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艺术 吐纳古今 翰墨流芳

吐纳古今 翰墨流芳

周舟新乡市博物馆作为地方综合博物馆,十分重视对历代书法作品的征集、收藏与研究,历经70年的努力和积累,馆藏历代书法作品数量达近千件,形成了脉络清晰、规模庞大的书画艺术珍藏。在新乡市博物馆藏的众多书法作品中,有许多近代书法家的作品。这些作品流…

周舟

新乡博物馆作为地方综合性博物馆,非常重视历代书法作品的收藏、收藏和研究。经过70年的努力和积累,历代书法作品已达近千件,形成了脉络清晰的大型书画艺术收藏。新乡博物馆的众多书法作品中,不乏现代书法家的作品。这些作品流派纷呈,名家荟萃,全面展示了近代以来书法艺术的发展和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历史和艺术价值。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社会的革命、中西文化的交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都带来了社会的深刻变革,也深刻影响了传统书法艺术,现代书法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清末民初;第二,从民国初年到建国。清末民初,在“甘家学派”的影响和碑学作家的倡导下,学碑之风盛行。在阮元、何等著名碑学家的指导下,学习南北朝碑志成为一股热潮。康有为在其代表作《易洸周双明》中指出,“时至今日,在余贤和童童,碑学已广为流传,一个三尺童,一个十室社,都讲了北碑,写了魏体,盖了关还是成功的”。辛亥革命后,中国历史进入新时期,西学在中国广泛传播。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这场运动以“民主与科学”为口号,反对传统的儒家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的封建文学,提倡新文学,导致新旧文化的强烈冲突和碰撞,特别是钢笔写作的流行,导致了书坛全新的多元化格局。由于以文人、学者、政治家为代表的新锐书法家逐渐成为书法创作和研究的中坚力量,他们一方面有着良好的国学基础,另一方面又接受了西方文化的教育。因此,他们不仅表现出深厚的传统书法功底,而且在书法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时代个性。它们在传统书法与西方现代艺术的交流中促进了中国现代书法艺术的发展。

翁同龢行书对联(图1)翁同龢对联(图一)

翁同龢(1830-1904),江苏常熟人,咸丰六年(1856)状元。历任宰相的户部尚书、工商尚书、军务尚书、政务尚书,并任同治、光绪皇帝。翁同龢博采众长,潜心研究唐代和北魏颜真卿的碑刻,吸收本朝柳永、钱丰、何等人的书法特点,集书法和碑刻之长,写出了具有自己个性的书法作品,形成了独特的“翁字”书法风格,深受光绪皇帝书法风格的影响。翁同龢作为晚清颇有影响的书法家,在清史稿中被称为“一家之主,尤天下之家”。《清贵钞》云:“舒平郭襄的书法不拘一格,是干嘉之后的一个人。据说郭襄的一生虽然在西秦和南苑飘香,但他晚年的成就其实与西秦和南苑相去甚远。论国朝书法家,刘世安无人能及。1898年光绪变法后,他静居禅境,无心谋职,更显超脱。"

这部作品是一副对联:“行义成就真理,得志添民。”署名为清弟翁同龢,朱印制,上有翁同龢私章,下有淑萍。“行义成就真理”出自《论语》,“得志添民”出自《孟子》,二者都体现了翁同龢作为中国传统士大夫的高尚人格。这幅对联敦厚、宽敞、浑厚、健康,体现了翁同龢博大的人格,应该是他晚年的作品。

吴大成篆书轴(图二)

吴大猷(1835-1902),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晚清著名的金石学家、书法家、画家,民族英雄。吴大铖一生致力于古器物研究,著有《成斋诗文总集》、《成斋古志集》、《古代考证与补遗》、《衡玄集锦录》、《度量衡实验考》等。,被《清史稿》誉为“大成善篆刻”。吴大成的书法以篆书最为著名。他学秦代篆书刻石,把金文融入篆书,在当时是一种创造。吴大成一生致力于金石学文字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先秦文字的研究进程。

这个轴的内容来自西汉史游写的《急文》:“齐国献素帛,龙凤相追;河南洛阳,甜息,天无限;从镇长山到高淳,利用贾充,登顶。”落款为“关于史游的一本书,村里好朋友写的一本书,陈赓二月,吴大成”,还有两枚白色刻字印章,“吴大成印”和“书斋”。此作字体方方正正,充满古趣,稳重严谨,笔画粗细对称,空之间的排列均匀,转折处为圆内方,转折处多为方。就风格而言,此作具有明显的汉代篆书特征,有一种敦厚坚定之感。

