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财经 对人口红利的看法,对人口红利的看法,人口红利的积极影响

对人口红利的看法,对人口红利的看法,人口红利的积极影响

刘晓春所谓老龄社会,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口结构问题。之所以是问题,是因为在一定历史阶段,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少了,换一个角度说,就是劳动力人口需要供养的人口多了,有可能供养不起,于是成为了问题。更重要的是,因为劳动力人口减少,需求的增长乏力,经济失…

刘晓春

所谓老龄化社会,其实就是人口统计学的问题。之所以是问题,是因为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有劳动能力的人比较少。换个角度说,劳动力需要养活的人太多了,不一定能养活,就成了问题。更重要的是,因为劳动力在减少,需求增长乏力,经济失去驱动力,就变成了恐慌问题。更可怕的是,人口第一大国的人口增长拐点——人口峰值就在眼前。现在,每个人都将成为这个转折点的一部分。有人把中国过去40年的高速增长归功于大量的人口红利。看到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不禁感叹这种人口红利的丧失,呼吁放开生育,甚至建议鼓励生育。似乎只有出生率超过死亡率,劳动力超过非劳动力并保持增长,人口红利才能保住,经济增长才有不竭动力。

人口为什么会成为红利?这是人口增长失速时,人类需要追求的问题。人口结构不是决定性因素。

马寅初呼吁计划生育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收获人口红利。当我们说中国过去的40年受到了人口红利的祝福时,正是在这40年快速增长的开始,我们将计划生育作为我们的国策。那些年,我们努力工作,想方设法每年“保八”GDP增长,就是因为只有每年GDP增速高于8%,才能保证每年为新增就业人口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

非洲似乎一年到头年轻人都比老年人多。中国周边很多国家也是年轻人比老年人多。他们的人口红利在哪里?

中国巨大的人口红利,关键是开启改革开放的进程,抓住全球化的机遇。如果只有改革开放,没有全球化的机遇,肯定会有人口红利,但恐怕不会那么丰富。只有全球化的机遇,没有改革开放。这个机会不会因为你有充足的低成本劳动力就轻易抓住。全球化与中国改革开放不同步。在此之前,亚洲四小龙抓住了机会。

一个让人们有机会追求美好生活、创造价值的社会,才是真正的红利来源。简单的人口结构比例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但一定不是单一的决定性影响。发掘现有人口的潜力

所谓劳动力人口,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类寿命延长,创造价值的岗位不断丰富。传统的劳动力人口主要从体力劳动的角度来衡量。在工业化程度很高,尤其是教育普及以后,人类的生存状态不仅仅是以自然年龄来划分,而是以孩子、学习、工作、退休等人为阶段来划分,所以劳动力被严格限制在从毕业到退休的年龄。所谓红利,主要是这个年龄段的人口产生的。这种划分是否符合现代人类乃至未来人类的实际情况和可能情况,值得研究。心理学上有一个心理暗示,如果人认为自己身体不适,并且一直这样认为,最后真的会导致身体出现问题。宏观经济方面,有市场预期。当大家都在谈论通货膨胀的时候,通货膨胀就真的来了。我们对劳动力年龄层的定义也会扼杀这个年龄层以外的人的价值创造能力。一些关于人口趋势的恐慌预测,必然不是人们在给自己挖陷阱。

当我们说劳动力比重下降的时候,我们感叹的是人口红利消失了。我们有没有想过,现有劳动力本身的红利有没有被充分挖掘?机关在让干部年轻化,很多政府机关,国企,退居二线的体制。很多大型私企只雇佣35岁以下的员工。

