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绿色 美丽都江堰 做好绿色发展大文章

美丽都江堰 做好绿色发展大文章

耿国彪“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2200多年前,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举世闻名、泽被千秋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从此这颗“天府明珠”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亘古弥新。今天的都江堰,正秉承“上善若水”“道法自然”的古人智慧,大力推动生态资…

耿郭彪

"春光明媚的丝绸之河,漂浮在天地之间,就像玉峰上的一行云,在古代和现在之间"。200多年前,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从此,这颗“天府明珠”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今天的都江堰,秉承“师善、师法自然”的古人智慧,大力推动生态资源向生态价值转化,已成为中国最具品牌影响力的旅游城市之一。

都江堰生态环境指数已达到优良水平。全市所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水质常年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空燃气质量居成都前列。2019年,空燃气质量达到315天,2020年,空燃气质量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公园人均绿地面积18㎡,森林覆盖率60.3%,森林面积居成都第一。

一直以来,都江堰市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理念,严格落实中央、省、成都市政府关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以生态为基础、以产业强产业、以文化为灵魂。积极构建生态空永续利用、生态功能与价值叠加、生态投入有力保障、生态与经济共管的发展格局,努力打通碧水青山是无价资产的转换通道。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

良好的生态成为发展的背景。

清水流淌两千年,都江堰,丰饶之源。都江堰,因堰而起,因水而兴,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三遗产城市”。是天府之国农耕文化、水利文化、道教文化、熊猫文化的集中展示地,成都平原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

都江堰是一座美丽的生态城市。全市总体呈现“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地理形态,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7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80万,常住人口达100万。城市自然环境宜人,年平均气温15.2℃;生态环境优越。空气体负氧离子高达12000个/cm3,空气体质量优良率年均93.9%,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空的燃气和水质常年保持全国一流水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0%,一直享有“长寿之乡”和“天然氧吧”的美誉。

成都市委市政府实施“西控”战略以来,都江堰市牢牢把握“西控”不是限制发展,而是更高要求、更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义,通过牢牢控制绿化,以控促改,以控促优,努力打通碧水青山的转换通道,是无价的财富。

都江堰市牢固树立生产、生态、生活一体化的发展理念,确立了城市公园化、全域旅游化、开放化、国际化的总体战略,编制了22部城市总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制定了公园城市建设和国际生态旅游城市建设行动计划,出台了16项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政策,形成了从宏观到微观、从全球到局部、从综合到特殊、从空到景观。按照全区“85%的自然生态环境区、15%的生态经济区”实施分类管控,启动自然资源统一登记,构建边界清晰、产权明晰的保护格局。建立健全“山长制、河长制、街长制”,全面加强区域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和监管,在全国率先实施“山长制”。由省委深改组推动,国家林草局肯定。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中获得全省第二名、成都市第一名。

他们继续实施四川都江堰大规模绿化,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片区、白条河郊野公园、灵岩山公园、金马河滨河公园建设,推进锦江绿道、走马河绿道、蒲阳河绿道等三级绿道体系建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污水厂升级扩容、管网修复、生态治理、水源保护等治水工程实施,继续推进压减燃煤、治污减排、控车减油、除尘保洁、综合执法、科技治气“六大治气行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出境检查断面水质全面达标。

他们把绿色发展作为战略选择,把绿水青山作为城市发展最独特的优势和最亮丽的底色,把产业功能区建设作为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开辟新空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承载。他们高标准建设了李冰文创、青城山旅游装备、景阳灌区杨康旅游三大产业功能区,重点发展现代文创、主题公园、健康养生。建立“生态空间+高端资源”的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围绕滨水空间、近山区、核心景区建设三级绿道87公里,实施森林圆盘修复30个,建设AAA级森林圆盘景区7个,美丽四川宜居乡村95个,有效保护川西森林圆盘1078个。深挖“山水熊猫”世界级文化旅游资源,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除了都江堰、青城山、冠县古城,还涌现出了融创文化旅游城、特色旅游小镇、川西音乐森林等新地标。积极发展健康养生产业,规划建设集休闲度假、健康心理健康、养生保健、生态街区等功能为一体的健康养生特色国际小镇。

“十三五”期间,都江堰万元GDP能耗下降14.01%。旅游业实现创新突破,先后摘得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国家旅游度假区三块金字招牌。全市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5.4%,人均旅游消费年均增长18.9%。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显现,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电子商务企业48家,并成功入选全国电子商务十强县。

