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新闻 打破“天花板”、不唯学历奖项,涉及8000万人的职称评审迎大变化

打破“天花板”、不唯学历奖项,涉及8000万人的职称评审迎大变化

姜琳 邬慧颖近日,记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历经5年,职称制度改革重点任务已完成,27个职称系列的改革指导意见出炉。这一涉及全国约8000万专业技术人才的改革措施将产生哪些影响?27个职称系列改革指导意见出炉,增设11个系列的正高9月…

蒋惠英

记者近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经过5年时间,职称制度改革重点任务已经完成,27个职称系列改革指导意见已经发布。这项涉及中国约8000万专业人士的改革措施会产生什么影响?

发布27个职称系列改革指导意见,新增高正11个系列。

从9月份开始,很多地方开始了今年的职称评审工作。虽然还没有收到官方通知,但是江西景德镇陶瓷画家李晓贵非常期待:“2015年,我被评为了中专。我以为一辈子都会这样,没想到这个头衔‘天花板’突破了。”

李小贵从事陶瓷绘画18年,在当地小有名气。按照过去的规定,即使他用一生的雕刻技艺,也只能停止做一名高中助教。

今年2月,人社部率先出台《关于深化工艺美术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首次设置了高正的职称。“这是对我们专业水平的更高认可,鼓励大家进一步提高造诣。”李小贵说。

虽然专业评价体系已经多元化、市场化,但在很多行业和企业中,职称仍然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与薪酬、研究资源、上升渠道等密切相关。

2016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全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截至目前,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医务人员等27个职称改革指导意见已全部出台。

“不仅仅是工艺美术人才。此次改革新增了工程、经济、会计等11个系列的高正,惠及近3000万专业技术人员。改革完善制度,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着力解决评价标准不合理和“一刀切”的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副司长刘冬梅说。

涉及8000万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政策迎来了多年未见的大调整:

——工程、农业等一批专业职称被细分;

——新兴职业不断纳入职称评审范围,新增动漫游戏、运动防护师、快递工程等13个评审专业;

——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考试、测评、测评结合、面试答辩、实际操作等多元化评价方式;

——实行研究人员探索代表工作制;

--建立互联网领域奇才和“极客”评价绿色通道...

“这是现行职称制度实施30多年来第一次全面系统的改革。各种突破性的安排,都是为了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刘冬梅说,核心目标是从申报上打破身份和档案的束缚,畅通各类人才职称申报渠道;从评价上减少条条框框,让做得好的人得到评价,真正建立以成绩论英雄的导向,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造的巨大潜力。

以成绩激励英雄,解决评价与使用脱节的问题。

“这次改革不再仅仅是学历和资历的问题。论文和学历不是‘硬杠杠’,以成绩论英雄。刘冬梅说,“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应突出临床实践能力,对于教师来说,应强调教学质量,并鼓励每个人在一线做出贡献。

56岁的于刚是山东省立医院眩晕治疗中心主任。因医术精湛,被誉为山东治眩晕“第一人”,常年难求。但也正是因为他的精力主要集中在临床上,论文和科研成果很少,所以14年一直被评为副高,至今没有被评为正高。

两年前,山东省水检卫生职称“双自主”改革后,于刚被定为临床优势人才。通过注重临床成绩,减少论文评价,2020年3月获得主任医师证书。

“职称毕竟是对专业水平的认可。申请加入专业社团或者申请科研项目,都对职称有较高的要求。另外,对高正的评价也有利于带队伍,开展工作。”于刚坦言。

2020年,山东省立医院等55个改革试点单位共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5037人。

这一改革使职称评定标准回归岗位要求和实际贡献。比如,对于高校教师,不再将SCI、SSCI等论文指标作为参评的前提条件和评判的直接依据;加强对医务人员医德和职业行为的评价,淡化论文要求;不再有对翻译、演员、计算机等行业的学历要求等。

近日,山西省发布2021年山西省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通知,要求各级校长、校长和教研室教研员不从事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的,不得申报高级教师。同时,取消了申报高级教师的奖励和荣誉要求。

太原市一所小学的教师张静认为,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有了好的评价标准,老师才能安心的站在讲台上,全身心投入教学。

南京林业大学的蒋没有发表论文,只是根据他的教学成果被评为教授;只有高中学历但创作成绩突出的江苏作家周杰,从中级直接被评为高正;超过10,000名操作员、电工、装配工等。,如航天六院军品处二班班长黄汉华,打破学历和身份限制,受到高度评价…

“随着部分地区、部分行业率先破冰、红利释放,改革取得了阶段性重要进展,显著提高了人才评价的科学化水平,解决了人才评价与人才使用脱节、评价用不上、用不上的问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才理论与技术研究室主任孙芮说。

打破条条框框后如何保证公平正义?

五年来,职称政策和制度体系初步建立,标准、程序等基本完善。基本上都有规范和记录。但是,强调论文数量和论资排辈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困扰人才的“烦恼”和“老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国家的改革指导意见提出要科学对待论文、著作等研究成果。但是看单位最近发的审核通知,对论文的要求没有变化。”北京某事业单位的陈女士说。

该单位负责人事工作的徐老师认为:“职称标准易破难立。虽然论文和业务关系不大,但是评职称总有一些标准。不看论文,不看奖项,不看年份,你拿什么来筛选?”

一些“211”高校的青年教师也表示困惑:“核心期刊的论文数量至少是一个相对公平的指标。如果现在不把它作为要求,就不会有硬性标准。评估的决策权在专家委员会。谁来决定邀请哪些专家?如何排除人为干扰?操作空余地会不会大一点?”

少数人认为职称能不能评,能评多久,还是受人情世故、资历、和领导关系等因素影响。

“打破‘四个意识’是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举措。但是,‘不不不’不要,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在国家一级,制定了新的标准和条件,建立了全面的监督制度。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推动各项改革的实施。”刘冬梅说。

“各单位需要着眼实际,进一步完善改革配套措施,根据行业和专业差异选择论文和奖励权重,研究制定细化的评价能力、贡献和绩效指标。”孙芮说。

2019年,人社部发布《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加强职称评审全过程监管,完善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审批备案制度。“这是很大的进步。”孙芮建议,下一步应细化相关措施,推动制度落实,去除企事业单位行政化、官僚化干扰,推进职称评审社会化、市场化。

刘冬梅还表示,将进一步加强评审专家队伍建设,建立专家诚信记录,完善同行评审机制,使职称评审尽可能做到科学、专业、有针对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50110.html
上一篇管培生的利弊,管培生的利弊,管培生优点
下一篇 健康体检能代替入职体检吗,入职体检报告可以用健康证代替吗,健康体检能代替入职体检吗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