十几年前,我去基层支行调研时,30多岁的支行行长感叹,支行员工老龄化,平均年龄40多岁。原因是,当时为了减员增效,上级银行控制了新员工的招聘,很多基层银行多年没有补充新鲜血液。我观察过了,确实感觉昏昏欲睡。在我心里,即使我四十多岁了,我也不是一个老人,所以我没有那么死气沉沉。进一步分析,有一个降级到二线的体系。科级干部55岁退居二线,科级干部50岁退居二线。有的地方加码,股级干部45岁退居二线。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干部30岁了还没有提拔,就没有提拔的希望;升职后,如果不继续升职,十几年后就得退居二线。最大的问题是退居二线后,基本上就闲置在那里,连普通员工都发挥不了作用。所以,人在40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在心理上暗示自己老了,老了,事业走到了尽头。因为职业生涯走到了尽头,就失去了继续学习新知识的动力,这种动力不自觉地反映在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上,进而反映在一个单位的精神状态上。

40年前,提拔干部要年轻化。因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来看,当时的干部是不相通的,需要加快干部年轻化来推进改革开放事业。正是在这股浪潮中,我们这一代人成长起来,赶上了更年轻的机会。但是,我们始终认为,现在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不会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没想到,等我们退休了,这种不正常的现象还在继续。

毫无疑问,如果员工更年轻,企业会更有活力和创造力。但就整个社会而言,这样的状态是在加速人口红利的收缩,或者说是人力资本的贬值。

如果说企事业单位年轻化这种非正常现象是一种趋势,是未来的正常现象,那么与其研究促进生育的政策,不如研究如何挖掘现有劳动力的红利潜力。这并不是简单的延长退休年龄,因为延长退休年龄无非是延长了退居二线的时间,并不允许人们在延长的工作年限内创造社会价值。所以,这样的改革比放开二胎要困难得多,但也有效得多。

因为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各路英雄开始谈论开发银发市场。这就隐含了一个意思,就是开发银发族的需求市场。这样,银发族至少可以为黑发族提供工作岗位,为黑发族提供空产生人口红利的房间。但是,我们有没有考虑到白银市场的供给端也可以部分白银?我们在探讨人口红利时,是否应该考虑整个人口,而不仅仅是年轻人口。

出生人口老龄化和下降不仅是中国的现象,也是发达国家和相对发达经济体的普遍现象。我们需要反思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如上所述,工业社会和教育的普及将一个人的一生划分为截然不同的阶段:儿童、学生、工作和退休。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寿命延长,文化素养提高,物质信息丰富,职业选择多样,家庭小型化,体力不再是衡量劳动力的唯一指标。这种分割式的人生阶段划分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都与这样的生活状态有关。在后工业化时代,或者说数字经济时代,人类需要改变生活观念和方式,与老龄化社会和谐相处。人生阶段的界限需要模糊、平滑甚至交替。

全球人口平衡的巨大变化

人类人口的起伏变动,历史上多有,原因不外乎战争、饥荒、瘟疫、气候变化等。但如果往深里分析,战争、饥荒、瘟疫、气候变化等现象的背后,真正的原因,有时还是人口变化。也就是说,人类历史上大多数人口变化的原因是人口变化,是一个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承受不了增加了的人口。表面上看,战争等是人为因素,是英雄们、野心家们在创造历史,实际上英雄们、野心家们是被“无形之手”无奈地推上历史的。也许他们因为知道是无奈,所以只能说是“天意”,是“上帝的选择”。历史上,因为战争、瘟疫、饥荒等原因,造成人类人口的暴力式减少,减少的往往正是有人口红利的劳动力人口,杜甫的《三吏》《三别》中有很好的反映。我们可以说,是“看得见的手”造成的,或者是“看不见的手”造成的。但无论是“看不见的手”还是“看得见的手”,背后似乎都有无形之手在推动,或许就是“上帝之手”。因为每次事件之后,人类社会似乎都迎来了新的均衡,人口和经济在崩溃后重新开始增长。