“西控”的实施,让都江堰的生态优势更加明显,成为满足人们“住在园区”愿望的首选,也让都江堰成为投资发展的沃土。

建设以人为本的公园城市。

“手举高点,摆姿势……”卡卡的拍照声响起。都江堰市民李小梅和他的朋友在走马河绿道天府国际凤凰板块拍照。此时,绿道高架桥上的一辆城际列车缓缓驶入成渝高铁都江堰站。

李小梅住在附近的社区,在那里她看到了每天的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沿线曾有杂乱的沙滩,如今经过改造,河岸已经铺上了整齐的草坪,种植了朴树、银杏、香樟等植物,形成了清新宜人的滨水绿地。

五年来,都江堰市共建设绿道230公里,新增城市绿地124公顷、立体绿化21788平方米,建设小游园、微绿地20处,完成3个老旧小区绿化改造和10棵行道树更新改造,完成12个园林式居住区(单元)创建工作。锦江绿道市区段(南桥仰天窝广场)正式开通……从空开始。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和实践,都江堰市紧紧抓住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机遇。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全域生态绿色品质提升,城市宜居、旅游环境不断改善,产城融合的生态价值快速转化,“以园建城”的脉络特征更加清晰。

都江堰市依托整体性、结构性规划建设城市绿道,建成区面积1528.19公顷,绿化覆盖率44.18%,绿地率39.4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4平方米,位于成都市区(市)、县前列。先后命名了5个“成都花园住宅小区”、2个“四川花园单位”、3个“四川花园住宅小区”,打造了融创茂、瑞丰书院等消费新场景,改变了城市的新生态,不断为城市增添和谐优美的建筑景观,为市民提供了更多休息休闲的好去处。

从“街道如羊肠,满眼老房子”的老城区,到以绿道为脉搏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绿地率达到39.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89平方米;成都融创文旅城、凤凰体育场等标志性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市政基础设施从“补短板”走向基本现代化,棚户区改造和城中村改造为市民构建了和谐温馨的新家园;以民生为导向,公园城市示范区、“15分钟公共服务圈”建设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翻开都江堰城市建设的篇章,“让人民拥有美好的生活家园”是都江堰市孜孜追求的目标。

走在都江堰市的大街上,什么都能看到,满眼都是新鲜事物。繁华的中心城区,蓬勃发展的产业功能区,匠心独具的城市园林,舒适宜居的安居工程,让人感受到现代文明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相互交融,体会到建设者的匠心。一直以山水著称的都江堰,正坚定不移地贯彻公园城市建设理念,探索一条更加绿色、更加开放的发展之路。

基于生态发展工业

都江堰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构建“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商业逻辑”的运作模式,解决生态保护与生态投资的矛盾,实现生态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都江堰市在保护乡村原生态景观环境、原生态生产生活方式、原生态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将农耕体验、休闲养心、健康医疗、生态观光等新业态融入家乡生活场景,大力发展“潘麟音乐公社”、特色精品民宿、游学体验基地、文化创意工作室等。,并在其家乡聚集了一批文化旅游项目。

近年来,位于成庆路旁的“七里石乡”景区已成为市民和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在周末和节假日,这里总是挤满了游客。曾经饱受“脏乱差”困扰的荒芜之地,如今已经建成了30公里的乡村绿道,近30个森林庭院和旅游点串联起来,催生了两条效益显著的优秀乡村旅游线路——接待游客数量连年增长,村民们尝到了甜头,开始积极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

石羊镇的“猪圈咖啡”充分利用了传统养猪场进行改建,用食槽、石磨、簸箕、搅拌桶等传统农具进行装饰。,并构建了原生竹林、乡间小路、花池的景观,成为网络名人中彰显川西生活美学、顺应消费升级的打卡地。2019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一杯咖啡”卖了1000万元。

悠扬的轻音乐环绕着我的耳朵,小桥流水,曲径通幽。走进都江堰市石羊镇七里石乡景区,这样的田园画卷在森林板块中随处可见。潘麟有一家著名的“猪圈咖啡”,每天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今年上半年,咖啡收入基本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平均每天卖出近300杯。”坐在“猪圈咖啡”的屋檐下,品着茂林竹林里的手工研磨咖啡,创始人宋建明和记者聊起了这杯咖啡的幕后故事。

是猪槽,凳子是打谷子的桶,鸡车...有时间感的农具,在宋建明的改造下有了文艺的风格。“越是城市化的生活,越需要人们回归自然,守望乡愁。接下来,他们会想出更多的新点子,让游客为你的到来感到高兴。”宋建明说。

猪圈咖啡为什么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宋建明有自己的想法。“让咖啡馆升级,在产业结构和业态配置上下功夫。”宋建明笑着说,现在咖啡馆已经从1.0版跳到了2.0版。从面积上看,今年咖啡馆增加到了三个院落,还增加了运动场和儿童游乐区。此外,商业业态的配置也在不断更新升级。游客来猪圈咖啡,不仅是为了喝咖啡,吃火锅,看表演,还会推出以豆腐为主题的礼物。“接下来,我们还将规划住宿区,让游客的‘观光游’变成夜游。”宋建明说。

