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人物 画家米莱,定格美人之死

画家米莱,定格美人之死

刘潇《奥菲利亚》。新开张的上海浦东美术馆,一楼展厅里挂 着一幅不大的布面油画 :一个长发少女 横浮于水面,眼神空洞、嘴巴微张,长发与裙摆在水面散开,就像一棵水仙。 水草立于她的头边,岸边植物繁茂、郁郁葱葱。她的 双手在水面上摊开,手中的雏菊…

刘晓

《奥菲利亚》。奥菲利娅。

新开张的上海浦东美术馆,一楼展厅里挂 着一幅不大的布面油画 :一个长发少女 横浮于水面,眼神空洞、嘴巴微张,长发与裙摆在水面散开,就像一棵水仙。 水草立于她的头边,岸边植物繁茂、郁郁葱葱。她的 双手在水面上摊开,手中的雏菊和罂粟花散落水面。 这幅画的名字叫《奥菲利亚》,描述了莎士比亚经典 悲剧《哈姆雷特》中女主角沉入水潭的前一刻。也有 人说,这时的她已经死了——因为心早已死了,心爱的哈姆雷特杀死了她的父亲。

上图:在1849年作品《基督在父母家中》里,米莱将“神圣家族”描画成“底层劳动家庭”,引起争议。左下图:1854年作品,《等待》。右下图:1859年作品,《苹果花盛开》。黄衣少女右侧的镰刀诡异而突兀。在新开的上海浦东美术馆里,一楼展厅里挂着一幅帆布小油画:一个长发飘飘的女孩,眼睛空睁着,嘴巴微张,长发和裙摆像水仙一样散落在水面上。水草立在她的头旁,岸边郁郁葱葱。她的双手摊开在水面上,手中的雏菊和罂粟花散落在水面上。这幅画的名字叫《奥菲利娅》,描述的是莎士比亚经典悲剧《哈姆雷特》中女主角沉入水池前的一刻。还有人说她此时已经死了——因为她的心已经死了,她心爱的哈姆雷特杀了她的父亲。上图:米莱在1849年的作品《父母家中的基督》中,将“神圣家庭”描绘成“底层劳动家庭”,引发争议。下图:1854工作,等待。下图:1859年作品,苹果花盛开。黄姑娘右边的镰刀诡异突兀。

本次“奥菲利娅”是上海浦东美术馆与英国泰特美术馆举办的“光:泰特美术馆珍品”展览中的一个展览。在这次展览中,泰特美术馆拿出了100多件珍贵的藏品,其中“菲利娅”是泰特的市政厅之宝,所以它有特殊的待遇——专门留出一个大厅用于展览。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慕名而来,在中国观众中掀起了一股“菲利娅浪潮”。

为什么一幅完成于1852年的帆布画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它与它的创造者约翰·埃弗雷特·米莱密不可分。生与死,美丽与悲伤

《哈姆雷特》中讲述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而他与菲利娅先生的美好爱情也成为了动人的绝唱,几百年来被无数艺术家搬上了画布、舞台和银幕...

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奥菲利娅有着“惊艳的仙姿”。美到什么程度?当王后为儿子哈姆雷特的疯狂而悲伤时,她把治愈的希望寄托在奥菲利娅的美貌上。同时,她保守又软弱,单纯又善良。

许多画家都以奥菲利娅为主题作画,但米莱画的这幅《奥菲利娅》独树一帜:华丽而不落俗套,死亡藏在美丽之中,生与死、美与悲在同一幅写实的画面中被悄然撕裂。

奥菲利娅的创作始于1851年,当时米莱只有22岁。奥菲利娅去世的那一刻,他深受感动。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女王是这样描述奥菲利娅之死的:“她爬上一根横枝,想把她的花冠挂在上面;就在这时,一根恶意的树枝折断了,她甚至把人和花都丢进了抽泣的小溪里。她的衣服散开,使她像美人鱼一样暂时浮在水面上;她嘴里还断断续续地唱着一首古老的歌谣……”

为了创作奥菲利娅,米莱穿过田野,来到伦登南部萨里郡的霍格米尔河。在水边,他一天画11个小时,一周画6天,画了5个月。10月,天气又湿又冷,米莱裹着毯子继续画画。后来天气太冷了,她就住在附近索比顿山上的一个小屋里,继续画画。“(我)也有被吹进水里的危险,对于奥菲利娅沉入泥池死亡的那一刻,我也有同感……”他在日记中写道。

为了表达这一悲剧,米莱使用了大量的象征。菲莉雅僵硬地伸出双手,白色的雏菊和鲜红的罂粟花散落在水面上。雏菊代表天真无邪,鲜红的罂粟花带着黑色的种子象征着睡眠;菲莉雅脖子上戴的紫罗兰项链象征着忠诚和贞洁;裙子上漂浮的三色堇象征着徒劳的爱情;菲利娅脸颊和裙子上的粉色玫瑰和岸边的白色玫瑰暗示着青春和爱情。岸边的垂柳象征着“被遗弃的爱情”。缠绕在垂柳上的荨麻象征着痛苦。图的右岸有一些小花,那是“勿忘我”。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容易被遗漏的细节:在画面的左上方,有一只小知更鸟躲在暗处,这意味着奥菲利娅在唱一首挽歌。

