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历史 我与景颇文有不解的情缘

我与景颇文有不解的情缘

在纪念景颇文创制124周年之际,我很高兴地回顾从1953年开始学习景颇文至1992年退休,40年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发展历程。其中,有21年被错打成现行反革命、右派,即便在逆境中我也没有完全忘记景颇文,不仅一直保留着中央民族学院的景颇文讲义,2…

在纪念景颇创作124周年之际,我高兴地回顾从1953年开始研究景颇到1992年退休这40年的风风雨雨。其中有21年被错误地贴上了现在的反革命和右派的标签。即使身处逆境,我也没有完全忘记景颇。我不仅保留了中央民族大学的景颇讲义,上世纪70年代,我在文山农场工作时,还订阅了德宏州出版的景颇《团结报》,长期阅读和研究景颇,了解和关注景颇地区的发展,看到景颇人各方面的进步,我就在70年代末,落实政策后,回到出版国字的岗位,全力出版和编辑景颇。我和同志们一起,迎来了景颇出版传播的繁荣期。所以我的一生都和景颇人和景颇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此,以我个人的经历和随笔的回忆,写一篇短文,预祝景颇创作124周年。在中央民族大学学习景颇

1952年参加国考,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系。我到北大报到后不久,学校向我们注册的新生宣布,根据今年教育部院系调整的工作精神,我们被调到新成立的中央民族大学学习少数民族语言。一进校门就要学习政治,改造思想。同时选修语言学、语法、国际音标等课程。1953年春开学时,我被分配到中文系景颇族语言班,开始学习与我一生结缘的景颇语。我们景颇文老师一个是岳少金,一个是拉班康。他们教学认真耐心,深受大家尊敬。他们也很照顾学生,学习氛围很浓。当然,我努力学习。我早上五点半起床,去背景很好的教室。6点,我做早操,自习。我的学习和生活很有规律。直到暑假前考试,我对自己所学的东西还是比较满意的。下半年调了一个叫雷老三的景颇族老师,让全班的学习情绪更加高涨。我班的同学成立了一个学习互助小组,我和徐希琴、杨振昌分在一个小组。我的同学们都很高兴能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所以每个人都加倍努力,进步很快。在景颇地区实习。

1954年春开学,学校组织景颇文学班到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县实习。岳少金老师带队。从北京坐火车、汽车到达昆明,由省民委接待。然后我们和云南民族大学的师生开了一个座谈会,举行了篮球友谊赛和联欢晚会,休息了一个星期就出发去德宏了。经过一个多星期的颠簸,我们到达了芒市,然后我们走了三天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德宏州瑞丽县。县政府决定把我们分配到孟秀村。当时记得有16个老师,一个汉族辅导员,9个男同学,4个女同学。我们没有现成的住所,所以团队决定自己建一个竹屋。岳少金老师带队上山砍竹子等。材料准备好后,施工开始了。

我们这些在北京、上海及中小城市长大的孩子,第一次体验自己动手建盖竹房的艰辛和享受自己劳动成果住进新房的愉快,认识到劳动光荣的含义。20世纪50年代的学生大家都能吃苦,记得有的同学割破了手、砸伤了脚、扭着腰都不在意,擦点药继续干活。经半个月左右辛劳,竹子房盖好了。主房一进门是能坐20多人的竹皮桌子,供学习、开会、待客、吃饭等多功能之用。东边盖一间女生住的小房间、西边盖了老师和男同学住的大房间,旁边盖了厨房。我们每两人为一组,轮流值日煮饭、打扫卫生等等事务。白天分头在寨子里向景颇族群众学习口语、搜集各种语言、文化材料。晚上同学们还要持枪轮流站岗两小时。因为边疆经常有土匪来骚乱。过了不久,各方面情况也熟悉了,同学们就被分去学习条件好的景颇族老乡家中“三同”,即同吃、同住、同劳动,这种与景颇族群众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实习方法对学习和熟练景颇文景颇语非常有利。老乡跟你亲近了,很愿意把懂的东西教给你。当时,我们同他们去田间劳动,回家一起背水、砍柴、烧饭、拉家常等。这样天天生活在一起,景颇话提高得很快。

