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教育 当群体“淹没”学生个人

当群体“淹没”学生个人

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特邀专…

当群体“淹没”学生个人

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著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健康教育总课题组专家委员,全国在线家长学校心理健康特聘专家,中央电视台等电视台心理节目特邀专家,著有《如何做学校心理咨询,做心理健康教师》等40余本书。

马治国

正如我们已经讨论过的,社会促进效应是指他人的存在有助于唤起人们的兴奋感。社会惯性效应是指他人的参与,分散了责任,从而减轻了人们的压力。但是,一旦觉醒状态和责任分散叠加,结果是可怕的。

此时,由于他人在场的影响,人会“忘记”自己的身份,失去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会不顾行为规范对个体的约束,服从群体的行为,做自己独处时做不到的事情,甚至出现极端的反社会行为。

这种在很多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群体的认同压倒了个体的自我认同,以至于个体盲目服从群体在一个人是人的时候不会做的行为的现象,就是人格解体效应。

人格解体效应对人的影响

以我自己的童年经历为例。

那大概是小学二年级的冬天。午饭后,同村的十几个伙伴去上学了。上学路上有一条小河,河水已经结冰了。不过冰不是很厚,我们走在上面会听到微弱的破裂声。没想到,这一声爆炸刺激了我们的神经。我不知道是谁在领导,但我们都喊道:“一,二,三,嘿!”十几个孩子跳起来,一起摔倒,冰裂得更响了。这简直是一种鼓励,我们更加激动。“一二三,嘿!一,二,嘿!一,二……”"点击... "说时迟那时快,我们还没来得及再跳起来,冰面裂开了一个大洞。边上的孩子赶紧逃,中间的人只好掉进冰水里。

所幸河水较浅,没有发生危险。我们刚刚把衣服弄湿了。我另一个搭档的衣服是最湿的。我不敢上学,也不敢回家。我该怎么办?大家最后的决定是,我们两个在河边的斜坡上晒太阳,然后放学一起回家。那是冬天!我们坐了一会儿,跑了一会儿,跑了一会儿,坐了一会儿,终于等到放学了,棉衣外面还不算太湿,才敢回家。

尽管我遮遮掩掩,还是没有逃过我妈的眼睛。我听到真相后,我妈骂我,追我。那时候家里没有换洗的衣服。静下心来,我妈坐在火炉边,一边给我烤棉衣,一边哭:这好危险好吓人!

这样不稳定的事情是一个孩子永远做不到的。

在这个吊着危险的故事里,每个孩子的行为都有些“不由自主”,都受到在场其他人的影响。现在想来,这其实是人格解体效应造成的灾难。

人格解体效应的后果是什么?

由于人格解体效应,群体行为中“溺死”个体往往会导致负面后果:可能是可笑的行为,比如我小时候被吊着危险的故事;可能表现为低俗野蛮的行为,比如课间学生集体起哄;甚至可能表现为极其恶劣的反社会行为,例如,群体性事件中伤人毁物的暴行。

当然,提到个性化效果,我们也不要往最坏的方面想。

人格解体效应的心理原因

为什么群体行为会“淹没”个体?为什么会出现人格解体效应?

一是匿名。

群体成员的身份越隐蔽,越容易产生人格解体效应。

津巴多的研究很能说明问题。他以自己的女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将她们分成A、B两组,每组四人,让她们对隔壁房间的女生进行电击,告诉她们这是科学实验的需要,与任何道德责任无关,尽管她们可以徒手进行。当然,邻家女孩并不是真的震惊,她的哭声和挣扎都是装的。A组的每个人都穿着平常的衣服,胸前挂着名牌,所以他们知道谁是谁。B组的每个人都穿着统一的白大褂,统一的布套,只露出眼睛,彼此分不清谁是谁。结果发现,后者施加的电击次数是前者的两倍。可以看出,由于身份的隐蔽,受试者增加了攻击性。

迪娜对儿童偷窃行为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在研究开始时,研究人员询问了实验组儿童的名字并写下来,但没有询问对照组儿童的名字。研究场景是,当大人不在场时,孩子有机会偷吃多余的糖果。实验分为两种情况:单独和有人陪伴。结果发现,有同伴的孩子比独自一人的孩子吃更多糖果的可能性高一倍。这反映了人格解体的现象。匿名的孩子比那些问名字的孩子得到更多糖果的可能性高一倍。这也说明匿名会增强去人格化。

