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教育 破局“原生家庭”:跳出“三角戏剧”人生脚本

破局“原生家庭”:跳出“三角戏剧”人生脚本

简艾每一个孩子问题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近期一则14岁少年遭母亲掌掴后跳楼身亡的新闻,让人痛心,引发的讨论很多,争议也很大。类似还有去年发生的,上海17岁少年因与同学发生矛盾被批评后,在母亲载其回家的途中,决然跳桥……这样的悲剧不胜枚…

简爱

每个孩子的问题背后都是家庭的问题。

近日,一名14岁男孩被母亲掌掴后跳楼身亡的消息令人痛心,引发了诸多讨论和争议。与去年发生的事情类似,上海一名17岁的男孩因与同学发生冲突而受到批评,当他的母亲开车送他回家时,他从桥上跳下...这样的悲剧不胜枚举。青少年自杀不是少数家庭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痛苦。

很多人指责孩子懦弱,心理素质差,也有人指责家长老师,甚至整个教育环境。其实,孩子在青春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层面正在经历一个从一张白纸到一本书的过程。此时,家长作为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中国家庭”的现状往往被总结为:焦虑的母亲+看不见的父亲+有问题的孩子。

当《缘起缘灭》上演“三角戏”

随着心理学的普及,起源家族理论逐渐深入人心。由父母或其他重要养育人(祖父母等)组成的家庭。)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儿童在与外界交往时,会重复与父母或重要养育者建立的关系模式,如友好、热情(良好影响),或冷漠、奉承、争执、回避(不良影响)等。另一方面,如果父母长期违背孩子的成长边界,会让孩子自我分裂,产生严重的不安全感。在与外界互动时,儿童会重复高度敏感的心理防御模式,如投射、隔离等,导致人际交往困难。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生活剧本。生活剧本是由原生家庭形成的个体内部关系模式的外在展示。经过多年的童年成长,这些生活剧本已经内化到了我们的潜意识中,形成了我们的心理运作模式。甚至在我们的生理上,我们已经形成了匹配的大脑神经回路和身体细胞记忆。生活的剧本决定了我们的自我角色。比如有的人喜欢扮演受害者,有的人喜欢扮演拯救者,有的人喜欢扮演攻击者,有的人喜欢扮演老好人,有的人喜欢扮演圣母玛利亚,有的人喜欢扮演浪子。

美国心理学家卡普曼发现,每个人的头脑中都存在一个三角戏剧模式:受害者——拯救者——迫害者,这种模式被称为“卡普曼三角”。在家庭关系中,一旦正常的家庭秩序被破坏,发生家庭矛盾或纠纷,家庭成员中的一方就会在迫害者、受害者和拯救者的角色中来回转换。当一个人任意选择三个角色中的一个时,另一个人会选择剩下的两个角色中的一个。这时,另一个人会选择剩下的最后一个,这样就形成了三角关系。每个家庭成员的角色可以在三者之间轮换。

一旦一个家庭开始这种“三角模式”,原有的正常稳定的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就会被破坏,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家庭矛盾。这种看不见的心理剧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在日常生活中上演。也许你从来没有注意到它...尤其是在家庭能量场中,父母和孩子总是形成方向相反、能量相等的紧张关系,以维持家庭能量场的微妙平衡。如果父母想扮演一个有能力的给予者,孩子只能表现为一个无能的接受者。父母应该是“圣人”,孩子只能是“小人”;父母想当主人,孩子就会成为叛逆者。

那么如何打破“中国家庭”的困局呢?如何帮助大家认识家庭结构中“拯救者-受害者-犯罪者”的三角家庭关系?首先,我们可以从焦虑维度和控制强度两个维度来分析四类父母。

跳出自己的人生剧本

控制欲强的母亲

控制欲强的母亲——活在过去,控制欲强。

用三角模式解释,控制欲强的母亲通常被解释为“加害者”的角色,孩子和丈夫的能量无法与之抗衡,成为“受害者”。在这种家庭模式中,家庭成员通常会寻找外部的“拯救者”。孩子长大后,会喜欢找“救助者”来帮助自己。

支配型母亲通常自我价值感低,占有欲强,由于缺乏安全感的成长经历,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的操纵。生活中往往会出现对自己丈夫的不满和不屑,而丈夫又缺乏足够的力量与之抗衡,于是选择了顺从和懦弱。当她无法从丈夫那里获得安全感和价值时,她会把所有的感情都放在孩子身上。

在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压力大,无条件地顺从和依赖母亲,对自己和他人都要求很高。但他们的内心往往是抗拒或否定的,很难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女儿会无形中认同母亲对男人的态度,长大后会变得极度控制欲强;作为男性儿子,他会认同父亲的模式,接受母亲的待遇,成为诺诺的附庸,或者回避感情。

建议

主导型妈妈需要正视自己的问题,学会感知自己的情绪,学会管理和释放自己的情绪。学会尊重丈夫和孩子的感受是建立幸福家庭的重点。

作为一个控制欲很强的母亲的孩子,在生理意义上长大后,心智还停留在受伤的孩子时期,需要对“内心的孩子”做一些情绪上的修复和治疗。只有打破对母亲的顺从,才能获得内心的心理自由,释放生命能量。

焦虑的母亲

焦虑的母亲——生活在对未来的担忧中,控制欲强。

当一个母亲总是担心孩子生病、受伤、失败、输在起跑线上的时候,她会把伟大的思想投射到孩子身上:“不要生病”、“不要失败”、“不要……”

