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旅游 中轴线北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轴线北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张林鑫“在北京漫长的历史中,中轴线不光是中国文化精神的象征,也串联起北京人的生活。”家住帽儿胡同的宋壮壮这半年来见证了自家附近的不少变化。帽儿胡同所在的地安门外大街区域在2021年下半年逐渐完成了街道修缮工程,大街的铺面参考历史风貌进行了恢…

张昕

“在北京悠久的历史中,中轴线不仅是中国文化精神的象征,也连接着北京人的生活。”

住在猫儿胡同的宋壮壮在过去的半年里见证了他所在街区的许多变化。2021年下半年,猫儿胡同所在的地安门外大街地区逐步完成街面修缮工程,参照历史风貌恢复街面铺装。“这两年,一些影响中轴线的建筑陆续被拆。比如地安门外大街去年拆了一个六层的医院。“这一段街是他个人最喜欢的中轴线区域,不仅因为它承载了他童年的记忆,还因为它是中轴线沿线唯一留下的具有街头风格的街道。

宋壮壮是“帝都画”这个品牌的创始人之一。这个原本介绍北京这座城市的自媒体,如今已经成为集北京城市内容创作、平面设计、线下活动、跨界合作为一体的工作室。在帝都画2021年创作的绘本《中轴线》中,地安门大街被呈现为一条繁华的商业街,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民间商业活动,成为最早的、形态最稳定的商业街,也是古代北京“前朝后市”城市格局的典型体现。如今,地安门外大街是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中的“一轴两翼三节点”之一。从之前的新闻可以看到,早在2014年,这条以北端鼓楼为起点的街道就启动了景观提升工程。当时有人提出将临街建筑的高度限制在两层;2019年和2021年,北京市政府分别进行了地安门外大街整体提升工程和立面提升工程。近年来,在环境改善的过程中,一些商户暂时倒闭。宋壮壮发现,很多商家会在自己的店面上贴上同样风格、同样笔法的“清仓”二字:“我想,一定有一个类似街头书法家的人,从南到北在这条街上留下了同样的字迹,写得非常漂亮。仅仅走一次这条街是不可能有这种发现和感觉的。”

这个看似普通而独特的视角,正是宋壮壮一直在观察和描述北京中轴线的角度。他说,“我们自己就是一个从事信息设计和城市文化研究的团队。对于我们来说,直接钻入一个非常细的维度,意义并不大。我们仍然习惯于从一个相对旁观者的角度出发。”

在深度参与北京中轴线世界遗产项目的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陆舟教授看来,这种视角在当前是令人振奋和鼓舞的。他说:“每个人对北京中轴线的价值都会有自己的理解,这个理解可能是一个发散的过程。北京中轴线本身就是我们今天生活的环境和场景,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陆舟几乎见证了北京中轴线因改造修复而发生的所有变化。10多年来,从因大规模改造商业街为主题而饱受诟病的前门大街,到遵循“微改造、微改造、微更新”理念,尊重城市肌理的地安门外大街,北京中轴线的保护经历了一个从探索到逐渐成熟的过程。2021年,俗称“前门箭楼”的正阳门箭楼开始修缮。在与中轴线应用相关的专业人士如陆舟的想象中,如果开放,是不是就能成为一个所有人都可以轻松到达并坐下休息的地方?如果完成了,那将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地方。世界遗产不仅是前人创造的财富,也是当代生活的载体。“天坛变成了中山公园,祠堂变成了劳动人民的文化宫,1918年天坛被辟为市民公园。到现在已经100多年了,它是我们生命的载体。比如钟鼓楼地区,钟楼和鼓楼之间有一个小小的广场,南北长80多米,东西宽30多米,却是当地社区活动的中心。与周边居民共同构成了典型的北京老城居住环境。”

