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旅游 冬至大如年,凭什么?

冬至大如年,凭什么?

朱七七本文要说的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冬季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代民间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又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在现代天文学上,冬至日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朱琦琦

本文所说的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它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冬季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古代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所以古人也称之为“子年”或“小年”。

在现代天文学中,冬至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过后,太阳从北回归线逐渐北移,白天会一天天变长。对于古人和农耕社会来说,既是阴阳交替的时间点,也是确定农时、指导人们生活的时间坐标。同时,出于“尽一切可能,知天命”的目的,催生了敬畏自然、崇拜灵魂的原始信仰,并伴随着相关的祭祀、祈祷、预言等仪式。

冬至节的诞生与古人的巫术信仰、图腾崇拜、娱神活动密切相关。通过这些夸张的仪式、神秘的变装和奇特的音乐舞蹈,人们可以实现祈福消灾、顺应自然的愿望。在生产力低下的鸿蒙时代,人们无法对异常的灾害和物候变化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所以古代的节日活动充满了神秘色彩,带有浓厚的原始信仰气息。

从阴阳观念来看,冬至是冷暖转换、阴阳交替的关键,处于两极态势。“冬至是极寒,之所以叫冬至,是因为极寒。”所谓“极也”,《孝经说》认为:“斗之子为冬至。有三层意思:一是阴极的到来,二是阳的到来,三是太阳的到来,所以叫太阳的到来。”“阴至”指的是冬至,此时阴最盛,阳最弱。但是,当它达到顶峰时,阳气就会逐渐变得充沛,这就是阳气的开始。此时太阳处于南回归线,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又叫“南至”,所以冬至叫“南至”。庄子说“阴下则阳下”,极端的殷琦极寒,极端的杨琪极热,所以气温由寒变暖,阴阳也随之变化。

自古以来,冬至一直受到社会各阶层的重视,民间也涌现出许多关于冬至的谚语。冬至的到来,预示着冬天已经到来。俗话说“冬至在月初,岁末应寒;冬天在月底,正月天冷;隆冬时节,无雪无霜。”这是根据冬至的到来,推测寒流的到来。俗话说“冬至黑,新年稀;冬稀,新年暗。“意思是说,如果冬至那天没有太阳,那新的一年一定是晴天。反之,冬至放晴,新的一年就会阴天。

据周朝的记载,人们从冬至到郊外都有祭天的习俗,但冬至作为节日始于汉代。《汉书》说:“冬至将为太阳之灵,君为领袖,故恭喜。”人们认为冬至过后,白昼越来越长,阳气上升。这是一个太阳周期的开始,也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应该庆祝。从那以后,冬至就被视为一个大节日。汉朝把冬至称为“冬节”,政府举行的祝贺仪式称为“贺冬”,这是一个固定的节日。《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静下心来,众官不肯做任何事,不听政治,再择吉日省事。”所以,这一天朝廷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关闭,商旅歇业,亲朋好友互赠食物,互相拜访,过一个“安身立命,清静清幽”的快乐节日。可见古人对冬至的重视。

据说自汉代以来,冬至那天吃饺子的习俗就存在了。在每年农历的冬至,饺子是富人和穷人必不可少的节日大餐。俗话说“十月一日,冬至到,家家户户吃饺子。”这个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在冬至的时候放弃医学而留下的。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在长沙当官。退役的时候,他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回到了家,寒风刺骨。他看到南阳白河两岸的村民都一丝不挂,很多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他觉得很难过,就让弟子们在南阳关东搭了一个药棚,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捞出来切碎,再放在锅里煮,做成一种药,叫“祛寒矫耳汤”,供人食用。服用后,村民的耳朵治好了。后来每到冬至,人们就模仿着吃,于是形成了“掐耳朵冻耳朵”的习俗。后来人们称之为“饺子”,也有人称之为“扁食”或“热面饺子”。人们还说饺子吃了冬至就不会冻耳朵了。

古人认为冬至还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唐代诗人杜甫有“天时人事相催,冬至晴春来”的诗句。这个时候出门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也就是年底有个家。闽台民间认为,每年的冬至是全家团聚的节日,因为这是祭祖的日子。出门不回家,就是否定祖宗的人。

在唐朝,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这一天,皇帝会在郊外举行祭天仪式,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拜父母和长辈。清朝时,一些旗人为了消灾祈福,在冬至五点邀请自己的堂兄妹、至亲好友在院中聚会,席地而坐,用矮桌供奉“天地码”或牌位杀猪祭天。顺便祭出“祖宗杆”(一根两三尺高的旗杆,顶端为葫芦形,底部为“刁斗”,斗下挂旗代表祖宗)。节日过后,亲戚朋友围坐在一起吃“白肉”,这就是所谓的“神的过剩”。

除了这些习俗,魏晋时期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冬至习俗,就是互赠袜子。魏晋时期,冬至节给皇帝、长辈送鞋袜,有祈求长寿、增寿的愿望,故称寿辰庆典。冬至给皇帝穿鞋袜的习俗和元旦差不多。《宋书》日曰:“冬至,享礼,如一月日之礼,再穿袜。”说明冬至这一天,除了献上祝福语,还有给皇帝送袜子的新习俗。曹植的《冬至袜表》表达了冬至官员向皇帝献袜祈福长寿的寓意:“君见旧仪,国于冬至献贡袜,当迎福练长,为首臣或褒之。”给长辈和亲戚送鞋袜的民间记录出现在汉代。汉元帝赵迪下令在冬至给叔叔阿姨们送鞋袜,这促进了这一习俗的流行。《中国古今笔记》记载:“汉人绣鸳鸯、绣鞋,赵迪皇帝在冬至点叔婶。”崔浩的《女娲》讲媳妇给公婆穿袜子,以示孝顺,祈求新年:“近古时候,妇女习惯在冬至给姑舅穿袜子,实践其长盛不衰的正气。”民俗学家肖方对冬至送袜子的习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人与自然有着相同的精神,冬至是一个新的开始,只要人与自然同步,就会获得新的活力。人们为了祈福消灾,期望风调雨顺,安居乐业,所以冬至吃红豆粥,送鞋袜。

时至今日,虽然节日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他们仍然保持着祭祖的习俗,北方吃饺子,江南吃汤圆和馄饨。冬至作为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会流传下来。

sdqnzzxy202203252300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37908.html
上一篇红叶谷:严寒腊月 赏梅正当时
下一篇 重阳节咋就成了老人节?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