不住干涉孩子们之间的互动,当众指责他们,在桑葚演讲。好在另外两位妈妈比较理智,控制了自己的情绪,应对得当,避免了更尴尬的局面。其实家长要想化解孩子的危机,首先要用自己恰当的言行去影响孩子。否则,他们不仅会加重自己的焦虑,还会为孩子接下来处理危机树立一个错误的榜样。以下是给父母的一些建议:

●准确感知自己的不良情绪,及时调整。

万一,元宝的妈妈总是笼罩在挫败和失望中。她觉得教练偏心,其他朋友运气好一点。元宝表现不好,所以在语言上很愤怒,焦虑,甚至有攻击性。如果元宝妈妈能意识到分数和输赢不是体育运动的唯一衡量标准,不沮丧不失望地看待它,那么她的心情就会得到缓解。如果能进一步认识到小挫折也是一种磨炼,陪伴孩子走出困境比一时的输赢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她也可以充分利用现在的机会锻炼元宝的意志和精神力量。

●父母的情绪稳定是孩子强大的精神后盾。

父母情绪激烈,在刺激面前情绪失控,言行失控,甚至做出粗暴失控的事情,这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孩子面对挑战时,心理会失衡,情绪会失控。这时候,情绪稳定的父母,就像烈火中的及时雨,风暴中的压舱石,让孩子有所依靠,有所爱,回归稳定,走出阴霾。在路上,父母不可能随时帮孩子走上幸运之路,也不可能为孩子消除一切磨难。但是父母可以用一颗平静、稳定、踏实的心陪伴孩子。这样的陪伴可以帮助孩子塑造韧性的核心部分——积极的心理品质。

●在善待他人中建立孩子的社会联系。

父母能陪伴的,只是孩子人生中的一段旅程。在他们更长的生命中,他们需要面对生活中的起起落落。父母要帮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懂得善待他人,善于与人合作,不单纯关心谁吃亏谁占便宜,不为眼前利益患得患失。孩子进入社会后,更广泛更大的保护因素来自于社会联系。有了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就会有人在危机时刻伸出援手,帮助他们在低谷中爬上小山。因此,父母应该以善待他人的信念和价值观为孩子树立榜样。

延伸:不可忽视的家庭韧性

弗洛玛·沃尔什是美国社会学家,专门研究家庭弹性。她认为,家庭互动是决定家庭韧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家庭的韧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韧性成长。交谈是最频繁和最常见的亲子互动形式。父母对孩子说话的语气、手势、措辞,以及在不同场合与孩子交流的方式,不仅反映了家庭的结构关系,也反映了家庭的信念和价值观。这种家庭价值观促进了儿童适应能力的发展。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风险、危机和挑战是不可避免的,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保护因素。儿童韧性的培养是在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的对抗和博弈中进行的。因此,当孩子面临逆境时,家长首先要准确判断当前的情况,然后调整自己的情绪、言行,纠正自己的认知,再帮助孩子缓解情绪,用建设性的方式处理当前的情况。这既是培养韧性的过程,也是韧性训练的结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17038.html
上一篇让孩子和适合他的绘本相遇
下一篇 《迟到大王》:一本教育启示录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