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艺术 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及表现形式

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及表现形式

孙虎成人是精神的动物。研习书法几年,随着技艺的些许提高,以及基于迫切需要提高书艺而进行的文化思考的深入,对于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这一命题也逐渐有了自己的認识,试述如下。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文字同源、同步、共舞文化的载体是文字。中国…

孙成

它是人类精神的动物。学了几年书法,随着技巧的提高,以及基于迫切需要提高书法技巧的文化思考的深入,我逐渐对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这一命题有了自己的理解。让我试着描述如下。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与文字同源、同步、共舞。

文化的载体是文字。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史是从文字的存在开始的。自从仓颉造字,书法就有了字。

众所周知,文字的起源源于人类最早的打结记录。心结心结代表一件事。东西太多,绳子不够怎么办?把它刻下来。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人类开始在物体上刻画人物。篆刻、书法、绘画的原始内容不分伯仲,既像文字又像绘画。比如易经的六爻,可以理解为字和画两种,这是象形文字的开始。

当人物塑造发展到一定阶段,标志人类文明的人物就出现了。公认最早的现代文字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其次是西周和东周时期的金文、钟鼎文和石鼓文,统称为篆书。代表人物有潘、潘、大等。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后,文字统一,采用篆书,以李斯的宜山石刻、泰山石刻、会稽石刻、琅琊石刻为代表。同时,隶书也是民间与官方并行存在的,现代出土的里耶秦竹简、云南睡虎地秦墓竹简、青川战国木简都可以证明这一点。汉代的隶书取代了篆书,成为主要的文字,出现了大量的石刻,如赖子侯石刻(古力)、礼碑、曹全碑、张迁碑、义英碑、石门颂等。汉末草书兴盛,曹圣张芝的“状元帖”和索靖的“悦意帖”都是代表。行书也是由后汉的刘德盛创立的。东晋,书法圣贤王羲之的世界第一行书《兰亭序》诞生,万世流光。三国时期,钟繇创作了楷书,其代表作《季颂》、《何解表》等被称为楷书鼻祖。至今书法五体皆备,其中楷书定型后相对稳定,千百年来变化不大,一直沿用至今。

这部简明的书法史,其实就是一部书写史。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文明的诞生、发展、繁荣和衰落。可以说是与文化同源,与文明同步,与时代共舞。

为什么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1.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是反映汉民族特点和面貌的文化,是汉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的具体表现。具体包括:古文、诗词、音乐、赋、民乐、民间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复读、饮酒令、歇后语、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词等等。

2.书法可以成为这些表达的载体。

传统文化的形式那么多,为什么说书法是其核心?

(1)书法可以是这些表现形式的载体。

各种传统艺术形式基本上都可以用书法来表现。我们会写古文、诗词、歌曲、赋、对联、灯谜、语录、饮酒令、歇后语等。以书法的形式。所有这些艺术形式都以文字为载体,既然是文字,书法就有它的位置。古往今来,许多文家散文以书法的形式流传下来。

比如世界十大流水账,《兰亭集序》,《侄儿手稿》,黄州寒食帖,袁波帖,九华帖,赵萌帖,张翰思鲁肃帖,舒苏特帖,松风阁帖,穆图帖,没有文字,但行动并不遥远。之所以选择这些名帖流传,是因为他们在书法上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文学成就也毫不逊色。

再来看书法和文学的关系。

先说甲骨文。

甲骨文是甲骨文之父王于1899年底发现的。甲骨文发现至今,已出土甲骨约15万件,共15万字,5000余字,其中1500余字已被成功释读。从甲骨文的代表性来看。

“今天的雨,是从西边下的吗?从东方下雨?来自北方的雨?南方下雨?”虽然是占卜,但充满了诗意,富含文学元素。还有汉乐府民歌《江南》,“荷花可摘江南,荷叶是何”。「鱼打荷叶,鱼打荷叶东,鱼打荷叶西,鱼打荷叶南,鱼打荷叶北」有异同吗?!