这些在北京、上海和中小城市长大的孩子,第一次体验到了自己动手盖竹楼的艰辛,享受到了自己劳动的成果,住进了新房,体会到了劳动光荣的意义。50年代,所有学生都能吃苦。我记得有同学不管是割手、砸脚、扭腰,就擦点药继续干活。经过大约半个月的努力,竹楼建成了。正房一进,是能坐20多人的竹桌。用来学习,开会,娱乐,吃饭。东边是女生的小房间,西边是老师和男同学的大房间,旁边是厨房。我们两人一组,轮流做饭,打扫卫生等等。白天分别向寨子里的景颇人学习口语,收集各种语言文化资料。晚上,学生们会轮流持枪站岗两个小时。因为边疆常有土匪闹事。过了一段时间,各方面的情况熟悉了,学生们被分配到条件较好的景颇村民家中学习“三钳”,即同吃、同住、同劳动。这种与景颇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练习方法,对学习和掌握景颇语十分有益。我的老乡跟你很亲,愿意把他们知道的教给你。那时候我们和他们一起下地干活,回家挑水,砍柴,做饭,和别人聊天。天天这样生活在一起,景颇话进步很快。

过了数月,实习队搬到了陇川县弄罕乡。有一天,肖家成同学突然患了伤寒病,队里决定派我和戴庆厦同学护送肖家成去陇川县医院治疗。当时,没有像样的马路,更没有现在的柏油路,山路崎岖,走了大半天才把家成同学送到陇川县人民医院。我和庆厦返回队部的山坡路上,遇到一位年近六旬的景颇族老乡,肚子痛得十分难受,躺在路边山坡上翻来滚去、呜噜哇啦喊叫不止,我们很是着急,几乎有些无所适从。情急之下,我们就用学会的景颇话问其家住在何处?他上气不接下气,咯咯吧吧用手指着远处半山腰隐隐约约的寨子。由于天色已晚,庆厦同学提议快背他赶回家吧!我俩就轮流东一脚西一脚把他背回他家,受到他家人再三谢意,我俩觉得做点好事十分高兴。当我俩回到队部早已更深人静,不过,由于我们把一个疼痛难忍的景颇老人安全背回其家中,受到家人的感激,心有欣慰。

几个月后,实习队搬到了龙川县农罕乡。有一天,萧家成突然得了伤寒。小组决定派我和戴护送肖家成去龙川县医院治疗。那时候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更别提现在的柏油路了,山路崎岖。我花了半天时间把同学送到龙川县人民医院。在我和夏青返回队部的山坡路上,我们遇到了一位年近六旬的景颇族老乡。他的肚子很痛,躺在路边的山坡上,打滚,尖叫。我们非常焦虑,几乎不知所措。无奈之下,我们用社会的景颇族方言询问他家住哪里。他上气不接下气,咯咯地笑着,指着远处半山腰上若隐若现的寨子。天色已晚,夏青同学建议赶紧把他抬回家!我们轮流把他背回家。感谢他的家人,我们很高兴能做些好事。当我们回到队部时,我们已经更安静了。但是,因为我们把一个疼痛难忍的景颇族老人安全地带回了家,所以我们对他的家人心存感激,也感到放心。

1954年9月初,实习组任命我为组长,与组员肖家成、沈立权及宝山区委派来的陈、刘同志组成工作组,到清平乡弄弄村工作实习。同样,白天工作,晚上学习,或者开会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当时年纪小,好学,景颇语水平提高很快。我甚至可以直接用景颇语组织会议来处理工作中的问题。每个月我们都向清平乡当地领导汇报,乡政府也很关心我们在北京实习的学生。因为边疆刚解放,情况很复杂,给了我们一支英国步枪,一支左轮手枪,十颗手榴弹作为自卫武器。我个人用景颇帮村里审问坏人。根据得到的信息,我们在准备打土匪的过程中,经历了几次惊心动魄的经历。当时我带了一支步枪带了三颗手雷,萧家成带了一把手枪带了三颗手雷,女同学沈立全带了四颗手雷,和寨子里的民兵一起到寨子外面选了一个地形好的地方准备战斗。等了几个小时后,有人通知我,土匪已经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国家连打跑了。真是千钧一发!