最让宋建明自豪的是,猪圈咖啡帮助村民增加了收入。“这里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附近的村民。目前他们解决了80多人的就业问题,人均工资超过3000元。”在宋建明的带领下,猪圈咖啡附近的村民也纷纷创业,开起了豆花饭店、杂货铺、小吃店,大家都富了起来。“这是我过去几十年在乡坝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店主说。

“当然,靠自己做一杯咖啡火是远远做不到的,这得益于七里石乡景区日益丰富的业态。”宋建明认为。

“川西森林板块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同时良好的自然环境为我们的传统文化体验孕育了肥沃的土壤。”作为一名返乡创业者,他放弃了利润丰厚的火锅店,转而回到家乡投资传统文化旅游。宋建明坦言,吸引他的是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公园城市建设带来的无限前景。

如今,石羊镇七里石乡景区在田园诗歌特色的带动下,不断探索乡村旅游的创新,孕育出更丰富的多元化业态,成为新的公园城市打卡地。“未来,我们希望把这里打造成为成都乡村旅游消费的新场景。”石羊镇相关负责人说。

“七里石祥”通过一条约10公里的田园绿道,将川西森林板块、现代景观、民宿农庄、特色美食、“石祥七坊”(米坊、面坊、油坊、茶馆、酱坊、酒楼、磨坊)等原有的乡村文化场景和社区商业场景逐一串联起来,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都江堰市将生态资源的文化开发作为促进生态价值转化的最佳途径之一,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生态赋能的相互促进。原本以发展林业种植为主的阿曼国际旅游度假区,在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租赁了800多亩山林,建成了集主题教育、森林研究、极限运动、户外露营为一体的狐狸爸爸星球乐园。自投入运营以来,已吸引游客30万人次,实现收入3000万元。

天马镇王禹社区试点玫瑰谷“以补换股”模式,将上级财政奖补资金600万元与集体经济组织资金整合,量化为股份给符合条件的集体经济合作社成员,与企业共同建立投资收益分配机制,撬动社会资金3亿元。

天马石光山依托优势旅游资源,以有机体验为导向,采用参与式保障体系模式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连接农户和消费者,让小农户充分参与绿色有机生产体系,实现农户和农业企业的利益联结,推动绿色有机农业快速发展。

目前,都江堰以城乡均衡发展为目标,已完成四川省5个试点镇和成都市3个特色镇建设。成功编制聚源镇、青城山镇、安龙镇特色小镇规划,打造特色小镇起步区“灌区形象”;规划新建“国际旅游杨康小镇”等5个特色小镇,29个重大项目成功签约,计划总投资524.3亿元。规划建设重点林盘211个,先后启动川西60个林盘保护修复点建设,成功打造了以川西音乐林盘、石光山丘陵林盘、灌区形象林盘为代表的4个AAA级林盘。

景点。

如今,都江堰的乡村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道亮丽风景,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最有收获的见证。

高端民宿吸引差异化竞争

都江堰市龙池镇望江村海拔1314米,尽管山路偏僻,仍吸引着众多游客。因为这里的山地马帮营地开放迎客,来自上海、山东、陕西等省份的游客把房间都包了,这个沉寂已久的村庄再次沸腾起来。

游客来这里是因为这里有令人惊叹的山云、星空空、醉人的森林湖泊生态景观。更令人惊讶的是,在浅层土壤下,随处可见闪亮的黑色煤矸石。吃山挖走脚下的黑煤,是望江人荣耀带来的痛苦。留得住脚,守得住青山,是望江人的幸福。

从都江堰出发,沿317国道向西北方向行驶,翻山越岭约半小时,就到了望江村14组的山地马帮营地。七支大篷车散落在花间溪下,三间五颜六色的苹果小屋被打造成亲子营,为这里增添了不少乐趣。

"营地的位置非常好。"商队老板林霞不禁感叹。营地三面环山,不仅可以欣赏到召公山顶高耸入云的景象,还可以远眺汶川漩口镇的一座马平川,远眺紫坪铺水库的碧水碧波。从更高的角度看,整个马帮营地依山傍水,像是山里的一片小平原。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里曾是山顶,植被茂密,地势险峻。因为煤矸石开采,郁郁葱葱的青山在短短两年内就被摧残殆尽。村民和一些社工也加入了挖掘的大军,受伤的山体不断增添新的伤痕,甚至将其中一座山的山峰挖入地下,形成了现在的小平原。