这些甲骨,在当时完全是用来记笔记、占卜、祈福的,但对今天的人来说,却成了高不可攀的艺术杰作。许多书法家被其简单多变的艺术风格所吸引,致力于甲骨的研究和创作。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甲骨文字是散文形式的起源。

从记载的内容来看,多为甲骨文。反映了殷商时期人类因知识水平有限而求签、占卜、占卜的现状,与我们对殷商历史的认知是一致的。

让我们再看一遍石鼓文。

石鼓文出土于唐太宗时期,关于石鼓的年代有不同的说法。据郭沫若对石鼓文的研究,发现于秦襄公八年(前770年),距今近2700年。石鼓上刻着字,一路篆刻。风格极其淳朴,疏理典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演讲的内容是记录田野的狩猎,东方的繁荣,皇帝的赞美。而且它的形式完全是诗,四字一句,风格最接近诗经。

第一个鼓的前几个字是:我的车在工作,我的马也一样。我的车很好,我的马很有钱。绅士打猎,猎人游泳。这是一个绅士的要求,鹿是敏捷的。

这是一首狩猎诗,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特色。这里所有其他的鼓都是一样的。

有趣的是,先秦《诗经·潇雅车公篇》中的一些词语与《石鼓文第一鼓》中的词语相似。《诗经·潇雅·车袭》原文如下:“我的车袭,和我的马是一样的。四匹马,对着东方说话。这辆车不错,田木孔孚。东方有一草,带动言行。”可以说,从语言风格上看,两者同源。

在书法史上,写别人诗的作品很多,著名的作家、诗词、书法帖也很多,如隋智勇的行书,东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的《归天府》,唐代的楷书,屈原的《离骚》,褚遂良的行书,北周的庾信《枯树赋》,东晋的的行书,文学评论家陆机的等。杜牧写的诗也很多,如张的诗,米芾的苕溪诗,黄庭坚的松风阁诗,苏轼的黄州寒食帖等等。

各种书法互依,书法发现,证明书法与中国古代文学密切相关,相互依存。

(2)有些艺术形式虽然不能直接用书法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其载体可以用书法的形式表现出来。

喜欢音乐。虽然音乐不能直接用书法表达,但是用来记录音乐的乐谱让书法艺术有了用武之地。以古琴为例,古琴乐谱用的是负号,也就是用简体字记录和弦和微位。如四川古琴派代表人物顾的代表作《秦雪北谣》就是顾先生亲笔书写的。气势磅礴,名家作品,都是用毛笔用小楷书写,严谨认真的学术态度可见一斑。

(3)一些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和书法可以互相借鉴。

比如国画。国画的表现手法和书法类似。中国传统书画的工具是毛笔,表现方式是用毛笔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我们再来看中国画和书法的关系。

国画是美术的一个分支,看似与书法无关,实则与书法密切相关。书画同源,都是系一根绳子留作记录的产物。后来逐渐分裂,但都讲究用笔。书法用笔就不用说了,国画讲究骨用笔。南北朝时期,南齐画家、绘画理论家谢和在《画》一书中提出了他的“六法”,成为评价中国古代艺术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的美学原则,谢“六法”的第二法是骨法用笔,讲的是绘画中笔的骨劲。“骨”的意思是力量和笔力。所以文人历来讲究用书作画,也就是在国画中使用书法之笔,以达到线条刚劲有力的艺术效果。清末海派名家吴昌硕将篆书线条运用于绘画,成为以书入画的代表。著名画家有黄、齐白石、潘天寿等。,都是书画并重的杰出艺术家。

3.书法本身也可以作为各种艺术形式所要表达的内容。

(1)历史上有一个分支叫书法史。书法本身的发展过程已经成为历史,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2)文学理论学科中有一门学科叫书法理论,书法本身成为文学理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传统文化宝库的一部分。

(3)文学作品中关于书法家的故事和传说数不胜数。比如在黄婷换鹅,按萧艺的计划赚兰亭,把光头变成坟墓等等。

综上所述,一个学过书法的人,必须写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艺术形式,包括诗词歌赋、名家名作,才能满足书法写作内容的需要。写这些内容不能生搬硬套,要研究诗词赋的内容、作者、历史背景、艺术特色,自然就进入了传统文化的研究轨道。所以他必须遵守这些传统文化的规范,要有传统文化的精神。可以说,如果把中国传统文化看成一条金项链,那么各种艺术形式就是这条金项链的环节,书法就是把这些环节串在一起的绳子。学习书法,追溯历史,贯穿古代,无疑是步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道。所以毫不夸张的说,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同时,也正是因为书法艺术的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投身其中,乐此不疲,无形而生生不息,形成了一代代学习的传统,形成了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所以学习书法自然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

(责任编辑: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22691.html
上一篇新乡市博物馆藏于右任书法研究
下一篇 “帖学之大成”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