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新闻 18亿亩耕地红线 除了数量,还要严守什么

18亿亩耕地红线 除了数量,还要严守什么

杨舒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为粮食产量连续6年超过1.3万亿斤提供了坚实基础。然而,最新调查显示,我国耕地高产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31.24%,中低等级占2/3以上,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不高;障碍退…

杨舒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为粮食产量连续6年突破1.3万亿斤提供了坚实基础。然而,据最新调查,我国高产农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31.24%,中低等级占2/3以上。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不高。退化耕地面积占比高达40%,耕层浅、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等土壤退化问题依然突出。

这些数据提醒我们,耕地不是我们想要的,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土壤健康亟待呵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和“加强耕地保护”。在业内专家看来,耕地保护红线不仅是量的,还有质的和生态的。要实现耕地保护的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如科技支撑和法律保障。

黑土地越来越薄、越来越硬、越来越薄,14.5%的耕地严重酸化。

说到耕地退化,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张斌首先提到了东北的黑土地:“长期的集约化经营和机械化耕作,使黑土地的有机结构变差,微生物无法努力,土壤板结。下雨时,田里积水形成渍水,水土流失也很严重……黑土地变得越来越薄,越来越硬,越来越薄。”

南方的红黄壤同样令人担忧。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由于钾、钙、镁等碱性盐基离子大量存在,农业管理粗放,肥料利用率低,我国14.5%的耕地已严重酸化。近三十年来,湖南、江西、广西等省土壤pH值小于5.5的酸化耕地面积增加了35%,农作物产量减少了20%以上。同时,由于干旱条件下土壤含盐量增加,全国盐碱地已达1.14亿亩,比上世纪80年代增加近30%。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的内陆和沿海地区,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弃耕弃种。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公报》,我国耕地质量由高到低分为十个等级,平均等级为4.76。一至三级耕地为高产粮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31.24%;四至六级为中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46.81%,是今后粮食增产的重点领域和重要突破口;七至十级低产田占21.95%,这部分耕地基础肥力较差,是提高耕地内在质量的瓶颈和难点。

“中国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这要看土地释放的生产潜力。”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周卫说,他们的研究团队曾做过这样一个计算:我国耕地生产力每提高一个等级,可以增加粮食1200亿公斤;如果化肥利用率提高10%,农田氮磷排放可减少50%,农业面源污染可有效减少。"因此,需要促进耕地的保护和利用以及土壤肥力的提高."周卫强调说。

缺乏技术支持,缺乏标准,技术“黑箱”。

近年来,提高我国耕地质量最重要的途径是加大投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021年,中国计划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然而,在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的过程中,科技支撑不足的根本问题日益突出。

耕地保护相关标准的缺失就是典型的例子。保护耕地质量,建立科学的监测和评价标准是基础和前提。然而,直到2016年底,我国才正式实施首个耕地质量国家标准。耕地质量的监测、调查、评价和保护还缺乏管理标准。

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研究员闫文举指出,目前,在耕地质量和生态保护方面,我们的技术还处于“黑箱”状态。很多耕地背景的问题没有查清,无法“对症下药”发展硬技术和硬手段。“只有把全国耕地的数据、布局、质量、生态状况调查研究清楚,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才能‘长牙齿’。”

周卫坦言,中国在耕地研究方面一直缺乏顶层设计。耕地相关学科涉及土壤物理、土壤化学、土壤微生物、土壤组学等。在监测手段方面,涉及遥感卫星、无人机、传感器等新技术。,具有很强的跨学科融合性。“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耕地保护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战略性,承担国家使命不够,整合研究明显不足。”

在应对耕地退化方面,我国缺乏协同高产和耕地保护技术,也缺乏水土流失严重和耕地逐渐变薄的保护技术和机械。此外,与种子技术相比,我国耕地学科相对落后。“尤其是近年来,以土壤组学为代表的学科前沿不断涌现。迫切需要通过改善科研条件取得原创性、突破性成果,进一步增强国际话语权。”周卫指出。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也认为,近十几年来,我国耕地保护和利用过程中的自动化、精准化、全方位管控仍存在明显不足,保护性耕作、耕地质量提升等研发技术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只使用不支持”的观念需要扭转,保护需要立法。

两年前,在云南山区采集土壤样品时,张斌向当地人讲解保护耕地、防止水土流失的知识。村民们告诉他:“张老师,我们心里有一根弦,要保护好土壤和耕地。”这件事深深触动了张斌,同时也让他反思: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远离农耕生活的人们心中,这根弦是否在弱化?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保护耕地的基本知识,心里要有这根弦。”张斌认为,近年来出现的非农化、耕地过度利用等现象,都是“只利用不养”的错误观念和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造成的。在他看来,保护耕地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保护的理念应该深入人心。

"有必要加快立法保护."张斌介绍,在土地管理方面,我国出台了《土地管理法》;在保护耕地方面,中国颁布了《土壤污染防治法》。但相对于欧美的专门土壤保护法,我国的耕地保护专门立法还是空白,只有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从法制建设的角度,既要保护耕地的数量,又要保护耕地的质量,让保护和珍惜耕地的理念深入人心,但目前我们所做的还远远不够。”

云文举建议,应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经验,修改完善我国耕地保护的相关规定,增加耕地质量、污染和退化等内容,为耕地健康保护提供直接的法律依据。同时,建立健全耕地健康保护绩效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逐级落实耕地健康保护责任。

定期“体检”,搭建创新平台,保持有效监控。

“科技创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保护耕地健康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战略性科技创新工程。”云文举指出,目前,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已纳入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这将为了解耕地资源的自然背景和生态环境奠定基础,也将有力推动耕地保护的科技创新和发展。

他建议,要依靠科技手段,建立覆盖全国的耕地健康监测网络和预警机制,常年保持对耕地质量和健康动态变化的有效监测,定期给耕地“体检”,自上而下更新评估耕地健康年度监测结果,做到“早预防早治理”。

李保国指出,当前,迫切需要在全国耕地资源集中地区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大资金投入,为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周卫认为,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需要土壤科学、肥料科学、微生物学、经济学、农业信息、智能农业等交叉融合。此外,耕地数量的变化要以高分辨率卫星为主体的遥感技术进行监测,质量的变化需要土壤学、微生物学、分子生态学、大数据等学科的综合研究。“这些也需要重大科研平台和基础设施来承载”。据悉,中国农科院将为此建设“国家耕地研究中心”,依托耕地保护与利用前期研究基础,从土壤组学、土壤改良、耕地保护、智能耕地、耕地管理战略、国际合作等方面探索加强综合性、全局性创新研究。"这也是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实力的需要."周卫强调说。

在云文举看来,中国特殊的耕地利用国情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要用中国科学家的智慧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对于耕地,我们不仅要完全从祖先手中接过来,还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以更加完善的状态交给子孙后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6305.html
上一篇文旅融合背景下小微博物馆的生存之道
下一篇 打造创新新引擎 塑造发展新优势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