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绿色 发展碳汇林业 应对气候变化

发展碳汇林业 应对气候变化

碳汇,是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森林碳汇是森林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当中,从而减少或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在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的今天,通过森林…

碳汇是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森林碳汇是森林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固定植被和土壤中的大气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或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如今,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恢复和保护森林植被来增加林业碳汇,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正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发展问题。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进程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为了全面、客观、公开、透明地评估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8年联合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该委员会每五年发布一次评估报告,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决策和行动的科学依据。根据该委员会的评估报告,国际社会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其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并于1994年3月21日生效。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经济社会的不利影响。基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采取具体措施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和额外的资金和技术援助,帮助它们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和限排义务,只需要提交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制定和实施相关方案。为了增强公约的可操作性,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举行的公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上制定了《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议定书》作为《公约》的重要补充,规定了发达国家缔约方的量化减排目标、相关政策和技术措施,要求其在2008年至2012年第一承诺期内,通过减少工业排放和增加林业碳汇,实现在1990年基础上平均占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5.2%的减排目标。其中,发达国家被允许使用林业碳汇,即通过植树造林、重新造林和森林管理项目吸收的二氧化碳,以抵消一些行业和能源领域的碳排放。

林业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作用

它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利用太阳能的最大载体,是公认的最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也是最经济的碳吸收器。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碳汇成本低,简单易行,综合效益大,具有经济可行性和现实可操作性。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估计,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储存了约24.8万亿吨碳,其中11.5万亿吨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全球森林资源的评估显示,全球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为2827亿吨,平均每公顷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为71.5吨。如果加上土壤、粗木残体和凋落物中的碳,每公顷森林碳储量可达161.1吨。森林的破坏和消失导致了大量的碳排放。由于森林砍伐导致森林覆盖面积的减少,储存在森林中的大部分生物炭将迅速释放到大气中。同时,森林砍伐也导致森林土壤中有机碳的大量排放。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2004年,森林破坏和消失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4%,仅次于能源和工业部门,位居第三。因此,恢复和保护森林已经作为低成本减排的重要措施写入《京都议定书》。目前,通过森林碳汇抵消碳排放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根据《京都议定书》,在第一承诺期的最终核算中,发达国家缔约方森林碳汇抵消的碳排放量可能达到20% ~ 40%甚至更多。此外,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已将森林碳汇纳入碳交易市场,而新西兰目前碳市场最大的配额交易量来自森林碳汇。根据利用森林碳汇减少碳排放的国际惯例,我国政府也实施了林业碳汇项目,启动了碳交易市场,以期通过市场手段增加碳汇,减少排放。

基于森林碳汇的特殊作用和全世界对此议题达成的广泛共识,林业议题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进程不断取得新进展。2013年11月的波兰华沙联合国气候大会,就“激励和支持发展中国家减少毁林及森林退化导致的排放、森林保育、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增加碳储量行动议题” 达成了共识,通过了一揽子决定,为发挥森林碳汇功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国际认同的制度保障。基于森林碳汇的特殊作用和全球对此问题的共识,林业问题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进程中取得了新的进展。2013年11月,在波兰华沙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就“鼓励和支持发展中国家减少因森林砍伐和退化造成的排放、森林保护、可持续森林管理和增加碳储量”达成共识,并通过一揽子决定,为充分发挥森林碳汇功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国际公认的制度保障。

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举措

2009年9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承诺“大力增加森林碳汇,到2020年,森林面积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成为我国政府自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国际承诺的三项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世界上森林面积增长最快、人工林数量最多的国家,林业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之一。林业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多重效益可以为国家争取更大的经济发展排放量空。

2003年以来,国家林业局先后成立了林业碳汇管理办公室、林业生物质能管理办公室、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等。,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政策和战略部署。2009年,国家林业局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统筹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加强林业碳管理。同年,国家林业局启动了林业碳汇计量监测系统建设,为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我国国际气候谈判提供了权威、有说服力的林业碳汇数据和决策依据。目前,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实现了从研究建设、试点到全国覆盖的跨越。国家林业局还组织专家编制了与国际接轨、适合中国实际的方法论和技术标准体系。其中,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竹林造林项目方法学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已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查,并列入公开发布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备案清单。

在林业碳汇交易方面,中国实施了全球首个清洁发展机制碳汇项目。目前,全球已注册的清洁发展机制(CDM)林业碳汇项目有52个,中国有5个,其中“广西珠江流域造林项目”是全球首个注册的“京都规则”林业碳汇交易项目。项目通过混合造林吸收的二氧化碳由世界银行生物碳基金以4.35美元/吨的价格购买,预计15年购买4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碳汇减排量)。目前已种植马尾松、枫香、大叶栎、木荷、桉树等4000公顷,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控制项目区水土流失、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当地农民收入起到了很大作用。该项目方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批准的退化土地再造林方法,为全球CDM固碳项目提供了示范,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影响。

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和社会对生态产品的需求。需要搭建一个平台,既能增加森林植被,巩固国家生态安全,又能帮助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自愿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抓住自身长远发展的机遇。2010年7月,国务院批准成立首个国家公募基金——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其前身是2007年成立的中国绿色碳基金),主要目的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增加外汇减排。截至2013年底,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已接受社会各界捐赠近7亿元,在全国20多个省(区、市)陆续实施碳汇造林8万多公顷。成为国内通过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减少碳排放等方式开展碳补偿和碳中和的权威专业机构,为企业和公众搭建了一个通过林业“储存碳信用、履行社会责任、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的机制。

随着《京都议定书》及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国际制度和规则的生效,温室气体排放权可以在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交易,形成国际碳市场,其交易内容主要包括温室气体减排和林业碳汇减排。目前,减排碳交易在国际碳市场占据巨大份额。除了上述52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之外,林业碳汇减排交易更多的是一个自愿的市场,不是“京都规则”,也不是为了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2012年底,中国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湖北、重庆7个省(市)启动碳交易试点。目前已经开通的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交易所,以工业减排配额为主,没有林业碳汇交易。然而,这些交易所正在考虑纳入林业碳汇。根据国家发改委《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国家发改委公布并备案的方法学实施项目,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可以成为“中国核证减排量”,进入国内碳交易市场。在此基础上,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还建立了林业碳汇登记平台,制定了一系列林业碳汇自愿减排交易的标准和规则。与华东林权交易所合作,2011年、2013年尝试交易造林项目碳汇减排量14.8万吨(18元/吨)、森林经营项目碳汇减排量6000吨(30元/吨)。自愿碳汇交易的试点为推动中国以碳汇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生态产品市场奠定了基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37370.html
上一篇“测土配方”
下一篇 2013年绿色湖南建设公报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