几百年来,无数的市民文化和日常生活在中轴线上上演。钟鼓楼和北京的大本钟一样,在新中国成立后一度成为市场;“想吃炒肝,鼓楼拐个弯”,姚记炒肝是北京平民饮食文化的一个阶层代表;音乐人何勇的一首《钟鼓楼》,唱出了胡同里每天不断上演的场景,也让人想起了北京摇滚的黄金时代有毛Livehouse和众多打滚圈的六先生。皇帝祭天必经的“通天桥”天桥区,曾经容纳了无数杂耍艺人,如今已成为北京舞台剧、音乐、舞蹈等文化艺术表演的新基地...在北京的历史长河中,中轴线不仅是中国文化精神的象征,也串联起北京人的生活。陆舟说,北京市政府也在反复讨论未来如何设置中轴线步行系统,让它从交通角度步行连接南北。可以想象,中轴线在未来仍将是北京城市生活的一条中心线。

“世界上没有其他城市有如此大的气魄,能够如此轻松地在空之间掌握这样一个概念。”

“北京最好的部署是南北中轴线,南北长7公里多。在它的中心矗立着一系列的纪念性建筑。从位于外城正南的永定门开始,它直接进入城市,前线直接穿过整个紫禁城,到达它北面的钟楼和鼓楼。在景山山顶看得最清楚。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有如此大的气魄,能在空之间如此游刃有余地掌握这样一个概念。北京独特的宏伟秩序就是这个中轴线的建立所创造的。”建国初期参与北京城市规划的著名建筑师梁思成对北京中轴线的赞誉,至今已成为世界上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中轴线的最经典、最精辟的叙事之一。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中轴线上的很多元素,或大或小,都在不断变化。地安门作为明清时期皇城的北门,与天安门广场相对应,象征着天地和平、风调雨顺。新中国成立初期,地安门及两侧的盐池楼因交通管制被拆除,用拆除的原建筑构件重建天坛的计划也因原构件被一场大火烧毁而终止。在最南端,永定门塔,意思是“永恒的稳定”,也在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此外,分布在中轴线两侧的天坛、先农坛、祠堂等建筑因种种原因已被占用,无法呈现完整的面貌。然而,随着社会各界遗产保护意识的深入,中轴线的保护与再现一直在经历着可喜的变化。2004年3月10日,筹备了近3年的永定门塔重建工程正式开工。2005年,崭新的永定门塔重新出现在南二环。与塔一起,还有一个开放的公园,其中曾出现过皇帝去天坛、先农坛或出城去南苑的必经之路“御道”。2019年10月,鲜为人知的烟墩遗址也被开发成公园,向公众开放。2011年,地安门改造被提上日程。2014年底,塔身两侧的鹅翼楼一步完成重建,并于次年重新辟为24小时中文书店。

陆舟一直很关心先农坛的修复。他说,“先农坛是一个长期以来大家都不够重视的地方。被挤出来的更多。在申请北京中轴线的过程中,先农坛那些被挤压的部分的退路正在进行中。”的确,如今,与封建王朝天坛齐名的重要遗产先农坛,已经被保护完好、气势恢宏的天坛“抢了风头”。如今来到先农坛,这座被称为青城宫的建筑于2018年动工,至今屹立不倒。原内坦地区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保存较为完整;其余区域仍被学校、居民区、先农坛体育场等建筑占用。,而且很难展现全貌。

促成中轴线重生的不仅仅是先锋祭坛。采访中,陆舟提到了很多被修复的古迹:天坛在1998年被列为世界遗产,外坛的修复是天坛被列为世界遗产时中国政府做出的承诺。这两年天坛医院都搬走了,外坛地区很多建筑也在逐渐退。对正阳桥的搜寻正在进行中,现在已经找到了镇水兽,但是桥本身的状况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古发掘。祠堂内部修建的非文物基本被拆除。

组织过多次中轴线主题活动的宋壮壮告诉我们一个宝地——西板桥。这座小桥,意为“西边的石板桥”,位于景山西街。它早已与柏油路融为一体,只留下一个名字,至今仍被公交车站沿用。“它的石板其实就在路边。不仔细看,根本不知道这是座桥。现在西板桥已经完全恢复了原貌,连原来桥下的水系都要恢复。但还在建设中,尚未曝光。”

以陆舟为代表的学者专家希望再现的不仅仅是中轴线上的古迹和建筑。“我一直希望大家能逐渐形成一个认知,北京的中轴线不是零零碎碎拼凑起来的,它是一个整体。整个轴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它有很多点,而在于它因为这些点而成为一个整体。这是核心。”