1954年底,我收到了中央民族大学的通知。实习结束,回昆明总结实习。我受到了领导的表扬。我们在昆明放寒假,所以实习学生兵分两路,一路经贵阳回内地;一路经过重庆,走水路,坐江船回老家过寒假。

1955年迎来了新学年。开学后,我们班的老师是景颇族的岳项堃。听说他在缅甸学过高深的景颇文学,是最优秀的景颇高级知识分子之一。因为他在学习上对学生要求严格,所以他的同学在大学毕业时没有一个掉队。1955年,我除了学习景颇,还选修了政治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导论等课程。在大学的四年里,我已经完成了36门课程。参加语言调查培训班。

1956年2月,为了做好景颇语的调查工作,我第一次参加了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中央民族大学合办的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培训班。我参加的语言调查培训班是国内最高水平的专家教授团队。《语言调查与研究》课程由著名教授学者罗昌培、马学良(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主任)、罗继光、傅茂基、于世昌、王复时、金鹏、李森等专家授课。总共有10节课。即对少数民族语言调查人员的基本要求,如何分析和描写语音学,语音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语音系统的分析和描写,如何分析和记录汉藏语系的声调,收集词汇和整理词汇的方法,记录语法材料应注意的问题,如何收集语法材料进行语法研究,语言的比较和写作方案的设计,指定方言的调查研究。可以说,这是为我一生学习、掌握和应用景颇奠定了基础的最重要的经典基础理论。

1956年5月12日,中央民族大学1956届首届毕业典礼暨语言调查培训班毕业典礼在中央民族大学礼堂举行。除刘院长、费孝通副院长外,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也亲自到会,动员我院1956年34个班的应届毕业生和教师,除部分留校师生外,参加少数民族语言调查队。由此可见国家对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重视程度。

民族语言调查队的任务是:根据1955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语文科学讨论会,提出了加速为无文字的民族创制文字以及对不完备的民族文字作改进、改革问题。当时,我国有少数民族3500多万。其中有两千多万人没有自己的文字或者没有通用的文字,急需帮助他们创制或改革文字,是一个迫切的政治任务。所以,规定在1956至1957年两年内普遍调查完成各少数民族语言,帮助那些需要创立、改进和改革文字的民族进行文字方案的设计工作。

民族语言调查队的任务是:根据1955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座谈会,提出加速无文字民族文字创作和改进、改造不完整民族文字的问题。当时,中国有3500多万少数民族。有2000多万人没有自己的字符或共同的字符。帮助他们创造或改造自己的性格,是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因此规定,1956年至1957年,对各少数民族的语言进行普查,帮助需要创造、改进和改革文字的人设计文字。

加入语言调查小组。

1956年5月,中国科学院、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民族语言研究所筹备处、中央民族大学、地方语言机构的700多名民族语言工作者,组成广西第一工作队、贵州第二工作队、云南第三工作队、四川第四工作队、西藏第五工作队、新疆第六工作队、内蒙古第七工作队等7个民族语言调查队,分别赴7个省区。其中,驻扎在云南的第三特遣队,包括队长罗继光,副队长即任、常赞,共有一百多名队员,我是其中之一。我记得,就在中科院郭沫若院长做完动员报告的时候,周总理来视察中央民族大学。当敬爱的总理走进礼堂向我们挥手致意时,所有在场的人立即起立,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周总理。总理的出席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

