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科普 于敏愿做一个无名英雄

于敏愿做一个无名英雄

于敏,一个绝密 28 年的名字,一段铸核盾卫和平一甲子的传奇。他婉拒“氢弹之父”的称谓。他说,核武器事业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全国各兄弟单位大力协同完成的大事业。他是我国着名的核物理学家,长期主持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为我…

于敏愿做一个无名英雄

于敏,一个绝密 28 年的名字,一段铸核盾卫和平一甲子的传奇。

他婉拒“氢弹之父”的称谓。他说,核武器事业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全国各兄弟单位大力协同完成的大事业。

他是我国着名的核物理学家,长期主持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为我国核武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80 年代以来,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我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做出了开创性贡献。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他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他就是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于敏。

1926 年,于敏出生于天津。1949 年,于敏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并考取了张宗燧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他被调入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1967年6月17日8时,罗布泊沙漠腹地。一声惊天“雷鸣”,一朵蘑菇云顶天立地……

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当天,新华社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 7 年零 3 个月,中国用了 2年零 8 个月,速度世界第一。

巨大的成功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艰辛——全国仅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95%的时间算原子弹,5%留给氢弹设计。

“百日会战”令人永难忘怀。

1965年,于敏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9 月,他带领小分队赶往华东计算机研究所。

“100 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参与“会战”的蔡少辉研究员说。

于敏全凭满腔忠诚的热血拼搏、鏖战,和许许多多有名、无名的“核卫士”一道,实现了“氢弹突破和武器化”,挺立起新中国不屈的脊梁。

核武器,国之重器。当时国际上真正意义的战略核武器指的就是氢弹。

“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于敏说。

1961 年 1 月 12 日,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他谈话,秘密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我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于敏说。

从那一天起,他开始了长达 28 年隐姓埋名的生涯,直到 1988 年解密。连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幺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氢弹设计远比原子弹复杂,核大国对技术绝对保密。我国科研人员重担千斤。一次核试验前的讨论会上,压力、紧张充斥整个屋子。这时,只听到——“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敏和另一位科学家忽然你一句我一句地将诸葛亮《出师表》背诵到底。那一刻,在座所有人无不以泪洗面,所有人真切体会到个人奋斗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

于敏生于一个天津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幺。对新知,探究其所以然。进入北大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导师张宗燧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幺好的。

1951 年,于敏在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他婉拒“氢弹之父”的称谓。他说,核武器事业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兄弟单位大力协同完成的大事业。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央视新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74732.html
上一篇王永民五笔字型的荣誉,属于这个伟大时代
下一篇 雄关漫道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