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 赤脚医生往事(赤脚医生了了一生)

赤脚医生往事(赤脚医生了了一生)

陈正言1968年9月6日,在“插队落户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的口号声中,刚满17岁初中毕业的我不得不响应号召,从江苏如皋县城(现为如皋市)来到当地农村东陈公社5大队插队落户,这里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来到农村后的当年10月,《人民日报》刊登…

1968年9月6日,在“插队安身革命,广交天下心”的口号下,17岁的我刚刚初中毕业,不得不响应号召。我从江苏如皋县(现如皋市)来到当地农村的陈侗公社五大队插队落户,这里成了我的第二故乡。下乡后的当年10月,《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首次报道了上海市川沙县江镇公社的赤脚医生,他们不仅为农民治病,而且不脱离农业劳动(“文革”前,他们被称为“半农半医”),这是在全国推广赤脚医生制度的一个信号。据说这篇文章是周恩来总理布置调研后写的,是贯彻毛泽东“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的重要举措。

插队不久,我发现农村并没有我想象的或者有些人描述的那么美好。可怜!这是大背景;吃不饱,这是个现实问题;大锅饭,这是问题的源头;农业科技落后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缺医少药让问题更严重了。想想自己的情况,觉得如果回不了城市,在农村当个赤脚医生也不错。作为一个城市孩子,我既没有农业劳动的经验,也没有足够的体力,但我可以发挥一定知识的优势,为农民服务,谋生。于是我去新华书店买了一些医学书籍和针灸针,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尽力去读,真的入了迷。

一次意外给我提供了一个做赤脚医生的机会。那天我在田里除草的时候,一个中年妇女不知怎么的动作很慢,好像在减速。她被队长吼了一句“怎么,还不如城里来的知青呢?”她快要哭了。队长走后,她悄悄对我说:“我头疼!”我问了她的症状,我以为是偏头痛。只是针灸。我大胆地说:“我给你针灸吧。”当几根银针扎在穴位上时,她的头痛突然减轻了,她高兴极了。“你可以做一个绅士!”她说。很快就传遍了全队,大家都觉得我是个小绅士,连队长都知道。来看我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是邻队的农民。

有一次,邻队有一个农民咳嗽发热,看了几个医生都没有效,他来找我,我问了病情,照着书上的方法给他检查了一番,说:“你怕是肺结核吧,快去透视一下。”他半信半疑地走了,过了几天,他把我请到家里说:“到底是祖传,好先生,看病准。”原来他去城里医院看过了,确是肺结核。农民就相信祖传,其实我哪里是什么祖传,只是小时候因为父亲在一家医院当会计,到医院去的次数多,看得比别人多罢了。这件事又迅速在整个大队传开了,连大队书记都知道了。有一次邻队一个农民咳嗽发烧,看了好几个医生都没效果。他来找我,我问他的病情。我按照书上的方法给他做了检查,说:“你怕是肺结核。去透视一下。”他半信半疑地离开了。过了几天,他请我回家,说:“毕竟是祖传的。好先生,你必须去看医生。”他去了市里的医院,是肺结核。农民信祖,其实我哪里是祖,但是小时候因为父亲在医院做会计,所以去了医院很多次,看的比别人多。这件事很快传遍了全旅,连大队书记都知道了。

随着赤脚医生制度的推广,1969年春天,陈侗公社也开始搞赤脚医生。配额是每个大队2人,一男一女,他们将在公社接受为期2个月的培训。由于我已经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大队革委会推荐了我,我当时很高兴。但是,没想到,我被造反派控制的公社革命委员会拒绝了。原因是:知青是贫下中农再教育出来的,才来一年不到,当不了赤脚医生。当队长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突然像泄了气的皮球,怎么也想不通。当赤脚医生不就是对贫穷中农的再教育吗?真的没得商量。

当时大队干部不理解,但也说不出什么。你只能默默支持我,采取小步慢跑,演戏后演戏的措施。每当大队有什么卫生工作需要临时调配人手的时候,总会带上我,比如爱国卫生、预防接种、血防等等。

1970年,全国掀起了发展中草药的热潮,提倡“一针一把草”治病。上级要求每个大队建立一个中草药种植园,也叫“草药园”。这时,我被调到大队管理“百草园”。一开始,我很有动力。我种了牡丹、菊花、丹参、柴胡等。,甚至还有黄芩、黄柏、甘草等名贵中药材。同时组织人力采集蒲公英、车前草、紫花等药材。

说实话,种植中药材是专业知识,不是我们这些外行人不经过系统学习就能做到的,而且各种药材都有其适宜的生长地和生活习性。经过近一年的轰轰烈烈的工作,虽然我花了很大的力气施肥、浇水、除草,空我在业余时间查阅了所有能找到的书籍,也请教了老药师,但主要的收获还是认识了几种中草药,知道了它们的药用价值。“百草园”里的药材大部分死亡,采集的中药材因无人管理而发霉。一场闹剧结束后,我回到生产队工作。想想有些不服气,就跑到当时的中药材种植先进典型——邻近的新民公社二大队去看了看,他们也杜绝了,然后问为什么,没回答。