孩子要成为“拯救者”,就得成为“受害者”,才能满足母亲的需求,得到母亲的爱。此时,外界社会或他人为了维持“三角格局”,很容易成为“肇事者”。

当妈妈一直担心有事情发生的时候,很容易把担心的事情变成现实。担心焦虑的妈妈们纠结在担心和焦虑中。他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令人担忧的事情上,试图为孩子扫清那些障碍,做“救助者”,甚至忽视孩子的真实感受。但是,孩子和父母的感受是紧密相连的,父母不自觉地引导孩子去体验那些负面的感受,很容易导致孩子表现出母亲所担心的结果,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得到母亲的关注,感受到母亲的关心、呵护和爱。

建议

焦虑的妈妈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学会放松,学会接受自己在现实中的不完美,轻松积极地追求更好的生活。只有这样,母亲快乐的心情才能感染孩子,孩子才能学会以更加轻松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经历过的世界。

抚养大孩子的焦虑母亲应该学会意识到自己不断创造不想要的现实的模式,并接受和承认自己的这一部分。然后,给自己建立新的信念,不断尝试新信念带来的体验和感受,不断加强新神经回路的建立,慢慢弱化旧的模式,直到被新的信念模式所取代。

投诉受害者母亲

抱怨母亲-生活在过去的伤害中,控制力弱。

一个抱怨自己是受害者的母亲,在婚姻中把自己表现为“受害者”,把丈夫当成“拯救者”。但这种关系很难长久维持,被视为“救世主”的丈夫在进入婚姻关系后开始面对现实,变得疏离、逃避。这种妈妈很难从丈夫那里得到满足,很容易给孩子套上“依赖心理”。

孩子对父母无意识的爱和忠诚,会让他们想代替母亲承受痛苦,把母亲从痛苦中解救出来。抱怨的母亲很容易培养出“救世主”式的孩子,他们的使命是拯救母亲和世界。孩子愿意帮助那些“受苦的人”,也有同感,愿意无条件牺牲自己去帮助他们。

作为“救助者”的孩子,往往会成为照顾父母的成年人,成为父母的“父母”。孩子会把父母看得比自己还重要,会尽一切可能帮助父母过上更好更幸福的生活。但是,精神上,他们得不到父母的滋养。他们不可能是父母真正的孩子,他们可以连接到生命之源的能量。很多时候,他们感到无能为力,缺乏支持。他们觉得任何事情和挑战都只能依靠自己,不能依靠别人,不能承认自己做不到,害怕面对自己的脆弱,带着面具生活。

建议

对于抱怨的母亲来说,意识是第一步——意识到自己对“救命恩人”的依赖,尤其是对孩子的依赖,停止对孩子的要求,让孩子独立,开始自己的生活。

对于成为“救世主”的孩子来说,真正需要做的是与父母划清心理界限,向生活“屈服”,承认我们无法拯救父母,只能尊重他们的命运,帮助内心的孩子疏导和转化自己被卡住的情绪和能量。

忙碌缺席的爸爸

忙碌缺席的爸爸——活在当下的逃避中,控制力弱。

这种父亲扮演着“受害者”的角色,逃避妻子的控制,逃避到所谓的工作和社会生活中,通过忙碌的生活和事业逃避妻子和孩子的爱的需求,往往把妻子或孩子推到“加害者”的位置。

A型爸爸通常内心是非常缺爱的。即使一个人在孩子身边,他的心思也很难在孩子身上走神。这时候孩子内心的感受大概就是“我是个负担”、“我是多余的”、“我不重要,我不值得被爱”。渐渐地,孩子会感受到被遗弃的深深创伤,变得孤独,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这种父亲有很大的负罪感,驱使他试图用物质来弥补对孩子的照顾不力,过分满足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容易导致孩子的叛逆和冷漠。

建议

忙碌的爸爸们,只有放下自己的“超人”心态,放下自己在家庭中的“受害者”地位,放下内心对孩子的愧疚,才能让精力回归身体。只有自己的生命得到滋养,才能去爱别人。

忙碌家庭的孩子,内心有很多悲伤需要释放,需要不断树立“我值得被爱”的信念。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要学会做自己“内心孩子”的父母,陪伴那个孤独、被抛弃的内心孩子慢慢感受爱的温暖和力量,让他重新学会爱和连接,进入更好的亲密关系和人际关系。

以上四个典型的父母,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找到自己家庭的影子。要打破家庭成员之间“施救者-加害者-受害者”的三角格局,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对自己在格局中角色的清醒。当我们选择不再扮演那个角色时,对应于该模式的另外两个角色也会因为能量的损失而发生变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你不需要改变别人,改变自己就好。如果你改变了自己,你和外界的关系也会改变。成年人也应该学会与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所有的对抗都会让你与生命之源的能量失去联系,让你无法得到生命的支撑和更好的live high的生命状态。

心理健康有三个标准:一是自我统一,内心和谐;第二,(外在的)与环境的协调和良好的适应;三(亚人格整合)人与前任一致,人格稳定。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活在当下,看到真实的外部环境,跳出自己的人生剧本,而不是活在人生剧本营造的内心心理幻想和妄想中,就说明了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一个人越能根据真实情况做出恰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心理就越健康。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做好两件事:尊重边界,给予自由。一个人如果真的爱自己,就要建立一个好的边界。不要让别人侵入自己的界限,也不要侵入别人的界限。分清自己的事,别人的事,上帝的事。做好自己的事,对自己负责;不要干涉别人的事情;上帝的事,顺其自然。父母真正爱孩子,就是给孩子自由,不侵犯孩子的边界,尊重孩子的自我发展,给孩子所谓正确的人生指引,不自以为是。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无为而治,让孩子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成长。

(作者是青少年精准成长家庭教育导师、心理教练)

编辑:李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38542.html
上一篇小学全域劳动教育的三大实践路径
下一篇 “别人家的孩子”:一种教养的迷思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