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新闻 从千年石窟到丰富“潮”品, 敦煌文化究竟藏着怎样的神奇密码

从千年石窟到丰富“潮”品, 敦煌文化究竟藏着怎样的神奇密码

聂建江 张玉洁 马希平高光、阴影、腮红……在镜头前,班锐一步一步展示着变美的过程。看似网红博主的熟悉操作,但不同的是,她的妆容灵感来自敦煌壁画。这位敦煌研究院“90后”讲解员正用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讲述着古老壁画中的绘画技法,让因疫情不宜出…

聂江·张语倢·马喜平

高光、阴影、腮红……在镜头前,本睿一步步展现自己变美的过程。看起来像是网络名人博主熟悉的操作,不同的是她的妆容灵感来自敦煌壁画。这位敦煌研究院的“90后”讲解员,正在用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讲述古代壁画中的绘画技法,让因疫情而不宜出行的人也能通过互联网领略敦煌之美。

时尚的敦煌并不少见。从方屏到舞台艺术,从大漠边缘到河海之遥,遥远的敦煌变得平易近人,在新时代扮演着新角色。

“活”敦煌的不同面貌

跟随本锐的脚步走进莫高窟,惊喜礼物:壁画中的孩子打扮成蜡笔肖鑫,壁画中的菩萨居然穿着吊带衫...爆发后,她想用更生动的方式在网上解释莫高窟。

化妆镜、化妆工具、闪烁的背景灯,在临时搭建的直播工作室里,本磨尖了“敦煌仿妆”。镜头一转,她进入莫高窟第428窟,讲解1400多年前的壁画。“在敦煌早期的石窟中,流行的绘画技法是源于古印度的凹凸渐晕法。”班瑞说,古代绘画工会先用线条勾勒出人物轮廓,然后在局部进行逐层模糊染色,用浓淡的色彩呈现立体感。画家用白色颜料描绘眼睑、鼻梁等。,就像化妆的高光效果一样。

化妆是入门,讲敦煌故事是关键。这种节目获得了很多好评。“现在的人经常模仿欧美妆,日韩妆。但你在敦煌可以看到,很多流行元素都源于古人。”班瑞说。

在普通人眼里,敦煌因其厚重、偏僻而有着自己神秘的色彩,让人望而生畏。近年来,敦煌文化“活了起来”,“人的设计”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舞台上,人们穿上从壁画中汲取的服饰,古韵悠长,仿佛出自绘画。音乐会上,壁画中古老的乐器被“复活”,古老的音乐被新创作成流行音乐。在手机的方屏中,敦煌已经成为游戏元素,获得年轻人的青睐。在社交媒体上,厚重的敦煌文化被打磨成了轻量级的新媒体产品,受到网民的喜爱。孩子们还穿上了以敦煌壁画为基础的唐代半臂裙,走进“莫高窟学校”,了解莫高窟的前世...

一方面是古老的敦煌文化底蕴,一方面是顺应时代需求的多元文化产物。好的创意和新的技术成为连接两者的桥梁。

“传承敦煌文化,关键是要融入生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接触。”甘肃弘文敦煌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樊泉对此深有体会。

“敦煌春节季”是敦煌研究院近年来推出的文化传播品牌。《茫中:风吹过山蓝园》和《夏至:紫阳红云,浓夏意》...每到二十四节气和一些重要节日,敦煌文化都以诗意清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

“比如在夏至期间,选取壁画文献中与夏日印象相关的内容,然后通过设计将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相结合,给予忙碌的人们精神上的慰藉。”敦煌研究院新媒体中心副主任杜甫说。

疫情防控期间,敦煌研究院加强线上宣传,推出《千年风云一瞥》等十余场直播,单次浏览量最高达到2500多万。“云游敦煌”小程序、线上“云展”和“云谈国宝”视频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中国古代的“全球化”

从千年石窟到丰富的“潮”品,敦煌文化孕育新生从未间断。这个“矩阵”里隐藏着怎样的神奇密码?

石窟的建造始于一片霞光。公元366年,一个叫乐尊的和尚在敦煌的三味山上行走,突然看到对面的悬崖上光芒万丈,莫高窟第一洞被打开了。一千多年后,莫高窟的修建活动仍在继续。

只有把敦煌放在更广阔的历史视野中,它的价值才能真正展现出来。汉武帝为了治理西域,“列四郡,据二关”,敦煌郡是其中之一。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从此开启了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大通道。到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北、中、南“一直到达敦煌”,敦煌成为“咽喉之地”。

地理上的连通带来了商业、文化、科技的融合,敦煌莫高窟成为多元文明的聚集地。佛教、道教、摩尼教、祆教等多种宗教在敦煌并存,汉族、匈奴、鲜卑、回鹘、吐蕃、波斯、粟特等多民族、多地域的民族杂居其中。

