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 山西健在的老红军(山西的红色英雄故事)

山西健在的老红军(山西的红色英雄故事)

林卫国归侨故事多,定居在山西阳泉的越南归侨谭业就是一个颇有故事的人。在采访谭业之前,我同他的儿子、曾任阳泉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现任阳泉市政协副主席的徐本宁本来就很熟悉。我知道他父亲姓谭,感到好奇,有一次就问他:“你老爸和你怎么不是一个姓?…

林卫国

归侨的故事很多,定居山西阳泉的越南归侨叶檀就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

在采访叶檀之前,我熟悉他的儿子徐本宁,他是阳泉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现在是阳泉市CPPCC副主席。知道他父亲姓谭,我很好奇,有一次问他:“为什么你父亲和你不是一个姓?”他回答说:“他姓徐。”后来我才知道,叶檀在调到陕西之前,曾在我们党的情报部门工作。他是前“红色特工”。一个特工有几个名字很正常。

后来,我终于有了两次面对面采访叶檀的机会,满足了我“挖掘”叶檀故事的愿望。

出生于越南西贡

叶檀原名徐瑞成,又名徐俊逸,回国后取名叶檀。

祖籍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1923年4月6日出生于安南(原名越南)和西贡(今胡志明市)的一个城市平民家庭。他是西贡徐氏家族的第二代华侨。

西方殖民主义者远征他国,目的是掠夺、殖民、剥削和奴役土著人民。而中国人,无论是“下西洋”、“下东方”、“下南亚”,都是为了谋生,希望在自己的籍贯改变贫穷的困境。到了外国,总是和当地居民和睦相处,共同开发,共谋发展。

然而,徐的生活依然艰难,一家人不得不咬牙坚持。3岁时,叶檀失去了父亲。我妈开了个小杂货铺,养活全家;卖馄饨挣钱补贴家用;叶檀经常在放学后去网球场帮别人捡球收一点小费;我妈和嫂子也是抽空给别人打扫卫生,做家政服务。

老一代华侨有很强的根感和祖感,怕后代忘祖。他们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子孙,“我们的祖国是中国,那里有我们的根。”因此,叶檀从小就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从小学到高中,叶檀都是学校的“积极分子”。小学是“义学”,即华侨社团创办的公益学校,专门招收贫困家庭的孩子,免收学费。当时他就有了这样的想法,以后一定能办一所这样的学校。他去了当地的一所中文学校中山中学,直到高中毕业。

他非常关心国内形势。“七七事变”爆发后,他自觉投身于支援祖国抗日救国的活动中。他曾经和同学一起上街卖花赚钱,把钱交给中华总商会,作为抗战经费寄回国内。他还牵头组织剧团,担任导演,排练抗战剧目;经常去电影院义演,筹款;去华侨聚居区为华侨唱《松花江上》等进步歌曲,表演通俗文艺节目,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同时,他一边学习,一边学习法语、英语和汉语普通话,为自己“充电”。

在居住地建立“首城华侨公学”。

为了让海外华人子弟留住中华文化之根,叶檀高中毕业后做了一件令当地侨界印象深刻、备受鼓舞的事情:他自己创办了一所名为“首城华侨公学”的中文学校,并亲自担任校长。大炮一响,侨界欢呼!学校在对海外华人子女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特别注重向他们灌输爱国主义思想。他亲笔写了一首《守成华侨校歌》,歌词是这样的:志存高远,好好学习,牢记礼义廉耻;好好学习,掌握知识,新世界由我们创造;同学们,让我们努力工作,将来为国家做贡献。作曲者是一个叫陈灿深的老师,后来留学法国定居。

没有告诉家人就回到祖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世界上划时代的事件。海外华人欢欣鼓舞,争相转告。叶檀和他的同学也热烈庆祝,在街上游行,在学校张贴标语,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当时,中国和越南关系密切,毛泽东和胡志明是两国人民爱戴的领导人。叶檀还翻译了一首赞美两国领导人的歌曲,大意是毛泽东主席和胡志明主席拔出利剑,带领中国人民和越南人民站了起来。

叶檀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毛主席,他的进步在西贡侨界是出类拔萃的。我在越南的组织及时发展起来,他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前身)。这意味着他在越南的时候,就已经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一员了。从此,他对自己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他每天看《大公报》和《文汇报》,时刻关注中国的政治时局,通知身边的海外华人朋友。

当时华侨中的年轻人都在思考自己的出路:是留在当地当华侨,还是回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人?叶檀当然选择了后者。然而,他的家人希望他留在他身边。第一,全家都会努力工作,在事业上获得更好的发展。第二,很难放弃他们的血缘关系。

叶檀看到家人不愿意放弃,所以他决定“先行动,再玩”。我和同学交了几个朋友,自己办理了入境手续,悄悄坐上了法航四引擎的“天空霸王”飞机,直飞香港。抵达启德机场后,先入住酒店,第二天经罗湖口岸进入中国大陆。当时香港和深圳之间的通道是罗湖桥,用木板搭建,下面是小河沟。一方面有英军把守,一方面有解放军执勤。过了罗湖桥,叶檀激动地说:“祖国,母亲!我终于回来了!”

