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 美国近年有多少富豪移民中国(为什么中国的富豪全部都移民国外)

美国近年有多少富豪移民中国(为什么中国的富豪全部都移民国外)

洪振快1842年12月23日,一个中国人在广州写信给他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朋友库欣(J.P.Cushing)说,如果不是年纪太大,经不起飘洋过海的折腾,他实在十分想移居美国。同一天,他在写给另一位美国朋友罗伯特·福布斯(Robert Forb…

洪振快

1842年12月23日,一个中国人给他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朋友J.P .库欣写信,说他真的很想搬到美国去,如果他还不太老,不能忍受这种磨难的话。同一天,他还在给另一位美国朋友罗伯特·福布斯的信中说,“如果我现在是个年轻人,我会认真考虑乘船去美国,在你附近的某个地方定居。”

这位写信人非同寻常——他是当时中国的首富,甚至被美国《华尔街日报》视为世界首富。他是19世纪最具国际知名度的华人之一,这个人就是吴秉鉴(1769-1843)。其资产在1834年估计为2600万银元,相当于1872万两白银。这个数字是当年中国政府财政收入的近一半。2008年,中国大陆福布斯富豪榜首富刘永行的总资产估计为204亿元,不到全国6万多亿元的年财政收入的0.4%,可见吴秉坚当年财富之巨。

中国首富吴秉建为什么要移居美国?要知道,1842年的美国绝不是今天的美国。当时,在中国人看来,美国并不是一个向往的天堂。移民美国在当时是一个遥远的地方,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视为理想的选择,并以此为荣。

吴秉鉴是“粤十三行”的商人,其财富主要来自对外贸易。做外贸容易发财,但是做生意风险不小。研究表明,13个商人在不断变化,外国公司的平均寿命不到10年。从1760年到1843年的84年间,共有47家洋行相继开业,而从1771年到1839年,有37家洋行倒闭,平均不到两年就有一家倒闭。很多行商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欠了官税或者外商的债。破产、没收财产、监禁和流放司空见惯。在这十三家商人中,真正成功的只有两家,一家是盘石的银行(后改为同福银行),另一家是吴的怡和洋行。怡和的创始人吴国迎曾是文同银行的会计室,早期经营并不顺利。但最终发展壮大,在吴秉鉴的经营下达到顶峰,成为行商之首。

吴秉鉴商业的成功,说明他是一个商业天才,远超当代中国人。现有的一些资料,如美国哈佛大学贝克尔图书馆收藏的吴秉鉴与美国、印度等国友人的商函,表明吴秉鉴不是普通的十三行商人。他在欧洲、美国和印度的投资范围很广,涉及铁路、证券、保险等行业。他看起来更像当代投资者。

吴秉建的海外投资都是委托给外国友人的,他和外国友人的互信程度超乎常人想象。在外国人眼中,吴秉鉴充满个人魅力,“享有诚实友爱的无可指责的声誉”,一直被视为非常值得信赖的商业伙伴。然而,这样的商业精英可以获得外国友人的尊重,却很难在中国得到应有的尊重。

商人,在中国传统社会,处于知识分子、农工商“四民”之末。虽然他们致富后可以花钱捐官穿“红顶”,但他们的命运其实不是他们能控制的。13家商户破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商业利润被政府征税。

在官方看来,行商就是一块肥肉,你可以找任何理由,甚至罚款。一旦发现外商违规,负有担保责任的行商将被处以50倍甚至100倍的货物税罚款。例如,1800年,一艘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休·英格利斯”号由怡和保险公司承保。船上会计的个人物品(两副手表)因为放在铁箱子里,所以被带上了岸,但没有拿出来。海关官员认为是偷税漏税,怡和主动提出缴纳180银元,结果被海关处以50倍的税罚。另一个经销商更糟糕。他所承销的“西丽赛斯特”被怀疑与走私48支缴获的羽毛纱有关。结果被罚100次,每根羽毛原税14两。48根羽纱总税672两,罚款高达67200银元。

官员经常要求行商捐赠财产。遇有战争、水旱或皇帝生日,行商要主动捐钱,称为“捐”或“奉”。据统计,1773-1835年间,在官方档案中发现,行商向朝廷捐银508.5万两,实际捐额远不止这些。有资料对吴的捐款做了记载,说“助过千万,捐于海之冠。”几千万只是大概数字,但几百万是毋庸置疑的。比如仅1833年,怡和的捐款据说就达到了50.2万。

商人经常被官员个人勒索,稍有不慎,灾难性的。吴家曾被比作“一只容易被剥光的肥鹅”或“肥羊”。另一位成功的商人潘石说:“做狗不如做商人。”有时候取得商家资格并不是完全自愿的,一旦入行就无法退出。吴秉鉴要求退休,但要交90万银元(或两)由儿子顶替。但是,官方仍然要求他承担香港商人的所有责任。他还表示愿意将2600万两银元中的80%捐给官方,以便享受剩下的20%财富,但他还是做不到。

除了清朝的官员,外国人也不好。清朝官方让行商“管理”外商,但外商和行商只是贸易伙伴。他们可以在哪里被控制?由于大清帝国的外贸制度不符合近代国际贸易的要求,外商总是反对和抗议,行商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罪。鸦片战争爆发前,吴秉鉴想充当调停人,避免战争的灾难。但愤怒的林则徐不会听他的建议。作为行商的首领,他的继承人和儿子吴少荣被捕入狱,并被带上镣铐,带到由英国大鸦片商创办的宝顺洋行。这成了促使他被提审的筹码。林则徐说,如果他拒绝去,就处决吴秉鉴。典迪为了自己的生命,无视这种威胁。

鸦片战争也是吴破财的时候。1841年5月,清军大败,被迫向英军支付600万银元赎城(广州),吴支付110万元。《南京条约》签订,要求赔偿2100万银元,其中商家欠300万,吴支付100万。

国难当头,吴作为一个有钱人,认为即使出钱也是对的。毕竟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吴有这样的财力。但是,事情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在大清帝国的统治下,商人只是政府官员敛财的对象,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完全得不到保护,更不用说人格尊严了。

对于商人吴秉鉴来说,既然无法改变现实,逃避就是唯一的选择。年过八旬的吴秉鉴似乎看透了世界,于是想到了移居美国。对于吴秉鉴信中透露出的心态,台湾学者陈的评论恰如其分:“看来,大名鼎鼎的吴(是吴怡和的商号)不仅对洋行的工作感到失望,而且对整个中国社会制度也感到失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50770.html
上一篇味道极其鲜美,格外鲜美的(),味道极其鲜美
下一篇 拿破仑东征的影响(拿破仑东征失败的原因)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