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文摘 建设海南自贸港的机遇与挑战

建设海南自贸港的机遇与挑战

2020年6月,海南开启了建设自贸港的新阶段,成为引领我国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到本世纪中叶,海南将全面建成高水平的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自贸港。自贸港建设在南海地区过多的政治角逐中增添了非政治因素,通过自贸港建设加强南海地区经贸合作,发挥自贸…

建设海南自贸港的机遇与挑战

2020年6月,海南开启了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新阶段,成为引领中国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到本世纪中叶,海南将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自由贸易港的建设给南海过度的政治竞争增加了非政治因素。通过建设自由贸易港,可以加强南海经贸合作,充分发挥自由贸易港作为南海经济增长新引擎的作用,通过经济一体化促进政治互信,减少南海周边国家的不信任和不安全感,通过区域经贸合作实现地区稳定。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给予了很高的期望,赋予了海南更大的改革自主权。海南将成为中国实行最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的贸易试验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更多新举措的窗口。同时,海南省在地理上位于我国的最南端,是离南海最近的省份,这赋予了它管理南海的重要使命。南海问题由来已久,各国对岛礁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争夺增加了这一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往往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对内为海南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对外深刻影响着南海各国的合作态势,并为该地区的国际政治考量注入了经济因素。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会对南海区域合作产生什么影响?能否通过区域内国家间的经贸联系缓解区域内紧张的政治气氛,通过贸易合作缓解地缘政治摩擦,值得我们探讨。

经贸关系促进区域合作。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为充满过多国际政治因素的南海注入了经贸合作的考量。自由贸易港意味着低关税、更多的要素流动、更简化的准入和审批程序、实现“关内关外”的经贸往来。考虑到海南在南海的区位优势,自由贸易港的利好政策对泛南海各国的经贸投资有一定的吸引力。属于海洋和热带文化的海南,与东南亚国家有着相似的气候和文化相似性。可以说,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为促进泛南海经贸交流合作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经济和贸易交流进行密切的区域合作,使得有可能淡化区域紧张局势。

(1)建设自由贸易港将增强南海各国的相互依存性。

国际行为者有许多实现合作的方式。当他们意识到他们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来扩大自己的利益时,合作就会发生。在合作过程中,各行为体的相互依存可以促进区域合作。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认为,相互依赖的实现要在三个条件下才能实现,即社会之间的沟通渠道日益多样化,高政治和低政治的界限日益模糊,武力不再是国际关系中最有力的工具。在这种条件下,理性的国家会通过国家合作以最小的成本获得国家利益,国际合作会成为各国获得国家利益的有效途径。[1]南海的地理争议由来已久。争议涉及六国七方,各方利益对立,为解决该地区冲突的务实合作增加了不少难度。海南自由贸易港为南海之间的经贸相互依存带来更多可能。自由贸易港作为中国在南海对外开放的新举措,为南海各国的联系增加了新的平台,将更加关注地区安全和主权的南海高层政治部分转变为关注地区经济和社会福祉的低层政治轨道,缓解了地区地缘敏感性,为区域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1.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促进了南海地区的经济相互依存。

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为南海各国投资海南提供了便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到跨国贸易、吸引外商来海南、简化外商投资。“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信息平台,积极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支持外商全面参与自由贸易港建设,打造开放水平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效应更强的开放新高地。[2]这意味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将以吸引外资和营造优质投资环境为重点,吸引各国来海南投资,形成产业集群。南海周边国家,尤其是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很多工业领域都与海南有互补性。深化南海合作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南海各国可以参与资源、市场、产业、资本、人力等领域的合作。[3]南海地区更多的外商和公司通过优质的政策吸引向海南聚集,带来区域投资和经济的相互依存。

2.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带来了南海的地缘依存。

海南位于南海北部,是距离南海各国最近的省份。建设自由贸易港有地缘优势,可以促进南海各国的合作。首先,这体现在交通的优势上。对于南海周边国家,尤其是南海南部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来说,海南是地理上离它最近的省份。同时,《指导意见》对海南多个机场建设做出明确规划,“推进海口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展三亚新机场、儋州机场、东方机场、五指山机场前期工作”,进一步为海南作为地面区域交通枢纽提供支撑。其次,海南与南海其他国家同处热带,在生活习惯、产业类型、热带文化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在地域之间的交流中,会因为地理上的接近而产生亲近感。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海南与南海各国因地理位置相近,人文相通,在侨务、旅游交流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依赖。

