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教育 新时代人才观:学力比学历更重要

新时代人才观:学力比学历更重要

万春?万秋红 翟晓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人才”作为创造生产力和体现国家实力的宝贵资源,其地位和作用更为凸显。各国政府都很重视人才的培养与选用,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次讲话中强调了人才…

万春?万邱虹迪小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才”作为创造生产力和体现国力的宝贵资源,正发挥着更加突出的作用。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也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认为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是党执政兴国的根本资源。他要求全社会树立新时期人才观,重视人才工作,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那么,什么是天赋呢?新时代的人才观是什么?新时代人才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本文就是要讨论的问题。

人才和人才观

最早的关于人才的书是《诗经·潇雅·菁菁哲娥》,其中提到“君子能育人才,天下必乐”。用植物的茂盛比喻人才的蓬勃生长,希望人才能成为举世人民喜爱的聪明人;汉代王充在《论衡累害》中写道“有才者不可相争”,这里的“有才者”是指有才能的人;《汉语词典》对人才的定义是指有品德有才能的人。2003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者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积极贡献的,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这里明确了人才应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第二,从事创造性劳动;第三,可以对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的社会定义有了更广的外延和更深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新时代的人才应该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爱国情怀、持续的创造思维活力、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共建共赢的国际理念,这在一定意义上打破了社会上的“学术偏见论”,更符合新时代“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根据新时代的发展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大人才观”: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光荣劳动和宝贵技能,营造时代大风尚,营造人人成才、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亿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种人才观回答了几个关键问题:人才的发展模式——人人都可以成为人才;人才建设规模——上亿;人才的本质特征是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新时代的人才观更加注重“学术能力”

现实中,人们往往以学历作为判断人才的标准,认为学历高的就是人才。很多用人单位也把学历作为选拔任用人才的标准,认为学历代表能力和水平。其实这是对人才的误解,是对学历和学历的混淆。

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培训的学习过程,一般以国家认可的教育机构颁发的学历证书作为证明。学术能力是实际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概括,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接受、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一般情况下,获得某个文凭的人应该具有相应的学历,而学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作为预期学历的依据。其实学历和学历就是“名”和“实”的关系。古往今来大多数人都讲究“名”。比如他们生前有官名,死后有谥号。根深蒂固的求“名”的观念流传至今,就是追求高学历,用一纸文凭证明自己的能力。然而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都是“应得”的。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一定能把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充分发挥他们很高的学术能力。所以学历不代表一个人的实力。我们也会发现,一些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学历并不高。比如:现代作家莫言,是第一位华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第一学历是小学五年级。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第一学历是大专,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符合人才的共同特征:德才兼备、有知识、有技能、有创新、有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视野,为社会和国家做出了积极贡献。而且人才类型多样,按照国际标准可以分为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不同类型的人才应该有各自适用的标准。所以以学历来评判人才缺乏客观事实依据,有失公允。

新时期人才观的一个突出创新在于其“大人才观”,强调人人都可以成为人才,判断人才的标准更加多元和广泛。要创造一个人人成才、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需要改变用人机制。用人单位要转变观念,不能以学历论能力,在招聘、任用、晋升、评价等方面减少对学历的限制,给更有实力的人才脱颖而出的机会。比如杭州的95后快递员李庆恒,被评为市高层次人才,给予一百万元购房补贴。这种现象反映了新时代对人才的认可——一个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某个行业不断完善,才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人才。当今社会不仅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基础服务型人才。传统的高学历、高科技人才观,应该向更广阔、更丰富的多元化人才观转变。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是从事基础工作还是高科技工作,人才都能大量涌现。对社会人才的考核,不应该以文凭有多高为标准,而应该以有多少技能为标准,是否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职业工匠精神。

新时代的人才观更注重学术能力而不是学历。当代教育家朱永新曾提到,学历比学历更有价值,能力、知识结构和体系更为关键。未来,文凭、学历、名校在用人过程中的作用应该淡化,教育本身应该帮助每个人成为自己。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教育工作者,不要给受教育者灌输“唯学历论”的错误思想,这会给学生一种“一考定终身”的错觉。这种狭隘的人才培养观念是高考复读生规模越来越大的原因之一。如果拓宽人才选拔和培养的途径和方式,让更多的高中毕业生认识到自己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成才,充分发挥自己的持续发展潜力,高考复读的热能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冷却,高考压力也会减轻。基于中国目前的国情,高考仍然是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有效机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这种方式才能让人才脱颖而出。人才也可以从最卑微的实际工作中逐渐成长起来。人的学历是有限的、静态的,而学历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只要每个人都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构建丰富的知识体系,最终都会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新时代要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科学人才观,紧跟时代步伐,让大家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打破“唯学历”“唯帽子”的怪圈。

(作者万春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作者万,翟晓迪

编辑: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38516.html
上一篇做茉莉般的老师:绽放自己,芬芳他人
下一篇 问教高考复读热:是“堵”还是“疏”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