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汉字“中”,本义是空的物理概念。然后,随着几千年文化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以“中”为最高优先的秩序感,“中”字的丰富含义都反映了中国的精神文化内涵。

中轴线作为北京的脊梁,既是城市发展的线索,也是中国文化核心内容的载体。“乾隆皇帝的《帝都》说,北京作为都城,对应的是北斗七星中的后起之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与天的对应。”《帝都》将北京描述为“右拥太行山,左拥渤海,南有大河助北”,这是北京能成为都城的地理环境原因。两者构成了中国文化中非常典型的自然观和世界观。这种自然秩序感和世界观,在北京中轴线的建筑布局上体现得很明显。”

“通过整个中轴线,我们把这座城市像一本历史书一样整理出来,拂去灰尘,一页一页打开给你看。

2008年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燃放烟花“历史足迹”。艺术家蔡国强创作的29个巨型“烟花脚印”从中轴线南端的永定门出发,经过正阳门、故宫、鼓楼,最终抵达鸟巢国家体育场。一路走来,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都呈现在世界面前。

作为宝贵的物质遗产,北京中轴线上的历史遗迹一直吸引着公众的目光。很多关于北京中轴线的文章也对中轴线的古建筑风格和传统历史价值着墨颇多。就像“烟花脚印”经过的区域一样,那些关于当代中国的点点滴滴也出现在中轴线上。《中轴线》这本由帝都打造的绘本,打破时间空限制,将古代与现代并排呈现。通过对比可以观察到很多有趣的逻辑。例如,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在任何时候都是与行政职能密切相关的区域。在古代,这里有六个部门负责中央行政事务;今天,人民大会堂和人大办公楼都坐落在这里。“我们希望尽可能地探索历史和现在之间的联系。毫无疑问是依然活在北京这个国际大都市中心的一条线。”

陆舟认为,北京中轴线的一个重要意义恰恰体现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你看,天安门广场延续了‘尊重中国’的理念。为什么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博物馆要对称布局?这种布局符合周立考公基“左组右舍”的规定。是一个民族的审美基因。直到今天,这些国家的纪念建筑通常都采用这样的形式,这是文明的延续。所以中轴线不仅是古代中轴线,也是当代中轴线。”

中山公园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与故宫一墙之隔,白松森森,原名佘吉潭,1914年对外开放时是北京第一座公共园林,也是北京最早成为公园的皇家园林之一。公园里的中山公园音乐厅是一座建于1942年的“新”建筑,并于1999年形成了现在的样子。中轴线上,如此年轻的建筑何去何从?陆舟等专家学者多次讨论:“它是寺庙、神社普及化的重要见证,应当保留。只要这些后来加入的元素能体现中轴线的价值,就应该保留。”

2021年的最后一天,沿着北京中轴线修建的地铁8号线全线贯通,预示着未来人们可以乘坐地铁体验中轴线。这条线路最早出现在1983年的北京地铁规划中。2013年,当线路从鼓楼街向南延伸到南锣鼓巷时,宋壮壮非常惊讶。他家门口终于有了地铁。作为住在附近的热心居民,他甚至参加了地铁安全演习。在8号线建成的第一个月,网上就有不少年轻人热情分享了地铁组织的“畅通南北探索最美中轴线”官方集邮活动,并在8号线标志性的绿色集邮册中曝光了一枚精致的邮票。

陆舟觉得今天的中轴线“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好”“通过整个中轴线,我们把这座城市像一本历史书一样整理出来,拂去灰尘,一页一页打开给你看。北京有700多年的历史,通过中轴线呈现在人们面前是史无前例的。通过申请世界遗产的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呈现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历史文化的最佳状态。”

2022年春节前夕,已修复一个半月的鼓楼和修复一年的钟楼宣布陆续重新开放。立春后,北京下了一场大雪。夜幕降临,鼓楼里温暖的黄光再次亮起,仿佛在提醒街上的路人,该回家休息了,就像七百年来无数个夜晚响起的暮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37855.html
上一篇在婺源古村落唤醒春日
下一篇 大理风花雪月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