单纯的人口结构比例,会对社会经济有影响,但一定不是单一的决定性影响。图/法新历史上人类人口有过多次大起大落,原因不外乎战争、饥荒、瘟疫、气候变化等。但如果我们看得更深,战争、饥荒、瘟疫、气候变化等背后的真正原因。有时是人口的变化。也就是说,人类历史上绝大部分人口变动的原因都是人口变动,也就是说一个地区无法承受某个历史时期增加的人口。表面上看,战争是人为因素,英雄和野心家在创造历史。其实英雄和野心家都是被看不见的手推进历史的。可能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无奈之举,只能说是“天意”“天意”。历史上因为战争、瘟疫、饥荒等原因,人类人口发生了剧烈的减少,而减少的往往是有人口红利的劳动力人口,这在杜甫的《三官三别》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们可以说它是由“看得见的手”或“看不见的手”造成的。但无论是“看不见的手”,还是“看得见的手”,背后似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或许是“上帝之手”。因为每一次事件之后,人类社会似乎都会迎来新的平衡,人口和经济在崩溃之后又开始增长。简单的人口结构比例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但一定不是单一的决定性影响。图/法新

然而,今天可能是人类第一次面临和平、经济高度发展、物质生活资料异常丰富的条件,人口增长失速,并伴随着老龄化。更重要的是,这不是单个国家的现象,与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无关。然而,这种“和平”的状态会成为常态吗?上帝看不见的手会把我们推到哪里?这可能比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失速、人口红利消失更令人担忧。今天,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失速虽然不是个别国家的现象,但也不完全具有普遍性,贫富差异明显。如果仔细分析,美国、加拿大等国早已进入老龄化和人口增长失速期,只是因为移民政策在维持劳动力的增长。如果真的认为人口红利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也可以说这些国家是依靠输入型人口红利来支撑本国经济发展,而留下战争、饥荒、动乱等。在那些劳动力充裕但没有人口红利的国家。这样平衡的方式,现在已经无法持续。输入型人口红利造成了这些国家自身人口结构和贫富差距的严重失衡,从而导致了特朗普现象。特朗普现象不仅仅是美国现象。这种现象,将带走世界,是百年未有之数的巨变。

同时,我们需要从全球变化的角度看待人口变化,不能为人口开出零敲碎打、零敲碎打的药方。放开生育政策没错,但是鼓励生育的政策等等。,能省则省。他们解决不了近忧,就会把远患抛在脑后。人类的生殖欲望不是线性逻辑的产物。在和平时期,人口的稳定增长不一定是由于生育欲望的增加,而主要是由于存活率和寿命的提高。往往在未来不确定的时候,人类有更强烈的生育欲望。但是,在未来有保障的情况下,他们没有要孩子的欲望。发达经济体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注脚。我怀疑计划生育政策在我们社会老龄化过程中的真正作用。因为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过程,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过程,也是家庭数量下降的过程。我们已经以比发达国家快得多的速度从前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老龄化速度比那些国家快一点都不奇怪,更何况中国没有输入人口红利。因此,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中国也将在这一时期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增长将会停滞。计划生育政策都这样,更何况奖励生育政策?新加坡搞奖励生育政策多年,效果乏善可陈。

在老龄化的同时,我们还面临着气候变化的挑战,也就是说,当我们被不断缩小的人口吓坏的时候,“地球能承受多少人”?仍然是人类需要面对的问题。人类人口,中国人口不会线性无限缩减,不必过于担心。但一定不是多多益善。目前首先需要关注的是人口红利是如何产生的,绝对不是单一的低成本劳动力。其实我们应该通过不断的改革,建立一个人人都有机会追求美好生活,创造价值的社会。其次,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人口流动导致的区域人口结构差异对我国经济和政治可能产生的影响。强行平衡不同地区的人口结构是不可能的,但如何通过政策有效引导有利因素和防范风险,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再次,世界上一些国家老龄化导致的国际人口结构失衡,对国际政治经济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中国的应对措施也亟待研究。

(编辑:袁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46294.html
上一篇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
下一篇 分趾鞋好丑(分趾鞋好看吗)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