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科普 李四光:大地之子光耀四方(李四光的世界)

李四光:大地之子光耀四方(李四光的世界)

任芳言李四光在工作。图片|新华社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956年4月,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的李四光到北京地质学院[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作报告,主题是《地壳运动问题》。其间,李四光将一个金属球套在自行车车轮的辐条上,当车轮旋转加速…

任芳艳

李四光在工作。图片|新华社李四光在工作。图片|新华社

李四光,原名李忠禹。1956年4月,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长的李四光在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作了一次讲座,主题是地壳运动。

与此同时,李四光把一个金属球放在自行车车轮的辐条上。当轮子转得较快时,金属球从中心滑向边缘,当转速减慢时,金属球从边缘滑向中心。用这个例子,李四光想说明一个道理:地壳的垂直运动也受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影响。

“当时整个房间都是学生和老师,前排还有一些苏联专家。”时隔60多年,现已70多岁的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对记者说:“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李先生。现在回想起来,我毕业后留校任教构造地质学的初心,可能就是源于此。”

李东旭的人生轨迹真的因此被改写:听完报告的第二年,他发现了李四光所说的螺旋结构。之后,李东旭要向李四光汇报这项工作。

事实上,像李东旭一样受李四光影响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在地质道路上开拓创新,使新中国的地质事业蓬勃发展。

而这正是李四光想要的。规划布局,绘制地质蓝图

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决议,成立中国科学院。60岁的李四光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上任之时,李四光正从欧洲秘密回国。

次年5月,李四光抵达北京。在与周恩来总理交谈了近3个小时后,李四光接过了组织全国地质工作的任务。地质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任务是什么?地质人才应该给什么样的单位培养?当时中国只有200多位地质学家,李四光给他们每个人都去信征求意见。

李四光在陆续收到信件后,于同年8月提出全国地质机构要成立“一会两所一局”:“一会”是中国地质工作计划分配委员会,“两所”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一局”是中央财经委员会矿产地质勘查局。

1952年前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为了解决国内地质学家稀缺的问题,在李四光等人的积极推动下,北京地质学院和长春地质学院相继成立。南京大学等机构增设专业课,9所地质技术学校开始筹办。

1952年,地质部正式成立,李四光任部长。随后几年,地质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科院)等相关专业研究所也相继投入建设。

尽管这期间任务繁重,但李四光亲自参与了北京地质研究所的筹建工作,并兼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科学院下属地质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地质力学所)所长。他还建议扩建原中科院新生代实验室,即现在的古人类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在此期间,国家地质博物馆、档案馆和图书馆也得到改善和扩大。

据统计,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临近尾声时,地质部门共勘探出71种矿产,其中64种获得储量,我国地质工作队伍已有20余万人。这一切与李四光的努力密不可分。

1957年6月,李四光在杭州飞来峰用放大镜察看石灰岩中的有孔虫化石。图片|中国青年网据统计,在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地质部门已探明的矿种有71种,其中64种已获得储量,中国有20多万地质工作者。这一切都离不开李四光的努力。1957年6月,李四光在杭州飞来峰用放大镜检查石灰岩中的有孔虫化石。图片|中国青年网

以新的方式创造地质力学。

李四光对地质事业的贡献不仅是组织工作,还建立了地质力学,首次将力学理论引入地质构造和地壳运动的研究。

1920年,从英国留学归来的李四光在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次年,李四光在研究华北石炭纪-二叠纪地层时,发现了一个纺锤形化石,并命名为纺锤形化石。

在仔细研究了演化过程后,李四光证实了一个现象:在中国东部的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中,北部以陆相沉积地层为主,南部以海相地层为主。这反映了海水从地球两极到赤道反复来回运动的现象。

李四光认为这可能与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有关,也就是说不仅水圈,大陆运动也可能受到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的影响,构成地壳的岩石也会留下相应的痕迹...

