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新闻 简述晚清专利制度的演变过程

简述晚清专利制度的演变过程

何巧 郭晓宇【关键词】晚清;专利制度;演变专利制度是利用法律和经济的手段确认发明人对其发明享有专有权,以保护和促进工商业发展。国人的专利思想是随着沿海城市经济的发展而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根本目的是保护本国实业和科技的发展。一、起源——太平天国…

郭俏小雨

[关键词]晚清;专利制度;发展

专利制度是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确认发明者对其发明享有专有权,从而保护和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中国人的专利思想是随着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国内工业和科技的发展。

一、起源——太平天国时期

洪仁玕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在香港、澳门等地接触了资本主义思想,一定程度上学习和研究了西方的制度、科学技术和文化。1859年,洪仁玕把资本主义制度的移植和设想写进了《新资政》,提出了在工商业方面对外开放的主张,鼓励技术的发展,并把专利制度作为奖励技术发展的条件。在新的资政书中,对“促进车马船利益”的发明给予专利保护,允许他人抄袭,对自我创造、自我销售的新发明给予专利保护;技术专利保护年限:“小的奖励五年,大的奖励十年,造福于民的奖励几年以上,没用的东西不奖励,让别人模仿。”洪仁玕的专利思想是指“利民”,即把专利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造福人民,与现代专利思想类似。

在新的高级部长书中,将专利分为模仿技术和发明,分别规定了奖励和保护的期限,有利于以专利为基础的科技奖励立法的发展。而洪仁玕没有考虑当时中国的国情,直接把西方保护私人专利的制度移植到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封建社会,比如“天下为公”。注定了洪仁玕的专利主张无法实施,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专利制度的提出促进了私有制工商业的发展,传播了专利思想,推动了近代中国专利制度的发展。

二、曲折发展——洋务运动时期

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官办、商办、官营企业加大了引进外国技术的力度。中国的一些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如郑、薛福成等,认识到国内工商业远远落后于西方,开始主张发展国内工商业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郑在商战中提出“授牌以赏技”来鼓励实业发展,并主张建立专利制度。1881年,郑上书李鸿章谈及上海机织布局的发展:“这是查特吉的通例,凡在中国前无古人的新产业,可授予一定年限的专利权。”“请好心给我十五或十年的期限。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被允许在期限内自制纺织品。在郑的建议下,李鸿章向清政府申请了上海机织厂的纺织技术“十年专利权”,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实行专利权保护。后者的权利已逐步扩大到官商联合企业,如招商局、汉阳钢铁厂、南通盛达纱厂和张裕葡萄酒公司。

这个专利权针对的是一个有官方背景的企业,是官商合办的。主要靠资金和背景获得,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专利性质。“十年专利权”是指在外资的刺激和本土产业的不断发展下,移植国外专利,然后发展为行业垄断权。1882年10月,上海的机织布局获得专利后,外商纷纷在上海发展纺织业,如:美国商人开办纱厂,日本大阪纺织社开办轧棉厂等。外资设厂挑战了清政府设厂的垄断权,威胁到李鸿章申请纺织布局专利的目的——“与外商争利”,发展民族工商业,导致李鸿章等洋务官员极力阻止外商设厂。清政府授予上海10年机器织造布局专利权后,从1882年到1891年的近10年时间里,国内没有一家私人投资的有新机器的棉纺织厂,导致国内纺织业缺乏自由竞争,技术专利无法提高,工业发展缓慢。

“十年专利权”使中国民族资本的机器纺织业得到初步发展,有效地阻碍了外资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生产力的革新和民族工业的发展。专利法不再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无法实施,提高了国民的专利意识。但是,垄断专利权只能带来短期的产业繁荣。“垄断”制度的衍生是模仿引进西方技术而非发明。只有行业内的合理竞争,才能激发产业技术的创造和创新。

第三,规范创新——1898年运动时期

1882年上海纺织公司布局的“十年专利权”开启了专利实践的曲折之路,专利权的增多使得制定专利保护法成为晚清精英们的共识。1898年,维新派康有为在《邀请工艺奖创新折》一书中提出,发展专利制度可以激励技术人才和国内工艺。请设置类似于“10年专利权”的专利要求,对创新工艺或发明给予科技奖励、专利销售、年限等。同年7月,光绪皇帝颁布了中国近代第一部专利法——《振兴工艺奖励章程》(以下简称《章程》),奖励科学技术领域的新发明创造,将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化。章程共十二条,主要规定是:第一,凡能制造出能超越西方国家旧水平的船只、枪炮,或制定了新法律、设立了有利于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者,应给予特别奖励,并允许集资成立公司,专利为50年;第二,凡是能做出旧时代国外没有的机器或旧东西的,工信部都会授予真正的郎中角色,专利授予30年;第三,凡国外旧仪器未引进中国,有人能模仿成功的,授予工信部行政长官称号,授予其专利10年;第四,凡是有新书,发明了专门知识,实际上能在这个世界上使用的人,都可以被授予官职,他写的书享有20年的独家销售权;第五,能捐款兴办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的,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第六,所有上述发明都应该经过政府部门和地方当局的审查和批准,然后才能获奖。在章程中,新发明、新创造、新发现的东西,给予不同的奖励和保护年限。对发明进行细分,有利于科学技术奖励的规范和公平,有利于我国传统工艺向科学技术的转移,有利于国家和公众层面对中国科学技术的重视。