1956年5月20日,中央人民学院派出第一批毕业生到全国各地从事少数民族语言工作。高音喇叭里传来的“再见妈妈,不要难过,不要难过,祝我们一路平安……”的告别和祝福声,似乎还在耳边回荡,时常萦绕在脑海里。当时云贵铁路还没有通车。我们从北京坐火车到广西金城江,然后坐了10多天的卡车,于5月31日到达昆明。我们第三专案组的办公室在翠湖东路12号,后来搬到大观路39号。于是开始了我一生热爱的“国语工作”。从一开始,我就被分配到新成立的景颇语组。大家都懂景颇语。早在19世纪下半叶,美国基督教传教士罗汉生(Rer.o.Hanson)就根据拉丁字母创造了景颇文字。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派出由语言研究所少数民族语言组组长傅茂基率领的工作组到云南指导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工作。1952年,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专业人员与云南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对景颇语等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了调查。《景颇语语法大纲》是刘璐、恩昆拉等人写的。同时,云南省民委还组织了少数民族语言专家和景颇族知识分子詹开龙、李文正等。,与中科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筹备处专家共同研究确定景颇族语的基本方言和标准音,试验景颇族语声调、喉塞音和部分紧元音的标注方法。关于景颇文学的完善和提高,已经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和规范性工作。

1956年6月,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三工作队景颇语组组成后,又对景颇语文字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一方面对改进后的景颇文进行小规模教学试验,另一方面编写景颇文小词典及课本,进一步摸索及改进拼写中的问题,以满足景颇群众的急需。参加1956年编写小词典及课本的,有景颇族知识分子岳相昆、李文正和从事少数民族语文研究,后来成为专家的徐悉艰、肖家成、佘国华、崔志超、胡春惠、申立权、张骥、詹开龙等。我负责编写小词典的e、f、g、h部首的词条和改进后的学习课本,并于1956年7月刊出见报。

1956年6月,中国科学院第三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工作队景颇语组成立后,对景颇语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一方面,对改进后的景颇语进行了小范围的教学实验;另一方面,编写了小型景颇族语言词典和教科书,进一步探索和改进拼写问题,以满足景颇族的迫切需要。1956年,景颇族知识分子岳、,以及从事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并后来成为专家的徐锡琴、肖家成、佘国华、崔志超、胡春辉、沈立权、、詹开龙等参加了小型辞书和教材的编写工作。我负责编写《小词典》和《改良学习课本》中E、F、G、H部首的词条,于1956年7月出版。

此外,云南民族大学开设的景颇族语言班和德宏傣语班还邀请武凌云、佘国华、沈立权在每周一、三、五进行实验教学,不仅将改良后的文字付诸实践,也为景颇族培养第一批语言工作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尽快培养景颇族干部,保山民族干部学校开设的景颇语班,在原肖家成、岳绍金(景颇人)、张继教授的三个班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班。1956年9月初,队部决定将佘国华、胡春辉、沈立权调到学校。编写了中文教科书,还开设了会计、农业常识和卫生知识等课程。支教期间,原副主席斯腊山、德宏州副州长雷等领导参观了学校。通过半年的实验教学和大规模的拼读实践,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标音、塞喉、紧元音给景颇带来了诸多不便和额外的负担。当时有景颇族知识分子提出,这些符号是给刚学景颇的其他民族标注的,而对自己认识景颇的民族就没必要了。而且生活在克钦邦的景颇族(缅甸克钦族)也使用同一种语言,人数比我们多。为便于跨境民族文化教育交流,应保持原貌。因此,1957年3月,在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座谈会上,各族代表和少数民族语言专家一致同意景颇保持原样,并决定制定系统的书写规则,使之更加完善。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专家学者,对景颇族语言规范的处理,既体现了对景颇族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也体现了这个民族实事求是的政策原则和科学精神。

1957年元旦过后,我们即将离开保山,回到昆明。金校长和民主学校刘主任专门举行了欢送会。会上,他们深情告别,畅谈工作友谊,依依不舍。回到昆明,我接着写了一本小词典。编纂小词典时,讨论和研究最多的是选词。从收集到的6000多条词条中,发现景颇词的特殊性。这是因为景颇族和汉族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经济条件和心理素质中,这必然构成了景颇语特定的词汇系统和词汇结构。