就这样,地质力学的萌芽破土而出。

之后,李四光开始寻找区域构造现象之间的关系,比如“揉皱”的乌拉尔山脉。山脉的东西两侧是俄罗斯和西伯利亚的大平原,它们的南缘被复杂的弧形山脉环绕。“就像一条长蛇,从北向南蜿蜒,这不能不说是欧亚大陆一个突出的怪现象。”多年后,李四光在地质力学高级课上回忆。当时,他已经发现了人字形结构,这是三大构造体系中典型的扭曲结构体系之一。

我们不仅要掌握地质各部门最先进的理论,而且要经常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把指导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提高到更高的理论水平。

但李四光并没有马上下结论。他决定在实践中测试这个概念的可行性。在他看来,这些形变现象是地壳运动的痕迹,是“真实的东西”。

1928年前后,李四光在南京、镇江等地发现,宁镇山、茅山的构造形态与乌拉尔山及其南部山区一致。之后,广西地台、长江中下游等地的人字形构造相继被发现。

1941年在厦门大学的一次讲座中,李四光第一次提到了“地质力学”。1944年,在《南岭东部地质力学的研究》一文中,李四光对“地质力学”是这样解释的:“是指应用材料力学的原理,根据岩层变形后的应力分布来解释地质构造。”次年,他在《地质力学的基础和方法》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地质力学的概念。

此后,《地质构造与地壳运动的三个基本概念》等一系列书籍陆续出版。1962年,《地质力学导论》正式出版,一套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矿产资源勘探、环境和自然灾害评估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世纪50年代左右,国内地质院校的教学以苏联教材为主,国内教材不多。而李老的著作,却被一些传统地质学家奉为“天书”,不学基础,难以理解。”李东旭介绍道。

1954年,李四光发表了《中国西北复杂构造体系中的气旋构造及其他问题》,这使李东旭深受启发。全力培养地质人才

本科时,李东旭经常阅读李四光的文章。毕业后,李东旭留校当了一名年轻教师。1957年,听了李四光报告的第二年,他在方山县牛口峪发现了李四光所说的螺旋构造。

李东旭发现,这种结构现象不同于传统教科书上标注的线性结构,岩石是扭曲旋转的。“这种现象并不在教科书上,也不被其他中国人所关注。它是一个新概念,很少有人在野外看到它。”

后来,李东旭在湖北宜昌带学生做地质填图时,以李四光1926年留下的资料为参考,完成了黄陵背斜核部空白区地质图,并进行了地质力学分析。时任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的马兴元非常重视这项工作。之后,马兴元推荐李东旭读研究生,师从李四光的学生孙殿卿,并建议他直接向李四光汇报。

1962年,在地质力学研究所的会议室听了李东旭的工作报告后,李四光非常激动。他赞扬了李东旭的细致工作,并发表了自己对这项研究的看法。他一直谈到吃午饭。后来,当马兴元接到孙殿卿的电话时,他才知道这是《地质力学基础》创刊以来,李四光第一次因为报告工作而做这么长的发言。

1962年,地质力学研究所开设了第一门地质力学高级课程。来自全国各地地质部门、各大地质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齐聚一堂,李四光亲自授课,介绍了地质力学的建立原因、基本理论和方法。南京地质矿产学院(现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教授周济源就是第一批学员之一。

周继元还记得,为了搞清楚岩石的力学性质和变形情况,李四光一边讲,一边拿出很多野外采集的鹅卵石给大家看。“他讲得很朴实,我们也觉得很新鲜。我们都认真听了。”地质力学高级课程分三期进行。153名学生毕业后大多回到原工作单位,成为科研或教学骨干。

李四光自1920年在北京大学任教以来,先后举办了三期地质力学进修班,致力于中国地质人才的培养:中国恐龙之父杨、中国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学的奠基人之一徐杰、中国第四纪冰川学的奠基人之一、石油地质学家康玉柱、地质力学家陈庆轩...这些著名的科学家都是李四光的学生。

我们不仅要掌握地质各部门最先进的理论,而且要经常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把指导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提高到更高的理论水平李四光曾鼓励地质学家。

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逝世。人们在他的床头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在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中国人有雄心和力量克服一切科学技术上的困难,打开这个巨大的热水池,让人民享用它...

◎来源|中国科学报

李四光

李四光

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

语录:

“在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中国人有雄心和力量来克服科学技术方面的所有困难,并开发这一巨大的热池,使其为人民所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44345.html
上一篇梁思成为建筑做的贡献,梁思成为建筑做的贡献,梁思成在建筑方面的贡献
下一篇 留美回来的科学家(留美科学家归国热潮)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