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三农 大同云州区依靠特色产业脱贫探析

大同云州区依靠特色产业脱贫探析

任玉洁2017年12月5日,大同市云州区被国际地理联合会健康与环境委员会授予“国际健康养生基地”称号;2019年4月1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云州区退出贫困县;2019年,大同市云州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020年2月26日,…

任玉洁

2017年12月5日,大同市云州区被国际地理联盟卫生与环境委员会授予“国际卫生健康基地”称号;2019年4月1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云州区退出贫困县;2019年,大同市云州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020年2月26日,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大同黄花农产品优势区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新时期,云州区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点上,继续完善产业规划,增强市场竞争力,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农村地区贫困的原因

一是地理位置条件差。大同市云州区地处内陆,属于燕山山脉和太行山的连片特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滞后。2020年高铁开通前,由于交通不畅,出行不便,信息闭塞,大部分村民思想封闭,意识落后,自我发展动力不足。虽然云州区地处火山群,土壤矿物质丰富,非常适合黄花菜的生长,但由于当地市场需求有限,宣传力度不够,其他地区的居民不知道,吃不到,也不想买黄花菜。但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组织规模化种植之前,当地多采用分散的个体种植模式,难以形成集约化的产业化发展。所以大同黄花菜虽然品质好,但一直打不开市场,难以形成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第二,没有产业支撑。在当地政府组织大规模种植黄花菜之前,村民为了自给自足,多种植玉米、土豆等粮食作物,然后可以把剩下的拿到市场上出售,经济效益非常有限。虽然当地的地理、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都适合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黄花菜,但黄花菜采收后需要蒸、晾、干等处理才能食用,因此对其操作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由于当地村民普遍缺乏必要的加工设施,再加上个体作坊式加工能力不足,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黄花菜种植难以普及,严重制约了规模化种植。大多数村民只是少量种植满足自身需求,而不是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交易,这使得云州区长期面临农村难以形成配套产业的困境。当地村民也因收入低或无收入而长期贫困。

第三,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源。以前云州区农村青壮年主要分两种情况。一个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村民。他们认为家乡没有前途,很难找到与专业匹配的工作,所以都留在了城市发展。另一种是没有接受过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村民。由于自己种地收入低,农闲时期又没有收入,他们大多别无选择,只能离开家乡到城市打工养家。无论如何,村民们在习惯了城市生活后,都不愿意回到家乡,参与家乡的建设。因此,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导致劳动力、有专业种植技能的村民、懂得经营管理的产业发展“带头人”严重不足。黄花菜虽然在当地种植已久,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源,始终处于分散种植状态,没有形成种植规模和产业化。

第四,村民缺乏自我发展意识。云州位于北部山区。冬天很冷。每到秋冬,就不用工作了。大部分村民除了坐在家里和同村的村民打牌聊天打发时间之外无事可做,却不愿积极思考家乡的发展,学习提高自己的生产技能。扶贫首先是帮助头脑、信心、观念和想法。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树立脱贫的斗志,必须打好“志”的基础——“智”。对于愿意种植的村民来说,只有充分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现代种植技术,主动作为,才能搞好生产发展产业,提高效益,增加收入。

特色产业脱贫经验

一是因地制宜推广黄花菜规模化种植。又名金百合、镇定剂、无愁少女、萱草,既是观赏花卉,又是素食珍品。它们的茎、根和叶可入药,并具有利尿、健胃、血液处理、消炎、清热、降血压、止痛和镇静内脏的功能。

大同云州区黄花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到了明朝,大同的黄花已经远销东南亚。大同黄花作为特色蔬菜,因其苗大、肉厚、角长、七根黄羽、营养价值高、品质好,于2003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

在扶贫期间,云州区立足当地实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借助深入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扶贫政策利好,在当地政府主导下,实施“一区一业”产业发展战略,以黄花菜为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动员集体大规模种植黄花菜,促进形成集约化产业化,使之成为扶贫的支撑。在各项政策的加持下,2016年,云州区农作物播种面积63万亩,比2015年减少16万亩,降幅达20%。当年黄花菜种植面积达到7.4万亩,比上年增加4.2万亩。经过多年的增长,2017年已经达到13.1万亩;2018年达到16.7万亩,成功打造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19年达到23.07万亩,入选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第二批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2020年将达到26.1万亩。

二是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黄花菜的大规模种植带来了巨大的劳动力需求。2016年,云州区年内城镇新增就业1105人,其中创业带动就业36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04人,就业困难人员205人,农村富余劳动力2110人。数据显示,政府主导的黄花菜大规模种植,极大地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也吸引了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在黄骅规模种植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一些村民从外地回到家乡,在家门口就业。调查结果显示,村民们回乡打工,每年6月每人每天能收获200公斤黄花。按照每公斤2.5元计算,他们每天能赚500元,远远高于进城打工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当他们在家就业时,他们可以照顾家人,享受幸福的家庭生活。村里的大户可以种七八亩地,采摘黄花至少要雇10个人。种植较少的村民采摘时也需要其他村的亲戚帮忙。在当地政府的“保姆式”服务下,村民们实现了人人有事做,家家有钱赚。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大提高。

三是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黄花菜产业的发展需要打破传统模式,拓宽思路,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因此,每年农闲时,各村都积极组织村干部和村民进行种植技术培训,并邀请专家向农民讲解和指导先进的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领。同时,组织开展农产品安全、无公害黄花菜种植等教育培训,提高产量和质量,帮助村民增产增收。

四是实施农旅融合发展,做大产业。云州是大同郊区,靠近机场、火车站、高铁站,地理位置优越,适合发展旅游业。云州区依托黄骅产业农旅深度融合发展战略,以特色农业和优质生态为核心背景,以都市郊游为主要模式,精心策划推出农业观光、农耕体验等旅游项目,成为黄骅采摘季全市乃至华北地区的旅游胜地。目前,该地区已建成23个乡村旅游景点,并成功举办了“首届黄花丰收活动月”。通过遗忘农场采摘体验、遗忘大道参观等旅游项目,拓宽了销售渠道,也擦亮了大同黄花的金字招牌。

依托当地特色资源,通过大力发展黄骅特色产业,让过去的贫困村成功脱贫致富。大同市云州区的实践告诉我们,产业发展之所以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是因为它完成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贫困问题。产业发展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只有因地制宜选择产业,根据每个地区的环境发展特色产业,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29310.html
上一篇农村集体经济困境及解决机制
下一篇 临沂乡村振兴发展对策建议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