根据词条的特殊性,《景颇词典》的选词应以原语言的客观事实为依据,景颇的词汇系统不应拘泥于照搬其他民族的词汇。

1957年3月,中国科学院派语言学家傅懋勣、马学良、苏联顾问谢尔久琴柯教授等来昆明召开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科学研讨会。这次会上通过了《景颇文方案f草案)》《景颇文书写规则(草案)》,报云南省政府审批,并报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备案。参加当时方案制定工作的有本民族领导人和高级知识分子司拉山(Sara Shan)、岳相昆(Nhkum Seng Hkum)等,有从事少数民族语文研究的专家徐悉艰、肖家成、佘国华、崔志超、詹开龙等。《景颇文方案》顺利获准省政府批准,这是科学工作者与群众智慧相结合的结晶。景颇文方案的成熟和推广卓有成效地促进了景颇族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等事业的快速发展。

1957年3月,中国科学院派出语言学家傅茂基、马学良、苏联顾问谢尔久·秦客教授等。去昆明开云南少数民族语言研讨会。本次会议通过了《景颇族语言文字方案(F)》和《景颇族书写规则(草案)》,并报云南省政府批准,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备案。当时,我们民族的领导人和高级知识分子萨拉·山和尼库姆·森库姆参与了该方案的制定,徐锡钦、肖家成、佘国华、崔志超、詹开龙等专家从事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景颇文计划顺利获得省政府批准,这是科学工作者和群众智慧相结合的结晶。景颇族文化方案的成熟和普及,有力地促进了景颇族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移交云南民族出版社工作

1957年初,省人民语言文字委员会与有关领导部门协调,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当年8月,云南民族出版社正式成立。社会地址设在人民出版社,两块牌子:云南人民出版社和云南民族出版社。是云南人民出版社民族编辑部。民族编辑部设置了傣族的德宏傣语群、西双版纳傣语群、景颇族的景颇族语群、在瓦语群、傈僳族语群、哈尼族语群、拉祜族语群等8个6个少数民族语群。由于母语已经存在,有必要加强各种阅读材料和词典的编纂和出版。因此,1957年7月,周兴波、佘国华、韩焕荣、于世杰和朱枫被调离中科院第三课题组。与沙(景颇族)、佘国华组成景颇文编纂组,正式开展编辑、翻译、审校出版工作。当时出版的重点是配合景颇族地区的小学基础教育和成人扫盲任务。以出版教材为主,兼编译辅助读物的书籍。从1957年到1958年,景颇语组在景颇出版了书籍,包括:语文与算术(一至四册)、自然常识、成人识字课本、语文与算术、看图读书(一)、(二)、景汉对谈、儿童谜语、看铁牛(这些书籍对弘扬景颇人文化、加强民族团结、发展景颇地区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1958年7月,因受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老教授费孝通和广西南宁莫如邦、沈文献同学的牵连,我在政治上受到了长达21年之久的不公正待遇。暂时离开了景颇文字工作岗位。

1958年7月,由于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老教授费孝通与广西南宁的莫儒邦、沈文学同学的牵连,我在政治上受到了长达21年的不公正待遇。暂时离开了景颇的写作工作。

重返云南民族出版社

1979年8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的问题彻底平反,政策落实,回到云南民族出版社。虽然我人生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我在信仰和事业上坚定地相信自己,昂首挺胸,快速奔跑,去追赶失去的美好时光。回想过去,真的很感动。虽然绚丽的岁月在繁重体力劳动的艰苦劳作中无情地逝去,但由于历史原因,我无怨无悔,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依然执着。1985年至1992年,主编图书68部,其中7部获省级以上一、二、三等奖;负责12种97种少数民族图书的终审,其中42种获省、国家优秀图书奖;在《中国出版》等杂志发表论文8篇,获两项大奖,回大讲堂讲授云南民族大学景颇族语言班民族语言阅读和一般图书出版知识。

我于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1986年、1989-1990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党务工作者。1987年,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荣誉证书。1985年任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部主任,1987年任出版社副社长,同年任副总编辑,1989年任副总编辑兼党支部书记,1993年任总编辑,1993年正式退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8521.html
上一篇曹氏两将军的交往轶事
下一篇 民国陆军上将杨爱源及其后人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