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科普 姚檀栋:米冰川上守护青藏高原

姚檀栋:米冰川上守护青藏高原

肖欢欢 陈文杰姚檀栋院士一行在敦德冰帽前的合影。图片| 青藏高原研究所2017年,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宣布,将2017年维加奖授予中科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姚檀栋,以表彰其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维加奖设立于1881年…

肖欢欢陈文杰

姚檀栋院士一行在敦德冰帽前的合影。图片| 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栋院士一行在敦德冰帽前的合影。图片|青藏高原研究所

2017年,瑞典人类学与地理学会宣布将2017年维加奖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姚檀栋,以表彰他对青藏高原冰川与环境研究的贡献。维加奖设立于1881年。每三年,杰出的地理科学家在世界各地进行海选,选出一名获胜者。获奖者由瑞典国王颁发,被誉为地理学的诺贝尔奖。姚檀栋也成为136年来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科学家,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

30多年来,姚檀栋一直战斗在青藏高原,经常攀登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峰,在零下30℃的冰山上一待就是一个月。由他发起的“第三极环境计划”不仅聚集了从事青藏高原研究的国际精英,还取得了重要的科学发现。差点与“诺贝尔地理学奖”失之交臂

作为我国冰芯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姚檀栋现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卓越地学中心主任。他是国际公认的冰冻圈研究领域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因为获得了2017年的Vega大奖,原本低调的姚檀栋突然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这让他有点不习惯。“采访的电话太多了,我只能简单回复一下。能推的都推了,怕影响工作。”姚檀栋说,以前这个奖主要是给西方人的,他觉得自己拿不了。

他带着惊讶和意外描述了这个奖项。“以前,当我的合作伙伴,著名冰川环保主义者朗尼·汤姆森获得维加奖时,我参加了他的颁奖仪式。我真的没想到有一天我会获奖。”因为他不“关心”获奖,所以这次差点与维加奖失之交臂。

2016年12月17日,刚从美国旧金山参加学术会议回来的姚檀栋打开邮箱,发现了瑞典人类学与地理学会主席斯特恩·汉伯格(Stern Hangberg)的两封邮件:第一封是12月15日发来的,通知他学会的获奖决定,问他是否接受维加奖。因为没有等到回复,斯特恩·汉戈伯格在12月17日又发了第二封邮件,希望他马上做出决定。直到这时,姚檀栋才回复了邮件。

姚檀栋告诉记者,这个奖虽然是颁给他个人,但代表了国际地理学界对中国青藏高原整体研究水平的认可。近年来,中国科学家关于青藏高原的研究论文数量和引用率均居世界第一,中国科学家关于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的研究居世界第一。所以这个奖项其实是团队实力的体现。

谈起“冰川”和“青藏高原”,这些打了30多年交道的“老朋友”,姚檀栋精神为之一振,但忧虑也写在脸上。“在过去的30年里,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冰川面积从5.3万平方公里减少到4.5万平方公里。”登山经验堪比高手。

7000米高的高原一片洁白。在普通人眼里,这是人生的禁区,但在姚檀栋眼里,这是最吸引他的“福地”。

青藏高原的特点是海拔高、寒冷、缺氧、紫外线强。热水煮不开,米饭蒸不透,鸡蛋煮不好。只能吃生米和面条。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40摄氏度,氧气含量不足平均水平的1/3,并将出现12级暴风雪。

姚檀栋平时拍的照片大多都是一个风格:穿着厚厚的羽绒服,站在冰天雪地里,不能洗澡,不能看书,不能思考,不然会头疼欲裂。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你每时每刻都要紧张,一点也不敢懈怠:一失足,就可能掉下陡峭的冰崖,一失足,就可能掉进几十米深的冰缝。在浩瀚的冰山里钻冰芯是个技术活,不动脑筋是不行的,包括从哪里开始钻,钻多深。越想越头疼。有时候,一天下来,姚檀栋除了喝一口热水,什么也吃不下。

在这种冰天雪地里,他常常要呆上一个月。在冰面上钻了一个月后,采集的样本要仔细编目分类。之后,背着沉重的钻机和科研仪器以及冰芯样品下山,我们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珍贵的样品带回营地,带回实验室进行后续的室内研究。

入行前,姚檀栋并没有意识到,要研究冰川,得先做登山运动员。“我们研究冰川的专家几乎都是登山爱好者,甚至是登山运动员,因为他们要经常爬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钻冰芯。”姚檀栋笑着说。姚檀栋的登山经历不亚于登山爱好者。他们先后攀登了海拔6000多米的珠穆朗玛峰冰川和纳姆纳尼冰川,海拔7000多米的慕士塔格阿塔冰川和希沙班邦冰川,成功钻取了数百米长的冰芯,记录了历史上的气候变化记录。

在海拔7000米以上的极寒地区,即便是空着手走路,相当于在平原地区背着几十公斤的东西前行,每往上迈一步,都要耗费极大的体力,并且全程都会感觉头疼、恶心、气喘、关节疼痛和嘴唇干裂溃烂。这样的经历对姚檀栋来说就是家常便饭。姚檀栋的拼劲就连很多年轻人都自叹弗如。在学生眼中,每次带队到野外科考,不管是险坡还是陡壁,从未接受过专业登山訓练的姚檀栋总是“第一个上”。