莫高窟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体。走进这条历史走廊,不经意间就能采摘到遥远国度的鲜花。

莫高窟第275窟,建于北梁,是莫高窟现存最早的石窟之一。洞内一尊3.4米高的菩萨盘膝而坐,与中亚(今阿富汗、巴基斯坦)犍陀罗关系密切。

犍陀罗位于古印度的北部。公元前4世纪左右,亚历山大入侵并占领了这一地区,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开始在这里生根发芽。公元前2世纪,印度的阿育王扩张并占领了这一地区,犍陀罗艺术开始呈现出印度和希腊艺术相结合的特点。

受希腊雕塑的影响,犍陀罗风格的雕像大多身强力壮,衣着厚重。娇娇菩萨和思考菩萨是常见的形式。第275窟的雕塑中,菩萨刚强从容,衣褶以泥条、凹版雕刻为代表。

"敦煌艺术是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融的产物."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马强说,从印度阿旃陀中央塔洞的建筑形式,到来自波斯的火焰纹、连珠纹,以及类似阿富汗的平棋沉箱,都显示出敦煌的兼收并蓄。

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5万多件文献以文字形式记录了古代敦煌的生动面貌。除了汉文文献,还有古藏文、回鹘文、梵文、粟特文、于阗文、叙利亚文、土霍洛文等多种文献。在莫高窟北部的考古中,甚至发现了景教(基督教)十字架、回鹘木活字等珍贵文物。

“敦煌自古以来就是民族活动的大舞台,也是中外交流的枢纽。敦煌文化是各民族的共同贡献。”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主任杨福说。

有趣的是,外来文化虽然形态多样,但敦煌却像一只巨大的塑造之手,与中原文化广泛吸收融合,最终呈现出具有敦煌特色的文化艺术风格。人家一看就知道这是敦煌!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胜良表示,以敦煌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数千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断与外来文化交流,吸收其优点,为我所用。“唐朝充满狂妄,但不是《胡华》,这与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密切相关。传承敦煌文化,也要不忘原著,接受外界,面向未来。”

往前走,深入挖掘。

从莫高窟第九层,不到10分钟就能看到完全不同的景象。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员穿着白大褂,在精密的实验设备前操作。

滴定管,培养皿,还有更多叫不出名字的科研设备...很少有人把这样的场景和文物保护联系在一起,这也正是敦煌文化保护者努力的方向。

该院敦煌保护研究所所长郭庆林说,敦煌研究院现在拥有一支200多人、产学研结合的保护队伍,人才涉及化学、环境、生物等近20个领域。“近年来,我们加强基础研究,多角度了解病害机理,初步了解了水、盐、环境因素对文物的作用机理,正在深水区进行探索。”

回顾莫高窟的保护历程,引进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一个个新问题被攻克。从简单的看守和应急加固到科学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敦煌石窟的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敦煌石窟监控中心的大屏幕上,动态更新着石窟的大环境、石窟的微环境、石窟的游客数量。“一旦洞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监测数据超过警戒值,将采取临时关闭洞门、调整参观路线等措施,确保文物安全。”敦煌研究院助理馆员柴鹏飞说。

坐落在大漠深处的敦煌研究院,有着许多独特的第一:中国文化遗产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古代壁画和地球遗址保护研究中心、中国第一个出土文物遗址保护移动实验室、中国文化遗产领域第一个基于风险理论的石窟监测预警系统、中国文化遗产领域第一个模拟研究平台——多场耦合实验室……

预防性保护让文物“强身防病”,数字化则让莫高窟上的头发像孙武空一样,可以分成无数个地方,从而有了更旺盛的生命力。

敦煌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副所长余天秀说,30年来,技术不断升级,图像精度从75dpi提高到300dpi,处理能力从一年一两个洞窟提高到二三十个洞窟。目前已完成200多个洞穴的数据采集,数字化成果已广泛用于研究和大众传播。目前,“数字敦煌”资源库全球访问量超过750万次。

科技让敦煌不断前行的同时,还有一批人“坐冷板凳”,静心研究,让敦煌学走得更深。

两卷共8页、780页,沉甸甸的第一卷《莫高窟考古报告266-275》是范金石递过来的一部“考古著作”。通过文字、测绘、摄影等手段。,洞穴的位置、结构、保存等都一一记录下来,是洞穴最详细的档案。按照计划,这样的考古报告将有100册。

“做研究不是开会。你必须冷静下来去做。板凳不怕十年寒。”范金狮说。

经过7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耀眼的敦煌学研究中心,在中国出版的涵盖敦煌学的著作超过3000种(部)。《敦煌学》、《敦煌吐鲁番学》等4种敦煌学刊物,发表论文7000余篇。敦煌学的研究领域从研究壁画临摹和绘画技法开始,逐渐扩展到敦煌石窟考古研究、敦煌文献研究、敦煌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等诸多方面。