10月中旬后,河滨临摹基本结束,米莱在伦敦的工作室将工作重点放在人体临摹上。当时伦敦寒冷难耐,他让女模伊丽莎白·埃莉诺·基尔达尔穿着长裙躺在装满水的浴缸里,浴缸下面有一盏油灯取暖。基尔达尔非常敬业。即使油灯熄灭,水变冷,她也不会动。赖对绘画非常投入,画的人物也相当细腻。仔细观察画中奥菲利娅的脸,可以看到隐约的睫毛、面部毛发和头发。

赖创造性地处理了人与景观的结构关系。奥菲利娅并不是横躺在画面的中间,而是在画面的中下方。图中左侧的脸比图中右侧的腿略高,降低了僵硬度。同时,由于主画面的filia和河岸是水平的,为了克服水平朝向的枯燥感,画面左侧布置了垂直的水生植物。这样一来,水草在前,filia在中,河岸布置在最深处,这样近景、中景、远景都有,视觉上产生filia顺流而下漂浮在水面上的动感。

最终,奥菲利娅于1852年完工。这幅画一出,震惊了英国画坛,给米莱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包括模特基尔达尔。如今,这个作品的复制品随处可见,它出现在贺卡、钱包和手袋上,古驰也在2018春夏广告大片中翻拍。努力又温柔的“明星学生”

赖年纪轻轻就成名了,这与他的绘画天赋和勤奋是分不开的。

1829年,米莱出生在英吉利海峡的泽西岛。他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天赋:6岁就临摹了一组士兵画像,技艺高超到让成年人不敢相信是一个孩子做的。当他和成年人一起散步回来时,他能够非常详细地描绘出他所看到的东西。1岁时,母亲为了把米莱培养成人才,提出举家迁往伦敦。之后,麦莉进入英国皇家美术学院,成为招生史上最年轻的学生。许多年以后,麦莉回忆道,“我今天所有的成就都归功于我的母亲。”

在学院里,麦莉努力学习,成绩优异,很快成为“明星学生”。他结识了“学渣”威廉·霍尔曼·亨特,以及一直反感“学院派”的辍学生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拉米雷斯入团后,就像现在的年轻人聚在一起组成摇滚乐队一样,当年的三个年轻人并不想按照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来画,而是要走一条不寻常的路,大吵大闹。

1848年9月,米莱在伦敦高尔街83号(现为7号)的家中三人成立了举世闻名的“前老佛爷兄弟会”,英文缩写为“PRB”。他们坚持现实主义的原则,“复制自然的真实,而且只复制自然的真实”,保持真实的创作态度。到这年秋天,拉斐尔前派兄弟会已经发展到七人,画派也逐渐形成。那一年,米莱只有19岁。

不尖叫就是一鸣惊人。拉斐尔前派兄弟会很快创作出震惊艺术界的作品。在统一的“群体思想”下,三个人的作品各有特色,尤其是米莱。1850年,老佛爷前兄弟会在皇家美术学院举办画展。米莱秉承“真实与自然”的原则,创作并展出了他的作品《父母家中的老姐》。作品中的所有内容都是抄袭真人:耶稣基督之父圣约瑟夫的身体是由真正的木匠绘制的,头部是从米莱的父亲那里“借来的”;画面中,挤在门外的羊是从一家肉店借来临摹它们的画的,而圣家(基督和他的父母)木匠店的周围环境是米莱根据他父母的家画的。

由于“神圣家族”被描绘成在脏乱的木匠作坊里工作的“底层劳动家庭”,评论家和文艺界一片哗然,震惊之余,米莱立即遭到严厉批评。就连特别关注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的伟大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也站出来批判:“把基督一家描绘成典型的酒鬼和贫民窟,是对基督的侮辱……”因为争议,这幅画在展出后没几天就被撤下了。

但无论是褒是贬,争议自然能吸引“流量”,尤其是被狄更斯这样的大作家批评,米莱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画家一下子就出名了。

当时,英国还有一个重量级人物支持拉斐尔前派兄弟会和米莱。这个帮助米莱的伯乐就是约翰·罗斯金,著名的艺术评论家和赞助人,在19世纪英国文艺界举足轻重。他的“自然的纯粹之美”的想法与拉斐尔前派兄弟会提倡的“复制自然的真理”不谋而合。

米莱虽然是“离经叛道”的拉斐尔前派兄弟会的代表人物,但他与其他两位创始人不同:他没有罗塞蒂的想象力和亨特狂热的宗教表达。当时英国艺术界对米莱的评价是:她天生优越,天赋异禀,但从不娇生惯养,勤奋温柔。他的表达含蓄,行云流水,一半伤感浪漫,一半催人奋进,符合英国的民族性格,所以被认为是英国文学艺术的代表,名利双收,而孤独。