接待员看到他打扮成越南人,马上给他买了布鞋,换了木屐,带他去洗澡。他刚穿上布鞋的时候走路不太好,因为他没穿过布鞋;他也不习惯在澡堂洗澡。他总觉得要煮一大锅馄饨,因为他从小在越南就用水洗。后来,他习惯了。衣服从越南服换成了中山装,都是中国的。

回国后,他放弃了原来的名字,改名为叶檀。当时和他一起的还有两个高中同学,其中一个原名叫朱章和,后改名为朱江。还有一个叫李冰,保持原名。李冰留在了广东的中山大学,而叶檀和朱江一起去了北京。

1950年6月30日,叶檀一行抵达期待已久的首都北京。他被分配到北京东堂子胡同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筹备处,受到热烈欢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从越南带回来的越南语和汉语资料全部交给领导。他认为这些材料对了解越南的情况很有帮助。然后,他留在筹备处帮忙。我们的主要工作是给不懂普通话的归侨做翻译,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问题,给一些不习惯国内生活的年轻归侨做思想工作。

西贡的家人从他的信中得知他在首都北京找到了工作,非常高兴,并告诉他要努力工作,不要让我们华侨为难。

进入中央人民政府情报总局。

在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筹备处工作一段时间后,叶檀接到上级通知,让他去位于北京弓玄胡同的一个单位报到。后来才知道是中央人民政府信息总局,是他的新工作部门。

中央人民政府信息总局成立于1949年11月1日。下设办公厅和对外调查研究局。叶檀是对外调查研究局的联络官,拥有排长军衔。他的上级李局长是在太行山区抗日的“老八路军”,毛炳山局长是新四军的老同志。他们都是具有丰富信息工作经验的专家,对新同志非常热情,这使叶檀感到宾至如归。他以老同志为榜样,努力学习,提高自己。

叶檀能说流利的越南语、英语和法语,还会说普通话和粤语。他所有的特长在这里都派上了用场。他负责查阅世界各地的报纸、杂志及相关资料,并根据需要进行筛选、翻译、摘抄、整理和转发。

当一些东南亚国家排斥中国时,许多华侨被遣送回国。中央人民政府侨务委员会(以下简称“侨委会”)、新闻总署、中国红十字会联合组织人员赴广东汕头参加接收安置工作。叶檀曾作为信息总局的代表参与这项工作。在从东南亚回来的华侨中,大多数来自广东和福建,许多人说广东话,因此叶檀的语言专长发挥了作用。归侨有的放在原籍,有的放在外省市,有的放在海南岛的华侨农场。叶檀和他们促膝谈心,使他们愉快地投入了工作。他还考察选拔了一批海外华裔青年,带回北京,培训学习,然后送回广州设立情报站。

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情报总局撤销,叶檀被调到中央军委情报部,继续做“红色特工”。

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叶檀还积极要求进步,并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转移到“中共第一市”

1954年,有军籍身份的叶檀和其他一些同志根据组织需要,转业到地方工作。离开北京前,毛炳山局长代表组织前来送行。叶檀和其他同志一致表示:“我们坚决服从组织分配。哪里艰苦,我们就去哪里。”

叶檀被分配到被称为“山西的门户,晋冀的枢纽”的山西省阳泉市。

阳泉市创建于1947年5月4日,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在解放区创建的第一座城市,因此被称为“中国共产党第一城”。当时,阳泉的煤炭、钢铁等资源为支持解放战争取得全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叶檀同时被调到“中共第一城”的,还有两位“红色特工”,分别是马来亚归国华侨潘金成和他在中央军委情报部工作的妻子李桂芝。李志专在军委国际部工作,这次和丈夫换了工作。1955年,另一位“红色特工”——越南归侨张子思(女)从中央军委国际部调到阳泉。

从走进娘子关的那一刻起,叶檀就下定决心要在这里扎根,为山西的建设奉献自己的一生。他没有遗憾,只有荣耀感和使命感。他被分配到阳泉工业局。

转业时,组织把他的档案和入党申请材料调到了阳泉。曾经的华侨教育工作者,曾经的我党“红色特工”,在新的领域大展拳脚,光芒四射。

做出贡献,脱颖而出

到达阳泉后,领导对叶檀说:国家需要建设,阳泉市也需要建设。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水泥进行基本建设。在这方面,我们阳泉有资源优势。你们都是有知识的人,所以你们可以处理水泥厂的建设。

