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教育 “别人家的孩子”:一种教养的迷思

“别人家的孩子”:一种教养的迷思

邢淑芬 罗悦生活中,“别人家的孩子”是许多父母的口头禅。2019年5月31日,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机构联合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19)》显示,“你看别人家的孩子”这句话压倒性地入选“未成年人最不喜欢家…

邢淑芬罗月

生活中,“别人家的孩子”是很多父母的口头禅。2019年5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机构联合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报告(2019)》显示,“看别人家孩子”一句以压倒性优势入选“未成年人最不喜欢父母说的五个字”。可见我们从小都有一个宿敌,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父母主观上是想通过“别人家的孩子”来鼓励孩子不断进步,提升自己,但实际上孩子生活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下,承受着父母从未想过的压力和痛苦。那么,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这种教育现象如此流行呢?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哪些负面影响?用“别人家的孩子”做参照物,家长需要注意什么?

“别人家的孩子”的心理机制

内在驱动:要求做得更好的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定义自己的社会特征(如能力、外貌等)时。),他们往往是在比较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他人的比较,而不是按照纯粹的客观标准,来获得自己的意义。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认为,社会比较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一种自动的、不可避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比较的过程中,个体会产生一种向上的内在驱动力,这种驱动力来自于个体要求自己做得更好的价值取向。父母,如果不能从自己身上得到评价孩子的内在标准,就会把在某一方面表现更好的“别人家的孩子”作为评价标准,希望以此来激励孩子做得更好。

榜样文化:根植于传统教育观念。“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之,改不善而从之。”这种培养圣人理想人格的方式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中国历来重视榜样教育,习惯于在年龄相近、地位相近、兴趣和行为相近的非正式群体中,以同伴榜样的示范和鼓励,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导。但是,榜样是比较的结果,比较来自于个体之间的差异。父母的眼光往往只盯着别的孩子的优点,而忽略了自己孩子的优点和性格特点,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面临麻烦:父母把自己的价值观建立在孩子身上。面子是中国人典型的心理和文化现象。在Sina.com的一项调查中,83%的受访者认为面子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词。面子,来源于社会交往,是一种需要他人来决定的自我价值。由于相互依赖的自我结构的存在,中国很多父母会在很大程度上将自我价值建立在孩子的表现和行为上,通过孩子最好的表现(尤其是学校表现)来赢得周围人的尊重。所以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成功”,最终比其他孩子更优秀或者更优秀,这样父母自己也能成为赢家,满足自己的面子需求。

成长中的时代恶魔。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信念影响下,家长不断产生紧张、焦虑、担心等各种负面情绪。对子女的教育过程和结果。很多父母无法承受孩子不成功的现实。为孩子规避成长风险远比关注自己重要。有些家长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第二生命”,希望控制孩子的言行,总是盯着“别人家的孩子”,生怕自己的孩子掉队。

“别人家的孩子”背后隐藏的教育隐忧

首先,“别人家的孩子”这个群体容易让孩子产生巨大的心理挫败感。很多时候,父母认知加工后的“别人家的孩子”往往不再是指单个孩子,而是行为良好、能力素质优秀的孩子的总和,具有群体形象。当父母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的诸多优点相比较时,这种完全人性的要求会极大地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认为自己不如父母所说的别人家的孩子,从而丧失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在研究中发现,与自主的孩子相比,缺乏自信的孩子无法适应困难,更容易受到打击,从而形成心理习得性无助。如果孩子把这种习得性无助推广到其他情境,会产生很大的心理挫败感。

其次,“别人家的孩子”导致儿童自我异化,阻碍儿童自我认同的发展。父母谈论“别人家的孩子”,会让孩子只看到别人的角色扮演,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现象的捍卫者,从而让孩子无法很好地认识自己,阻碍孩子自我认同的发展。当孩子不听话或者远离“别人家的孩子”时,父母不经意的一句话会让孩子认为失去了父母的认可。因此,孩子越是学习和认同别人家的孩子,越是满足父母的期望,就越会失去对自己真实角色的感知和发现,对自己的内在状态和外在环境产生不一致的认识,失去发现和探索真实自我的眼睛,从而导致孩子的自我异化,阻碍孩子成长。

再次,“别人家的孩子”会导致亲子关系的冲突和疏远。父母在孩子面前提到别人家的孩子,孩子对父母的话进行解码后,直接理解为父母不接受自己,导致父母和孩子之间很难建立温暖亲密的关系。调研数据显示,接受心理咨询的未成年人以小学生居多,占39.7%。在相关的咨询问题中,第二个是亲子冲突。此外,一项关于亲子关系的心理学实证研究也表明,当父母的教育期望过高时,孩子更容易因自身的无能而产生压力、痛苦、羞耻、愤怒等负面情绪。在与父母互动的过程中,他们会表现出更多的对立和违抗行为,加剧亲子关系的冲突和疏远。

最后,“别人家的孩子”会催生竞争性的同伴关系。父母经常将孩子的好朋友、同学和其他同龄人进行比较,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生出将好朋友或同学视为竞争对手而非潜在伴侣的孩子,导致与好朋友、同龄人或同学的关系出现裂痕。心理学研究发现,童年时期父母之间的“向上攀比”会促使孩子以是否打得过别人来衡量自己的价值。美国俄亥俄大学心理学教授马克·阿里克(Mark Alicke)在研究中发现,儿童会刻意疏远与他相比的优秀对象,在头脑中扭曲事实,夸大自己,无法接受周围的同龄人比自己优秀,从而在内心滋生强烈的嫉妒心理,导致不良的同伴关系。

科学“比较”方法

父母在提到“别人家的孩子”时应该注意什么?

首先强调的是孩子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维度上的进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性,他们从出生到这个世界上就有自己的个性。家长不要再盲目用“别人家的孩子”来做无效的比较。由于影响孩子成绩和行为结果的因素非常复杂,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可能完全复制另一个孩子的成长轨迹。所以家长要学会从“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维度来看待孩子的成长进步。如果父母看到并肯定孩子在时间维度上的进步,就会通过自己的“诚实努力”,让孩子体会到不断进步的喜悦和自豪。

其次,父母的眼光要集中在孩子的优点上。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E·P·塞利格曼曾说过,“一个人成就和幸福的核心在于充分发挥他的长处,而不是纠正他的短处。”相对于“别人家的孩子”,父母主要着眼于自己孩子的弱点和劣势,带给孩子的是自我否定。家长可以从关注孩子的“弱点和缺陷”转变为从“优点”的角度关注“优点和长处”,从孩子擅长的方面入手,带动其他方面向好的方向发展。当一个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欣赏和接纳,他就会从现在开始,开始思考自己想要做什么改变,希望自己如何成长,如何发挥自己更大的潜力。

最后,避免在公共场合进行不必要的比较。集体舆论在每个孩子心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孩子和成年人一样,是有着强烈羞耻感和自尊心的社会人,希望得到群体和社会的认可。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周围重要他人的态度和方式是其自尊感和羞耻感的主要来源。当父母在其他父母和孩子面前宣扬孩子的缺点时,孩子会体验到强烈的羞耻感。正如费斯汀格所说,社会攀比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社会心理现象。父母也是普通人,根本不可能不跟别人家的孩子比。但是,应该注意不要在公共场合进行比较。你可以公开讨论他/她和家里其他孩子的差距,深入探讨产生差距的可能原因,提出孩子发展的具体指导。

(作者邢淑芬为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罗越为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

编辑:周彩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38543.html
上一篇破局“原生家庭”:跳出“三角戏剧”人生脚本
下一篇 学生干部该走出“官本位”围困了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