3.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促进了南海政策的相互依赖。

海南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背靠中国大陆,面向东南亚,可以与南海各国建立广泛的政策联系。东南亚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对接政策,以适应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菲律宾将自身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对接,与中国共同制定并实施中菲工业园区合作计划,将“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计划相结合,与中国加强农业和渔业合作。在越南“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框架下,中国已达成中越经贸合作五年发展规划(2017-2021),并积极参与“两廊一圈”建设,发展环北部湾经济圈,涉及海南、云南、广东等沿海地区。[4]同时,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也为中国-东盟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互动平台。2018年,中国和东盟达成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以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中国与东盟的良性互动,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创造了稳定有利的周边环境,也为南海各国的区域合作、市场拓展和经贸互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南海区域政策的相互依存为区域政治稳定和经济合作提供了保障。

南海周边国家地理位置靠近海南,海运空交通便利,气候文化习俗相似,经济互补性强。海南自由贸易港是其对外合作的首选方向。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带来了南海各国在经济、地理、政策上的相互依存。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使得南海地区的经贸往来和互动更加频繁。自由贸易港的高质量发展有望成为区域间经贸互动的新节点。各地区之间的政治考虑增加了非政治因素。地区国家需要权衡冲突带来的损失成本与合作带来的经贸收益,这对抑制地区紧张局势、促进合作将起到积极作用。

(2)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倒逼区域内国家参与合作。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政策优势将从外部性角度对南海区域合作产生影响。外部性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概念,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活动对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但他(它)并没有因此得到报酬或补偿。外部性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5]后来,外部性的概念被引入国际政治,用来分析一个国际行为体的活动对其他行为体的溢出效应。当一个国家的政策或行动的收益溢出到其他国家或使其他国家受益,但该国没有得到其他国家的补偿时,称为正外部性;相反,当一个国家的政策或行为的成本溢出到其他国家或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但该国未能补偿其他国家时,则称为负外部性。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高质量建设将对南海周边国家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外部性,降低区域内其他国家的“比较优势”。为了从这种外部性中趋利避害,南海各国会选择适当的方式参与区域合作,迫使南海各国扩大自由贸易港建设带来的正外部性,避免负外部性,减少区域间的地缘政治博弈,实现经贸合作。

自由贸易港建设带来的正外部性将溢出到周边地区,为泛南海区域的经贸合作带来新的机遇。总体方案中提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要“推动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使海南成为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从地理位置上看,南海各国位于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处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汇处,将成为海南建设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的直接辐射区域。自由贸易港建设带来的要素充分流动、投资便利化、低税率以及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改善,将给区域发展带来巨大活力。海南将成为南海经贸发展的新高地,这将为南海周边国家的投资带来更多的关注,为东南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发展优势。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带来的经济利益辐射的溢出效应,南海各国都面临着这种溢出效应,促使其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通过区域合作承接自由贸易港的溢出效应,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为区域发展带来的负外部性将迫使南海各国参与区域合作。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可以降低南海各国的“比较优势”,产生负外部效应。以吸引外资为例,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是全岛、全行业引进外资,达到了对外开放的最高水平,吸引外资的能力很大。然而,南海周边国家由于地理位置接近,在吸引外资方面表现出地理同质性。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为外商投资提供了新的目的地。海南背靠中国市场,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公共服务,使得海南在南海各国吸引外资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而南海各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带来了负外部性。为了避免这种负外部性,南海周边国家通过参与合作,加入自由贸易港建设带来的区域发展优势,达到“搭便车”的目的。

非政治互动稀释了不安全感

南海是国际事务中的一个热点。“说到亚太,必有中国,说到中国,必有南海。”该地区各国之间的海洋权益争端往往导致该地区各国关系紧张。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具有加强南海各国经贸合作、转移地区内部关切的可能性,但不会改变南海冲突的根源,国家间海洋权益的冲突仍会频繁发生。南海的紧张局势不仅是区域内国家海洋权益的争夺,也是域外国家对该地区的干预,是推动该地区紧张局势、破坏该地区国家合作的重要因素。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从非政治互动路径上起到了弱化区域间冲突的作用。同时,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高质量发展可以带来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引导区域事务向积极合作的方向发展,抵御外部势力对区域局势的干扰,实现区域自我完善。