在章程中提出了假冒仿制技术的专利:“如有剽窃文字,冒充新书,私售洋货,自称新器,设置各种东西,虚报等。,你应该严格地反驳它...除撤销裁决案外,仍应严惩。”奖惩保留专利权的垄断,鼓励发明,以法律的形式保证科技的发展。“工艺专利”不再由政府垄断,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兴办产业、创新技能来激发积极性。由于戊戌变法的失败,宪法在公布两个月后就被废除了,没有得到有效实施。

四。新旧变革——新政时期

清末,清政府设立了商务部,是处理经济和专利事务的专门机构。专利审查全部交给商务部(农工商部)下属的包惠司,专利审查开始程序化、规范化。1903年,中美就美国在《中美通商航海续约》中提出的专利保护要求进行谈判。清政府对专利保护非常矛盾:不愿意同意保护外国专利,却需要发展自己的科技专利。为了鼓励国内工商业的发展,清政府采取了两种方法:设厂垄断专利和保护科技发明专利。

新政时期,清政府意识到专利权垄断不利于市场自由竞争,但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仍采取专利政策支持工业发展。1909年4月,湖南华昌冶炼公司采用新方法、新机器冶炼锑,清政府在湖南给予减税和10年专利权。水利、电力等一些重要行业享受政策专利保护,随后公司法颁布,掀起了国内工厂申请专利的热潮。《商业官方》记载的专利申请案件有47件,其中一些因为申请垄断权而未获批准。专利制度逐渐淡化垄断,注重技术创新。专利权的科技水平有所提高,如在天津永丰屯成立一家化工公司制造铅粉等。,“都是极其精细的,实际上等于洋货”。

新政时期,清政府颁布了《商标试行注册章程》、《著作权法》等法规,主张鼓励商人造福劳动者,对创新要提高奖励。《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要求通商口岸在中国设厂和制造权,开展工商业。因此,清政府实施的专利保护和政策扶持是对内刺激产业,对外争夺利润权。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公司靠专利保护和减税支撑,设厂垄断,但发展缓慢,技术偏向模仿,水平参差不齐。在清政府推行新政期间,学习西方制度有利于动员全社会力量关注技术创新。虽然它想摆脱垄断势力,但效果并不好。新政时期,清政府的权威日益下降,专利权的性质概念始终模糊不清。专利权被等同于奖励和垄断,专利权的实施是官僚思想的混合体。

动词 (verb的缩写)意义

中国现代专利制度始于太平天国,洪仁玕在《新朝资政》中提出了建立专利制度的主张。专利的目的是鼓励技术创新,本质是保护个人创新成果。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为了适应国内工商业发展的需要,清政府提出从政策法规方面模仿西方的专利制度。“十年专利权”使专利制度的效用畸形化,违背了专利权的立法原则,但也鼓励了技术的模仿和创新,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颁布了《振兴工艺奖励章程》,明确禁止外国人取得专利权,奖励仿制技术。垄断不利于工业竞争的发展,导致工商业发展缓慢。清末,为处理专利事务而设立的商务部颁布了《商标试行注册章程》、《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在中国掀起了专利申请的热潮。然而,商务部只负责审查专利案件,并不保护专利和核实相关专利技术是否可以制造。

晚清时期,专利权意味着清政府为了集中资本和技术力量,与外国资本展开激烈竞争,同时可以避免国内资本争斗。专利制度不具有现代意义上保护发明人科技创新的专属利益。清政府颁布的专利法规更倾向于利用科技专利发展工商业,而忽视了专利本身的科技隐私。晚清专利制度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现代专利制度的建立。专利权的内容与新政时期清政府试图改变的传统实用主义和专利权垄断混为一谈。清政府的腐败和历史局限性使得晚清专利制度只能在困境中缓慢发展。

参考资料:

[1]王靖宇。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2]夏东源。盛世危言后(卷七)[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3]毛。太平天国通史[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4]林平汉。十年专利与中国近代机器织造业[J].学术月刊,2000(10)。

[5]刘建军,甘向阳。中国现代科技奖励制度——专利奖励制度建立的曲折历程[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1 (1)。

[6]姚。制度建设与社会变迁——现代中国专利立法论[J].法律论坛,2006,21 (4)。

(作者分别为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光华初级中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6109.html
上一篇保障性租赁住房出台利好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下一篇 协同共治理念下的社区治理研究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