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科普 张钹 国家需求决定科研方向

张钹 国家需求决定科研方向

张钹最初的梦想是做一名科学家,但最后却在组织的安排下留校任教,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张钹不放松科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着自己的科研方向。57年执教生涯、61载清华岁月、培养近70名博士研究生、80岁高龄,作为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

张钹 国家需求决定科研方向

张钹最初的梦想是做一名科学家,但最后却在组织的安排下留校任教,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张钹不放松科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着自己的科研方向。

57年执教生涯、61载清华岁月、培养近70名博士研究生、80岁高龄,作为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奠基人,张钹促成了实验室的诞生,引领了实验室的发展,见证了实验室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1935年,在福建省福清县,张钹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祖父张纲为前清贡生,担任过福清县农会会长,并创办了小学,父亲张瑞樵也是投身教育事业的爱国人士。1953年,张钹参加全国高考,以数理化三门满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就读于电机系电机与电气制造专业。1956年,中国制定了“国家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重点开展原子弹、核武器和火箭的研制。国家要求清华大学增设新专业,以培养专业人才与师资力量。学校决定从当时的电机系三年级学生中,挑选出优秀的学生组成新的年级,于是张钹进入飞行器自动控制专业学习。1958年作为新中国第一批该专业优秀毕业生留校任教,从此,清华大学成为他事业的舞台。

张钹最初的梦想是做一名科学家,但最后却在组织的安排下留校任教。尽管与他原来的理想与志向有所出入,但他积极面对,努力适应。新的专业与张钹想象中不同,当时的飞行器自动控制专业刚刚筹建,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差,既缺乏资料,又没有设备,主要靠向苏联专家学习,听专家的课、由专家指导毕业设计等。由于课程内容涉及军事应用,保密要求高,上课需要听课证,下课后还要把大家的笔记本全都留下来,学习受到很大的限制。尽管条件不好,但张钹还是学有所成。

1959年2月,张钹刚刚参加工作半年,教研组就安排他给四年级的学生开设飞行器自动控制的课。这门课的课程内容他并不熟悉,且课堂容量有100多名学生,仅有的知识也是几个月前刚刚从苏联专家那里学来的,听课的学生只比他低一两个年级,他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面对艰巨的任务,张钹选择迎难而上,第一次站在清华大学的讲台上就获得了学生们由衷的热爱。

转眼间过去了50多年,当年还不到24岁的年轻教师也已经白发苍苍,成为一代名师。

“人是伟大的,又是糊涂的。”在《新技术革命》讲座的第一讲上,张钹喜欢用这样的语句开头。紧接着,符号主义、连接主义,时间、空间,全局、局部,有限、无限……他用浅显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把抽象的概念娓娓道来,在他慈祥的微笑中,同学们收获了知识与思想。他的学生曾这样描述道:“张教授的学识是五光十色的。”

张钹热爱教育事业,把教育视为他生命的一部分,把学生视作自己的子女和朋友。曾有一个雨天,张钹第二天还要出国,但仍然冒着大雨赶到学校,到学生宿舍与博士生们进行讨论。当博士生们看着披着雨衣的教授出现,受到的教诲已远远超过了学术研究本身。张钹几乎每周都会给学生开小组讨论会,每次都会提前到会议室。一些学生刚开始都是踩着点去开会,认为晚到几分钟也没有太大关系。对于迟到的同学,张钹从没有指责和训斥,甚至没有多说一句,而是用自己的行动树立了榜样。

正因为他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来的这种信任与师生之情,学生们都把他当成真挚的朋友和永远的导师,即便离开学校几年、几十年了,依然与他保持密切的联系。每当教师节或者他的生日,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学生们,会相约到家里看望他、和他聊天。不少学生不管是喜事还是难事,第一时间都会想到他,向他请教,希望得到他的帮助。

对于导师,博士生姚殊这样描述道:“张教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瘦。消瘦的身材,清瘦的脸庞。但你不觉得他单薄,因为在这清瘦里自有一种筋力。当他来回踱步、低头沉吟的时候,当他挥起手向你阐述些什幺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一种力量,思想的力量……”

他始终瞄准科技前沿,从国家需求出发,不断调整自身研究方向。“文革”之前,张钹在自动控制系任教,研制过多种军用或民用的自动化系统。1979年,原自动控制系的学科方向转向计算机,在此基础之上,成立了新的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系(现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为适应新的需要,张钹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与其他老师一起,决定把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作为该教研组新的专业方向,清华大学也成为国内最早开展人工智能教学与科研单位之一。1980-1982年,为寻找新专业建设方向,张钹作为访问学者受国家派遣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进修学习。回国之后,在他的带领之下建立了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后在该实验室的基础上筹备建立了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1990年正式对外开放运行。在而后的20多年,张钹在人工智能领域硕果累累,大大小小的荣誉数不胜数。2011年,德国汉堡大学授予他自然科学名誉博士,这是该校迄今为止在信息与数学领域授予的第五位学者,也是唯一的一位亚洲学者。

据张钹教授一位学生回忆,有一年秋天,张老师要在大礼堂给新入学的同学们作报告,他曾专门提前约了礼堂的工作人员,骑着自行车去彩排一下,试一试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生怕不能正常使用、影响到报告的顺利进行。为人正,为学严,为师贤,这是张钹教授日常学术与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来源|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管理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guanliwo.com/a/zx/74060.html
上一篇李开复 创新工场满足了 我一生的梦想
下一篇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中国或领跑世界
管理窝

作者: 管理窝

这里可以再内容模板定义一些文字和说明,也可以调用对应作者的简介!或者做一些网站的描述之类的文字或者HTML!

为您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