杨守敬行书对联(图三)

杨守敬(1839—1915),字惺吾,号邻苏,湖北宜都人,清末著名学者和书法家,在历史地理学、金石学、目录版本学领域颇有建树,其书法、书论驰名中外,撰有《楷法溯源》《评碑记》《评帖记》《学书迩言》等多部书论专著。杨守敬(1839-1915),字兴吾,湖北宜都人,清末著名学者、书法家。他在历史地理学、金石学、目录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的书法和书论享誉海内外,著有《追本溯源开法》、《评碑》、《评帖》、《学你的话》等多部书论专著。

这幅对联的内容写着:“扫崖除落叶,秋菜满瓮。”署名“杨守敬”,白底印刷体,盖有“杨守敬印章”和“光绪丙午苏林老人68岁印鉴”。“扫崖除落叶”出自李白《送别清溪玉井潭》,“灌秋菜一瓮”出自李白《赠张》。这幅书法作品苍劲有力,结构参差不齐,古朴自然,气势磅礴。撇、压、垂都很到位,很大胆。同时通过改变规则,让整部作品生动活泼,充满个性。构图方面,一气呵成,气势贯通。

徐世昌行书轴(图四)

徐世昌(1855-1939),天津直隶(今天津)人,卫辉府蓟县(今河南卫辉)人,清末民国时期重要政治人物,袁世凯的政治盟友。清末任兵部尚书、军务尚书、东北总督、内阁侍郎。中华民国成立后,历任国务卿、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的书法以行书和草书为主,一时成名。吉尼斯的大厅里有许多墨迹。安阳袁林的墓碑“元公石凯总统之墓”也是徐世昌所写。

这一轴的内容,是宋代苏轼《净因院画记》的开篇一句话:“品评此画,以为凡人鸟兽之宫器,器形皆正常。至于山石竹木,水波云影,虽无常,却有常理。形体之失,凡人皆知。”署名“绵之大哥徐世昌”,下半部为白色,朱印各一枚,上半部为“徐世昌印”,下半部为“印”。这部作品自然简洁,文笔流畅,内心平静,不急不缓。整个画面一气呵成,笔墨随意,但写得又细又灵动,别具一格。

康有为行书条轴(图5)你有康兴书法轴(图5)

康有为(1858-1927),名广厦、苏畅,广东南海(今广东佛山)人,人称“康南海”,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光绪十七年(1891年)在广州设立万亩草堂,学徒在此讲学,传播改革思想。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得知清廷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后,联合1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请愿”。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与梁启超一起组织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康有为在书法上的贡献绝不逊于他在政治上的成就。康有为也是近代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家。其著作《易洸·周爽目》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碑学,提出了“尊碑学”的理论,大力推崇汉魏六朝碑学,促进了碑学书法的繁荣。

此作为七言律诗,为康有为与友人李敏秀于1923年所作《登Xi安南五台圆光寺》四首之一。诗的内容是:“极高双峰绝壁悬,青翠绝壁满山苍松。如果在茂安有一个冥想,让我们先为方圆而战。“善友闵秀,游至南顶圆光寺、斗台,下崖,感而谈僧题,天游中作人康有为”,上有“康有为”白印,下有“康有为”白印,后有朱“百日变法,十六年卒,三周土,四州,三十一国,六十万里”。李敏秀,本名李世灿,名敏秀,晚名登斋,河南卫辉人。他是近代新乡著名的学者、教育家和藏书家。这部作品的写法是以扁平的长弧为基调,转折以圆为主,与赵的顿挫和何的单圆劲大相径庭。这是它的创新之处。同时墨色干润,字体将篆书与行书融为一体,否定了稳定性的创造,线条艳丽多变。具有浓郁的北方碑刻风格和清代碑刻的一般特征。

郑孝胥行书七言对联(图6)郑行书七言联(图六)

郑(1860-1938),福建闽侯(今福建福州)人,中国近代政治人物。清末任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政治公使。辛亥革命后,他以老兵自居。1932年任伪满洲国总理兼文教部长。郑善楷书,以、苏轼为蓝本,是诗坛“同光”的倡导者之一,拜北魏碑所赐。

这部作品的内容是这样的:“我会从龙身上寻找云雨,俗话说“易春秋”。“‘孝’字,两面印,白有‘郑印’,朱有‘苏简’字样。”“在龙中求云雨”出自苏轼的《蝎虎》,“似言飞逝,易春秋”出自苏轼的《邀蔡准郎游西湖三首,下篇》。对联绵长、苍劲、古朴、精巧,一气呵成。它们的特点是隶书和碑文的结合。