(1)通过非政治联系增进国际了解

功能主义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缓解南海冲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在国际关系中,功能主义认为,通过加强国家之间的功能性和非政治性契约关系,可以最有效地促进国家间秩序。功能主义者试图通过关注人类的共同需求来建立全球或区域团结。通过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的跨界相互依存,可以促进国际职能合作和国际理解。[6]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将增加南海各国的相互交流,通过经贸合作促进区域内社会、科技、人文等多方面的互动,从而达到强化国家间功能性和非政治性契约关系,实现南海内部功能性合作,增进国际理解,弱化地区紧张的目的。

《总体方案》对海南自由贸易港扩大对外开放做出了新的规划,更高程度上赋予了海南空区域间互动的空间。文件要求“深化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包括种业、医疗、教育、旅游、电信、互联网、文化、金融、航空空”这些领域的扩大开放将对南海经贸、社会、科技等跨境合作产生积极作用。同时,由于海南的地理位置,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对南海周边地区的辐射影响相对显著。这些功能性和非政治性的交流在南海会更加频繁。从功能主义的角度来看,可以增进区域内的共识与合作。

(2)通过经贸一体化增强区域共同体意识。

南海内部事务经常受到外国干涉,这是经常造成南海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区域共同体意识对于南海周边国家维护地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外部势力的干涉是南海冲突的重要根源,各国“与外界团结一致”是抵御外部干涉的有效途径。美国“自由航行”的海军行动和“重返亚太”的战略给南海的稳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美军不时出动军舰和战机入侵南海,给该地区局势的稳定带来“火药味”。域外干预已成为地区政治互信的最大障碍和地区内冲突的主要根源。中国政府一贯坚决反对域外势力干涉南海事务,支持本地区国家解决南海争议。这一倡议也得到了该区域各国的支持。

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南海在国际政治中是一个专属区域。提升地区国家核心竞争力,实现地区自强,是南海周边国家的共同愿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带来的区域间经贸、人文、社会等方面的互动与交流,将有助于区域内的相互认同。增强地区命运共同体和海洋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抵御外部势力对地区事务的干涉,强调南海周边国家的责任共担和团结合作意识,减少各国的“不安全感”,从而达到淡化南海争议的目的。

命运共同体意识最直接体现在经贸纽带的融合上。自由贸易港是经贸联系一体化的体现。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大大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低税率和高质量的服务,使货物可以在各国之间自由流通,以极低的政策限制换取更高的商业活力。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就是要促进区域在这些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为南海的经贸往来提供便利的平台,交织区域经济,促进南海区域经贸一体化的发展,树立区域共同体意识,让各方知道合作可以实现区域的共赢,而摩擦是区域局势恶化升级的源头,降低区域内国家发生地缘冲突的可能性。

此外,按规划实现既定目标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高质量建设发展,是中国区域实力的重要证明。它可以树立中国在该地区的权威,引导地区事务走向合作之路,减少地区冲突。

南海海洋权益争端由来已久。南海地缘政治博弈给地区局势带来不稳定因素。该地区国家之间围绕岛屿、礁石和海域的争端经常产生摩擦和争端。南海一直是国际政治的热点。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规划的发布,为泛南海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对内为海南发展创造了机遇,对外则起到了缓解地区地缘政治纷争的作用。

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和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开放门户,为南海周边国家提供了经贸互动的平台。海南自由贸易港有实力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通过非政治纽带促进泛南海国家的共同发展繁荣,通过经贸一体化促进政治互信,增强区域各方的区域共同体意识和海洋共同体意识,减少南海周边国家的“不安全感”,从而转移南海争议问题,实现合作缓和摩擦。

自由贸易港建设带来的区际经济相互依存、地缘相互依存、政策相互依存带来合作机遇;南海各国也会应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带来的双重外部性,趋利避害,迫使各国采取合作策略。同时,随着自由贸易港建设带来的南海地区密切繁荣的经贸往来,将促进区域经贸一体化的发展,加深区域内的理解与合作。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为南海注入了非政治因素,经贸合作削弱了该地区的政治摩擦,从而实现了地区局势的稳定。

参考

[1]陈悦。国际政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12月。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2018年4月11日。

[3]吴士存。倡导泛南海经济合作肩负海南责任[J]。南海学报,2018,01。

[4]王胜,黄丹英,钟天祥。浅析海南加强与泛南海国家的经济合作[J].南海日报2018年6月。

[5]郭,。公共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11月。

[6]李·。国际政治导论(第5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12月。

作者简介

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60278.html
上一篇关于加快发展向海经济推动海洋强区建设的意见
下一篇 课程思政与艺术教育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