第二,责任分散。

与匿名相关的是责任的分散。根据津巴多的研究,如果一个人单独行动,他往往会考虑这种活动是否道德,是否会受到谴责,而个人的自控系统往往会更好地履行职责。如果你和团体的其他成员一起努力,责任就会分散到每个人的头上,个人不必独自承担这个活动的责任。因此,自控系统的作用被削弱或消失。一旦个体的自控系统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就可能出现暴力和反道德行为。

第三,缺乏自我意识。

迪娜认为,造成人格解体行为的最重要的认知因素是缺乏自我意识。一旦失去自我意识,就会忘记自我,盲目服从群体,失去自控能力,出现个性化行为。大多数人的人格解体行为都是由于缺乏自我意识造成的。

迪娜等人稍微改变了之前儿童偷吃糖果的实验:在实验组的糖果盘后面放置了一面镜子,当儿童去拿糖果时,他们会在镜子中看到自己。对照组不放镜子。镜子的作用是提高主体的自我意识,让主体意识到自己是被关注的对象。结果发现,实验组只有12%的孩子偷了多余的糖果,而对照组有34%。

去人性化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如何看待班级管理中的去人性化效应?

首先,要尽量防止一些人格解体的现象。

某班主任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用课时费给班级买书,设立“班级课外书角”,供学生随意阅读。学生们都很热情,在课余时间争先恐后地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回到座位上翻看。班主任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同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爱惜书本,而是随意拿走、翻动、折角、涂色。几天之内,几十本书被弄坏了,有些书甚至找不到了。

班主任吸取教训,用自己的钱添置了一些新书,并发动同学们捐书,重新登记,按照图书馆阅览室的制度进行调整,设立借阅卡和借阅记录册。同时向大家公布规则:书籍由专人保管,固定时间借阅。借款时,应当在借款记录簿上登记借款人的个人信息。老师告诫所有学生,每个借书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爱护图书,归还时必须保证图书完好无损,否则要赔偿。制度调整后,情况改善很快,学生也能自觉珍惜借来的书。

为什么课外书角的管理有所改善?一是避免匿名,二是避免责任分散,三是增强自我意识。这启示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要时刻注意,尽量避免导致去人性化的因素,防止由此产生的不良行为。

当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加强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从而减少学生的去人格化行为。

其次,要妥善处理一些人格解体现象。

无论怎么预防,学生在班级群体中的行为方式都是不可避免的个性化。难免会有一些同学嘘嘘,调皮捣蛋,恶作剧,做一些出格的事情。比如一场班级足球赛,当自己的球队输了,或者对方球队犯规,球迷就会冲进人群,扔东西,骂人,等等。

对此,只要不造成不良后果,班主任除了对领头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外,对大部分跟随的学生都可以进行教育,只要结合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没必要大吵大闹,禁止上线,因为往往是不由自主的去个性化。

回想我们小时候做过的荒唐事,如果老师知道了我们两次逃课的真相,不知道我们会面临怎样的“待遇”?不知道老师会不会比家长严格?我们知道的是,我们的老师今天肯定会有更好的处理方法。

最后,要适当利用一些人格解体现象。

并非所有去人性化的结果都是不好的。研究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格解体还可以增加人们的亲社会行为,从而产生积极的结果。往往要看当时的情况提供的参考线索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比如同学不小心受伤了,大家都会积极帮忙。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会袖手旁观。即使是安静学习的同学,也会放下书本,参加帮助同学的活动。这也是人格解体的一种表现。

比如早自习,大家都在努力学习,教室里一片寂静。这个时候,一个刚进教室的学生,无论在外面经历了多么刺激的事情,进教室后总会安静柔和地坐着。这也是人格解体的一种表现。

所以也要遵循去人格化效应的规律,借助积极的群体行为,带动一部分学生改变消极行为,从而适应班级集体,融入班级。这也告诉我们,班集体的建设和发展,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班集体规范的形成,都离不开这样的个体化。没有这种去人格化,班集体的建设和发展就无从谈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69593.html
上一篇走路优质课
下一篇 共情解焦虑沟通促成长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