1852年,米莱在因《奥菲利娅》成名后,又创作了一幅以宗教和爱情为主题的浪漫主义油画。这幅画叫做“一个拒绝在圣巴塞洛缪之夜佩戴天主教徽章的胡格诺教徒”。它用一对恋人的形象来表现爱情与信仰、生与死的冲突。画中,女子一脸悲伤,男子深情地凝视着她,两人相拥。这幅画一下子触动了英国人民心中“莎士比亚式”的悲剧民族性格,米莱得到了大众市场的认可。

同年夏天,应约翰·罗斯金的邀请,米莱去苏格兰度假。同时,米莱以苏格兰风光为背景创作了著名的罗斯金肖像,还画了罗斯金的妻子艾菲。他们三人在一起度过了4个月,很快,麦莉和艾菲相爱了。恋情曝光成了当时报纸的头条,甚至比当时英法俄的克里米亚战争还火。这段三角恋也被编进了话剧和歌剧。

在众人的议论纷纷中,米莱陷入苦闷。但他没有 停止绘画,风格也发生重大转变,作品开始超脱固有的故事,内容更真切、更私人、更隐晦。

1852年作品,《一個胡格诺教徒,在圣巴托罗缪之夜拒绝佩戴天主教徽章》。在所有的评论中,米莱是沮丧的。但他并没有停止绘画,他的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的作品开始脱离固有的故事,内容更加真实、个人化、隐晦。1852年,一名胡格诺教徒拒绝在圣巴塞洛缪之夜佩戴天主教徽章。

1856年作品,《盲女》。1856工作,盲女。

1854年,在作品《等待》中,一个戴着粉色帽子的女人坐在一堵墙出口的台阶上,面前是绿草如茵。向远处望去,她似乎在期待着某个人的到来。同年,他开始画后来著名的盲女。画中,两个乞丐女孩正在雨后的乡间小路上休息,衣服已经破旧,裙子上沾满了泥土。盲女看不到雨后美丽的双彩虹,但表情平静,仿佛在感受阳光的温暖,嗅着泥土的芬芳。两年后,《盲女》完成,米莱和艾菲也走出了三角关系的漩涡,迎来了幸福安宁的生活。

与罗斯金离婚后,艾菲于1855年与米莱结婚。他们有八个孩子,非常幸福。婚后,为了“养活日益庞大的家庭”,米莱的绘画主题日益商业化。艾菲夫人擅长在社交圈跳舞,米莱作品的市场影响力一直高歌猛进,收入飙升。同时,米莱还为各种出版物配插图,包括当时最受欢迎的诗人和小说家。于是,许多评论家对他展开了猛烈的攻势,包括前赞助商罗斯金,他指责米莱的这种风格转变是一场“灾难”。

在商业作品之外,米莱这一时期的一批画作开始变得更加晦涩,隐藏在内心的孤独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他的情绪。《秋叶》中,四个小女孩在一个晴朗的秋日空下,手中捧着秋叶,将一堆高高的秋叶“山”围在画面中央;《苹果花怒放》中,果园里的姑娘清纯可爱,但从右侧突然而来插入土中的镰刀却给整幅画面蒙上了诡异恐怖的阴影。

1863年,米莱被任命为皇家美术学院院士。此后,他的作品频繁地在艺术学院的年度艺术展上展出,他的创作从默默无闻回归叙事。典故、名人、小孩、风景等。纷纷入画,风格气质各异。1885年,他被追封为准男爵。名利双收的米莱,内心越来越孤独和凄凉。他开始越来越喜欢画风景,画阴沉的阳光下的河边,画北风呼啸的雪域。......

1886年,57岁的米莱因为他的画作再次引起争议。这一次,争议不是来自作品本身,而是它的使用。米莱以她5岁的孙子为模特,以“一个孩子的世界”为题,画了一个吹泡泡的男孩。后来被皮尔斯肥皂喜欢,买去做广告。艺术界对米莱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开启了艺术家是否应该参与商业广告制作的讨论。当时麦莉不想做任何辩解。

10年后,米莱成为皇家美术学院院长,上任仅几个月就病逝。就像奥菲利娅一样,他悄悄地离开了,再也不用去关心世间的烦恼,再也不用去思考对错爱恨。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1829-1896)

约翰·埃弗雷特·米莱(1829-1896)

出生于英国,著名画家,拉斐尔前派的代表人物。1岁时,他进入皇家美术学院。19岁时发起成立“拉斐尔前派兄弟会”,其画风以细腻著称。代表作有《释放令》、《盲女》、《奥菲利娅》等。1896年,他成为皇家艺术学院的院长,不久便因病去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31044.html
上一篇陈晓楠,找寻人生觉醒时刻
下一篇 李宗远:每件文物都在对话党史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