因此,叶檀二话没说,挑起了修建水泥厂的重担。

白手起家的艰难可想而知。市里决定先搞一个石灰矿渣水泥的试点,但是没有人做,就像“老虎吃天,吃不了”。于是,苏和他的妻子一起,去了北京水泥研究院学习。当时,水泥研究院的许多工程师都在从事水泥研究,他们也对来自下面省市的叶檀给予了热情的帮助。苏研究实验室试验、水泥化学分析和水泥计算。从硅酸盐水泥到矿渣水泥,再到用工业废弃煤矸石制成的水泥...所有的知识都已经彻底研究过了。回来后,叶檀通过反复研究和实践,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并带领一批学徒日夜努力。我老婆一直从事水泥检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共第一城”终于建成了水泥厂,生产高质量的水泥。特别是利用工业废渣煤矸石制造水泥,叶檀是山西第一人。

得知阳泉市水泥生产非常成功,有关部门在阳泉市召开了全国水泥发展现场会,推广阳泉市的经验。叶檀作为阳泉市第一位水泥工程师,还代表陕西省参加了在长沙召开的全国煤矸石综合利用大会。

1958年,“华侨委员会”和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在广州召开了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先进工作者会议。谭出席,并在会上受到表彰。大会给他颁发了奖状,上面写着:“先进生产者叶檀同志,在大跃进的水泥工作中,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会上,叶檀还获赠了何香凝董事长赠送的并亲笔签名的“醒狮图”。

“文化大革命”期间,叶檀遭受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但他并不后悔自己回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选择,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和热爱也没有动摇。改革开放后,他和许多归侨、侨眷一样,迎来了政治生活的新春。1983年,德高望重的叶檀参与了阳泉市侨联的筹建工作,并当选为第一届侨联副主席,后担任第二届、第三届市侨联顾问。他和侨联侨务办公室的同事们克服各种困难,妥善安置了109名被蒙古国强制遣返回国的难民。

1985年,他终于实现了夙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余音绕梁,难断。

叶檀喜欢写诗。在越南时,他写了一首《湄公河之水》和一首《珠江与黄河》,抒发了对祖国的思念和报效之情。

叶檀还翻译了胡志明的演讲和著作,以及《越南历史》,从越南语翻译成中文,介绍给越南的广大华侨和中国人民。这让他在回国前就在越南小有名气,连越南高层都认识他,有了好感。

搬到阳泉后,叶檀曾写信给胡志明主席,诉说他对祖国建设的热爱和对胡志明主席的怀念。碰巧胡志明主席正在中国访问,所以他在北京给他回了一封信。信中说,“叶檀同志;你的信已收到。谢谢你对我的爱。希望你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好好学习,积极工作。”

事实上,叶檀已经成为中越人民友好交流的“民间大使”。中国是他从小立志为之服务和奉献的祖国,一草一木都让他魂牵梦绕;越南是他的祖先努力谋生的地方,也是他成长的地方。一砖一瓦都萦绕在他的脑海里。他愿意充当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作用,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两国的友好交流。

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增长,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他怀念西贡,怀念今天胡志明市的亲人。2001年,叶檀带着儿子和大女儿去胡志明市探亲。我的父母已经不在了。我父母的七个儿子,三个女儿,除了他都去世了。只有六嫂(当时已经86岁了)和几个侄子在原来的住处等着。当我们相遇时,我们充满了情感和悲伤。他的亲戚带他看了祖祖辈辈生活过的老房子,它的样子还是可以辨认的,而曾经的西贡,现在的胡志明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叶檀清楚地知道,越南的湄公河发源于中国,两国人民共享一条河流。越南的一些山脉也从中国延伸到越南南部。正如歌中所唱:越中两国山相连,水相连;中越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密不可分。晚年的叶檀会做地道的越南菜,说一口流利的越南语,唱风味十足的越南歌。我们去拜访他的时候,有幸听到他唱了一首他平时喜欢的越南歌。在宁静的夜晚,有一些闪烁的灯光。路过你家,听到琵琶声。亲爱的亲人,我渴望见到你的脸。亲爱的亲人,我怀念和你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虽然我们不懂越南语,但看到他的虔诚,听到他浑厚的声音,我们仿佛进入了他的精神世界。

2007年11月16日,叶檀在阳泉因病去世,享年85岁。

除了一所老房子,叶檀没有给后代留下任何有价值的遗产。过去的荣誉证书,何香凝董事长赠送的醒狮图等。,都因为水患而消失了。幸运的是,他保存了胡志明主席的信。这件珍贵的历史文物恰恰证明了他是中越两国人民友好交流当之无愧的“民间大使”。

叶檀还保留着一枚毛主席像章。是他妻子的哥哥协助越南建设时,中国驻越南大使馆授予的。回家后,我大哥把这枚像章送给了他的侄女,叶檀的女儿。后来女儿又给爸爸戴上了。

山西的建设者、前“红色特工”叶檀已经去世,但他的形象仍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他的歌声也时常在我耳边响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51213.html
上一篇晋地东门户古道分界村
下一篇 崔胤魁美术作品,宋秉魁油画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