兰州大学举行姚檀栋院士聘任仪式。图片|兰州大学在海拔7000米以上的极寒地区,即使空开始行走,也相当于在平原地区负重几十公斤。每往上走一步都会耗费很大的体力,整个过程中会感到头痛、恶心、气喘、关节痛、嘴唇干裂。这样的经历在姚檀栋身上司空见惯。姚檀栋的努力让很多年轻人感叹。在学生眼中,从未接受过专业登山训练的姚檀栋,每次带队野外探险,无论是险坡还是陡壁,总是“第一个走”。兰州大学举行姚檀栋院士聘任仪式。图片|兰州大学

跟随姚檀栋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段克勤说,1996年,他跟随姚檀栋首次登上海拔8012米的世界第十四高峰。那时候所有的山都冻住了,他每走一步都要喘气。爬到海拔5400米时,由于高原反应,他走得很慢。到了海拔7200米的时候,姚檀栋已经跪在雪地上开始取样称重了。他的半个身子埋在雪里,脸冻得通红。在零下20摄氏度,海拔7200米的环境下,晚上睡觉的时候,感觉呼吸都会变成冰,头疼很快就会裂开。一晚上脚都凉,根本睡不着。况且帐篷外暴风雪呼啸,他们还担心帐篷会被大风吹走,人会被吹到悬崖下。姚檀栋继续工作了20多天。探险队停止下山时,他睡的冰面是人的形状。

实地考察,没有娱乐,下棋成了姚檀栋最大的爱好。在海拔7200米的青藏高原,师生们一边下棋,一边听着帐篷外呼啸的暴风雪。科学考察最终取得了成果。段克勤说,1999年,在姚潭洞冰芯中检测到微生物,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姚潭洞通过冰芯中检测到的微生物研究气候变化和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随后,他还首次从冰芯中分析了近1000年来甲烷浓度和质量的变化。

30年来,姚檀栋去过青藏高原无数次。在登山运动中,一般认为海拔6000米是普通人攀登的极限。然而,姚檀栋和他的同事们工作的许多地方都是从海拔6000米开始的。他们在7000米高原上钻探的达索普冰芯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冰芯。

“上过青藏高原的人都知道,在高寒缺氧的状况下,30多岁的科研人员每走一步都不容易,更不要说姚老师已超过60岁。他现在跑得比年轻人都快。”段克勤说,对于老师的“拼命三郎”精神,他从心眼里佩服。

姚檀栋中国科学院院士冰川学家“去过青藏高原的人都知道,三十多岁的科研人员在寒冷缺氧的条件下走好每一步都不容易,更何况姚老师已经60多岁了。他现在跑得比年轻人还快。”段克勤说,他从心里佩服老师的“拼命三郎太”精神。姚檀栋科学院院士冰川学家

被我朋友的女儿叫做“冰人叔叔”

在姚檀栋的办公室,两排书架,一张办公桌,一台电脑,两把椅子,看起来极其简陋。“这挺好的。要做的事情那么多,多余的只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姚檀栋爽朗地笑了。但通常晚上11点,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有时甚至灯火通明。和数学、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一样,姚檀栋并不擅长制造“客套话”。“和姚老师聊天,要重点突出,直奔主题,不然他会打断你,浪费时间。”姚檀栋的学生提醒记者。

"看了姚院士的行程表,很难相信他已经60多岁了."2009年开始在姚檀栋读书的戴玉峰记得,有一次姚檀栋出国开会,从机场回来直接去了办公室。"他精力充沛,似乎不需要休息。"

30年来,姚檀栋去过青藏高原无数次。在登山界,一般认为6000米的海拔是普通人攀登的极限,但姚檀栋和他的同事们工作的很多地方都是从6000米的海拔开始的。他们在7000米高原上钻探的达索普冰芯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冰芯。

冰芯钻探的过程异常艰难。跟随姚檀栋的学生曾这样描述:在爬山的路上,每走一段路,都会看到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遇难者的名字和他们生命“凝固”的日期。没有人知道雪地呼号的脚下是否有致命的裂缝。

有一次,他在零下20℃的冰上行走,感觉头晕目眩。突然,他觉得眼前的雪有点软。他踩在上面,踩在冰缝上,一只脚陷了进去。他迅速用冰锥抓住冰块,在周围人的帮助下慢慢爬了出来。有一次,他遭遇雪崩,看着远处的雪山崩塌。幸运的是,雪崩在接近他时停止了。

30多年来,他在冰川上工作了60多个月。几年前在美国看望朋友时,姚檀栋被朋友的女儿称为“冰人叔叔”。在姚檀栋的办公室里,总是放着登山包和冰锥,因为他可以随时出发,爬到冰山的顶端。

◎来源|广州日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44489.html
上一篇董兆乾:这辈子离不了极地考察
下一篇 孙鸿烈:青藏科考空白必须中国人填补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