2010年,随着当地实施更加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望江村的煤矿开采戛然而止。但做什么生意,赚什么钱,成了望江村的头等大事。

犹豫片刻后,机会来了。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拉开帷幕;2018年,成都明确提出都江堰要率先建设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和国际生态旅游城市。一连串的重大利好消息让整个龙池镇坐不住了。一个酝酿已久的想法是马上行动:按照发展山地旅游特色名镇的定位,对整个龙池进行升级规划。为了望江村,龙池镇党委书记张专门到望江村废弃矿区土地开了现场办公会,各方观点碰撞。

2019年3月,占地40亩的“土悦侠客行”正式落地望江村14组,在这片“高山平原”的原址上开始了高山房车营地项目的建设。在项目总经理林霞看来,这里的生态环境和地形得天独厚,再加上都江堰自身庞大的旅游客流,结合前期深入的市场调查分析,望江村是她一直寻找的理想目标。

在克服重重困难后,侠客行项目一期在国庆节前顺利开盘迎客。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个还没来得及上线推广的山地马帮营地一房难求。“事实证明,我们的坚持和选择是正确的。”这也让林霞放心了。

项目的火,不仅仅是望江村的人气,更是村民们再一次的热情和希望。

“针对青城山镇农家乐的转型升级,民宿学院会不定期举办相应的培训班。青城山民宿学院成立后,将按计划开展培训课程和现场体验活动;同时启动青城山小镇居住体验新模式的打造,打造青城山文化IP。”在青城山BB学院院长、中华路文化研究会会长、南开大学工商管理博士肖华看来,侠客行一期项目的成功是高端BB差异化的体现

“我们要努力打造BB品牌,形成高端精品BB集群。推动现有民宿增强发展信心,树立品牌意识,坚持高端定位,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保暖,进一步提升青城山BB的美誉度和影响力”肖华说。

青城山王佐森林酒店位于国家5A级景区,位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都江堰市青城山后山沙坪村,是肖华欣赏的一种高端民宿。这家酒店隐藏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中,种植在森林中。

王佐是一家将设计艺术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集度假、养生于一体,具有“野奢”品牌特色的禅意酒店。酒店名字“坐忘”出自庄子:忘我身,弃智,摆脱身智束缚,与大道融为一体就是坐忘。坚持“一步到一禅,一夜实现”的原则,“纯粹”、“快乐”、“温馨”是酒店的服务标准。忘年交度假酒店是通过追求可持续和环保的理念来吸引客人,将休闲度假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它是一个可以修复身体、思想和精神的地方。作为一家体验式酒店,人们可以在这座浮岛中远离世俗,藏身山林,同时享受无迹可寻的奢华。

左王林酒店负责人告诉记者,酒店最大的特色是以青城山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道教养生文化为基础,以青城山道文化和中国禅宗文化为重点,打造森林养生文化产品。目前“坐而忘多”的消费场景已经成型。项目建成以来,吸引游客10万人次消费,创收700万元,带动周边20多户农民增收100万元。“在业务上,我们雇佣本地人,使用本地资源和本地产品,尽最大努力节约能源和减少浪费。还是以提供最舒适的享受为基础。我们给客人的将是一个可以在完全放松的环境下修复身心的地方。”该负责人表示。

肖华还向记者介绍了一家转型后的民宿——洪飞社区农家乐。这里的传统民宿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全区有82户。随着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农民越来越感到传统的“农家乐”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潘晓玲,一群村民,拆除了旧农舍并重建了它。她高薪聘请著名设计师刘家峰实地考察,因地制宜地做了专门的民宿设计方案,并在原址上新建了以药膳为主题的“山猪迷途”精品民宿。与原来的“农家乐”相比,这家“山猪迷路”的房间少了一大半,但服务质量和硬件设施都有了很大提升。开业至今,营业额翻了几番。周边业主看到了潘晓玲农家乐的成功转型,也加入了BB的重建队伍,已经有4家农家乐成功转型升级,两家房车主题酒店也成功落地。洪飞社区特色民宿集散地初具规模,潘麟田园美景再现。

肖华表示,青城山BB学院的功能是打造中国BB的青城山模式,升级青城山BB、客栈、农家乐,构建青城山BB产业高精尖发展路径,打造青城山文化体验集群,推动青城山超级品牌国际化。

而她最大的愿景,就是成为BB新模式的开拓者、整合者和落地者,实现BB作为中国文化的展示和承载符号,为中国新兴消费群体打造深度文化体验模式,推动青城山BB产业走向国际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35348.html
上一篇蝶恋花·过都江堰
下一篇 礼赞百年伟大征程 英雄土地唱响红色传承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