1972年春天,大队通知我去如皋城东区卫生院参加赤脚医生培训,为期六个月,这意味着我终于成为了一名正式的赤脚医生。这时候我的心情比一开始平静了很多,也没有太激动。

当时南通市城东区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很多,还有新分配的大学生,人才济济,医疗技术也很强。在这里我掌握了基本的医学知识和实用的工作方法。结合我过去的自学,应该说收获大于预期,但距离真正系统的医学训练还有一段距离。因为没有各个学科的教学设备、教材和老师,所以学到的知识都很肤浅。

半年后,我开始为农民看病。

赤脚医生的工作是集医疗、护理、药学、工勤、财务、行政于一体,不仅要看病,还要打针换药,清理、清洗、消毒医疗器械,收取合作医疗的资金,做收支账目,买药,配合大队的中心工作,如爱国卫生、计划生育等。赤脚医生没有通勤时间,24小时工作。

这是医院内外为妇女和儿童提供的一般服务。没有分支,你应该什么都懂,但是主要是内科的,所以我在不断的学习医学基础理论和内科疾病的诊治。当时的医疗条件很差,没有任何实验和检查设备,只能靠问诊、体检,再加上猜测和经验来看病,就像老中医靠把脉看病一样。当时,陈侗公社医院有一位住院医生,我也向他请教过。赤脚医生很辛苦,很容易应付门诊病人,但农民有请医生上门看病的习惯,每天要出诊五六家甚至十几家。中间还有一些重症患者,相当于现在的家庭病房,必须每日出诊。一年来,全大队700多户人家,我几乎挨家挨户走访。遇到难题,就得开动脑筋,不断翻书。随着时间的推移,治愈的患者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

在临床实践中,我逐渐能应对各种病人和突发事件。比如有一个肺脓肿患者,咳出很多脓、痰、血,发烧,卧床不起。这个病其实很严重,但是这个家庭比较穷,住不起医院。好在农夫的忍耐力强,我给她注射了青霉素,一天两次。10多天后,她康复了,前后才花了几十块钱。还有一次,两个农民吵架了。其中一个突然倒地,昏迷不醒,抽筋,马上给我打电话。我看他年纪不大,不可能是中风。发病很突然,但不是脑炎。我看着他不停转动的眼球。很明显是歇斯底里(歇斯底里)。他立即接受了暗示治疗,并被给予了第二次注射。没过多久他渐渐清醒过来,在场的人。类似的例子太多了。但也有很多我治不好的,只好转院。这个时候,我常常想继续深造。

夜访最苦,尤其是冬天。当你从床上爬起来时,你经常冷得发抖。农民称之为“拔毛针”。当然,人们只有在得了急性病的时候才会去找医生。医生来了,病人就放心了。那时候农村没有电,煤油灯也不多。夜幕降临后,全旅一片漆黑。当我看到几个窗口闪烁的灯光时,我在出门时不禁感到紧张。尤其是走到一个空开阔的墓地,经常会看到一个鬼火,这让我更加紧张,但我知道那是野火。据说在解放战争期间,十几名军人在这里丧生。走在那里,常常想到革命先烈可能会保佑我为人民服务,心里就轻松了。刚开始我经常让病人家属陪护。渐渐的,我不害怕了,练就了高超的骑车技术。晚上,我可以凭感觉在田间小路上快速骑自行车。

农民既淳朴又真诚。每当我走访一户人家,吃晚饭的时候,经常有热心的病人请我吃饭,说:“没什么好吃的,你需要回去做饭。”经常是一碗面,两个鸡蛋,或者一锅饼,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吃饭的问题。别小看,农民舍不得吃。很多农民的鸡下蛋是为了盐和缝纫。

赤脚医生是大队干部分配的,我的报酬相当于一个农村壮劳力。每年200元,扣除粮杂费,能赚140元左右。第一年,我买了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在家访时骑,第二年,我买了一块上海牌手表用来计时和数心率。没有其他收入,也没听说过灰色收入。当时,这项工作是没有报酬的。

1975年,邓小平对外宾说了一句名言:赤脚医生应该穿鞋。就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这和我的想法很有共鸣。我又一次有了继续深造的想法——上医科大学。

经过几年的训练,我逐渐积累了知识和经验,在同行中小有名气。但是我一直没有放弃去医学院的想法,渐渐萌发了做一些研究的想法。我发现这个地方的食管癌发病率偏高,这成为我现在研究食管癌的最初动力,也是我继续深造的动力。同时开始整理一些临床经验,写出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小剂量青霉素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扁桃体炎》。1975年,这篇论文发表在《赤脚医生杂志》(现更名为《中国临床医生》)上,当时国内只有三四家医学期刊发表。论文发表不久,我进入南通医学院深造,离开了第二故乡。我今年25岁。

现在总是怀念赤脚医生的岁月。可以说这是我的根。赤脚医生可能不正规,水平也不高。当时他们提倡“先做后学,先做后学”。他们只经过短期培训就开始了。当时农村需要这样的人来解燃眉之急。当时没有执业资格,但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不计报酬,农民淳朴,所以没有医疗纠纷。我觉得今天的医生真的需要这种精神来满足人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50805.html
上一篇毛泽东点将:不用其长反用其短
下一篇 抗美援朝:一车高粱米换一车美国兵(抗美援朝一车高粱米的故事)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