近年来,敦煌学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热点。敦煌研究院研究馆员赵晓星介绍,吐蕃、回鹘、西夏等敦煌周边少数民族和单洞研究不断有新成果涌现。敦煌学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大,河西汉简逐渐被纳入敦煌学的视野。

2017年,敦煌研究院创办了“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该中心主任张元林说,该中心已组织对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伊朗等国的学术访问,举办了20多场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讲座和展览,并正在组织撰写系列的相关译文。

敦煌研究院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访问阿富汗的学术团体之一。当代表团成员穿着防弹衣走进被炸毁的巴米扬石窟时,他们为珍贵的人类遗产遭到破坏感到痛心,也深深感到要为阿富汗的文物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虽然条件艰苦,风险大,但我们获得了很多第一手资料,开阔了学术视野。过去我们对中国佛教艺术的研究集中在中国,发现中亚佛教与敦煌石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后可以把中亚佛教艺术的研究纳入敦煌学的视野,进一步发掘敦煌石窟文化的源头。”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说。

赵胜良说,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做好自身价值的发掘。“想通了,才能传承创新,文化推广才能有意义。”

坚持开放,成就“世界敦煌”

2018年一个初秋的夜晚,莫高窟第九层门前,三位老人手牵手面对蛋糕,共享八十大寿。场面感人。正是敦煌,让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文保专家黄克忠、内维尔阿根纽结下如此深厚的友谊。

几乎每年,美国人阿格纽都会不远千里来到敦煌。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他所在的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开始与敦煌研究院合作开始,他已经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走了30多年。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苏伯民说,中国的文化保护起步较晚。要赶上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开展国际合作。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事业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走国际合作之路,特别是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30多年的合作,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技术,锤炼了队伍,建立了密切的国际友谊。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基于全世界对莫高窟这一独特而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认可和珍惜,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机构参与到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工作中。莫高窟在对外开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莫高窟管理和旅游向世界开放的创新模式作为典型案例推广,称之为“意义重大的模式”。

有了全球化的“基因”,当代敦煌不断进化出多种形态,走遍全球,喜讯共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敦煌研究院加强了与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和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与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等中亚国家达成合作意向。敦煌研究院的一整套壁画和土遗址保护技术正在为这些地区的文物保护提供支持。

早在20世纪50年代,莫高窟老一辈人如常书鸿就带着敦煌壁画的复制品到印度、缅甸、日本等国展览。当我们得知几千年前创作的敦煌艺术在中国被完整地保存下来时,当地观众赞不绝口。1955年,300多件展品,包括耗时5年建造的第285号洞穴的原始模型,在日本展出,在33天内吸引了超过10万名参观者。常书鸿曾记载,“据一些日本朋友说,这种现象在以往任何一个艺术展览中都是前所未有的”。

如今,敦煌相关展览已走进美国、英国、法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展览形式也更加丰富,出现了3D打印雕塑等新成果。

曾在多个国家举办展览的敦煌研究院艺术研究部主任楼杰说,敦煌引起了千山各地人们的共鸣。“在中东国家举办的敦煌展览很受欢迎。观众从远东国家的艺术中看到了他们文化中熟悉的元素。既有陌生感,又有共鸣,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敦煌的壮丽和多样性使新的艺术萌芽、开花并走向国际。

1979年,以丝路精神和敦煌壁画为题材的舞剧《丝路花雨》首演,敦煌舞“活”了起来。飘扬的彩带也维系着中外友谊。40多年来,这部舞剧已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近3000场,观众超过450万。它已经成为海外观众了解中国艺术和丝绸之路的窗口。

古老的档案记录着这份来自敦煌的礼物带给外国友人的惊喜。1980年,美国考古学家何慕文·尼兰夫妇看完演出后说:“我很感动。外国人在剧中不是强盗而是朋友。看了让人觉得亲切。看完这部剧,我们更加坚信中美两国未来可以友好相处。”

《丝路花雨》讲述了走在丝绸之路上的人们在互相帮助、克服困难中结下的深厚友谊。这种超越民族和国家的大爱,是这部剧一直上演并受到全世界观众欢迎的重要原因。"丝绸之路花雨的前负责人卢金龙说。

敦煌的文化博大包容,用西方的艺术形式来解释敦煌并不生硬。近年来,芭蕾舞剧《敦煌》和交响乐《慈悲颂》在敦煌相继上演,敦煌与世界对话的平台越来越宽。

更加坚实稳健的国际化步伐继续推进。赵胜良说,“我们希望建立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大保护的格局,建设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国家研究中心、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数据中心等。全面提高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领域的科技水平,进一步完善敦煌文化传播和推广体系,帮助一带一路人民分享共同感受和借鉴不同文明。"

从历史到未来,“世界敦煌”正逐渐成为现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6826.html
上一篇用工匠精神请客
下一篇 信有人间翰墨香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