潘龄皋运行脚本轴(图7)

潘龄皋(1867-1954),字习酒,河北安新人葛城居士。潘龄皋是清末的一名学者,被任命为翰林院的编辑,后来在甘肃担任地方官员。辛亥革命后,潘龄皋任甘肃巡抚,1922年辞官,辗转天津、北平,潜心书法研究,成为民国时期中国北方著名书法家。1949年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中央文史馆馆员。潘龄皋擅长处理信件,尤其是小字。当时与谭颜楷同名,称“南谭北盘”,市面上也有说法:“余有任,草书三纲,天津华世奎,北京潘龄皋”。

这部作品的内容如下:“补充宋诗人的诗句,如:‘人老不以为耻,花当以长辈头为耻;醉扶过平康里,十里珠帘半钩。宋代哪一课比唐代好?”署名“毛青好朋友七十八岁在潘龄皋时”,题词两面印刷,上有“潘龄皋印”,下有“Bō翰林”。作品内容来源于清代袁枚的绥远诗。此作书法均匀匀称,用笔以圆为主。笔画沉稳浑厚,用笔到位细致,所以圆润流畅,美观典雅。

华世奎楷书七言诗轴(图8)华世奎七言律诗轴(图8)

华世奎(1864—1942),字启臣,号璧臣,直隶天津(今天津)人,近代著名书法家,天津“八大家”之一。华世奎的书法以学颜书唐楷为主,砚田勤耕,手摩心识,然得颜楷磅礴大气之旨要。华世奎学古不泥,其书体在颜楷基础之上,又加上自己的创新,形成了字形既不失颜体神态,又有自家面目的特有形态。华世奎(1864-1942),直隶天津(今天津)人,近代著名书法家,天津“八大家”之一。华世奎书法以学颜书法和为主,砚田勤修,手随心磨,故得之雄伟旨。华世奎的书法风格,在颜楷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的创新,形成了一种既有飘逸之姿又有自我之姿的独特造型。

这首作品的内容是北宋程颢的《与侯爷梅台》:“急赏春色,莫待空枝头传声。舒静冯晴是前天,轻云淡雨是现在的情况。”段落“峻青尊重你哥哥大人,属于华世奎”。诗首会印一枚“诗琴砚娱”,后面印两枚,上有“华世奎印”,下有“北海益民”。这首诗轴表现了华世奎行书稳重的特点。取颜真卿、苏轼书法之风,苍劲有力,气势磅礴。陈雄的字体丰满、古朴、厚重,体现了现代楷书的严谨风格,书写灵活多变。结构断开,布白对称,疏密适宜,整幅作品达到和谐统一的书法艺术效果。

于右任草书五言对联(图九)

于右任(1878—1964),原名伯循,字右任,号骚心,陕西三原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早年是同盟會成员,为国民党元老,在国民党内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长期担任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在书法上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创立“标准草书”。1932年,于右任在上海创立草书研究社,广泛搜集传世的优秀草书作品,集字编成《标准草书千字文》。于右任创立标准草书的目的在于使草书规范化,对于学习和传播草书来说,是一个比较务实的方法。于右任(1878-1964),原名伯勋,字右任,号骚新,陕西三原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余友仁早年是同盟会成员,国民党元老,在国民党内政治地位很高。他长期担任南京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在书法上最突出的成就是创造了“标准草书”。1932年,于右任在上海创办草书研究会,广泛收集传世的优秀草书作品,编纂了《标准草书千字文》。于右任建立标准草书的目的是规范草书,这是一种学习和传播草书的实用方法。

这幅草书对联的内容是:“情不言而喻,后人有知。”落款前有“志先生”,后有“37年6月,于右任”。朱上印“右任”,下印“太平老人”。这部作品是于右任在1948年离开大陆前作为礼物送给朋友的。基本上是不相关的草。其笔画古朴、缠绵、呼应、多变,是草书人物的代表作。用笔方面,笔与笔居中,精与能,墨满,给人以饱满苍劲的感觉。

近代以来,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西方文明的东渐,中国传统的文人阶层消失了,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传统书法面临着危机。同时,随着现代媒体的传播,团体和协会的建立,现代书法家开阔了视野,获得了广泛的声誉,吸收了古今,这使得书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深深影响了千百年来书法艺术的格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22536.html
上一篇河南近代书法作品释读
下一篇 恽寿平没骨花卉艺术探析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